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时代越来越多元化了,过日子也得赶潮流——未必每对伴侣都要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可以尝试LAT (Living Apart Together,分开住的平行共存);各种半路夫妻、重组家庭的模式也比从前更开放;甚至有些子女与父母签订“自立”协议……反正全球家庭正积极转型。
当然,无论你的家庭处于怎样的形态,家人间良性相处、拥有品质生活才是所有成员的期望。现在还等什么?赶快构建属于自己的完美家庭模式吧!
模式1.精神分居
具体特征:生活上同进同出,精神上互不干涉。
流行指数:★★★★★
乔敏,34岁,IT公司人事部经理
婚前我希望找一个门当户对有共同爱好,大家能促膝长谈的伴侣。天知道梦想成真有多难,遇上老公后我喜欢他的人品、性格和他体贴的呵护。他是一个很好的生活伴侣,然而,他不会跟我谈韩剧和言情小说。
我们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他爱动,喜欢运动、旅游、聚会聚餐。而我喜静,除了工作以外基本就会窝在家里看书上网,或者有空时带孩子出去转转,大多也是图书馆超市之类,他却不喜欢,所以我们常常是分头行动,然后回到家中一起分享各自的收获与喜悦。
有时,我们也会给对方提一些意见,他常对我说:你应该多出去走一走,比如同学聚餐,短途旅游,要不太闷了。而我总是希望他应酬时能少喝点酒,或者能把烟彻底戒了。他总是点头:给我时间,我会的。我总是摇头:唉,我看你是没那个恒心吧。
我们不会刻意去改变对方。家中有两台电脑,两台电视,两个CD架,两个书柜,两个洗手间。我看文艺片,他看纪实片;我读小说,他读历史;我听流行乐,他听爵士乐。对于他热爱的围棋,我一窍不通;对于我喜欢的植物,他连名字也记不住。
但我却很喜欢如此近似分居的精神状态,并非对现实的妥协,并不是因为找不到那个唯一的心灵相通的人,才退而求其次。只是,婚姻的本质就是找个合适的生活伴侣,能相互照顾。
日常生活融为一体,可是,在精神上彼此独立,这也算是一种婚内的距离美。生活久了,我不会对他在音乐会上睡着而耿耿于怀,也不会抱怨他花了太多钱在户外装备上,倒是很感激有两种精神世界的互相补充与鼓励,让我们对抗现实生活的能量变得更强。
分享心得:
婚姻不是囚牢,更不是坟墓。简单平凡的婚姻生活里,能做到相互尊重和信任,就足够了。即使已婚,我们依旧是“自由”的,我们谁也没有变,谁也没有丢,我们还属于我们自己。
模式2.各找各妈
具体特征:你照顾你的父母,我负责我的家人。
流行指数:★★★★
杨心如,30岁,广告公司公关主管
周末或节假日我的MSN签名会换成:各回各家,各找各妈。有朋友分析这是典型的双独子女的无奈,其实,尽管我跟老公双独是真,但却没有无奈和不幸福感。
相反我们觉得这样的模式很轻松。起初是因为太忙,遇到星期天一方要加班之类的情况自然抽不出时间陪父母,后来发觉即便两人一起去对方父母家,本来随意的一家人,突然变得礼貌起来,反而不自在。老公与我都是不爱受束缚的人,所以,大家还是各找各妈好了。
至于彼此庞大的家族成员,除了婚礼时见过一面,我们平常一概很少接触。我妈生病住院,由我每晚去探望照看,他则负责打理家里的一切。紧接着他父母要办养老,繁琐的手续全交给他搞定,我不用跟着瞎操心。
只是偶尔我妈会觉得靠不上他什么,而婆婆也会认为我不够热心,不过无论如何,遇到一个大问题我们将它拆分为几个小问题,各自负责几个,这样更容易解决。他不用掺和我的家事,我也不用刻意讨好他的家人,各自管好自己的大后方,谁也不给谁添堵……我喜欢没有太多牵绊的相处,这也更利于大家做到相安无事、和和睦睦。
分享心得:
“你嫁给了他,就等于嫁给了他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很多时候,问题不是出在他身上,而是出在他的某一个关系上。当两个人所有的关系都互相交叉纠结,想一想头都大!实行了各找各妈的模式,你可以不必常常出现在对方的家人面前,但在需要的时候,你依然是他们最可信任和依靠的人,还能避免两个大家庭产生摩擦。
模式3.双向自立
具体特征:父母与子女分开自立,各自对己负责。
流行指数:★★★
L·Rose,32岁,杂志社美编
《赖家王老五》是《欲望都市》的女主角萨拉·杰西卡·帕克拍的电影。这部电影其实是《欲望都市》其中一集的演绎加长版:女主角和男主角约会,正值缠绵之际,忽然撞见男方母亲。事业成功、英俊潇洒的男主角居然还是和父母同住在一起的!
