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神七”搭载更多的人,飞船需要空间更大,载重比“神六”增加,在太空的时间更长。“神七”搭载3 名宇航员,首次进行太空行走。相较“神六”,“神七”搭载更多的人,飞船需要空间更大,载重比“神六”增加,在太空的时间更长。
2008 年6 月26 日,“神舟”七号飞船通过出厂评审;6月27 日,“长征”2F 火箭也通过出厂评审。
7 月10 日,“神七”运抵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中心对飞船进行了各项性能测试,并检测检修了发射场的设施设备。“神七”发射任务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8 月5 日,“长二F”火箭发射队到达酒泉。9 月,“神七”发射指挥小组成立。
9 月7 日,“神七”飞船开始加注推进剂。各项工作准备就绪,只等加注火箭推进剂后,择机发射。
加长加重火箭
运载“神七”的“长二F”火箭,全长58.3 米,起飞重量479.8 吨,是目前我国研制的火箭中最长、最重的。可以把飞船送入200 公里至450 公里的近地轨道。“长征”二号F 型火箭首次采用了包括故障检测系统和逃逸系统在内的55 项新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该火箭取消了其它火箭一旦姿态不稳便自动自毁的功能。控制系统配了备份,万一主系统出现故障,可以迅速切换到备份系统上保证火箭正常工作。
增加气闸舱
为了宇航员能出舱行走,飞船内部也比“神六”有重大改进。由于飞船内外的气压环境不一致,宇航员要出舱就得“减压”,从外面回到舱内又要“升压”,原理类似潜水员进出深海中的潜艇。为此,轨道舱设计了一个“夹层”,叫气闸舱,专门用来为宇航员改变气压环境。气闸舱由两道门组成。宇航员穿好舱外宇航服把第一道门关上,接着气闸舱开始减压,压力逐步降低,直到成为真空状态,内外压差为零。飞船内外气压平衡后,第二道舱门才能打开,穿特殊宇航服的宇航员才能出舱行走。而回来的时候也一样,宇航员必须分别经过这两道门。
添设卫生间
“神六”上的宇航员只在太空工作了一天,用“尿不湿”就可以解决“内急”问题。这一次宇航员在太空的时间比前两次都长,上厕所就马虎不得。飞船空间本来已经很狭小,但还是留给宇航员一个小卫生间。不过,马桶是带伸缩的,用的时候打开,不用时就要折叠起来,以节省空间。另外,舱内还增加了一台自动的小便器。
宇航员的粪便如何处理?这又是一个问题。“神七”的厕所对粪便实行尿粪分离。尿液经过生物菌处理数小时后,作为饮用水继续饮用。而粪便,采用真空烘干粉化的方法,最后撒向太空。
有专业人士称:“中国新飞船已能实现宇航员在舱中自由活动,这除了意味着空间增大外,还表明飞船舱内环境技术有了质的飞跃。”
升级宇航服
“神七”的宇航员要出舱行走,还必须有专门的舱外宇航服,这是宇航员出舱行走的关键。舱外宇航服精密复杂,就如同一个小型航天器,“神七”宇航员所穿的舱外宇航服,造价昂贵。
用于太空行走的宇航服和前几次杨利伟他们穿的宇航服有很大不同。它的外层防护材料具备防辐射、防紫外线、抗骤冷、骤热等功能。因为出舱的宇航员可能会遇到向着太阳的一面是200 多摄氏度高温,背着太阳的一面是零下摄氏度的低温。这种骤冷、骤热的变化必须要使用特殊的材料及防护层。我国自主设计的舱外宇航服能使宇航员免受太空微流星体撞伤,并能过滤一定程度的辐射。宇航服里有风扇或水冷式的布料去除过量的热。
宇航服上有个纤维罩,包含了免提装置的通讯用的麦克风及喇叭,配合宇航服中的传输器及接收器,可以使宇航员与地面控制中心及其他的宇航员通话。舱外宇航服还能产生助力,使宇航员在航天器外能自由行走。
宇航员会呼出二氧化碳。在宇航服这个密封的空间中,如不除去二氧化碳,那它的浓度会上升至危险程度,令宇航员死亡。空气首先会进入一个装有木炭的盒子除去臭气,接着便会进入过滤二氧化碳的部分,随后,经过一个风扇,在纯化器中除去水蒸气后再回到水冷系统。空气的气温维持在12.8℃,宇航服上的转换装置可提供长达7 小时的氧气供应及二氧化碳的去除。
行走太空
太空行走时,宇航员移动身体是靠手、机械臂或载人机动装置,而不是通过脚。为了方便宇航员的行动,在航天器的里外都安装有扶手,宇航员就用手握住一个个扶手移动身体。
宇航员的出舱活动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脐带”式,一种是“自由”式。采用“脐带”式进行出舱活动时,宇航员会通过一根“脐带”跟载人航天器相连。这条“脐带”有两个作用:一是提供生命保障功能,宇航员在舱外所需要的氧气、压力、电源和通讯等都是通过“脐带”由载人航天器来提供;二是起保险作用,防止宇航员漂离载人航天器太远而回不来。为防止带子绕在一起,“脐带”一般不超过5 米,所以“脐带”式出舱活动都不会离载人航天器太远。
进行“自由”式太空行走时,宇航员在出舱时还要携带一套载人机动装置,上面装有20 多个氮气喷管,就如同背着一个小火箭,通过控制火箭的方向和推力“行走”。按照设计,“自由”式出舱活动距离最远可以达到100 米。
目前,在进行单人出舱活动时常采用“脐带”式,采用“自由”式进行出舱活动一般都是两人,以便相互保护。据报道,“神七”飞行乘组中2名宇航员进入飞船轨道舱,着舱外宇航服完成出舱活动准备,一名宇航员出舱进行太空行走,并完成有关空间科学实验操作。
