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高校贪腐案件频发的背景下,相同体制内的百年名校无法独善其身
深秋的武汉珞珈山依旧绿树成荫。坐落其间的百年名校武汉大学(下称武大)看似宁静如常,但正被一起腐败大案的阴影笼罩。
早在一个月前,武大校内便已流传:常务副校長陈昭方、校党委常务副书记龙小乐因经济问题被查。
2009年10月9日,武大网站发布一则简短消息,证实陈昭方与龙小乐已分别于9月13日和9月26日被湖北省检察院批准逮捕。
据《财经》记者了解,陈昭方是在9月3日被办案人员从家中带走的,龙小乐被抓则是十天以后。从“被带走”到“被逮捕”,前后不足半月,且两人由湖北省检察院直接侦办,并未经过纪委“双规”程序,足见反贪部门已掌握足够的证据。
目前可知,陈、龙两人出事原因,皆为涉嫌在基建工程中收受贿赂,涉案金额以百万元计。由于此案尚在侦查阶段,案件全貌仍显模糊。
高校近年来腐败案频发,此次陈昭方、龙小乐“落马”,标签为“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近年揭出的罕有大案”。
10月14日,教育部在回复《财经》记者采访的函件中称,武大腐败案获披露后,教育部召开专门会议,对高校反腐倡廉建设提出明确要求,并要求有关学校积极配合检察机关开展案件侦查工作。“将认真落实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并以此推动高校反腐倡廉建设。”
百年名校曝光腐败案
如果从陈昭方1971年就读武大襄樊分校算起,59岁的他已在武大生活工作了38年,其中20年主要从事行政管理工作。六年前,陈昭方被任命为武大常务副校长。陈昭方自普通教师起步,曾任武大下属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后任武大总会计师、副校长、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长期分管武大财务和后勤工作。从1990年至今,陈多次被评为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政工干部”和“优秀党政干部”,经常受到教育部的表彰。
案件的另一主角龙小乐现年61岁。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时,龙小乐下乡插过队,当过工人。上世纪80年代在武汉水利电力学院获得本科学历后,留校任教。1996年,龙小乐出任该学院党委副书记。2000年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并入武大,龙任武大副校长、副书记,2005年升任常务副书记。
在武大发布正式消息之前,陈、龙二人“出事”已有征兆。9月11日,武大本科新生开学典礼,陈昭方未按惯例现身。龙小乐虽然参加了这个活动,但9月14日下午召开的新学期工作布置会上,他与陈昭方双双缺席。
由于案件正在侦查当中,湖北省检察院婉拒了《财经》记者的采访要求。目前两人案发缘由,存在多个线条交叉的版本。
一个版本是,相关部门从今年5月开始调查武大基建工程腐败案,先刑拘了一名后勤部门的职员。武大内部人士告诉《财经》记者,今年8月,陈昭方的下属、武大后勤保障部部长江建勤因涉嫌受贿,已由湖北省检察院批准逮捕。江建勤被捕与原后勤保障部职员程发明有关,程曾任武大人防办主任,后一直在武大内外从事房地产开发,曾承建过武大一处教职工小区。
按照这个版本的说法,程发明、江建勤等人被抓后,将主管基建、财务及后勤的主要领导陈昭方、龙小乐供出。其主要案情不仅包括武大的基建工程,还涉及武大和两家企业投资近10亿元合办的武大东湖分校。
10月11日,武大校长顾海良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陈昭方、龙小乐的问题发生在1999年至2000年左右,与武大兴建校外公寓有关。
据《财经》记者了解,在1999年至2000年间,武大建设了两处校外公寓——弘博公寓和三环公寓,两者均由企业投资开发。种种迹象,将导火索指向弘博公寓的开发者——武汉弘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弘博集团)。
据知情人士透露,陈、龙二人案发后,相关部门在武大附近的华中师范大学召开湖北省教育系统纪检工作会议,会上通报称:陈、龙二人案发源于弘博集团董事长巴能军的供述。
校外公寓引出权钱交易
巴能军与武汉大学的渊源,至少可追溯至九年前。2000年12月7日,武大与武汉道博高校公寓设施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弘博集团前身,下称道博公司)签订协议,联合修建一片能容纳4000名学生住宿的标准化学生公寓。
按合同规定,学生公寓由道博公司独资修建,2001年8月25日前交付使用。武大承诺,今后12年,学生在此公寓的年均入住率不低于95%。