不知道别人怎么看,反正我对啃老族有偏见,说好听点子女长大跟父母同住是享受“袋鼠之家”的温暖,说难听点就是长久依赖父母怀抱的寄生虫。
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我会一结婚就跟老公搬出去单住。最难理解的是我前卫地跟父母签订了一份看似没有“人情味”的协议,协议内容分为两部分:我承担自立更生、培育未来小孩的责任,爸妈则要自己负担他们的养老费和医疗费,无论生病还是自我生活料理,他们都要自己操办。我在婚后也不用他们管,一切事务自己处理。
乍一看协议像亲情决裂书,但实际上很符合中国家庭父母与子女相处的模式。看看我们周围,不少父母不堪子女重负,从生活照顾到经济承担,有些父母连养老费也用于儿女的婚房和出国蜜月游了!
而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推进,许多中年子女也疲惫不堪,为了履行“孝”的义务,他们忙完工作,要照顾身体不好的父母,还要照顾年幼的孩子。
父母与子女都尽量自立自强,不给对方添麻烦,这其实是对传统观念的挑战。我跟老公达成一致,明年若生孩子只请阿姨,不推给双方父母带。而我爸妈说,他们看好了鼓浪屿的厦门养老院,风景很好。无疑,是他们默许了我的双向自立的模式。
分享心得:
在国外,子女早早自立,父母老了主动选择养老院,并且尽可能管理好自己的事务,不对子女过多依赖,也不过多以道德名义对子女施压。而子女,不把一切麻烦和责任全推给老人,让双方都省心省力,也是两代人与时俱进的开放做法。 模式4.重组丁克
具体特征:平日是夫妻,假日是前任家庭里的一份子。
流行指数:★★
楚瑶瑶,31岁,图书管理员
我们都是二婚,而且各自都有孩子,只是孩子都随之前的另一半生活。重组后原本可以再生,但我们决定不再要一个共同的孩子,在二婚里过起丁克的生活。
平日里,因为没有孩子的牵绊,我们可以做很多想做的事情,阅读、旅行,或者为各自的孩子做些什么。周末的时候,我们尽量和自己的孩子团聚,尽做父母的责任。这时候的我们,各自扮演原来的角色。
这样的二婚家庭,也简单也麻烦,因为没有共同的孩子,在外人眼中,我们的关系依然脆弱,不够其乐融融,但只有我们知道,我们想要个安静的巢,疗前场婚姻留下的伤。而且,对生命中的第一个孩子,我们有太多割舍不下的牵念。
由于他和前任之间有一个孩子的联系,有许多共同的回忆可以分享,这是胜过我的筹码。因此平常我对他的“假日一家亲”不是完全听之任之,会适当地参与,比如,和他一起带孩子出去玩。不过,多数时候我们都是只顾自己小孩的平行生活,偶尔主动要求一次交叉,算是稳固我们的二人组合的砝码。
分享心得:
重组家庭能在亲情之外,再拥有自由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我们彼此都很感谢对方的前任帮助我们承担起了抚养孩子的职责,不仅应该感谢我自己的前任,也应该感谢他的前任,谢谢她成全了我们二婚的自由、随意。
模式5.U—home家庭
具体特征:出门如在家,网络自动控制一切。
流行指数:★
夕子,37岁,上市公司董事
我们夫妻俩平常特别忙,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有近三百天在外面出差、开会,去世界各地和同行做交流,在家的时间少得可怜。不过家始终是我避风的港湾,是带给我安全感的地方。
