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大学第一课堂所传授的专业课知识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的需要,因而第二课堂的育人作用便显得越来越重要。在第二课堂中,社会实践、科研实践、教育教学实践(简称“三项实践”)对帮助大学生认识和了解社会、入门和从事科研、熟悉和掌握业务均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大学生第二课堂的实践锻炼出发,简要探讨了三项实践对提高师范生能力和素质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三项实践;师范生;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25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09)18—0105—02
一、社会实践对培养师范生的重要性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按照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在校大学生参加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活动的一系列教育活动的总称,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有效平台,是青年学生发展成才的重要途径,对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有利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不仅需要正面的理论教育,还要通过社会实践使广大学生走出校园,接触社会,投身现实生活,学会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树立法制意识、公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进一步认识和掌握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状况,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多种能力
大学教育是一个综合教育的过程,通过有效的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不但可以进一步强化课堂知识,培养思维品质,开发智力因素,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工作能力、组织能力、交流能力、分析处理矛盾的能力。此外,社会实践还有利于大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服务奉献精神的形成。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的任务和目标决定了队员们在活动中必须精诚团结,相互协作,充分发挥良好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并且为社会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三)有利于学生专业及特长的发挥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具有较为丰富的专业知识、先进的思想以及多元化的爱好与特长。他们有极强的自我表现欲和自我实现欲。而文艺演出、政策宣讲、医疗体检、生态考察、社会调查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为他们提供了锻炼和展示自己特长的平台。
(四)有利于学生了解国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大学生长时间生活在象牙塔内,难免会对国情认识不够,对政策把握不透。社会实践活动在校园与社会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通过这座桥梁,会使学生对社会有更深的了解。通过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到改革和建设的第一线去、到条件艰苦的环境中去,会使他们在实践的大课堂中进一步了解社会,全面认识国情,培养自觉为人民服务的责任意识,明确当代青年学生所肩负的历史使命,牢固树立主人翁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科研实践对培养师范生的重要性
科研实践活动是大学生在课外利用一切资源进行的科研活动,它能够促使学生利用已有的科学和技术知识来解决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具有明显的实践性。科研实践作为实现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学习知识与科技发明相结合的重要环节,能够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
(一)有利于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和科研素质的提高
通过科研实践的锻炼,学生不仅可以把课本中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科研过程中,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减轻抽象学习的难度,更重要的是能够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同时,在科研过程中,学生还能掌握查阅文献资料和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将原有只学习书本知识的状态提升到能够根据所掌握的专业知识进行科研方案、路线、工艺的设计,进行实验结果的验证、检测、分析的新高度。
(二)有利于学生良好学风的形成
大学的学习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学风对于学习者知识的形成与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其影响甚至是终身的。大学生科研实践尽管是一种学习意义上的实践活动,但其主要还是科研行为。科学研究要有谦虚、主动、认真、严谨的态度与甘于寂寞、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精神,而这些对于养成大学生自觉学习、主动进取的学风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
(三)有利于学生求知方法的掌握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大学生在科研活动中,通过自己全过程的尝试与摸索,在不断的积累和启发中会逐步探索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同时,科研活动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本身就是一个穿心的过程。通过参与科研活动,学生不仅可以了解和掌握基本的科研步骤与方法,增加科研兴趣,更重要的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
