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品德教育;教师;学生
【中图分类号】 G6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22—0032—01
“老师,我喜欢您,您像妈妈!”这是一个孩子对老师的评价。简单平常的表达,却蕴含着教育的真谛。学生一旦在潜意识中觉得你是對的、舒服的、惬意的、亲切的,他们的内心对你就是不设防的,心的大门就会向你完全敞开:什么话都对你说,什么秘密都告诉你。那么,在思想品德教育中,如何才能让学生对老师不设防呢?笔者认为,应通过改善师生关系,在“快”和“慢”的调控中,“多”和“少”的取舍中,“实”和“虚”的结合中,去打造一片生机盎然的德育新时空。
一、“快”和“慢”
所谓“快”,是指品性教育决不能滞后。什么都可以慢,但唯独德性的养成要放在首位,因为诸如兴趣、情感、意志、动机、性格等非智力因素,更像“看不见的手”,左右着成功的层次和人生的境界。勇气、责任、合作、爱心等方面的教育决不能滞后。好的教育就是在学生还懵懂之际就播下这些种子。比如,学会孝敬父母,能够理解到自己所有的一切不是应该具有的,而是父母无私馈赠后的结果;学会感恩社会、他人和大自然;学会忍让、学会克制、学会冷静;懂得“宽与恕、利他与责任、团结与勇气”的意义;学会和别的学生分享好东西、快乐和成功,不以自我为中心……
所谓“慢”,就是不要急于下结论,不要急于做判断,不要急于“贴标签”。当你奢望“德性养成”这样的事情也能以加速度解决时,速成也就变成了速朽。慢下来,在处理诸如吵架、说脏话、“早恋”等问题上慢下来。如此,才能让“好的习惯和理念”在学生们的血脉深处积淀、浸润和滋养。比如,一个学生总是与寂寞、孤独“为伴”,和周围的学生不说话,有很强的防范心理,别人一旦靠近她,她就像刺猬一样竖起尖锐的毛刺,之后,长时间地呆坐着不动。此时此刻,你会想用“暴风骤雨”式的方式解决问题吗?而当教师慢下来时,以一种更为理性的、柔和的、温润的方式去处理学生的事情时,所谓的德性的好种子会不会在学生们心灵深处生根发芽呢?当教师慢下来时,是不是会找到真正进入学生们内心的路径呢?答案显然肯定的。
二、“多”和“少”
时下,我们发现,很多家长为学生报了各种补习班,认为多补课就是对未来生活的负责,这样的观念其实是教育理念上的一种短视,一种理论上的偏颇。对于一部分学生而言,名目繁多的“补课班”,并没有给他们带来额外的好处。那么,如何在“多”和“少”的取舍中,真正让学生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呢?
1. 少一些机械、重复和呆板的活动,多一些新颖、多元和个性化的实践活动。比如,纯理论灌输少一些,情境诱导多一些;技能技法的训练少一些,情感熏陶的活动多一些;“像不像”的模仿少一些,“好不好”的创新多一些。
2. 少一些“成人化”的机械安排,多一些“儿童化”的自主自悟。例如,喜欢读书,大人就不能粗暴干涉;喜欢做实验,就应该给予支持与帮助;喜欢写诗,教师就不能一棍子把这样的念头“打死”。
3. 少一些整齐划一,多一些个性多元。千万不要一味地模仿、抄袭和雷同,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而开出恰到好处的“发展处方”,要让学生做最棒的自己。
三、“实”和“虚”
教师应该引领学生多一些“实实在在”,比如实实在在的课堂实践,实实在在的品性提高,实实在在的身体锻炼。然而,除了在这样的“实”中忙碌之外,还可以干些什么?比如,去放风筝,去上网冲浪,去和野地上的蚂蚁“交朋友”、去听音乐……这样的“虚活动”看似无所作为,但却荡漾着灵性的生命涟漪。作为教师,不能横加干涉学生的“虚活动”,而应适度地允许学生在“虚”的方面自主选择和多元规划。或许,恰恰是在“务虚”中,不知不觉就激发了潜蓄在天性中的良善力量,让美好的人性在不知不觉中伸枝展叶。其实,学生们的生活中不应该仅仅是“耀武扬威”的作业,还应该有一些“虚活动”,无关理想、无关义务、无关责任,但却与生命的内在成长息息相关,和品性的滋养在更深处“藕断丝连”。这样的零散的、时时溢出了学习边界的活动,这样的“虚实”结合,显得柔软、温润、灵活。事实上,当教师、家长和学生们在一些“虚活动”中“共成长”时,学生们就会不断地打开自己,锻造自己,提升自己。
当然,教师也要注意这些“虚活动”的限度,比如和小动物作伴,一定不能让学生沉迷在纯粹的娱乐之中而虐待小动物,而是在和小动物做朋友的同时,爱惜小动物,珍爱大自然。面对“实”和“虚”,教师的责任在于引导、唤醒和启发。期间,应该确认什么、警惕什么、肯定什么、避免什么,应引起教师高度的敏感和警觉。抑制“实”,使其不至于太硬、太大,同时小心翼翼地保护“虚”,使其不至于太软、太小。如此,才能让“虚实”都成为学生健康成长中应有的风景。