可是,出门在外久了,就会担心有小偷闯进自己的家,我心想:如果有一个保安驻守在我家日夜站岗就好了;当我急匆匆地出门上班,我也会担心自己是否关掉了水龙头、煤气,惶惶一日,心想:如果家里有一个24小时无休的保姆就好了……
老公笑我异想天开,可是,很快我们在西班牙的一次博览会上发现了U—home家庭模式可以满足我们。U是“ubiquitous”的缩写,即无处不在之意。在家里,网络可以自动控制所有带电的设备;在外面,哪怕距家万里,也能通过网络、手机、电话,随时随地与家里的带电设备对话,了解家电的运行状况,进行远程控制,还可以实现信息共享。
我们迫不及待地试用了。家门口设置了人脸识别系统,可提前输入自己家人的脸部照片,当其他人来到你家门前试图打开门的时候,系统会自动识别,并自动启动门禁保护系统。就算我身在外地,也能随时通过网络了解家里的煤气、水龙头、家电的情况,并可通过智能煤气阀关掉煤气,通过智能水阀关掉水龙头。
与老公未见面同样可以通过网络话机对讲,高质量多角度的视频方式不仅能聊天、通话,还可以审查对方身上的气味,虽然无法触摸,但彼此并不觉疏远。在朋友眼中我们的家庭模式够酷够时尚,是高科技带来的与众不同,我却感觉无论模式新旧,每段婚姻本质的幸福感应胜过表面形式。
分享心得:
一个人的家如果不安全,那么这个人就会远离快乐、舒适、享受、幸福……所以,人们总会担心家的安全。U—home家庭模式用不了多久就能给你重新树立安全感,这个过程中,你们也尽可以利用网络电子化,享受最深层次最高科技的灵魂沟通,拥有无与伦比的精神满足。
责编/毕春晖
E—mail: [email protected]
微博网址: http://weibo.com/bchaa
当然,无论你的家庭处于怎样的形态,家人间良性相处、拥有品质生活才是所有成员的期望。现在还等什么?赶快构建属于自己的完美家庭模式吧!
模式1.精神分居
具体特征:生活上同进同出,精神上互不干涉。
流行指数:★★★★★
乔敏,34岁,IT公司人事部经理
婚前我希望找一个门当户对有共同爱好,大家能促膝长谈的伴侣。天知道梦想成真有多难,遇上老公后我喜欢他的人品、性格和他体贴的呵护。他是一个很好的生活伴侣,然而,他不会跟我谈韩剧和言情小说。
我们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他爱动,喜欢运动、旅游、聚会聚餐。而我喜静,除了工作以外基本就会窝在家里看书上网,或者有空时带孩子出去转转,大多也是图书馆超市之类,他却不喜欢,所以我们常常是分头行动,然后回到家中一起分享各自的收获与喜悦。
有时,我们也会给对方提一些意见,他常对我说:你应该多出去走一走,比如同学聚餐,短途旅游,要不太闷了。而我总是希望他应酬时能少喝点酒,或者能把烟彻底戒了。他总是点头:给我时间,我会的。我总是摇头:唉,我看你是没那个恒心吧。
我们不会刻意去改变对方。家中有两台电脑,两台电视,两个CD架,两个书柜,两个洗手间。我看文艺片,他看纪实片;我读小说,他读历史;我听流行乐,他听爵士乐。对于他热爱的围棋,我一窍不通;对于我喜欢的植物,他连名字也记不住。
但我却很喜欢如此近似分居的精神状态,并非对现实的妥协,并不是因为找不到那个唯一的心灵相通的人,才退而求其次。只是,婚姻的本质就是找个合适的生活伴侣,能相互照顾。