参加科技作品竞赛是大学生科研实践的重要出发点,在各高校乃至全国都受到普遍关注。例如“挑战杯”竞赛,参赛作品要求创新意识强、科技含量高,在一定程度上仅次于专门的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的科技发明。这就需要学习坚持不懈、刻苦钻研、反复实践、不断积累和认真总结,全力以赴进行科学研究,力求研制优秀的作品参加竞赛,从而在参赛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此外,科研项目的研究需要同学们积极合作。并在导师的悉心指导下,师生共同学习,使学生深刻体会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章撰写和语言表达能力
一篇优秀的理论文章需要优美的语言和清晰的思路,一段成功的作品简介也需要准确的描述和高度的概括,而科学研究的最终表现形式是论文,如何撰写理论文章是当前大学生普遍面临的一个难题,这就要求学生在文字撰写上不断下功夫。通过科研实践并撰写文章,可以锻炼学生的文章撰写、语言表达、自我推介等方面的能力。此外,在参加“挑战杯”等科技作品竞赛过程中,学生向专家和其他参观者介绍自己的作品,展示自己的作品,也需要语言有突出的感召力和吸引力,每次参赛都是对学生口才的很好锻炼。
三、教育教学实践对培养师范类大学生的重要性
此处所谈的教育教学实践即包括普通话演讲、粉笔字书写、教案设计、板书设计、课件制作、讲课等项目在内的有效锻炼和提高师范生教育教学技能的各种实践比赛活动。教育教学实践是通过形式灵活、内容丰富、喜闻乐见的第二课堂校园文化活动提高师范生教育教学技能的重要途径。
(一)有利于学生教师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所谓教师能力,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直接影响教育教学活动成效和质量的、决定教育教学活动的实施与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的结合,是一般能力的合理整合和特殊发展,是在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反映教师职业活动要求的能力体系。㈣教师能力的生成和发展是在职业社会化和自我学习的实践中实现的,其中教育实践在教师能力的发展中显得尤为重要。据资料显示,教师能力中有12.74%是在大学期间形成的,而教育实践活动则是其形成的重要途径。
(二)有利于学生查漏补缺,巩固专业知识
通过教育教学实践可以全面检验并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教学技能和管理能力等。学生在参赛过程中,通过查阅资料,撰写教案,走上讲台,组织教学等活动会掌握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通过比赛,学生还会发现自身的不足,并且选手之间还可以相互学习和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此外,教学实践过程也是对专业知识的熟悉、掌握和运用的过程,更是对专业知识巩固和提高的过程。
(三)有利于学生提高就业竞争力
当前,各级学校在招聘过程中均高度重视毕业生的教学实践能力,往往以讲课水平的高低确定和选拔任课教师,这对师范生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强大的就业压力迫使师范生在校期间必须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锻炼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教学实践能力突出的毕业生在就业时的优势也显得尤为突出。
[关键词]三项实践;师范生;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25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09)18—0105—02
一、社会实践对培养师范生的重要性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按照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在校大学生参加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活动的一系列教育活动的总称,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有效平台,是青年学生发展成才的重要途径,对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有利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不仅需要正面的理论教育,还要通过社会实践使广大学生走出校园,接触社会,投身现实生活,学会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树立法制意识、公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进一步认识和掌握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状况,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多种能力
大学教育是一个综合教育的过程,通过有效的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不但可以进一步强化课堂知识,培养思维品质,开发智力因素,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工作能力、组织能力、交流能力、分析处理矛盾的能力。此外,社会实践还有利于大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服务奉献精神的形成。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的任务和目标决定了队员们在活动中必须精诚团结,相互协作,充分发挥良好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并且为社会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三)有利于学生专业及特长的发挥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具有较为丰富的专业知识、先进的思想以及多元化的爱好与特长。他们有极强的自我表现欲和自我实现欲。而文艺演出、政策宣讲、医疗体检、生态考察、社会调查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为他们提供了锻炼和展示自己特长的平台。
