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干预型护理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预后的影响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_h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本次实验研究主要是对于早期干预型护理对于新生儿出现缺血缺氧导致的奶不疾病对于患儿预后的影响分析,探讨了分析了早期干预型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文首先通过回顾性分析了本院从2016年12月到2019年12月当中治疗的58名患有缺血缺氧性脑脑病的新生幼儿的资料,通过使用不同的护理方法58名新生幼儿随机划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对照组当中有新生幼儿29名,使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治疗。在实验组当中有29名新生幼儿,在使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增加了早期干预护理,通过观察两组新生幼儿的预后情况,分析效果和临床意义。结果:通过干预胡里之后的实验组患儿的CDCC评估效果和DQ的情况都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两组数据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通过使用干预护理治疗方法对于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幼儿的智力发育以及运动能力的发育都具有良好的促进效果,值得大范围的临床运用。
  【关键词】早期干预下;护理;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
  新生儿出现缺血缺氧性脑病最主要的原因和孕妇围术期阶段因为窒息导致的脑部神经破坏,新生儿会因为缺血缺氧性脑病导致自身智力发育不良导致治理低下甚至出现脑瘫等疾病,缺血缺氧性脑病具有很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如何治疗缺血缺氧性脑病是当下医学界非常关注的问题。近年来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表明使用护理干预对于预防新生儿出现缺血缺氧性脑病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为了验证这一学说,本文对于我院2016年12月到2017年12月的58名患有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的分析,如下所示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于我院从2016年12月到2017年12当中治疗的58名患有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的治疗以及临床资料进行了全面性的分析评价,在本次实验当中所有的患儿都满足我国医疗协会制定的关于缺血缺氧性脑病的相关评判标准,并且经过了我院进行了CT辅助检测之后确诊患有缺血缺氧性脑病。在本次研究当中患有缺血缺氧性的男性新生儿有30名,患有缺血缺氧性的女性新生儿有28名,所有患儿的平均胎龄为37.12±2.41周,通过五分钟的APGAR评分所有患儿的平均分为(3.51±0.54),其中在关于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的分度当中轻度29名,中度患儿30名。通过随机分配的方式将患儿根据护理治疗方式的区别划分为观察组和對照组,其中对照组28名患儿,观察组28名,两组患儿经过统计学分析不具备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对于对照组患儿使用常规的护理方式,护理方式当中包括做好相关的保暖工作,对于患儿生活以及喂养方面的护理,同时需要预防患儿出现各种并发症。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早期干预护理,具体措施如下:(1)将患儿病房的温度维持在20摄氏度左右,湿度控制在62%左右,并且需要嘱咐家长不要经常性的搬动患儿,最大程度的控制病房里面的流动人员防止患儿接触感染源。(2)护理人员需要警察将患儿通过竖抱的方式锻炼患儿的头部肌肉,并且需要注意护理人员不能影响到患儿的护理并且在喂奶之前的一个小时需要进行防吐处理,平常不能将患儿包裹得太近。(3)在新生儿清醒的状态下和新生儿进行交流,当患儿注视护理人员的时候需要慢慢的移动头部并且说话,吸引患儿的视线,并且使用颜色较为艳丽的小球吸引患儿的目光和关注,让患儿的目光追随小球,每次训练的实践控制在10分钟,护理人员应当耐心且细心。
  1.3观察指标以及评判标准
  通过对于患有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患儿运动以及实际治理的发育情况进行为期十二个月的调查访问之后使用婴儿智能发育量表以及CESE发育表进行测定,其中包括对于有着患儿的治理发育指标,运动发育指标以及DQ的水平包括对于大脑的语言,社交等方面的能力进行评测,患儿的分数越高证明治疗效果越好。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以均数±平均差(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比较,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经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比较两组患儿干预之后的CDCC评分
  通过对于对照组和实验组治疗六个月和十二个月进行评测,发现实验组患儿的智力发育指标以及运动发育指标远远超于对照组的指标,并且经过统计学方法进行评测之后发现具有统计学意义,也就是P<0.05,
  2.2比较两组患儿的DQ水平
  通过对比于实验组和对照组患儿的相关数据发现,实验组在通过干预护理治疗十个二月之后患儿的语言能力,大运动能力,以及适应能力都明显高于使用普通护理方法的观察组,并且两组数据经过统计学检测之后发现具有统计学意义,也就是P<0.05,如下表所示。
  3 讨论
  新生儿出现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大部分情况都是因为围术期孕妇因为多种原因造成的脑损伤导致的,随着脑部缺氧缺血的时间不断提高,患儿当中的补偿机制会出现严重的损坏甚至丧失,导致患儿的血压出现下降,从而阻碍了血液的正常流通导致患儿的心脑等器官的供血量减少,阻碍了脑部组织发挥自身的作用,最终导致了患儿的脑部收到了不可逆转的损伤。出现缺氧缺血性脑部病症的患儿最主要的表现就是肌肉张力以及患儿的意识状态存在一定的变化,值得注意的是缺氧缺血性脑病具有很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对于新生幼儿的生命具有严重的威胁。目前对于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主要治疗方法和措施是提高患儿脑部以及心中脑部环境的稳定性,帮助患儿的脑部血流以及脑部细胞实现正常新城代谢,从而帮助患儿已经受损的神经元细胞恢复正常,换少患儿出现脑部水肿现象的出现。因为新生儿脑部发育尚未完全,具有很高的可塑性,我们需要今早的给与患儿进行相关的护理治疗措施帮助患儿预后,可以有效的改善患儿脑部的状态,经过具体研究发现,干预护理措施使用的时间越早,那么对于幼儿的治疗效果也就越明显。特别是在早期使用干预性护理可有效的帮助患儿神经元的修复和重生,我们可以通过声音,运动等刺激加快患儿脑部细胞的补偿功能以及重构,从而能促进患儿对于受损神经的支配,实现肌肉的再次协调运作,从而从根本上提高患儿的运动能力,而且运动加强可以提高患儿的智力发育,最终达成良性循环的过程,改善患儿脑部缺血缺氧的症状,在本次研究过程当中我们发现,给与缺血缺氧脑病患儿进行早期护理干预,在通过对于对照组和实验组治疗六个月和十二个月进行评测,发现实验组患儿的智力发育指标以及运动发育指标远远超于对照组的指标,并且经过统计学方法进行评测之后发现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在通过具体的分析研究之后发现,新生儿缺血缺氧脑病患儿的护理治疗是一个长期性的过程,我们需要和患儿的家属进行密切的配合,相互支持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护理的效果,我们需要在干预开始之前护理人员应当加大和患儿家属的沟通力度,做好各方面的思想工作,得到家属的支持和帮助。
  总而言之,对于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新生幼儿患儿来说使用早期干预性护理可以促进预后,具有良好的临床学意义,值得大范围的推广和普及。
  参考文献
  [1]杨红静.早期干预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疗效及预后[J].环球中医药,2015,8(S1):35-36.
