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教的思路必须遵循学生学的思路,思路的一致性是课堂教学的前提,本文以教师教的思路顺应学生学的思路为基本理念,对课堂教学设计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探查学生学习思路的途径。
关键词 教学思路;学习思路;教学设计
1 引言
教学实践表明,教学的效果往往受两种思路制约,一种是教师教的思路,一种是学生学的思路,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在教与学这个系统中教师往往是控制者,学生是控制对象,教师通过教学活动的组织等控制手段掌控着教学,因此,教师教的思路必定占主宰地位,这就导致了这样的教学现象:教师在课堂上讲得很多,可是学生接受的效果却不理想,深刻分析这一现象我们发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有各自的思路,导致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思路上的不合拍,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教的思路必须遵循学生学的思路,思路的一致性是课堂教学的前提,本文拟对基于学生学习思路的教学设计进行探讨,供参考。
2 探查学生学习思路的途径
学习思路就是学生接受知识时思维活动进展的线路或轨迹,学习思路既是学生学习的核心要素,也是教师指导的核心要素,那么,怎样知道学生学习的思路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归纳了以下三条路径:
途径之一:经验借鉴,一是教师借鉴自己的学习经验,当教授某一知识时,回顾自己当时的学习过程,那时遇到的困难是如何克服的,虽然教师的学习经验离今比较远,但是,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二是教师借鉴以往其他同学的经验,如以往学生在学习某一知识过程中的困惑点、易错点、易混点、思维的盲点等,这些经验可以为今天的学生提供借鉴。
途径之二:调查分析,一是用访谈调查的方法了解学生的学习思路,教师通过和学生面对面直接交谈方式,了解分析学生的学习思路,二是利用调查的其他方法了解学生的学习思路,如利用成品分析法对学生的作业、课堂笔记等材料进行分析,了解他们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思维的水平等,推测他们的学习思路,此外,还可以利用问卷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学习思路。
途径之三:理论指导,教师阅读与学生学习思维和学习思路相关的书籍,如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等方面的理论,从理论层面上把握学生认知规律,进而了解学生的学习思路。
3 基于学生思路的教学设计
以《简单机械和功》习题课为例说明如下:
3.1教学背景:本节课教学的背景:一是《简单机械和功》这一章的基础知识教学已经完成;二是对本章的知识进行了归纳和复习,知识体系基本建构;三是学生接触过本章的一些题目类型,但比较零散,这节课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准确、灵活地运用知识,增强知识的联系性;建立分析和求解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3.2学生学习思路的探查:探查采用访谈调查法,找几名有代表性的学生谈话后归纳出以下信息:学生对本章的基础知识掌握概况比较好,知识结构比较清晰;对本章的题目感到多而杂,题目的解题方法不熟练,解题技巧有待提高;中考怎么考、考到什么程度茫然,与学生深度访谈后,归纳出学生对这节习题总的学习思路是:中考试题探秘→题型归纳总结→解题方法建构。
针对学生的学习思路,本节课设计的教学流程是:中考试题展示→考点及题型归纳→题型分析及解题思路归纳→解题技巧构建。
3.3基于学生思路的教学设计:中考试题展示:
师:通过课件展示2007年-2011年近五年无锡市中考本章涉及的试题。
考点及题型归纳:
