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的表演性朗读并不难理解,顾名思义,指的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以表演的形式对课文的内容加以解析,并且完成朗读,这样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将课文中的一些相对简略隐晦的字面表达或者情感表达进行加工和丰富,这种表演性朗读对于学生的课堂活跃度的要求比较高。在实际的落实过程中,学生必须要有极高的积极性跟随教师的思路并且愿意与教师配合才能够保证表演性朗读的质量。
表演性朗读中,学生需要以一种戏剧性的表演来表达出课文的内容,然后进行课文内容的朗读。教师则需要从旁引导,对学生的朗读提出一些建议,然后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朗读和自己的肢体动作、神态表情等把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表达出来,这样有利于学生表现出作者蕴含在文章中的具体情感。除此之外,在表演性朗读过程中,学生也能够从中学习到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充实自己的感情。
这种全新的表演性朗读教学方法,使得小学语文教学与过去枯燥无味的刻板彻底告别,真正做到了让学生在轻松中学习,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意识,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过去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不难发现,教师在课堂中占据了非常大的比重,而学生却只能是一味地接受来自教师的灌输,在这种情况之下,学生无法真正通过自己的思考和了解去体会课文中的情感内涵。表演性朗读最大的一个特征就是,在进行的过程中学生必须全程参与,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师组织活动和表演朗读的时候积极配合,最终达到提升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的目标,不断地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说这种新的语文教学方法,更加贴合现代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能力发展情况,具有很好的可行性,能够充分让小学生的优势体现出来。表演性朗读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如何具体运用呢?
一、合理选材
表演性朗读作为一种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探索,在课程的适配性上还存在一些问题,所以我们在工作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务必要挑选好恰当的材料,这样才能够保证学生的表演性朗读取得最佳的效果,完成预期的教学目标。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年龄所限,对于文章的理解能力比较差,然而在表演性朗读的过程中通过对文章的仔细思考和分析,还是可以明确文章中所蕴含的情感所在,达到我们的教学目标。苏教版语文课本中,有许多符合表演性朗读要求的文章,我们以温庭筠的《商山早行》为例,这首古诗在讲解的时候一直都是一个难点,对于小学生来說理解其中“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的情感太过于困难。在运用了表演性朗读以后,学生就会对诗中描写的各种景色进行一个想象和分析,这样再辅以教师的引导,就不难理解温庭筠在诗中表达的那种游子在外的孤寂之情以及浓重的思乡之意。
二、有效训练
所谓的表演性朗读,虽然为了更好提升学生的理解程度融入了表演的因素,但归根结底还是一种朗读形式的学习方法,因此无论是在朗读的基本功底上还是在情感的表达上都有着比较高的要求。假如在引导学生进行朗读的时候,他们出现了语言节奏过快、语气不够恰当的问题,我们就需要进行一定的引导,防止朗读不当造成的情感表达失衡的问题。在平时的教学中,也可以有意识的对学生的朗读能力加以培养,为进行表演性朗读埋下伏笔。这其中最为行之有效的一个方法就是利用古诗文的韵律和谐的特征对学生进行训练。举个例子来说,我们在讲解到了《凉州词》或者《出塞》这两首诗的时候,就可以借助诗中浓烈的情感内涵以及韵律韵脚的反复重叠来训练他们的朗读能力,其中“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这种千古流传的名句中所蕴含的情感更容易打动学生,而且在朗诵的过程中学生很容易就能够加深印象,对于背诵也有一定的好处。
三、强调情感
除了上述的两种运用之外,笔者认为表演性朗读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强调表演过程中的情感表达,让学生在表演性朗读的过程中加深对文章情感的理解,从而充分提升学生对于课文的掌握水平,达到我们的教学目标。由于年龄和认知能力的禁锢,小学生基本上是无法通过自己的理解和分析找出文章中所有隐晦的真情实感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作用就充分的凸显出来,我们必须要充分的意识到情感表达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在教学中切实把情感的融入贯穿进去。