弘博公寓建设时,龙小乐主管后勤和基建。此后,这两块工作皆由陈昭方接管。
据《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巴能军开发弘博公寓时并无足够资金,时任武大分管财务的副校长陈昭方于是出面,以武大名义为其在银行贷款提供担保,并提前预付了三年的学生租金。巴、陈之间由此被指存在利益输送。
在弘博公寓取得成功后,巴能军以类似模式在湖北斩获多个学生公寓项目。2001年7月3日,道博公司增资至2500万元,并更名为“武汉弘博高校设施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其办公地点也迁至武大附近。2003年2月,这家公司注册资本再增至5000万元,并改为现名。工商资料显示,弘博集团在2006年、2007年间得到迅速发展,其资产总额猛增至8亿多元。
数年间,巴能军先后与武汉大学、中南民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军事经济学院等多所高校合作,共同创办了武大东湖分校、中南民族大学工商学院、湖北高科专修学院、军事经济学院地方生院等多所民办高校。随后,巴又涉足出版、金融、环保等领域,有关业务还拓展到了国外。
值得一提的是,最初流传的陈昭方、龙小乐案发缘由,即与武大东湖分校有关。武大东湖分校始建于2003年,由弘博集团、武大以及另一民营企业共同投资建设,巴能军曾任武大东湖分校的副董事长。
另据知情者称,今年9月初,巴突然被警方带走,目前,他被羁押于湖北省荆州市一看守所内。
10月15日,弘博集团新闻发言人游泽宇在该公司的发布会上称,弘博公寓和巴能军不是武大腐败案的始作俑者。但他对巴能军与陈昭方、龙小乐具有密切关系的说法未置可否。
失衡的“象牙塔”
在近年来高校贪腐案件频发的背景下,百年名校武大无法独善其身。
从1999年开始,中国展开了大规模的高校扩招运动,招生人数逐年递增。当时全国招生人数仅为100多万人,到今年已突破600万人。
十年扩招,高校后勤成为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之一。以武大为例,2000年该校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湖北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武汉大学。至2008年底,武大已拥有普通本科生31277人,硕士研究生10731人,博士研究生6736人,成为名副其实的“超级大学”。随着学生人数剧增,其后勤短板愈显,此时,有人抓住中商机,校外公寓等项目适时而生。
随之而来的还有基础建设的巨大投入。2007年,武汉大学计划投资1.43亿元,实际完成8983万元;2008年基建投资计划投资9645万元,实际完成9035万元。
巨大投资的同时,是监管的缺位。高校党政“一把手”多为厅级或副部级干部,其隶属关系错综复杂。比如,武大作为教育部直属院校,位居副部级,地方难以对其实施监管;而作为主管者的教育部,又因现实情况鞭长莫及。由此看来,此次手握重权的两名武大高官“落马”,当非偶然。
作为传统的教育大省,湖北省高校数量在国内位居前列,在此轮高歌猛进的扩招浪潮中,腐败案一直伴随左右。近十年来,湖北省仅公开披露的高校“落马”官员就有20多位,既包括位列国家“985工程”“211工程”的重点高校,也有省属一般高校,被查者不乏书记、校长等高级别官员。
其中,2006年,湖北大学原副校长李金和因受贿80余万元获刑13年;2007年,武汉科技大学原校长刘光临因受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被判刑12年;2008年,武汉理工大学原副校长李海婴利用分管学校招生、基建等工作之便,贪污、受贿、挪用公款总额达1400多万元,被判无期徒刑;2009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原副校长李汉昌被控受贿78.5万元受审。
此次《财经》记者在武大采访期间,湖北再曝高校腐败案——武汉科技学院院长张建刚因涉嫌腐败被“双规”,已被免去行政职务。同时被查的还有该校分管基建、财务的副院长王志贵。
教育部在提供给《财经》记者的回函中提到:当前,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正处于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教育系统反腐倡廉建设也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针对当前高校容易发生腐败的高风险点,教育部将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努力从源头上治理腐败。■