师生用表格形式归纳中考命题特点。
师生归纳中考命题特点:机械和功很重要,每年中考都要考,怎样考?一作图,二判断,另外还有三计算,(说明:一作图:杠杆作图,二判断:省力杠杆、费力杠杆的判断;是否做功的判断,三计算:杠杆平衡的计算;功、功率的计算;机械效率的计算。)
每种题型解法探讨:
根据上述分析,确定以下六种题型。
类型一:杠杆作图题
师:大屏幕出示如下例题,引导学生分析并归纳解题思路。
例题(2010,无锡)如图丙所示,用螺丝刀撬起图钉,请在图上画出螺丝刀受到图钉阻力F2的力臂;并画出作用在螺丝刀柄上A点的最小动力F1的示意图。
师:画F2的力臂思维流程:先找杠杆的支点O→做力F2的作用線→通过支点O作力F2的作用线的垂线→垂线的长就是力臂。
求A点的最小动力F1思维流程:连接AO两点→通过A点做AO垂线→沿该垂线且斜向下的方向即为A点的最小动力F1方向。
师:技巧提升,用顺口溜方式进一步总结解题技巧。
画力臂的解题技巧:先找点、后找线,由点到线做垂线,力臂就是此线段。
求最小力解题技巧:若要动力为最小,力臂最大要记牢。
类型二:省力杠杆、费力杠杆的判断
师:大屏幕出示钉锤、瓶起、老虎钳、手臂、筷子、钓鱼竿等杠杆图片,引导学生分析并归纳解题思路。
师:省力杠杆、费力杠杆的判断思维流程:找支点→分析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动力臂长为省力杠杆、阻力臂长为费力杠杆。
师:技巧提升,用顺口溜方式进一步总结解题技巧。
动力臂长会省力,钉锤、瓶起、老虎钳;阻力臂长省距离,手臂、筷子、钓鱼竿。
类型三:力是否做功的判断
师:大屏幕出示如下例题,引导学生分析并归纳解题思路。
例题 下列事例中力对物体做了功的有( ) A 用1000N的力拉车,车没有动
B 起重机吊着重物上升10m
C 举重运动员将杠铃稳稳的举在空中,停留了10s
D 用竖直方向的500N力提着水桶,沿水平方向移动了2m
师:力对物体是否做功的判断思维流程:先看力→再看力的方向上是否有距离→力的方向有距离力做功,否则不做功。
师:技巧提升,用顺口溜方式进一步总结解题技巧。
判断做功有依据,力的方向通距离。
题型四:杠杆平衡的计算
师:大屏幕出示如下例题,引导学生分析并归纳解题思路。
例题(2011.湖州)“塔吊”是建筑工地上普遍使用的一种起重设备,如图所示是“塔吊”的简化图,OB是竖直支架,ED是水平臂,OE段叫平衡臂,E端装有配重体,OD段叫吊臂,C处装有滑轮,可以在O、D之间移动,已知OE=10m,OC=15m,CD=10m,若在C点用此塔吊能起吊重物的最大质量是1.5×103Kg,则配重体的质量应为_______Kg,当滑轮移到D点时能够安全起吊重物的最大质量是______Kg,(不计“水平臂”和滑轮重力)
师:杠杆平衡计算思维流程:先找支点→再分析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应用杠杆平衡条件求解。
师:技巧提升,用顺口溜方式进一步总结解题技巧。
杠杆计算有规律,分析动阻力和臂,四个量中必备三,另外一个公式算。
题型五:功、功率的计算
师:大屏幕出示如下例题,引导学生分析并归纳解题思路。
例题(2011.上海)某物体在50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面作匀速直线运动,10s内前进了6m,求此过程中拉力做的功W和功率P。
师:功、功率计算思维流程:分析力和力的方向上的距离→应用公式计算功→应用公式计算功率。
师:技巧提升,用顺口溜方式进一步总结解题技巧。
先找力、后找距、若求功、做乘积,求功率,功除t。
题型六:机械效率的计算
师:大屏幕出示如下例题,引导学生分析并归纳解题思路。
例题(2011·淮安)用一个动滑轮匀速提升质量为20kg的物体,所用竖直向上的拉力為125N,物体上升2m的过程中,拉力所做的有用功为________J,总功为__________J,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__.(g取10N/kg)
师:归纳机械效率计算思维流程:计算有用功→计算总功→应用公式计算机械效率。
师:技巧提升,用顺口溜方式进一步总结解题技巧。
计算效率看两功,有用、总功辩分明;效率公式记仔细,通常结果小于一。
