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笔者针对当前语文课缺失语文味进行了反思:现如今,为了丰富语文课堂内容,大量的非语文的东西源源不断地涌进语文课堂,充斥着语文课堂,语文课堂成了综合课,承载了太多的非语文的东西。要把语文课真正上出源汁源味来,我想我们应该静下心来,抛弃浮华,在恰当运用多媒体的同时,要让学生充分朗读,领悟语言文字的美,感受情感的激荡,唤醒童心童真。因为只有品读、思考、读写链接的课堂,才能充分发挥语文中的人文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本色语文 人文素养 培养
那么,真正的本色语文课是什么样的?怎样才能返璞归真呢?那就是“去掉外装饰,恢复原来的质朴状态的课”,即读书声声声入耳、静心思考、勤于动笔的课,亦谓原生态的语文课。语文课只有通过反复阅读,仔细思考,才能激发情感和品味能力,感悟蕴含在文本中的原汁原味,才是恢复本色的语文课。在笔者看来,本色语文就是“用心品读的课堂”、 “静心思考的课堂”、“奋笔疾书的课堂”,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的人文素养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得到提升。
一、回归本色,培养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指在语文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话)、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内化优秀的汉语言文化成果,最终在自己身上实现一种新的价值或达到新的水平。
1.注重反复阅读,加深理解
怎样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简单地说就是遵循语文教育的客观规律,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语文实践就是听、说、读、写的实践,其中对人文素养的提高起决定作用的是读。简卡尔说:“读一切好的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说话。”培根说:“读书在于造成完全的人格。”高尔基说:“读书愈多,精神就愈健康而勇敢。”大量而有台阶性的诵读训练,能引导学生一步步深入课文,并获得不同的心灵感悟。教学时教师的范读能很快把学生引入课文情境中去,使学生在初步了解了故事的大概情节的同时产生了一个个疑问,这些问题之所以过于浅显,是由于学生尚未深入学习课文,因此教師不必急于回答,而是让学生自由多读几遍课文。在多次诵读中,伴随着学生的思考,以上问题多半会不答自解。学生一方面通过诵读自己寻求到了答案,同时又产生了新的、有深意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教师仍然不用回答,而是引导学生再次在反复诵读中自己去寻求答案。
2.体验情感,感受意境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不仅如此,在加深理解的同时,学生还经历了情感的体验,逐渐接受到文化、审美的熏陶,体会意境,感受美好。在语文实践中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在阅读时能“感受语言的优美,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显而易见,良好的语文素养无疑可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二、体味教材,体验作品的人文精神
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用欣赏的目光看待每篇课文。教师应重视用文学性的语言把学生带进教材,让学生在听、说、读中体会课文的美。这样做,特别能直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更能直接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使学生在作品中直接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方法的启蒙教育,受到美的熏陶。
例如:教《背影》这一课时,有的学生发笑,有的学生甚至认为父亲为儿子买橘子这样的小事不值一提,学生并不认为朱自清写得精彩。后来我改变了教法,我先给学生讲父亲跟自己的关系,父亲如何关爱自己,特别是上大学时,年迈的父亲亲自挑着行李到车站送别我的情景,就不禁想到本来贫困的家庭,为了我能顺利上大学,不知年迈的父亲又要熬多少苦头了……。然后,再要求学生讲他们被父母的爱深深感动时的情景,学生的极积性一下字被调动起来,发言踊跃,有的甚至含着眼泪讲述爸爸妈妈关爱自己的故事。在此基础上,再组织学生学习《背影》,学生学习就很投入,甚至能够很深情地表演父亲吃力地爬上月台的动作,师生就是这样在人伦情怀中一起自然地体味学习文章的语言,深刻地理解文章的内容,从而达到教师、学生、课文的和谐统一。这里没有枯躁的知识传授与训练,没有苍白的架空分析,学生这时已不是单纯地学习语言知识,而是把自己的人生体验和情感与课文交融在一起,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受到审美教育,受到人伦情怀的熏陶,从而出现了令人荡气回肠的“人化情景”体现了人文精神。
又如教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一文,如果我们语文教师仍死扣小说揭露“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地金钱关系”这一点去分析课文,自然不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因为中国的传统观念与西方价值观有一定的差别。倘若在教学中联系初中生已有一定的判断能力且喜欢评价人的特点,在课堂上开展“于勒是不是值得同情”等话题的辩论赛,或联系学生的生活用现在的眼光讨论克拉丽丝的势利,或引导学生结合现实生活现象去评价像菲利普夫妇一类的人。这样在原有的基础上拓展了文本的内涵,既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素质,同时丰富了学生情感,健全了人格。
当然,不仅在课本阅读中联系学生生活去处理教材,而且我们还要善于在平时多留心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学生的周记、随笔是语文教师了解学生打开学生心扉的一扇窗,可以结合学生记录下来的学校班级生活、青春期的朦胧情感、喜欢的音乐、感兴趣的影视动漫画等等,让他们讨论、评判、体验、内化。通过这些渠道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
三、加强课外阅读,增强人文底蕴
苏霍姆林斯基说:“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课外阅读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积极地阅读课外健康读物的学生,往往文化修养较为深厚,生活视野开阔,个性心理健康。相反,那些将自己束缚在题海里的学生,往往性格孤僻、精神忧郁、容易急躁。
教材的容量是有限的,课堂教学的时间也是有限的,靠有限的教材与课堂学习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显然是不够的。因此,我们必须“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 ,使学生在不断的阅读中吸收人类文化的优秀成果,增强人文底蕴,给自己的人生,打下一个精神的底子 。
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我们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要,对学生阅读的目标、内容和评价都应因人而宜,应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读物,自由阅读,自由写笔记。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使之自主投入课外阅读,去接受人类优秀文化的熏陶,在润物细无声中增长人文素养。
