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博士,每一天都是充实和值得纪念的

来源 :当代工人·精品C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c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博士在一线
  2008年,32岁的于斌来到鞍钢股份鲅鱼圈钢铁分公司热轧部工作。作为公司引进的第一个博士,他上岗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思考如何才能把所学融入生产一线。
  于斌所在的1580线定位于生产极薄、高强、高品质冷轧用钢,虽然刚投入运行,却是鞍钢热轧线中生产品种规格最多、平均厚度最薄的产线。其产品规格多达5400个,平均厚度仅为3.35毫米,都是厂里的明星产品,外销国内外100多家下游客户。尽管成绩斐然,但是于斌还有更高的追求。
  板形目标曲线是带钢板形控制的目标,是实现板形自动控制的核心技术,一旦有偏差,带钢板形质量就达不到理想效果。如何开发板形目标曲线,这是冶金界公认的技术难题。近十几年来,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只引进了可供选择使用的板形目标曲线,没有引进制定和选择板形目标曲线的方法和模型,这给轧制操作特别是新产品的开发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在没有板形系统控制的情况下,日产1万多吨的卷板潜藏着巨大的市场质量风险。从有关文献来看,国内外对板形目标曲线的研究和报道很少,只停留在一般的概念和生产经验描述上。因此,开发板形目标曲线已成为1580热轧线生产的当务之急。
  厂里曾高价采购过一台德国IMS板形控制设备,但是,因为控制系统中没有产品板形目标曲线,一直无法投入应用。于斌虽然还是一名普通技术员,却对厂里的难处感同身受,在反复思量之后,他决定向厂里申请,要扛起冲破这个技术瓶颈的重任。
  立下军令状之后,于斌开始了不断建模、实验,调整、再实验的探索过程。
  1580线产品涉及457个板形层别,每个层别都需要单独计算,这是一个庞大的工作量,于斌仅笔记就记了10余本,但他知道这还远远不够,他需要带领更多人,才能完成这项工作。同事刘铁岩回忆起和于斌一同攻坚克难时的场景,至今记忆犹新。他说:“最久的一次连续加了一周的班,高温下每天工作十四五个小时,现场工人都吃不消,但看到于博士還坚持在一线奔走测试,大家都深受感动,所以一直坚持作业,一鼓作气,最终圆满完成了任务。”
  功夫不负有心人。数月后于斌和他的团队成功开发出板形目标曲线机理模型,给1580线IMS板形控制系统安装上了“眼睛”,实现了全规格产品基于目标的自动闭环精确控制,带钢板形质量实现了脱胎换骨般提升,使得鞍钢鲅鱼圈钢铁分公司先进板形控制系统达到了国际同行业一流水平。
  学懂生意经
  作为一名技术管理人员,于斌的工作既要保证生产平顺又要尽力满足客户需求。靠着执著主动、善于钻研的性格,于斌在自己的岗位上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创新。
  1580线控制工艺基本是移植鞍钢本部热轧产线,未充分考虑到产线结构和生产品种等的差异。为解决产线水土不服的困境,于斌结合现场工况,独辟蹊径,开发了全国热轧产线特有的“正弦工作辊VCR支撑辊辊型配置+长行程窜辊+中值弯辊”相结合的带钢板形控制技术。特别是解决了高强极薄带钢板形波动不受控的技术难点,使厚度小于2.0毫米高强薄材轧制成功率达到99.8%以上,并突破了专用材向普通材过渡的瓶颈,实现了不同计划的自由程序轧制,带钢同宽轧制公里数最大达到70.78公里,打破了行业30公里的规程限制,跃居国际同行业领先水平。不仅提高了轧制计划自由度,而且大幅提高热装率,仅煤气能耗一项年节约800多万元。
  2013年市场形势不容乐观,热轧部决定组建创新工作室,以青年创新攻关为企业创新创效做贡献。于斌被推选为青年工作室创新负责人。他不但主动承担负责重要的技术攻关任务,还带领众多年轻技术人员共同在一线摸爬滚打,与他们分享自己在技术研究上的新成果。于斌经走访调研发现,冷轧用户迫切需要原料提高尺寸精度,最大化降低其生产成本。而鞍钢股份鲅鱼圈钢铁分公司下游冷轧直供客户有40多家,订货协议繁多,同一产品因下游罩退、连退、酸洗板等工序用途不同,热轧控制工艺也不尽相同。面对困难,于斌带领青年创新工作室的青年技术人员,统计对比3年轧制数据,利用大数据追寻差异点,制定详细的控制措施。经过3个多月的不懈努力,产品平直度、厚度等尺寸精度提高了5%以上,极大地提升了鞍钢产品竞争力,鲅鱼圈分公司年直接增效300多万元。
  青年有为、学识渊博,又总是在一线和工友们并肩工作,于斌成了产线上很多青年人的偶像。“他善于把客户需求变成创新课题,把实际问题变成创新项目。我们每年平均创新项目有20余项,而且青年创新能力在不断提升。”同事刘世宽说,于斌吸引人的地方不仅是工作能力,更重要的是在他身上有一种百炼成钢的敬业态度。
  青春不悔
  2017年,于斌又一次解决了行业中的老大难问题——硅钢边裂,也就是老一代钢铁工匠们口中经常提到的边部裂纹缺陷。鲅鱼圈分公司第一次生产硅钢800型号,边裂率为1.5%。一如往常,于斌担当重任,通过理论攻坚,调整现场的温度、工艺、导体等元素,将边裂率下降至0.1%。因为有了硅钢800型号实验的扎实理论基础,所以试制的硅钢250型号一次成功,边裂率为0。技术质量室主任王岩骄傲地说:“边裂率为0是非常难的,我们的同行听后都非常惊讶。”
  于斌说:“每项科研技术创新都不是一蹴而就,这个过程艰辛乏味,但是每一个小成功都很欣慰。”