日常生活融为一体,可是,在精神上彼此独立,这也算是一种婚内的距离美。生活久了,我不会对他在音乐会上睡着而耿耿于怀,也不会抱怨他花了太多钱在户外装备上,倒是很感激有两种精神世界的互相补充与鼓励,让我们对抗现实生活的能量变得更强。
分享心得:
婚姻不是囚牢,更不是坟墓。简单平凡的婚姻生活里,能做到相互尊重和信任,就足够了。即使已婚,我们依旧是“自由”的,我们谁也没有变,谁也没有丢,我们还属于我们自己。
模式2.各找各妈
具体特征:你照顾你的父母,我负责我的家人。
流行指数:★★★★
杨心如,30岁,广告公司公关主管
周末或节假日我的MSN签名会换成:各回各家,各找各妈。有朋友分析这是典型的双独子女的无奈,其实,尽管我跟老公双独是真,但却没有无奈和不幸福感。
相反我们觉得这样的模式很轻松。起初是因为太忙,遇到星期天一方要加班之类的情况自然抽不出时间陪父母,后来发觉即便两人一起去对方父母家,本来随意的一家人,突然变得礼貌起来,反而不自在。老公与我都是不爱受束缚的人,所以,大家还是各找各妈好了。
至于彼此庞大的家族成员,除了婚礼时见过一面,我们平常一概很少接触。我妈生病住院,由我每晚去探望照看,他则负责打理家里的一切。紧接着他父母要办养老,繁琐的手续全交给他搞定,我不用跟着瞎操心。
只是偶尔我妈会觉得靠不上他什么,而婆婆也会认为我不够热心,不过无论如何,遇到一个大问题我们将它拆分为几个小问题,各自负责几个,这样更容易解决。他不用掺和我的家事,我也不用刻意讨好他的家人,各自管好自己的大后方,谁也不给谁添堵……我喜欢没有太多牵绊的相处,这也更利于大家做到相安无事、和和睦睦。
分享心得:
“你嫁给了他,就等于嫁给了他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很多时候,问题不是出在他身上,而是出在他的某一个关系上。当两个人所有的关系都互相交叉纠结,想一想头都大!实行了各找各妈的模式,你可以不必常常出现在对方的家人面前,但在需要的时候,你依然是他们最可信任和依靠的人,还能避免两个大家庭产生摩擦。
模式3.双向自立
具体特征:父母与子女分开自立,各自对己负责。
流行指数:★★★
L·Rose,32岁,杂志社美编
《赖家王老五》是《欲望都市》的女主角萨拉·杰西卡·帕克拍的电影。这部电影其实是《欲望都市》其中一集的演绎加长版:女主角和男主角约会,正值缠绵之际,忽然撞见男方母亲。事业成功、英俊潇洒的男主角居然还是和父母同住在一起的!
不知道别人怎么看,反正我对啃老族有偏见,说好听点子女长大跟父母同住是享受“袋鼠之家”的温暖,说难听点就是长久依赖父母怀抱的寄生虫。
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我会一结婚就跟老公搬出去单住。最难理解的是我前卫地跟父母签订了一份看似没有“人情味”的协议,协议内容分为两部分:我承担自立更生、培育未来小孩的责任,爸妈则要自己负担他们的养老费和医疗费,无论生病还是自我生活料理,他们都要自己操办。我在婚后也不用他们管,一切事务自己处理。
乍一看协议像亲情决裂书,但实际上很符合中国家庭父母与子女相处的模式。看看我们周围,不少父母不堪子女重负,从生活照顾到经济承担,有些父母连养老费也用于儿女的婚房和出国蜜月游了!