本刊记者张艳玲对此文亦有贡献
深秋的武汉珞珈山依旧绿树成荫。坐落其间的百年名校武汉大学(下称武大)看似宁静如常,但正被一起腐败大案的阴影笼罩。
早在一个月前,武大校内便已流传:常务副校長陈昭方、校党委常务副书记龙小乐因经济问题被查。
2009年10月9日,武大网站发布一则简短消息,证实陈昭方与龙小乐已分别于9月13日和9月26日被湖北省检察院批准逮捕。
据《财经》记者了解,陈昭方是在9月3日被办案人员从家中带走的,龙小乐被抓则是十天以后。从“被带走”到“被逮捕”,前后不足半月,且两人由湖北省检察院直接侦办,并未经过纪委“双规”程序,足见反贪部门已掌握足够的证据。
目前可知,陈、龙两人出事原因,皆为涉嫌在基建工程中收受贿赂,涉案金额以百万元计。由于此案尚在侦查阶段,案件全貌仍显模糊。
高校近年来腐败案频发,此次陈昭方、龙小乐“落马”,标签为“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近年揭出的罕有大案”。
10月14日,教育部在回复《财经》记者采访的函件中称,武大腐败案获披露后,教育部召开专门会议,对高校反腐倡廉建设提出明确要求,并要求有关学校积极配合检察机关开展案件侦查工作。“将认真落实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并以此推动高校反腐倡廉建设。”
百年名校曝光腐败案
如果从陈昭方1971年就读武大襄樊分校算起,59岁的他已在武大生活工作了38年,其中20年主要从事行政管理工作。六年前,陈昭方被任命为武大常务副校长。陈昭方自普通教师起步,曾任武大下属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后任武大总会计师、副校长、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长期分管武大财务和后勤工作。从1990年至今,陈多次被评为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政工干部”和“优秀党政干部”,经常受到教育部的表彰。
案件的另一主角龙小乐现年61岁。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时,龙小乐下乡插过队,当过工人。上世纪80年代在武汉水利电力学院获得本科学历后,留校任教。1996年,龙小乐出任该学院党委副书记。2000年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并入武大,龙任武大副校长、副书记,2005年升任常务副书记。
在武大发布正式消息之前,陈、龙二人“出事”已有征兆。9月11日,武大本科新生开学典礼,陈昭方未按惯例现身。龙小乐虽然参加了这个活动,但9月14日下午召开的新学期工作布置会上,他与陈昭方双双缺席。
由于案件正在侦查当中,湖北省检察院婉拒了《财经》记者的采访要求。目前两人案发缘由,存在多个线条交叉的版本。
一个版本是,相关部门从今年5月开始调查武大基建工程腐败案,先刑拘了一名后勤部门的职员。武大内部人士告诉《财经》记者,今年8月,陈昭方的下属、武大后勤保障部部长江建勤因涉嫌受贿,已由湖北省检察院批准逮捕。江建勤被捕与原后勤保障部职员程发明有关,程曾任武大人防办主任,后一直在武大内外从事房地产开发,曾承建过武大一处教职工小区。
按照这个版本的说法,程发明、江建勤等人被抓后,将主管基建、财务及后勤的主要领导陈昭方、龙小乐供出。其主要案情不仅包括武大的基建工程,还涉及武大和两家企业投资近10亿元合办的武大东湖分校。
10月11日,武大校长顾海良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陈昭方、龙小乐的问题发生在1999年至2000年左右,与武大兴建校外公寓有关。
据《财经》记者了解,在1999年至2000年间,武大建设了两处校外公寓——弘博公寓和三环公寓,两者均由企业投资开发。种种迹象,将导火索指向弘博公寓的开发者——武汉弘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弘博集团)。
据知情人士透露,陈、龙二人案发后,相关部门在武大附近的华中师范大学召开湖北省教育系统纪检工作会议,会上通报称:陈、龙二人案发源于弘博集团董事长巴能军的供述。
校外公寓引出权钱交易
巴能军与武汉大学的渊源,至少可追溯至九年前。2000年12月7日,武大与武汉道博高校公寓设施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弘博集团前身,下称道博公司)签订协议,联合修建一片能容纳4000名学生住宿的标准化学生公寓。
按合同规定,学生公寓由道博公司独资修建,2001年8月25日前交付使用。武大承诺,今后12年,学生在此公寓的年均入住率不低于95%。
弘博公寓建设时,龙小乐主管后勤和基建。此后,这两块工作皆由陈昭方接管。
