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通过对我国城郊居住区的景观规划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措施来分析景观规划设计的要素以及原则问题,从而促进城郊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城郊;城市景观;生态;地域性
引言
人们每天有三分之一甚至更长的时间是呆在家里的,因此,居家环境是否安全、舒适是人们非常关心的问题。近来,随着住宅市场竞争愈加激烈,许多开发商把优美宜人的景观作为卖点以带动楼盘销售。在这样的市场刺激下,居住区景观建设方兴未艾。但是,由于国内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领域的发展起步晚,市场还在逐渐成熟的阶段,因此,在制度、市场、设计理论、设计方法与实践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居住区景观的特性
现代居住区大多成片开发,形成群落,居住建筑所围合的外部空间—景观空间,则让人们或行或止,动静各异的从事交通、交流、休息、锻炼和嬉戏等各种户外活动。
二、住宅小区景观绿化规划设计的原则
(一)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
住宅小区景观的建设是为了让人们居住的,是为广大人群提供服务的。因此对于它的建设必须要以人为本,把人作为小区景观建设的核心,对于小区绿化景观的各个方面,包括居住的建筑物、休闲娱乐的场所等都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小区的景观绿化建设要以人们的需求为前提,要适合于任何年龄段的人群,要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具有人情味,为小区的居住人群提供最大的服务。
(二)结合地区实际,因地制宜
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民族和文化都具有多样性,这就要求我们在居住区的景观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当地的文化特色,从而使得我们营造的景观富有地域特色。因此在小区景观绿化的规划设计时,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不能盲目规划。要利用已有的地理条件及环境条件对小区景观进行绿化设计,充分地将地区的风土人情与小区绿化融合在一起,让小区的景观绿化具有地方特色,形成独特的地方景观。例如,某住宅小区紧邻河流,那么在设计时,可以与河流进行紧密的结合,建设一些水上景观,不仅改善了居住环境,还充分利用了现有资源。
(三)民族性、时代性原则
伴随着西方文化的扑面而来,夹杂着对西方文化的盲目热情和崇拜现象,对西方景观设计精髓还来不及消化或与自身的融合,一些城郊就开始全盘复制诸我们引以自豪的民族特性正在丧失。其实一个国家公众的凝聚力、号召力是靠一个民族的精神、文化、价值观体现的。在这个意义上,城郊在进行景观规划设计时应充分挖掘运用本民族性质的规划设计理念,以此来增强本民族公众的认同与支持。
三、城郊居住区景观构成要素
(一)地形
地形是空间和场所的载体。地形起伏会使景观的空间形态、视线角度、表面肌理及气候环境等方面都发生明显变化,产生丰富的景观界面,呈现出许多不同的观赏角度,如平远、高远、低远,与此相对应的分别是平静、壮观、深远的心理感受。地形的高低起伏、高程转换,为新中式居住区特色景观的营造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景观设计可以因地制宜的随高就低、随曲合方的布置建筑、花木、山石、水体、道路,感应诗、词、曲的格律与平仄,使建筑与自然更容易融合。
(二)石景
黄公望《论山水树石》、郭熙《林泉高致》等中国古典画论中,均把松柏比喻为君子,把石比喻为小人。造园家们或以石造境、或以石拟人、或以石传情,从石整体形象的气势和神韵中领略自然山水的无穷意趣,这是中国造园审美思想和艺术形象的升华,为以后的写意式山水园林奠定了基础。新中式居住区景观中,叠石的技艺有了很大程度的弱化,像“假山王国”狮子林那样大规模的掇山叠石已不复存在,石景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一是选取造型奇特的孤石或组石放置于视线焦点之上,形成对景;二是与水体配合,形成自然驳岸;三是作为雕刻诗词、景题的载体,形成点景,渲染意境氛围。
(三)自然环境
新中式居住区规划选址的最佳基地是山林地,如重庆天景雨山前、天景二十八丨姨、山院里,处于南山山腰,充分利用其植被、湿度、光照、水文等不可复制的原生自然因素,营造天人合一的人居环境,这符合儒、道崇尚自然的审美理想及“虚”“静”。明”的境界,由于林木的关系,基地与其他人工环境处于一个相对独立的状态,远离喧器,与苏州古典园林闹中取静相比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四)人工环境