编辑:郭裕嘉
【中图分类号】 G6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22—0032—01
“老师,我喜欢您,您像妈妈!”这是一个孩子对老师的评价。简单平常的表达,却蕴含着教育的真谛。学生一旦在潜意识中觉得你是對的、舒服的、惬意的、亲切的,他们的内心对你就是不设防的,心的大门就会向你完全敞开:什么话都对你说,什么秘密都告诉你。那么,在思想品德教育中,如何才能让学生对老师不设防呢?笔者认为,应通过改善师生关系,在“快”和“慢”的调控中,“多”和“少”的取舍中,“实”和“虚”的结合中,去打造一片生机盎然的德育新时空。
一、“快”和“慢”
所谓“快”,是指品性教育决不能滞后。什么都可以慢,但唯独德性的养成要放在首位,因为诸如兴趣、情感、意志、动机、性格等非智力因素,更像“看不见的手”,左右着成功的层次和人生的境界。勇气、责任、合作、爱心等方面的教育决不能滞后。好的教育就是在学生还懵懂之际就播下这些种子。比如,学会孝敬父母,能够理解到自己所有的一切不是应该具有的,而是父母无私馈赠后的结果;学会感恩社会、他人和大自然;学会忍让、学会克制、学会冷静;懂得“宽与恕、利他与责任、团结与勇气”的意义;学会和别的学生分享好东西、快乐和成功,不以自我为中心……
所谓“慢”,就是不要急于下结论,不要急于做判断,不要急于“贴标签”。当你奢望“德性养成”这样的事情也能以加速度解决时,速成也就变成了速朽。慢下来,在处理诸如吵架、说脏话、“早恋”等问题上慢下来。如此,才能让“好的习惯和理念”在学生们的血脉深处积淀、浸润和滋养。比如,一个学生总是与寂寞、孤独“为伴”,和周围的学生不说话,有很强的防范心理,别人一旦靠近她,她就像刺猬一样竖起尖锐的毛刺,之后,长时间地呆坐着不动。此时此刻,你会想用“暴风骤雨”式的方式解决问题吗?而当教师慢下来时,以一种更为理性的、柔和的、温润的方式去处理学生的事情时,所谓的德性的好种子会不会在学生们心灵深处生根发芽呢?当教师慢下来时,是不是会找到真正进入学生们内心的路径呢?答案显然肯定的。
二、“多”和“少”
时下,我们发现,很多家长为学生报了各种补习班,认为多补课就是对未来生活的负责,这样的观念其实是教育理念上的一种短视,一种理论上的偏颇。对于一部分学生而言,名目繁多的“补课班”,并没有给他们带来额外的好处。那么,如何在“多”和“少”的取舍中,真正让学生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呢?
1. 少一些机械、重复和呆板的活动,多一些新颖、多元和个性化的实践活动。比如,纯理论灌输少一些,情境诱导多一些;技能技法的训练少一些,情感熏陶的活动多一些;“像不像”的模仿少一些,“好不好”的创新多一些。
2. 少一些“成人化”的机械安排,多一些“儿童化”的自主自悟。例如,喜欢读书,大人就不能粗暴干涉;喜欢做实验,就应该给予支持与帮助;喜欢写诗,教师就不能一棍子把这样的念头“打死”。
3. 少一些整齐划一,多一些个性多元。千万不要一味地模仿、抄袭和雷同,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而开出恰到好处的“发展处方”,要让学生做最棒的自己。
三、“实”和“虚”
教师应该引领学生多一些“实实在在”,比如实实在在的课堂实践,实实在在的品性提高,实实在在的身体锻炼。然而,除了在这样的“实”中忙碌之外,还可以干些什么?比如,去放风筝,去上网冲浪,去和野地上的蚂蚁“交朋友”、去听音乐……这样的“虚活动”看似无所作为,但却荡漾着灵性的生命涟漪。作为教师,不能横加干涉学生的“虚活动”,而应适度地允许学生在“虚”的方面自主选择和多元规划。或许,恰恰是在“务虚”中,不知不觉就激发了潜蓄在天性中的良善力量,让美好的人性在不知不觉中伸枝展叶。其实,学生们的生活中不应该仅仅是“耀武扬威”的作业,还应该有一些“虚活动”,无关理想、无关义务、无关责任,但却与生命的内在成长息息相关,和品性的滋养在更深处“藕断丝连”。这样的零散的、时时溢出了学习边界的活动,这样的“虚实”结合,显得柔软、温润、灵活。事实上,当教师、家长和学生们在一些“虚活动”中“共成长”时,学生们就会不断地打开自己,锻造自己,提升自己。
当然,教师也要注意这些“虚活动”的限度,比如和小动物作伴,一定不能让学生沉迷在纯粹的娱乐之中而虐待小动物,而是在和小动物做朋友的同时,爱惜小动物,珍爱大自然。面对“实”和“虚”,教师的责任在于引导、唤醒和启发。期间,应该确认什么、警惕什么、肯定什么、避免什么,应引起教师高度的敏感和警觉。抑制“实”,使其不至于太硬、太大,同时小心翼翼地保护“虚”,使其不至于太软、太小。如此,才能让“虚实”都成为学生健康成长中应有的风景。
编辑: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