据《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巴能军开发弘博公寓时并无足够资金,时任武大分管财务的副校长陈昭方于是出面,以武大名义为其在银行贷款提供担保,并提前预付了三年的学生租金。巴、陈之间由此被指存在利益输送。
在弘博公寓取得成功后,巴能军以类似模式在湖北斩获多个学生公寓项目。2001年7月3日,道博公司增资至2500万元,并更名为“武汉弘博高校设施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其办公地点也迁至武大附近。2003年2月,这家公司注册资本再增至5000万元,并改为现名。工商资料显示,弘博集团在2006年、2007年间得到迅速发展,其资产总额猛增至8亿多元。
数年间,巴能军先后与武汉大学、中南民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军事经济学院等多所高校合作,共同创办了武大东湖分校、中南民族大学工商学院、湖北高科专修学院、军事经济学院地方生院等多所民办高校。随后,巴又涉足出版、金融、环保等领域,有关业务还拓展到了国外。
值得一提的是,最初流传的陈昭方、龙小乐案发缘由,即与武大东湖分校有关。武大东湖分校始建于2003年,由弘博集团、武大以及另一民营企业共同投资建设,巴能军曾任武大东湖分校的副董事长。
另据知情者称,今年9月初,巴突然被警方带走,目前,他被羁押于湖北省荆州市一看守所内。
10月15日,弘博集团新闻发言人游泽宇在该公司的发布会上称,弘博公寓和巴能军不是武大腐败案的始作俑者。但他对巴能军与陈昭方、龙小乐具有密切关系的说法未置可否。
失衡的“象牙塔”
在近年来高校贪腐案件频发的背景下,百年名校武大无法独善其身。
从1999年开始,中国展开了大规模的高校扩招运动,招生人数逐年递增。当时全国招生人数仅为100多万人,到今年已突破600万人。
十年扩招,高校后勤成为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之一。以武大为例,2000年该校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湖北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武汉大学。至2008年底,武大已拥有普通本科生31277人,硕士研究生10731人,博士研究生6736人,成为名副其实的“超级大学”。随着学生人数剧增,其后勤短板愈显,此时,有人抓住中商机,校外公寓等项目适时而生。
随之而来的还有基础建设的巨大投入。2007年,武汉大学计划投资1.43亿元,实际完成8983万元;2008年基建投资计划投资9645万元,实际完成9035万元。
巨大投资的同时,是监管的缺位。高校党政“一把手”多为厅级或副部级干部,其隶属关系错综复杂。比如,武大作为教育部直属院校,位居副部级,地方难以对其实施监管;而作为主管者的教育部,又因现实情况鞭长莫及。由此看来,此次手握重权的两名武大高官“落马”,当非偶然。
作为传统的教育大省,湖北省高校数量在国内位居前列,在此轮高歌猛进的扩招浪潮中,腐败案一直伴随左右。近十年来,湖北省仅公开披露的高校“落马”官员就有20多位,既包括位列国家“985工程”“211工程”的重点高校,也有省属一般高校,被查者不乏书记、校长等高级别官员。
其中,2006年,湖北大学原副校长李金和因受贿80余万元获刑13年;2007年,武汉科技大学原校长刘光临因受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被判刑12年;2008年,武汉理工大学原副校长李海婴利用分管学校招生、基建等工作之便,贪污、受贿、挪用公款总额达1400多万元,被判无期徒刑;2009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原副校长李汉昌被控受贿78.5万元受审。
此次《财经》记者在武大采访期间,湖北再曝高校腐败案——武汉科技学院院长张建刚因涉嫌腐败被“双规”,已被免去行政职务。同时被查的还有该校分管基建、财务的副院长王志贵。
教育部在提供给《财经》记者的回函中提到:当前,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正处于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教育系统反腐倡廉建设也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针对当前高校容易发生腐败的高风险点,教育部将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努力从源头上治理腐败。■
本刊记者张艳玲对此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