而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推进,许多中年子女也疲惫不堪,为了履行“孝”的义务,他们忙完工作,要照顾身体不好的父母,还要照顾年幼的孩子。
父母与子女都尽量自立自强,不给对方添麻烦,这其实是对传统观念的挑战。我跟老公达成一致,明年若生孩子只请阿姨,不推给双方父母带。而我爸妈说,他们看好了鼓浪屿的厦门养老院,风景很好。无疑,是他们默许了我的双向自立的模式。
分享心得:
在国外,子女早早自立,父母老了主动选择养老院,并且尽可能管理好自己的事务,不对子女过多依赖,也不过多以道德名义对子女施压。而子女,不把一切麻烦和责任全推给老人,让双方都省心省力,也是两代人与时俱进的开放做法。 模式4.重组丁克
具体特征:平日是夫妻,假日是前任家庭里的一份子。
流行指数:★★
楚瑶瑶,31岁,图书管理员
我们都是二婚,而且各自都有孩子,只是孩子都随之前的另一半生活。重组后原本可以再生,但我们决定不再要一个共同的孩子,在二婚里过起丁克的生活。
平日里,因为没有孩子的牵绊,我们可以做很多想做的事情,阅读、旅行,或者为各自的孩子做些什么。周末的时候,我们尽量和自己的孩子团聚,尽做父母的责任。这时候的我们,各自扮演原来的角色。
这样的二婚家庭,也简单也麻烦,因为没有共同的孩子,在外人眼中,我们的关系依然脆弱,不够其乐融融,但只有我们知道,我们想要个安静的巢,疗前场婚姻留下的伤。而且,对生命中的第一个孩子,我们有太多割舍不下的牵念。
由于他和前任之间有一个孩子的联系,有许多共同的回忆可以分享,这是胜过我的筹码。因此平常我对他的“假日一家亲”不是完全听之任之,会适当地参与,比如,和他一起带孩子出去玩。不过,多数时候我们都是只顾自己小孩的平行生活,偶尔主动要求一次交叉,算是稳固我们的二人组合的砝码。
分享心得:
重组家庭能在亲情之外,再拥有自由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我们彼此都很感谢对方的前任帮助我们承担起了抚养孩子的职责,不仅应该感谢我自己的前任,也应该感谢他的前任,谢谢她成全了我们二婚的自由、随意。
模式5.U—home家庭
具体特征:出门如在家,网络自动控制一切。
流行指数:★
夕子,37岁,上市公司董事
我们夫妻俩平常特别忙,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有近三百天在外面出差、开会,去世界各地和同行做交流,在家的时间少得可怜。不过家始终是我避风的港湾,是带给我安全感的地方。
可是,出门在外久了,就会担心有小偷闯进自己的家,我心想:如果有一个保安驻守在我家日夜站岗就好了;当我急匆匆地出门上班,我也会担心自己是否关掉了水龙头、煤气,惶惶一日,心想:如果家里有一个24小时无休的保姆就好了……
老公笑我异想天开,可是,很快我们在西班牙的一次博览会上发现了U—home家庭模式可以满足我们。U是“ubiquitous”的缩写,即无处不在之意。在家里,网络可以自动控制所有带电的设备;在外面,哪怕距家万里,也能通过网络、手机、电话,随时随地与家里的带电设备对话,了解家电的运行状况,进行远程控制,还可以实现信息共享。
我们迫不及待地试用了。家门口设置了人脸识别系统,可提前输入自己家人的脸部照片,当其他人来到你家门前试图打开门的时候,系统会自动识别,并自动启动门禁保护系统。就算我身在外地,也能随时通过网络了解家里的煤气、水龙头、家电的情况,并可通过智能煤气阀关掉煤气,通过智能水阀关掉水龙头。
与老公未见面同样可以通过网络话机对讲,高质量多角度的视频方式不仅能聊天、通话,还可以审查对方身上的气味,虽然无法触摸,但彼此并不觉疏远。在朋友眼中我们的家庭模式够酷够时尚,是高科技带来的与众不同,我却感觉无论模式新旧,每段婚姻本质的幸福感应胜过表面形式。
分享心得:
一个人的家如果不安全,那么这个人就会远离快乐、舒适、享受、幸福……所以,人们总会担心家的安全。U—home家庭模式用不了多久就能给你重新树立安全感,这个过程中,你们也尽可以利用网络电子化,享受最深层次最高科技的灵魂沟通,拥有无与伦比的精神满足。
责编/毕春晖
E—mail: [email protected]
微博网址: http://weibo.com/bch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