山林地是有限的,随着城市大规模扩容,新中式居住区不可避免的要进入人工环境。如何与人工因素的体量、色彩、高度、风格、立面、布局等相融合是不可忽视的问题,处理不好,就会显得很突兀,影响城市景观。如金科中华坊,临街一侧是中式建筑的商业街,起过渡作用,缓和外部现代摩天大楼与内部新中式居住区的矛盾,为其创造了一个相对安静的空间,但商业街与对侧建筑的对比显得比较突兀。
四、城郊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
(一)居住区园林设计缺少艺术感气息
园林景观是一种可以反映整个社会的意识形态,是一种空间艺术,也是一种动态艺术,这不单单是简单的种种花,养养草,修修亭台楼阁等,这是一种可反映建造者,设计者的一种视野的拓展,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综合人们对精神文明的需求,营造出具有意境,具有诗情画意的设计。
(二)软质景观与硬质景观的不平衡
(三)空间布局单调
居住区是各种人群聚居的地方,因此其空间布局应该能够满足各类人群的需要。但是部分居住区大部分活动空间都是以健康的成年人为服务对象,没有考虑特殊人群以及老、弱、病、残等弱势人群的特殊需求。另外,很多居住区的功能空间分隔不明确,如游览空间和休息空间的界定不明确,缺乏场所感,进而不能满足人们多种活动对空间的不同需求。
(四)缺乏交流空間的营造 有一些小區不注重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户外交往空间的营造,缺乏亲地、亲水、亲绿、亲邻、亲友和亲子空间,人们缺乏足够的户外休息和锻炼场所。例如,小区内没有设置儿童游戏设施和健身设施,没有设置足够数量的座椅和足够面积的亭、廊等休憩设施。
五、现代城市居住区园林规划设计的要点
(一)倡导设计师的理念更新
一个居住区的环境是否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是否将人工因子与自然因子很好地融合,是否具有人文关怀,是否注重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归根结底都取决于设计师的设计思想和理念。我们的景观设计教育很多时候是处于“授人以鱼”的阶段,致使学生的设计总是在模仿、重复,没有独特的视角和理念。要想突破创新,就要改变教育模式,重在“授人以渔”,多从原理、根本上去指导学生,而在具体的实践中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新思想,不要过多过早地将他们的手脚捆绑在已成型的规则和模式中。
(二)小区休闲空间绿化景观的设计
(三)功能布局
(四)空间组织立意
景观设计必须和居住区设计的整体主题风格之间相互呼应,硬质景观最好和绿化等软质景观之间相协调。不同的景观设置效果通过不同居住区设计风格产生,现代风格的住宅适宜现代景观手法的采用,地方风格的住宅则适宜采用具有历史语言和地方特色的造园手法和思路。当然,园林设计和城市设计的一般规律诸如对轴线、景、路径、节点、空间的开合、视觉走廊等,都是通用的。另外,要根据空间的开放度和私密性来进行景观的设计以及组织空间。
(五)环境艺术设计
园区规划中的点元素经过相互交织的道路、河道等一些线性的元素贯穿起来,因为点线景观使得整个空间逐渐变得自然有序。以点线面结合的景观系列使得居住景观设计为原则。在居住区的入口或中心等地区,交织与线与线的碰撞又全都形成面的宽阔,景观在居住区中汇集最关键的是面。在现代居住区规划过程中,应有机使得人与景观相互融合,全新的构筑空间网络。在有限的空间内完成亲地、亲子、亲水、亲绿。
(六)植物要素
第一,培育色彩丰富、姿态良好的多样化树种;第二,但是也要对季节的变化进行充分考虑,春天我们可以选择如桃花和梨花等适合于积极向上的春天生长的植物。避暑是夏天的首要问题,我们可以选择如柳树和榆树等树荫阔大而树叶繁茂的植物。秋天可以选择杨树,体现那种枯黄的感觉。冬天最重要的是欣赏雪景,因此,可以选择梅花和松树作为景观。雪后风情万种的梅花,为寒冷的冬季带来了一片妩媚。第三,植物栽培形式应该合理、多样;第四色彩丰富,华北城市要想为漫长而色彩灰暗的冬季带来一些亮丽的色彩,就应该在居民区栽种色彩鲜艳的植物。
(七)完善田园生态景观规划结构的设计方法
结束语
要围绕“人”这个主体,就需要强调“以人为本”的问题,目的是必须让人们充分对小区建设进行认识,一切实施举措都要为人的健康、舒适着想,为丰富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着想。然而进入新世纪以后,“人性”、“生态”理念就是居住区建设发展的一个耀眼亮点。今天我们终于走进了一个人性化的、“天人合一”生态和谐的时代,同时也使得居住区景观设计新的发展趋势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廖深福.对城市住宅小区规划设计分析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32:258.
[2]李顾芸.住宅小区景观绿化的规划设计[J].中国园艺文摘,2014,08:107-108.
