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综述灵武市水稻控制灌溉技术取得的主要成效及主要做法。
关键词:灵武市水稻控制灌溉技术;成效;经验
1 灵武市水稻控制灌溉技术推广成效
灵武市水稻控制灌溉技术推广工作从1998年至2002年经历了小区示范——扩大示范——大面积推广——全面推广四个步骤。在四年的推广工作中,全市累计实施了17.2万亩,节约灌溉用水0.9亿m3,增产稻谷350万kg,为农民实现增收节支效益1900万元,农民亩均增收55.7。同时水稻控灌技术的推广应用,也促进了全市节水工作稳步发展,全市农业灌溉用水量逐年减少,从1998年的5.72亿m3,降低到2001年的3.99亿m3,节水幅度达30%。从几年来推广工作所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证实了水稻控灌技术是一项投资小、见效快、成熟实用的节水技术。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1 减少了灌水次数,缓解了灌水矛盾
2012年水稻控灌技术在全市的抗旱节水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据统计,2012年我市水稻全生育期平均灌水13次,比往年平均减少5-6次,特别是进入6月份以后,灌溉形势异常严竣,正值水稻、玉米、小麦三大作物用水高峰期,水稻控灌技术的推广应用使人们改变了稻地必须实行水层管理的灌溉管理方式,示范区群众根据技术员的指导,严格按技术要求操作,并根据干渠来水情况,合理调整好各作物间的用水,避开了作物间的争水矛盾,确保了灌溉工作順利进行。
1.2 水稻产量继续保持了较高水平
根据农业部门统计资料,2012年全市水稻亩穗数平均为32.05万穗,每穗粒数92.8粒,千粒重为23.2kg,结实率为92.3%,控灌水稻理论产量为630.9kg,在大旱之年,继续保持了较高的产量水平。
2 灵武市水稻控制灌溉技术推广经验
2.1 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完善各级项目管理体系
为搞好2012年水稻控灌技术精准示范项目区建设,我市在保留原有市、乡、村三级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又成立了由市水务局主管副局长为组长,水利农业技术员、乡镇水管站为成员的水稻控灌技术精准示范项目实施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落实任务、发动宣传、督查指导、组织观摩、验收评估等工作。
2.2 认真选点,搞好宣传,营造技术示范良好氛围
我们首先在项目区选点方面作了认真的落实,将水稻控灌技术精准示范区选在了灌排畅通、工程配套较好、水管组织较完善、群众节水意识强、多年组织实施控灌技术较好的杜木桥、新华桥、崇兴等6个乡镇靠近路边、过往群众较多的种稻区域作为示范区。同时,对示范区水稻品种、育秧方式、移栽方法等方面作了统一要求,全部采用旱育稀植技术,分片区水稻品种统一选用宁粳24、宁粳27等优质高产品系。其次,在水稻育秧前,我局选派技术员与农业部门技术员到各乡镇进行水稻控灌技术、旱育稀植技术培训。一是采取集中办班的形式,对六个乡的水管站、农技站人员、村队干部及群众代表采取集中办班、专题培训、发放材料、播放录像、对比讲解等形式,进行水稻控灌技术培训宣传。共举办培训班6场次,培训人员570多人次,发放各类宣传材料2000多份。二是逐村逐户讲解。我们给每个项目区配置水稻控灌技术专题录像光盘20多盘,由乡镇水管站人员统一组织,逐户播放并讲解,使农民群众对水稻控灌技术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与掌握,为控灌技术精确到位创造了有利的群众基础。三是搞好技术操作培训。春灌前,我局对各乡镇的支渠承包人、淌水员进行测流量水、控灌技术操作要点培训,使支渠承包人能够准确量测水,淌水员能够严格按技术要求操作,进一步提高了管理水平。四是组织观摩。在水稻分蘖期,我们组织各乡镇的项目实施人员进行互相观摩、评比,使他们能够各取所长,吸取经验,共同促使示范工作同步开展。随后,我们还组织了其他乡镇乡村干部及管水人员到精准示范区观摩,以此带动全市水稻控灌技术推广工作全面推进。
2.3 强化管理,实行承包,确保控灌技术精准到位