2008 年6 月26 日,“神舟”七号飞船通过出厂评审;6月27 日,“长征”2F 火箭也通过出厂评审。
7 月10 日,“神七”运抵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中心对飞船进行了各项性能测试,并检测检修了发射场的设施设备。“神七”发射任务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8 月5 日,“长二F”火箭发射队到达酒泉。9 月,“神七”发射指挥小组成立。
9 月7 日,“神七”飞船开始加注推进剂。各项工作准备就绪,只等加注火箭推进剂后,择机发射。
加长加重火箭
运载“神七”的“长二F”火箭,全长58.3 米,起飞重量479.8 吨,是目前我国研制的火箭中最长、最重的。可以把飞船送入200 公里至450 公里的近地轨道。“长征”二号F 型火箭首次采用了包括故障检测系统和逃逸系统在内的55 项新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该火箭取消了其它火箭一旦姿态不稳便自动自毁的功能。控制系统配了备份,万一主系统出现故障,可以迅速切换到备份系统上保证火箭正常工作。
增加气闸舱
为了宇航员能出舱行走,飞船内部也比“神六”有重大改进。由于飞船内外的气压环境不一致,宇航员要出舱就得“减压”,从外面回到舱内又要“升压”,原理类似潜水员进出深海中的潜艇。为此,轨道舱设计了一个“夹层”,叫气闸舱,专门用来为宇航员改变气压环境。气闸舱由两道门组成。宇航员穿好舱外宇航服把第一道门关上,接着气闸舱开始减压,压力逐步降低,直到成为真空状态,内外压差为零。飞船内外气压平衡后,第二道舱门才能打开,穿特殊宇航服的宇航员才能出舱行走。而回来的时候也一样,宇航员必须分别经过这两道门。
添设卫生间
“神六”上的宇航员只在太空工作了一天,用“尿不湿”就可以解决“内急”问题。这一次宇航员在太空的时间比前两次都长,上厕所就马虎不得。飞船空间本来已经很狭小,但还是留给宇航员一个小卫生间。不过,马桶是带伸缩的,用的时候打开,不用时就要折叠起来,以节省空间。另外,舱内还增加了一台自动的小便器。
宇航员的粪便如何处理?这又是一个问题。“神七”的厕所对粪便实行尿粪分离。尿液经过生物菌处理数小时后,作为饮用水继续饮用。而粪便,采用真空烘干粉化的方法,最后撒向太空。
有专业人士称:“中国新飞船已能实现宇航员在舱中自由活动,这除了意味着空间增大外,还表明飞船舱内环境技术有了质的飞跃。”
升级宇航服
“神七”的宇航员要出舱行走,还必须有专门的舱外宇航服,这是宇航员出舱行走的关键。舱外宇航服精密复杂,就如同一个小型航天器,“神七”宇航员所穿的舱外宇航服,造价昂贵。
用于太空行走的宇航服和前几次杨利伟他们穿的宇航服有很大不同。它的外层防护材料具备防辐射、防紫外线、抗骤冷、骤热等功能。因为出舱的宇航员可能会遇到向着太阳的一面是200 多摄氏度高温,背着太阳的一面是零下摄氏度的低温。这种骤冷、骤热的变化必须要使用特殊的材料及防护层。我国自主设计的舱外宇航服能使宇航员免受太空微流星体撞伤,并能过滤一定程度的辐射。宇航服里有风扇或水冷式的布料去除过量的热。
宇航服上有个纤维罩,包含了免提装置的通讯用的麦克风及喇叭,配合宇航服中的传输器及接收器,可以使宇航员与地面控制中心及其他的宇航员通话。舱外宇航服还能产生助力,使宇航员在航天器外能自由行走。
宇航员会呼出二氧化碳。在宇航服这个密封的空间中,如不除去二氧化碳,那它的浓度会上升至危险程度,令宇航员死亡。空气首先会进入一个装有木炭的盒子除去臭气,接着便会进入过滤二氧化碳的部分,随后,经过一个风扇,在纯化器中除去水蒸气后再回到水冷系统。空气的气温维持在12.8℃,宇航服上的转换装置可提供长达7 小时的氧气供应及二氧化碳的去除。
行走太空
太空行走时,宇航员移动身体是靠手、机械臂或载人机动装置,而不是通过脚。为了方便宇航员的行动,在航天器的里外都安装有扶手,宇航员就用手握住一个个扶手移动身体。
宇航员的出舱活动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脐带”式,一种是“自由”式。采用“脐带”式进行出舱活动时,宇航员会通过一根“脐带”跟载人航天器相连。这条“脐带”有两个作用:一是提供生命保障功能,宇航员在舱外所需要的氧气、压力、电源和通讯等都是通过“脐带”由载人航天器来提供;二是起保险作用,防止宇航员漂离载人航天器太远而回不来。为防止带子绕在一起,“脐带”一般不超过5 米,所以“脐带”式出舱活动都不会离载人航天器太远。
进行“自由”式太空行走时,宇航员在出舱时还要携带一套载人机动装置,上面装有20 多个氮气喷管,就如同背着一个小火箭,通过控制火箭的方向和推力“行走”。按照设计,“自由”式出舱活动距离最远可以达到100 米。
目前,在进行单人出舱活动时常采用“脐带”式,采用“自由”式进行出舱活动一般都是两人,以便相互保护。据报道,“神七”飞行乘组中2名宇航员进入飞船轨道舱,着舱外宇航服完成出舱活动准备,一名宇航员出舱进行太空行走,并完成有关空间科学实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