关键词:本色语文 人文素养 培养
那么,真正的本色语文课是什么样的?怎样才能返璞归真呢?那就是“去掉外装饰,恢复原来的质朴状态的课”,即读书声声声入耳、静心思考、勤于动笔的课,亦谓原生态的语文课。语文课只有通过反复阅读,仔细思考,才能激发情感和品味能力,感悟蕴含在文本中的原汁原味,才是恢复本色的语文课。在笔者看来,本色语文就是“用心品读的课堂”、 “静心思考的课堂”、“奋笔疾书的课堂”,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的人文素养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得到提升。
一、回归本色,培养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指在语文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话)、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内化优秀的汉语言文化成果,最终在自己身上实现一种新的价值或达到新的水平。
1.注重反复阅读,加深理解
怎样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简单地说就是遵循语文教育的客观规律,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语文实践就是听、说、读、写的实践,其中对人文素养的提高起决定作用的是读。简卡尔说:“读一切好的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说话。”培根说:“读书在于造成完全的人格。”高尔基说:“读书愈多,精神就愈健康而勇敢。”大量而有台阶性的诵读训练,能引导学生一步步深入课文,并获得不同的心灵感悟。教学时教师的范读能很快把学生引入课文情境中去,使学生在初步了解了故事的大概情节的同时产生了一个个疑问,这些问题之所以过于浅显,是由于学生尚未深入学习课文,因此教師不必急于回答,而是让学生自由多读几遍课文。在多次诵读中,伴随着学生的思考,以上问题多半会不答自解。学生一方面通过诵读自己寻求到了答案,同时又产生了新的、有深意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教师仍然不用回答,而是引导学生再次在反复诵读中自己去寻求答案。
2.体验情感,感受意境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不仅如此,在加深理解的同时,学生还经历了情感的体验,逐渐接受到文化、审美的熏陶,体会意境,感受美好。在语文实践中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在阅读时能“感受语言的优美,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显而易见,良好的语文素养无疑可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二、体味教材,体验作品的人文精神
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用欣赏的目光看待每篇课文。教师应重视用文学性的语言把学生带进教材,让学生在听、说、读中体会课文的美。这样做,特别能直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更能直接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使学生在作品中直接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方法的启蒙教育,受到美的熏陶。
例如:教《背影》这一课时,有的学生发笑,有的学生甚至认为父亲为儿子买橘子这样的小事不值一提,学生并不认为朱自清写得精彩。后来我改变了教法,我先给学生讲父亲跟自己的关系,父亲如何关爱自己,特别是上大学时,年迈的父亲亲自挑着行李到车站送别我的情景,就不禁想到本来贫困的家庭,为了我能顺利上大学,不知年迈的父亲又要熬多少苦头了……。然后,再要求学生讲他们被父母的爱深深感动时的情景,学生的极积性一下字被调动起来,发言踊跃,有的甚至含着眼泪讲述爸爸妈妈关爱自己的故事。在此基础上,再组织学生学习《背影》,学生学习就很投入,甚至能够很深情地表演父亲吃力地爬上月台的动作,师生就是这样在人伦情怀中一起自然地体味学习文章的语言,深刻地理解文章的内容,从而达到教师、学生、课文的和谐统一。这里没有枯躁的知识传授与训练,没有苍白的架空分析,学生这时已不是单纯地学习语言知识,而是把自己的人生体验和情感与课文交融在一起,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受到审美教育,受到人伦情怀的熏陶,从而出现了令人荡气回肠的“人化情景”体现了人文精神。
又如教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一文,如果我们语文教师仍死扣小说揭露“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地金钱关系”这一点去分析课文,自然不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因为中国的传统观念与西方价值观有一定的差别。倘若在教学中联系初中生已有一定的判断能力且喜欢评价人的特点,在课堂上开展“于勒是不是值得同情”等话题的辩论赛,或联系学生的生活用现在的眼光讨论克拉丽丝的势利,或引导学生结合现实生活现象去评价像菲利普夫妇一类的人。这样在原有的基础上拓展了文本的内涵,既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素质,同时丰富了学生情感,健全了人格。
当然,不仅在课本阅读中联系学生生活去处理教材,而且我们还要善于在平时多留心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学生的周记、随笔是语文教师了解学生打开学生心扉的一扇窗,可以结合学生记录下来的学校班级生活、青春期的朦胧情感、喜欢的音乐、感兴趣的影视动漫画等等,让他们讨论、评判、体验、内化。通过这些渠道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
三、加强课外阅读,增强人文底蕴
苏霍姆林斯基说:“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课外阅读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积极地阅读课外健康读物的学生,往往文化修养较为深厚,生活视野开阔,个性心理健康。相反,那些将自己束缚在题海里的学生,往往性格孤僻、精神忧郁、容易急躁。
教材的容量是有限的,课堂教学的时间也是有限的,靠有限的教材与课堂学习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显然是不够的。因此,我们必须“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 ,使学生在不断的阅读中吸收人类文化的优秀成果,增强人文底蕴,给自己的人生,打下一个精神的底子 。
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我们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要,对学生阅读的目标、内容和评价都应因人而宜,应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读物,自由阅读,自由写笔记。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使之自主投入课外阅读,去接受人类优秀文化的熏陶,在润物细无声中增长人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