(四)有利于学生了解国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大学生长时间生活在象牙塔内,难免会对国情认识不够,对政策把握不透。社会实践活动在校园与社会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通过这座桥梁,会使学生对社会有更深的了解。通过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到改革和建设的第一线去、到条件艰苦的环境中去,会使他们在实践的大课堂中进一步了解社会,全面认识国情,培养自觉为人民服务的责任意识,明确当代青年学生所肩负的历史使命,牢固树立主人翁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科研实践对培养师范生的重要性
科研实践活动是大学生在课外利用一切资源进行的科研活动,它能够促使学生利用已有的科学和技术知识来解决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具有明显的实践性。科研实践作为实现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学习知识与科技发明相结合的重要环节,能够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
(一)有利于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和科研素质的提高
通过科研实践的锻炼,学生不仅可以把课本中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科研过程中,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减轻抽象学习的难度,更重要的是能够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同时,在科研过程中,学生还能掌握查阅文献资料和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将原有只学习书本知识的状态提升到能够根据所掌握的专业知识进行科研方案、路线、工艺的设计,进行实验结果的验证、检测、分析的新高度。
(二)有利于学生良好学风的形成
大学的学习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学风对于学习者知识的形成与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其影响甚至是终身的。大学生科研实践尽管是一种学习意义上的实践活动,但其主要还是科研行为。科学研究要有谦虚、主动、认真、严谨的态度与甘于寂寞、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精神,而这些对于养成大学生自觉学习、主动进取的学风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
(三)有利于学生求知方法的掌握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大学生在科研活动中,通过自己全过程的尝试与摸索,在不断的积累和启发中会逐步探索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同时,科研活动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本身就是一个穿心的过程。通过参与科研活动,学生不仅可以了解和掌握基本的科研步骤与方法,增加科研兴趣,更重要的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
参加科技作品竞赛是大学生科研实践的重要出发点,在各高校乃至全国都受到普遍关注。例如“挑战杯”竞赛,参赛作品要求创新意识强、科技含量高,在一定程度上仅次于专门的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的科技发明。这就需要学习坚持不懈、刻苦钻研、反复实践、不断积累和认真总结,全力以赴进行科学研究,力求研制优秀的作品参加竞赛,从而在参赛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此外,科研项目的研究需要同学们积极合作。并在导师的悉心指导下,师生共同学习,使学生深刻体会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章撰写和语言表达能力
一篇优秀的理论文章需要优美的语言和清晰的思路,一段成功的作品简介也需要准确的描述和高度的概括,而科学研究的最终表现形式是论文,如何撰写理论文章是当前大学生普遍面临的一个难题,这就要求学生在文字撰写上不断下功夫。通过科研实践并撰写文章,可以锻炼学生的文章撰写、语言表达、自我推介等方面的能力。此外,在参加“挑战杯”等科技作品竞赛过程中,学生向专家和其他参观者介绍自己的作品,展示自己的作品,也需要语言有突出的感召力和吸引力,每次参赛都是对学生口才的很好锻炼。
三、教育教学实践对培养师范类大学生的重要性
此处所谈的教育教学实践即包括普通话演讲、粉笔字书写、教案设计、板书设计、课件制作、讲课等项目在内的有效锻炼和提高师范生教育教学技能的各种实践比赛活动。教育教学实践是通过形式灵活、内容丰富、喜闻乐见的第二课堂校园文化活动提高师范生教育教学技能的重要途径。
(一)有利于学生教师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所谓教师能力,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直接影响教育教学活动成效和质量的、决定教育教学活动的实施与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的结合,是一般能力的合理整合和特殊发展,是在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反映教师职业活动要求的能力体系。㈣教师能力的生成和发展是在职业社会化和自我学习的实践中实现的,其中教育实践在教师能力的发展中显得尤为重要。据资料显示,教师能力中有12.74%是在大学期间形成的,而教育实践活动则是其形成的重要途径。
(二)有利于学生查漏补缺,巩固专业知识
通过教育教学实践可以全面检验并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教学技能和管理能力等。学生在参赛过程中,通过查阅资料,撰写教案,走上讲台,组织教学等活动会掌握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通过比赛,学生还会发现自身的不足,并且选手之间还可以相互学习和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此外,教学实践过程也是对专业知识的熟悉、掌握和运用的过程,更是对专业知识巩固和提高的过程。
(三)有利于学生提高就业竞争力
当前,各级学校在招聘过程中均高度重视毕业生的教学实践能力,往往以讲课水平的高低确定和选拔任课教师,这对师范生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强大的就业压力迫使师范生在校期间必须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锻炼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教学实践能力突出的毕业生在就业时的优势也显得尤为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