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暗与立体的表现》一课教学实录与反思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n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计理念:本课是“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重要内容。“有意图地运用形、色、肌理、空间和明暗等美术语音,选择恰当的工具、材料,以绘画和调塑等形式,探索不同的创造方法,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感情。”本课的素描教学与传统的单纯技法教学不同,它更注重学生的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创造能力以及综合能力、合作能力的培养。它要求学生了解明暗色调的形式,明暗调子变化的规律,利用明暗表现立体的不同方法、明暗表现的不同材料以及画面的构成形式,通过实践活动表现一定的感受和思想,体验到表现的愉悦和创造的快乐。
  一、欣赏、引导、对比、讨论
  师:分别展示石膏几何体:圆球、正方体。光照射(来源于窗户)石膏几何体,你看见了什么现象?有什么感受?
  生:球体上面有明暗、有深浅关系。正方体上面有明暗关系、有深浅关系。
  师:这两个物体有相同的特点和不同特点吗?
  生:相同的特点都是石膏几何体;都是白色的;质地相同(石膏),
  光的来源(方向)相同。不相同的特点:形体不同、结构不同。
  师:形体不同、结构不同,质地相同、光来源相同,你看见的明暗关系相同吗?
  生:不相同。
  师:有什么现象?什么感受?
  生:球体是圆的;正方体是方形的;球体有亮面、暗面、有弧形明暗分界线;正方体有亮面、暗面、有以棱为分界的明与暗;球体是圆形的明暗关系是以弧形逐渐转折,正方形是方形的明暗关系是以棱转折。
  师:虽然它们形体不同、结构不同,但它们都有三大面(亮、灰、暗),
  五大明暗关系(亮、灰、明暗交界线、反光、投影),所以物体的立体感、空间感不同。
  师:观察教材照片一组静物(石膏几何体),你看见了什么?有什么感受?(相同特点与不同特点)
  生:相同的光源(方向),相同的质地(石膏几何体)明暗关系清楚三大面(亮、灰、暗),五大明暗关系(亮、灰、明暗交界线、反光、投影);形体不同、结构不同;物体的明暗关系不同(球体有弧形明暗分界线;正方体有以棱为分界的明与暗)立体感、空间感强。
  师:这是一副素描作品,表现了物体的光和明暗及明暗色调与物体的立体、空间关系。
  小结:物体受光相同,但是物体的形体不同、结构不同,所以它们的明暗关系不相同,因此它们的空间感、立体感不同。
  反思:利用教具,相同的质地,相同的光源,但是物体的形体、结构不同,看见的明暗关系不相同。因此,这些物体的空间感、立体感不同;充分利用教具和照片作品观察、对比,直观、感染力强,使学生获的直观体验。学习素描基础知识及对素描知识由感性认识至理论认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感受明暗关系的形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二、逐步观察、引导、对比、体验
  师:观察教材16页美术作品:一组静物;素描叶子的描绘过程图;珂勒惠支《自画像》;郝东的黑白画。它们是如何表现物体的明暗关系?
  师:观察教材17页学生美术作品是如何表现这些物体的?
  生:不同内容、不同表现形式、不同技法、不同工具表现了物体的明暗关系。
  师:欣赏教师美术作品:钢笔水彩、铅笔淡彩、素描、黑白画。这些作品感受相同吗?作品表现的内容相同吗?
  生:运用不同表现形式、不同技法、表现不同物体的明暗关系,使物体的空间感、立体感不同。
  师:教材上的作品和老师的作品运用不同表现形式、不同技法、表现不同物体的明暗关系,你还可以如何用什么表现形式、不同技法去表现你要表现的内容?(通过回忆自己曾经用过的、熟悉的、表现形式、技法)
  反思:充分利用教材上的作品和老师的作品,观察、对比,直观、感染力强,使学生获的直观体验、认识、理解。进一步加强学习素描基础知识及对素描知识由感性上升理性认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进一步感受明暗关系的形式。激发学生运用不同表现形式、不同技法,表现不同物体的明暗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根据学生情况发散思维、拓展。
  三、观察、体验、对比、演示、拓展
  师:演示明暗表现:点、线、面
  演示用点、线、面表现不同的树叶,你还可以如何用什么表现形式,不同技法去表现你要表现的内容?
  师:你看见的树叶感受相同吗?