  [2]李莉.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智力和运动功能及预后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8):98-100.
  [3]杨爱香.早期不同时间窗干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预后影响的研究[J].河北医学,2016,22(09):16-19.
  [4]马霞.早期护理干预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智能及运动发育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02):128-130.
  [5]谭晓辉,邓民强.早期干预型护理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预后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17,20(S1):200-202.
  [6]黄霞娟;胡文辉;;早期康复护理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神经智力和运动功能发育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4,(11).
其他文献
【摘 要】目的:分析在脑血栓患者治疗中通过合用阿司匹林与阿托伐他汀钙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70例脑血栓患者,并依据药物治疗差异分组,对照组患者以阿司匹林口服治疗,同期观察组增加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比较2组疗效及认知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29%,对照组82.86%,且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MoCA认知功能评分上升幅度大于对照组,且明显高于对照组
期刊
【摘 要】目的:探究前列地尔联合依帕司他在糖尿病足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入选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受试者80例,随机将受试者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其中对照组40例,实验组4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前提上加用前列地尔联合依帕司他,观察治疗2周(或者更长时间)后实验组、对照组创面面积、感染分级、肉芽生长、血供情况差异,。结果:在实验组在创面面积、感染分级、肉芽生长、血供情况
期刊
【摘 要】目的:探索宫腔镜冷刀系统取胚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择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间接治的50例早早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分组方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观察组患者接受宫腔镜冷刀系统取胚术,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人工流产术,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病情况,如阴道出血并发症、术后不孕、人流综合症、月经量减少及感染等。结果:观察组无一例阴道出血并发症、术后不孕以及月经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肺炎。方法:本组研究纳入90例新生儿肺炎患儿,研究时间自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按照随机抽样方法将其分成对照组45例和研究组45例。两组患儿入院后均接受吸氧、营养支持、抗感染及纠正体内酸碱平衡等治疗。同时对照组给予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疗效和症状改善时间。结果:
期刊
【摘 要】目的:分析在治疗新生儿黄疸病中应用微生态制剂的临床效果。方法:利用分组研究法对我院在2016年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300例患儿进行研究,参考组患儿(n=150)行常规治疗,研究组患儿(n=150)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分析两组患儿最终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儿治疗后经皮胆红素变化情况、用药后第一次排便时间、家属最终治疗满意度以及高胆红素血症发病概率均好于参照
期刊
【摘 要】目的:分析儿科糖皮质激素的给药方法和出现的不良反应。方法:选择卫生院诊治的57例使用糖皮质激素药物的患儿,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GC药物使用的应用范围、给药方法和不良反应。结果:应用GC药物的主要儿科疾病类型有几类:小儿支气管哮喘16例(28.07%),过敏性休克3例(5.26%),过敏性紫癜6例(10.53%),系统性红斑狼疮13例(22.81%),小儿肾病综合征19例(33
期刊
【摘 要】目的:研究中医护理措施在颈椎病患者中应用观察。方法:随机择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82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划分为两组后应用不同的护理方式。改进组患者应用中医护理措施,常规组患者应用普通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改进组患者经护理后疼痛程度下降程度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进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常规组患者,组间差异具备统计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老年脑动脉瘤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150例老年脑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动脉瘤夹闭术治疗,根据随机抽样法将受试者分为两组,对照组75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75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结果:研究组患者GOS评分在4分、5分的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护理满意度
期刊
【摘 要】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对胆结石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影响。方法:纳入研究对象来自本院自2019.1.1-2019.12.1收治的胆结石患者74例,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37例)、研究组(37例),分别接受临床常规护理和围手术期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种护理方法对患者护理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
期刊
【摘 要】目的:本文研究人性化护理干预对股骨颈骨折病人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的改善。方法:研究时间:2017年11月到2019年12月之间,研究对象:收取到我院就诊的7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并根据护理干预的不同分别设立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股骨颈骨折患者数量为35例。对照组患者通过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而研究组则通过人性化护理进行干预,最后收集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等方面的数据信息,并进行对比分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