小学阶段的语文课程有着一定的教学难度,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达成学习目标,我们需要不断进行探索,“表演性朗读”就是极为有效的一次尝试。在今后的工作中,还需要我们持续进行努力,确保我们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质量。
张雪香,山东青岛西海岸新区泊里中心小学教师。
表演性朗读中,学生需要以一种戏剧性的表演来表达出课文的内容,然后进行课文内容的朗读。教师则需要从旁引导,对学生的朗读提出一些建议,然后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朗读和自己的肢体动作、神态表情等把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表达出来,这样有利于学生表现出作者蕴含在文章中的具体情感。除此之外,在表演性朗读过程中,学生也能够从中学习到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充实自己的感情。
这种全新的表演性朗读教学方法,使得小学语文教学与过去枯燥无味的刻板彻底告别,真正做到了让学生在轻松中学习,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意识,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过去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不难发现,教师在课堂中占据了非常大的比重,而学生却只能是一味地接受来自教师的灌输,在这种情况之下,学生无法真正通过自己的思考和了解去体会课文中的情感内涵。表演性朗读最大的一个特征就是,在进行的过程中学生必须全程参与,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师组织活动和表演朗读的时候积极配合,最终达到提升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的目标,不断地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说这种新的语文教学方法,更加贴合现代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能力发展情况,具有很好的可行性,能够充分让小学生的优势体现出来。表演性朗读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如何具体运用呢?
一、合理选材
表演性朗读作为一种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探索,在课程的适配性上还存在一些问题,所以我们在工作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务必要挑选好恰当的材料,这样才能够保证学生的表演性朗读取得最佳的效果,完成预期的教学目标。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年龄所限,对于文章的理解能力比较差,然而在表演性朗读的过程中通过对文章的仔细思考和分析,还是可以明确文章中所蕴含的情感所在,达到我们的教学目标。苏教版语文课本中,有许多符合表演性朗读要求的文章,我们以温庭筠的《商山早行》为例,这首古诗在讲解的时候一直都是一个难点,对于小学生来說理解其中“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的情感太过于困难。在运用了表演性朗读以后,学生就会对诗中描写的各种景色进行一个想象和分析,这样再辅以教师的引导,就不难理解温庭筠在诗中表达的那种游子在外的孤寂之情以及浓重的思乡之意。
二、有效训练
所谓的表演性朗读,虽然为了更好提升学生的理解程度融入了表演的因素,但归根结底还是一种朗读形式的学习方法,因此无论是在朗读的基本功底上还是在情感的表达上都有着比较高的要求。假如在引导学生进行朗读的时候,他们出现了语言节奏过快、语气不够恰当的问题,我们就需要进行一定的引导,防止朗读不当造成的情感表达失衡的问题。在平时的教学中,也可以有意识的对学生的朗读能力加以培养,为进行表演性朗读埋下伏笔。这其中最为行之有效的一个方法就是利用古诗文的韵律和谐的特征对学生进行训练。举个例子来说,我们在讲解到了《凉州词》或者《出塞》这两首诗的时候,就可以借助诗中浓烈的情感内涵以及韵律韵脚的反复重叠来训练他们的朗读能力,其中“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这种千古流传的名句中所蕴含的情感更容易打动学生,而且在朗诵的过程中学生很容易就能够加深印象,对于背诵也有一定的好处。
三、强调情感
除了上述的两种运用之外,笔者认为表演性朗读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强调表演过程中的情感表达,让学生在表演性朗读的过程中加深对文章情感的理解,从而充分提升学生对于课文的掌握水平,达到我们的教学目标。由于年龄和认知能力的禁锢,小学生基本上是无法通过自己的理解和分析找出文章中所有隐晦的真情实感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作用就充分的凸显出来,我们必须要充分的意识到情感表达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在教学中切实把情感的融入贯穿进去。
小学阶段的语文课程有着一定的教学难度,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达成学习目标,我们需要不断进行探索,“表演性朗读”就是极为有效的一次尝试。在今后的工作中,还需要我们持续进行努力,确保我们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质量。
张雪香,山东青岛西海岸新区泊里中心小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