教师教学的思路与学生学习的思路的和谐,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原则,使教学极具针对性和有效性,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大有裨益。
关键词 教学思路;学习思路;教学设计
1 引言
教学实践表明,教学的效果往往受两种思路制约,一种是教师教的思路,一种是学生学的思路,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在教与学这个系统中教师往往是控制者,学生是控制对象,教师通过教学活动的组织等控制手段掌控着教学,因此,教师教的思路必定占主宰地位,这就导致了这样的教学现象:教师在课堂上讲得很多,可是学生接受的效果却不理想,深刻分析这一现象我们发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有各自的思路,导致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思路上的不合拍,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教的思路必须遵循学生学的思路,思路的一致性是课堂教学的前提,本文拟对基于学生学习思路的教学设计进行探讨,供参考。
2 探查学生学习思路的途径
学习思路就是学生接受知识时思维活动进展的线路或轨迹,学习思路既是学生学习的核心要素,也是教师指导的核心要素,那么,怎样知道学生学习的思路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归纳了以下三条路径:
途径之一:经验借鉴,一是教师借鉴自己的学习经验,当教授某一知识时,回顾自己当时的学习过程,那时遇到的困难是如何克服的,虽然教师的学习经验离今比较远,但是,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二是教师借鉴以往其他同学的经验,如以往学生在学习某一知识过程中的困惑点、易错点、易混点、思维的盲点等,这些经验可以为今天的学生提供借鉴。
途径之二:调查分析,一是用访谈调查的方法了解学生的学习思路,教师通过和学生面对面直接交谈方式,了解分析学生的学习思路,二是利用调查的其他方法了解学生的学习思路,如利用成品分析法对学生的作业、课堂笔记等材料进行分析,了解他们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思维的水平等,推测他们的学习思路,此外,还可以利用问卷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学习思路。
途径之三:理论指导,教师阅读与学生学习思维和学习思路相关的书籍,如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等方面的理论,从理论层面上把握学生认知规律,进而了解学生的学习思路。
3 基于学生思路的教学设计
以《简单机械和功》习题课为例说明如下:
3.1教学背景:本节课教学的背景:一是《简单机械和功》这一章的基础知识教学已经完成;二是对本章的知识进行了归纳和复习,知识体系基本建构;三是学生接触过本章的一些题目类型,但比较零散,这节课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准确、灵活地运用知识,增强知识的联系性;建立分析和求解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3.2学生学习思路的探查:探查采用访谈调查法,找几名有代表性的学生谈话后归纳出以下信息:学生对本章的基础知识掌握概况比较好,知识结构比较清晰;对本章的题目感到多而杂,题目的解题方法不熟练,解题技巧有待提高;中考怎么考、考到什么程度茫然,与学生深度访谈后,归纳出学生对这节习题总的学习思路是:中考试题探秘→题型归纳总结→解题方法建构。
针对学生的学习思路,本节课设计的教学流程是:中考试题展示→考点及题型归纳→题型分析及解题思路归纳→解题技巧构建。
3.3基于学生思路的教学设计:中考试题展示:
师:通过课件展示2007年-2011年近五年无锡市中考本章涉及的试题。
考点及题型归纳:
师生用表格形式归纳中考命题特点。
师生归纳中考命题特点:机械和功很重要,每年中考都要考,怎样考?一作图,二判断,另外还有三计算,(说明:一作图:杠杆作图,二判断:省力杠杆、费力杠杆的判断;是否做功的判断,三计算:杠杆平衡的计算;功、功率的计算;机械效率的计算。)