[3]曹志明.城郊景观规划设计的思索[J].科技风,2014,08:229-230.
【关键词】 城郊;城市景观;生态;地域性
引言
人们每天有三分之一甚至更长的时间是呆在家里的,因此,居家环境是否安全、舒适是人们非常关心的问题。近来,随着住宅市场竞争愈加激烈,许多开发商把优美宜人的景观作为卖点以带动楼盘销售。在这样的市场刺激下,居住区景观建设方兴未艾。但是,由于国内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领域的发展起步晚,市场还在逐渐成熟的阶段,因此,在制度、市场、设计理论、设计方法与实践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居住区景观的特性
现代居住区大多成片开发,形成群落,居住建筑所围合的外部空间—景观空间,则让人们或行或止,动静各异的从事交通、交流、休息、锻炼和嬉戏等各种户外活动。
二、住宅小区景观绿化规划设计的原则
(一)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
住宅小区景观的建设是为了让人们居住的,是为广大人群提供服务的。因此对于它的建设必须要以人为本,把人作为小区景观建设的核心,对于小区绿化景观的各个方面,包括居住的建筑物、休闲娱乐的场所等都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小区的景观绿化建设要以人们的需求为前提,要适合于任何年龄段的人群,要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具有人情味,为小区的居住人群提供最大的服务。
(二)结合地区实际,因地制宜
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民族和文化都具有多样性,这就要求我们在居住区的景观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当地的文化特色,从而使得我们营造的景观富有地域特色。因此在小区景观绿化的规划设计时,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不能盲目规划。要利用已有的地理条件及环境条件对小区景观进行绿化设计,充分地将地区的风土人情与小区绿化融合在一起,让小区的景观绿化具有地方特色,形成独特的地方景观。例如,某住宅小区紧邻河流,那么在设计时,可以与河流进行紧密的结合,建设一些水上景观,不仅改善了居住环境,还充分利用了现有资源。
(三)民族性、时代性原则
伴随着西方文化的扑面而来,夹杂着对西方文化的盲目热情和崇拜现象,对西方景观设计精髓还来不及消化或与自身的融合,一些城郊就开始全盘复制诸我们引以自豪的民族特性正在丧失。其实一个国家公众的凝聚力、号召力是靠一个民族的精神、文化、价值观体现的。在这个意义上,城郊在进行景观规划设计时应充分挖掘运用本民族性质的规划设计理念,以此来增强本民族公众的认同与支持。
三、城郊居住区景观构成要素
(一)地形
地形是空间和场所的载体。地形起伏会使景观的空间形态、视线角度、表面肌理及气候环境等方面都发生明显变化,产生丰富的景观界面,呈现出许多不同的观赏角度,如平远、高远、低远,与此相对应的分别是平静、壮观、深远的心理感受。地形的高低起伏、高程转换,为新中式居住区特色景观的营造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景观设计可以因地制宜的随高就低、随曲合方的布置建筑、花木、山石、水体、道路,感应诗、词、曲的格律与平仄,使建筑与自然更容易融合。
(二)石景
黄公望《论山水树石》、郭熙《林泉高致》等中国古典画论中,均把松柏比喻为君子,把石比喻为小人。造园家们或以石造境、或以石拟人、或以石传情,从石整体形象的气势和神韵中领略自然山水的无穷意趣,这是中国造园审美思想和艺术形象的升华,为以后的写意式山水园林奠定了基础。新中式居住区景观中,叠石的技艺有了很大程度的弱化,像“假山王国”狮子林那样大规模的掇山叠石已不复存在,石景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一是选取造型奇特的孤石或组石放置于视线焦点之上,形成对景;二是与水体配合,形成自然驳岸;三是作为雕刻诗词、景题的载体,形成点景,渲染意境氛围。
(三)自然环境
新中式居住区规划选址的最佳基地是山林地,如重庆天景雨山前、天景二十八丨姨、山院里,处于南山山腰,充分利用其植被、湿度、光照、水文等不可复制的原生自然因素,营造天人合一的人居环境,这符合儒、道崇尚自然的审美理想及“虚”“静”。明”的境界,由于林木的关系,基地与其他人工环境处于一个相对独立的状态,远离喧器,与苏州古典园林闹中取静相比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四)人工环境
山林地是有限的,随着城市大规模扩容,新中式居住区不可避免的要进入人工环境。如何与人工因素的体量、色彩、高度、风格、立面、布局等相融合是不可忽视的问题,处理不好,就会显得很突兀,影响城市景观。如金科中华坊,临街一侧是中式建筑的商业街,起过渡作用,缓和外部现代摩天大楼与内部新中式居住区的矛盾,为其创造了一个相对安静的空间,但商业街与对侧建筑的对比显得比较突兀。