  十年光景,对于有些人来说是白驹过隙,但对于于斌来说,在岗位上的每一天都是充实和值得纪念的。10年间,他主持完成了46项科研项目和现场技术攻关,有16项科研成果取得国家专利,两次荣获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一等奖,两次荣获国际发明展览会金奖,并以第一完成人的身份在国际会议和核心期刊上发表研究成果9篇,累计为公司创效1.3亿元。
  如今,于斌已是不惑之年,尽管为了投身生产,一直和家人异地而居,甚至错过了孩子6年间的成长。但他依然自觉青春不悔,因为他把最好的年纪燃烧在了艰苦复杂的技术研究工作里。他先后获得辽宁“五一”劳动奖章“营口优秀工匠”“营口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孩子树立了榜样,也为自己的青春交上了理想的答卷。
其他文献
哈尔滨至牡丹江高铁列车顺利通过-30℃极寒考验,风雪严寒不再是高铁禁区。为了应对低溫天气,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除了对车身和路基进行防寒改造外,还率先采用了道岔融雪装置,在道岔岔尖位置加装电热融雪板,采用电加热方式和自动感温、自动控制技术,快速融化、烘干积雪,保证道岔转换自如。
期刊
现代生活绕不开垃圾二字。据统计,一名普通人一天要產生1.5公斤垃圾,其中近1/3不可降解。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正因此逐渐变成一个“垃圾场”。  因此,地球上有一些人被称为环保主义者,他们不仅四处奔走提醒同类们爱护环境,同时自己也身体力行,其中一些人甚至开启了零垃圾的生活方式。  对社会而言,这些人的做法不仅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甚至称得上是一种行为艺术。  90后美女Lauren Singer,一位
期刊
我国首台出口斯里兰卡的自主品牌盾构机验收合格,即将投入使用。这台直径仅有3.7米,还不到常规盾构机一半大的小家伙,却有着世界领先的实力:特制的抗冲击刀具不仅满足硬岩地层的掘进和转弯,更能起到耐磨保護作用;多驱大扭矩液压马达给其提供更强动力;4组8根主动铰接油缸让小巧身材更加灵活……这些新技术,都为盾构机烙上了鲜明的“中国印记”。
期刊
Protect My Bike是一款突破性的位置跟踪器,它秘密安装并牢固地固定在自行车的车架内,盗贼很难发现这款跟踪器。即使发现也无法使用普通工具在短時间内移除。  这款产品采用低功耗技术,电池使用寿命超过5年,所以只需要安装并忘记它的存在,直到某一天你需要它。Protect My Bike还使用包括基站定位和GPS定位等最新的通信传输定位技术,以最高精度定位使用者的自行车
期刊
雷沃阿波斯集團为南疆地区用户量身打造的国内首款适用于高海拔、高寒地区的大马力智能拖拉机通过耐寒测试,正式进入量产阶段。智能拖拉机标配4速动力换挡变速箱,多达60个档位速度,可以满足不同作业速度需求。
期刊
今年年初,全国总工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正式发布10位2018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其中,既有焊接火箭发动机和高铁的大师级人物,也有打破国际技术封锁和垄断的技术工人,还有扎根野外勘探一线和大漠油田的顶尖工匠。他们扎根一线,是最普通的劳动者,却创造着非凡的价值。他们秉承“匠人精神”,不忘初心、臻于至善,在突破和完善中超越,一次次刷新着我国自主创新的速度,点燃国人的科技自信。  高凤林  中国航天科技
期刊
为更好地服务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满足广大职工群众实际需要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充分体现工会组织的新担当和新作为,去年8月,省总工会制定下发了《辽宁省总工会关于进一步加强服务振兴发展服务职工群众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及10个三年工作方案工作部署。2019年,全省各地工会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信心满怀,积极行动,服务职工群众的脚步迈得更快、更稳,做实做深做细各项工作。  沈阳市总工会 目
期刊
鞍钢股份公司无缝钢管厂是新中国第一座无缝钢管厂,被誉为鞍钢“三大工程”之一,连牌匾都是周恩来总理亲自题字的。一直到改革开放之前,国内有生产无缝钢管能力的企业只有3家,鞍钢是北方地区唯一一家。直至今日,鞍钢生产的无缝钢管品质仍是国内翘楚。无缝钢管应用广泛,在很多涉密领域中都是核心部件。  王卓是鞍钢股份公司无缝钢管厂177分厂连轧机组班长,18岁进厂,他和大多数鞍钢的青工一样,把最好的青春都燃烧在了
期刊
我国首台出口斯里兰卡的自主品牌盾构机验收合格,即将投入使用。这台直径仅有3.7米,还不到常规盾构机一半大的小家伙,却有着世界领先的实力:特制的抗冲击刀具不仅满足硬岩地层的掘进和转弯,更能起到耐磨保護作用;多驱大扭矩液压马达给其提供更强动力;4组8根主动铰接油缸让小巧身材更加灵活……这些新技术,都为盾构机烙上了鲜明的“中国印记”。
期刊
裝配着我国自主研制的北斗船载终端系统的蓉达长沙号货船顺利到达文莱,实现了中国海洋导航系统迈出国门的第一步。随着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日益完善,北斗系统将在全球得到更广泛应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