  小结:运用不同表现形式,不同技法表现不同物体的明暗关系,使物体的空间感、立体感不同。
  作业练习:选一个主体,选择不同的明暗表现方法、形式来表现物体的空间感、立体感
  师:巡回辅导,展示
  生:互评(及时肯定和鼓励)
  作业展示互评
  反思:通过演示更直观、感染力强,由浅入深、有感性的、逐步的认识体验,到理解、运用、拓展、练习。初二的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根据环境和学生的特点鼓励学生大胆学习想象、实践,以自己独特方式观察、探索和表现他们发现或想象的事物,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能力,鼓励学生作业没有累同、各具特色。通过作业练习、展示、互评及时肯定和鼓励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创造能力以及综合能力、合作能力。
其他文献
物理课堂提问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必要手段之一,也是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恰如其分的提问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而且可以开启学生心灵,诱发学生思考,开发学生智能,调节学生思维节奏,与学生作情感的双向交流。通过提问,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回忆、对比、分析、综合和概括,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本文从以下七个方面来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一、提问是最好的反馈方式  通
期刊
教育是生活的需要,其源于生活又以生活为归宿。从这个意义上说,政治课堂原来是一个被师生所共同拥有的生活世界,体现着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政治课教学也应该做到“源于学生生活”“立足学生活动”和“强化学生的自我体验”,让我们的课堂回归生活。  一、情境激趣  教育家认为“知识的感情色彩加深着人们对它的理解,使这种理解变得生活活泼”,而“没有感情的知识是僵死的”。  中学的政治课,不但要注意理论性,更要
期刊
自从2006年工作以来,我就一直从事英语教学工作。在教学中我不断的学习与反思。到底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让学生更喜欢你,更喜欢你的课堂呢?于是我就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我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中多媒体教学效果尤为显著。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家越来越重视课堂教学中如何地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对于学生来说最直观、最有效的教学手段就是在板书上画画。因为它有着特有的信息沟通作用,能
期刊
有位学者说过,老师的责任和使命就是为天使修补翅膀。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只不过有些天使由于各种原因,翅膀有了损伤,这就需要有人为之修补。这是一项神圣而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它用平淡考验你的耐心,用曲折磨练你的意志,只有当你愿意为之付出很多很多时,才能看得见它深刻的足迹,才能走进孩子们那充满无穷奥秘的心灵世界。  一、将爱的种子撒进学生心里  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爱学生,是教师工作的真正动力。有
期刊
幼儿升入大班,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心理各方面的发展,不再满足于追随、服从老师,而是有了自己的想法和主见,他们活动的自主性和主动性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但由于受年龄特点、知识积累、理解能力等方面因素的制约,在活动中完全自主学习对他们来说有一定难度,因而必须选择适合幼儿自主学习的手段与途径制定活动计划,并能在计划中反思修正计划,再定计划,这一过程让幼儿自己决定活动内容和方法,是幼儿的活动由无目的变成了自由度很
期刊
轻松欢快的音乐能使大脑及整个神经功能得到改善。节奏明快的音乐能使精神焕发,消除疲劳;旋律优美的音乐能安定情绪,集中注意力,增强人们生活情趣,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恢复。显而易见,音乐对精神、情绪具有极大的影响。  而培智生一个很显著的特点就是,情绪的不可控性,尤其在上课时间之外,生活老师较少,看顾不到位的时间和角落,更容易出现情绪失控的情况。这就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给老师带来很大的工作与心理压力。
期刊
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经常通过拍摄数码图像照片,真实记录幼儿在园中的日常活动状况。对于这些图像照片,教师需要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编辑、修饰、保存。其中,图像照片处理软件是幼儿教师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目前,社会上图像照片处理的软件有多种。与Photoshop和光影魔术手等图像处理软件相比,“美图秀秀”软件具有通俗易懂、操作简单,功能齐全、即学即用的特点。利用这个软件,
期刊
一次外出学习的时候,在教育专家的讲座中我听到了这样一个名词“课堂原生态”。回来以后我认真查阅了有关原生态课堂的资料,现将我对原生态课堂的理解浅显的谈一谈。  一、课堂应倡导师生间自由的对话  有人说:“教师在课堂上是一锤定音的权威,教科书是烫了金的圣经,课堂是从复制——粘贴的简单操作车间”。 但是国家特级教师钱守旺老师作为教材的编写者给二年级的学生上《5的乘法口诀》这节课,让我深深地感受到钱老师的
期刊
“三分文章七分读。”记忆是人脑的一种特殊功能,朗读是培养说话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有效方法。因为朗读能加深记忆,巩固记忆,能呼唤人们的感知和想象,起到联想记忆的作用。  “三分文章七分读。”这句话流传至今,不难看出古人对读的重视。它不仅在读书的量上给出一定的指标,还深层次地强调了读书方法的重要性。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此也提出十分明确的要求:“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
期刊
不同时代的社会对教育的不同要求就会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不同。我们传统意义上的教师角色一般被定义为“传道授业解惑”,而老师的角色受人尊敬更是有“师徒如父子”,“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之说。从这些话语不难看出长期以来老师和学生的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是不平等的:老师占有知识且高高在上,连《辞海》中对教师角色的定位也是:“向同学传授知识”。 然而当今建构理论作为国际教育改革的一种新的主流理论,已经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