四、城郊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
(一)居住区园林设计缺少艺术感气息
园林景观是一种可以反映整个社会的意识形态,是一种空间艺术,也是一种动态艺术,这不单单是简单的种种花,养养草,修修亭台楼阁等,这是一种可反映建造者,设计者的一种视野的拓展,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综合人们对精神文明的需求,营造出具有意境,具有诗情画意的设计。
(二)软质景观与硬质景观的不平衡
(三)空间布局单调
居住区是各种人群聚居的地方,因此其空间布局应该能够满足各类人群的需要。但是部分居住区大部分活动空间都是以健康的成年人为服务对象,没有考虑特殊人群以及老、弱、病、残等弱势人群的特殊需求。另外,很多居住区的功能空间分隔不明确,如游览空间和休息空间的界定不明确,缺乏场所感,进而不能满足人们多种活动对空间的不同需求。
(四)缺乏交流空間的营造 有一些小區不注重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户外交往空间的营造,缺乏亲地、亲水、亲绿、亲邻、亲友和亲子空间,人们缺乏足够的户外休息和锻炼场所。例如,小区内没有设置儿童游戏设施和健身设施,没有设置足够数量的座椅和足够面积的亭、廊等休憩设施。
五、现代城市居住区园林规划设计的要点
(一)倡导设计师的理念更新
一个居住区的环境是否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是否将人工因子与自然因子很好地融合,是否具有人文关怀,是否注重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归根结底都取决于设计师的设计思想和理念。我们的景观设计教育很多时候是处于“授人以鱼”的阶段,致使学生的设计总是在模仿、重复,没有独特的视角和理念。要想突破创新,就要改变教育模式,重在“授人以渔”,多从原理、根本上去指导学生,而在具体的实践中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新思想,不要过多过早地将他们的手脚捆绑在已成型的规则和模式中。
(二)小区休闲空间绿化景观的设计
(三)功能布局
(四)空间组织立意
景观设计必须和居住区设计的整体主题风格之间相互呼应,硬质景观最好和绿化等软质景观之间相协调。不同的景观设置效果通过不同居住区设计风格产生,现代风格的住宅适宜现代景观手法的采用,地方风格的住宅则适宜采用具有历史语言和地方特色的造园手法和思路。当然,园林设计和城市设计的一般规律诸如对轴线、景、路径、节点、空间的开合、视觉走廊等,都是通用的。另外,要根据空间的开放度和私密性来进行景观的设计以及组织空间。
(五)环境艺术设计
园区规划中的点元素经过相互交织的道路、河道等一些线性的元素贯穿起来,因为点线景观使得整个空间逐渐变得自然有序。以点线面结合的景观系列使得居住景观设计为原则。在居住区的入口或中心等地区,交织与线与线的碰撞又全都形成面的宽阔,景观在居住区中汇集最关键的是面。在现代居住区规划过程中,应有机使得人与景观相互融合,全新的构筑空间网络。在有限的空间内完成亲地、亲子、亲水、亲绿。
(六)植物要素
第一,培育色彩丰富、姿态良好的多样化树种;第二,但是也要对季节的变化进行充分考虑,春天我们可以选择如桃花和梨花等适合于积极向上的春天生长的植物。避暑是夏天的首要问题,我们可以选择如柳树和榆树等树荫阔大而树叶繁茂的植物。秋天可以选择杨树,体现那种枯黄的感觉。冬天最重要的是欣赏雪景,因此,可以选择梅花和松树作为景观。雪后风情万种的梅花,为寒冷的冬季带来了一片妩媚。第三,植物栽培形式应该合理、多样;第四色彩丰富,华北城市要想为漫长而色彩灰暗的冬季带来一些亮丽的色彩,就应该在居民区栽种色彩鲜艳的植物。
(七)完善田园生态景观规划结构的设计方法
结束语
要围绕“人”这个主体,就需要强调“以人为本”的问题,目的是必须让人们充分对小区建设进行认识,一切实施举措都要为人的健康、舒适着想,为丰富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着想。然而进入新世纪以后,“人性”、“生态”理念就是居住区建设发展的一个耀眼亮点。今天我们终于走进了一个人性化的、“天人合一”生态和谐的时代,同时也使得居住区景观设计新的发展趋势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廖深福.对城市住宅小区规划设计分析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32:258.
[2]李顾芸.住宅小区景观绿化的规划设计[J].中国园艺文摘,2014,08:107-108.
[3]曹志明.城郊景观规划设计的思索[J].科技风,2014,08:229-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