每种题型解法探讨:
根据上述分析,确定以下六种题型。
类型一:杠杆作图题
师:大屏幕出示如下例题,引导学生分析并归纳解题思路。
例题(2010,无锡)如图丙所示,用螺丝刀撬起图钉,请在图上画出螺丝刀受到图钉阻力F2的力臂;并画出作用在螺丝刀柄上A点的最小动力F1的示意图。
师:画F2的力臂思维流程:先找杠杆的支点O→做力F2的作用線→通过支点O作力F2的作用线的垂线→垂线的长就是力臂。
求A点的最小动力F1思维流程:连接AO两点→通过A点做AO垂线→沿该垂线且斜向下的方向即为A点的最小动力F1方向。
师:技巧提升,用顺口溜方式进一步总结解题技巧。
画力臂的解题技巧:先找点、后找线,由点到线做垂线,力臂就是此线段。
求最小力解题技巧:若要动力为最小,力臂最大要记牢。
类型二:省力杠杆、费力杠杆的判断
师:大屏幕出示钉锤、瓶起、老虎钳、手臂、筷子、钓鱼竿等杠杆图片,引导学生分析并归纳解题思路。
师:省力杠杆、费力杠杆的判断思维流程:找支点→分析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动力臂长为省力杠杆、阻力臂长为费力杠杆。
师:技巧提升,用顺口溜方式进一步总结解题技巧。
动力臂长会省力,钉锤、瓶起、老虎钳;阻力臂长省距离,手臂、筷子、钓鱼竿。
类型三:力是否做功的判断
师:大屏幕出示如下例题,引导学生分析并归纳解题思路。
例题 下列事例中力对物体做了功的有( ) A 用1000N的力拉车,车没有动
B 起重机吊着重物上升10m
C 举重运动员将杠铃稳稳的举在空中,停留了10s
D 用竖直方向的500N力提着水桶,沿水平方向移动了2m
师:力对物体是否做功的判断思维流程:先看力→再看力的方向上是否有距离→力的方向有距离力做功,否则不做功。
师:技巧提升,用顺口溜方式进一步总结解题技巧。
判断做功有依据,力的方向通距离。
题型四:杠杆平衡的计算
师:大屏幕出示如下例题,引导学生分析并归纳解题思路。
例题(2011.湖州)“塔吊”是建筑工地上普遍使用的一种起重设备,如图所示是“塔吊”的简化图,OB是竖直支架,ED是水平臂,OE段叫平衡臂,E端装有配重体,OD段叫吊臂,C处装有滑轮,可以在O、D之间移动,已知OE=10m,OC=15m,CD=10m,若在C点用此塔吊能起吊重物的最大质量是1.5×103Kg,则配重体的质量应为_______Kg,当滑轮移到D点时能够安全起吊重物的最大质量是______Kg,(不计“水平臂”和滑轮重力)
师:杠杆平衡计算思维流程:先找支点→再分析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应用杠杆平衡条件求解。
师:技巧提升,用顺口溜方式进一步总结解题技巧。
杠杆计算有规律,分析动阻力和臂,四个量中必备三,另外一个公式算。
题型五:功、功率的计算
师:大屏幕出示如下例题,引导学生分析并归纳解题思路。
例题(2011.上海)某物体在50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面作匀速直线运动,10s内前进了6m,求此过程中拉力做的功W和功率P。
师:功、功率计算思维流程:分析力和力的方向上的距离→应用公式计算功→应用公式计算功率。
师:技巧提升,用顺口溜方式进一步总结解题技巧。
先找力、后找距、若求功、做乘积,求功率,功除t。
题型六:机械效率的计算
师:大屏幕出示如下例题,引导学生分析并归纳解题思路。
例题(2011·淮安)用一个动滑轮匀速提升质量为20kg的物体,所用竖直向上的拉力為125N,物体上升2m的过程中,拉力所做的有用功为________J,总功为__________J,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__.(g取10N/kg)
师:归纳机械效率计算思维流程:计算有用功→计算总功→应用公式计算机械效率。
师:技巧提升,用顺口溜方式进一步总结解题技巧。
计算效率看两功,有用、总功辩分明;效率公式记仔细,通常结果小于一。
教师教学的思路与学生学习的思路的和谐,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原则,使教学极具针对性和有效性,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