为确保水稻控灌技术精准到位,我们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了项目区的灌溉管理工作:一是定人定岗,实行责任承包。首先与各村、队和支渠长或承包人签定灌溉管理责任书,落实好淌水员和“一把锹”灌水制度,同时要求乡、村、队管理好淌水员,积极配合管水人员的工作,并严格按控灌技术要求进行灌水操作。其次,我局抽调5名技术人员与乡水管站人员共同组成技术服务小组,明确责任,分工负责,具体抓好技术指导及各类项目的观测工作,为控灌技术精准到位提供了技术保障。
2.4 抽调人员,技术承包,将控灌技术指导到田间
为提高技术到位率,我们对精准示范区实行技术承包,挑选了5名经验丰富、技术熟练、从事多年控灌技术推广工作的技术员进行专职技术指导,并签定了技术承包合同。这样既明确了技术示范工作的责、权、利,又调动了技术承包人的积极性,将控灌技术操作落实到田间。
2.5 以奖代补,促进管理,提高技术操作水平
2012年,在水稻精准示范推广过程中,我们采用了以奖代补的措施,促进了灌溉用水管理,进一步提高了技术操作水平。一是筹措3000多元,为精准示范区的管水及淌水员购置了雨鞋、草帽、手电简、铁锹等设备,使他们能够准确测量,精心操作。二是与各村队签定协议书,对于示范工作开展得好,管理人员操作到位的村队,每亩补助3元,作为管理人员的工资补贴。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管水员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全身心的投入到技术示范推广工作中。
2.6 协调合作,多技术共用,推进精准示范工作
2012年,我市将全市8万亩水稻区全部确定为优质米生产基地。市农业部门精心组织,选派技术人员包乡镇,对水稻的育秧、移栽、田间管理及收获实行了公司化运作(即水稻育秧采用国家补一点、群众筹一点、技术人员集一点的办法,由包乡技术员统一旱育,移栽时组织专业队稀植移栽。移栽后,包乡技术员负责水稻全生育期的农业技术服务。市农业局与市精米加工厂签定水稻收购合同,实行定单农业)。我局也进一步加强了与农业部门的合作,从育秧、整地、施肥、移栽、用药等关键环节上严格把握,特别是在水稻生长期间,水利、农业技术人员精心合作,使控灌技术与水稻用药、施肥等措施做到了科学统一,确保了控灌技术精准到位。
关键词:灵武市水稻控制灌溉技术;成效;经验
1 灵武市水稻控制灌溉技术推广成效
灵武市水稻控制灌溉技术推广工作从1998年至2002年经历了小区示范——扩大示范——大面积推广——全面推广四个步骤。在四年的推广工作中,全市累计实施了17.2万亩,节约灌溉用水0.9亿m3,增产稻谷350万kg,为农民实现增收节支效益1900万元,农民亩均增收55.7。同时水稻控灌技术的推广应用,也促进了全市节水工作稳步发展,全市农业灌溉用水量逐年减少,从1998年的5.72亿m3,降低到2001年的3.99亿m3,节水幅度达30%。从几年来推广工作所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证实了水稻控灌技术是一项投资小、见效快、成熟实用的节水技术。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1 减少了灌水次数,缓解了灌水矛盾
2012年水稻控灌技术在全市的抗旱节水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据统计,2012年我市水稻全生育期平均灌水13次,比往年平均减少5-6次,特别是进入6月份以后,灌溉形势异常严竣,正值水稻、玉米、小麦三大作物用水高峰期,水稻控灌技术的推广应用使人们改变了稻地必须实行水层管理的灌溉管理方式,示范区群众根据技术员的指导,严格按技术要求操作,并根据干渠来水情况,合理调整好各作物间的用水,避开了作物间的争水矛盾,确保了灌溉工作順利进行。
1.2 水稻产量继续保持了较高水平
根据农业部门统计资料,2012年全市水稻亩穗数平均为32.05万穗,每穗粒数92.8粒,千粒重为23.2kg,结实率为92.3%,控灌水稻理论产量为630.9kg,在大旱之年,继续保持了较高的产量水平。
2 灵武市水稻控制灌溉技术推广经验
2.1 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完善各级项目管理体系
为搞好2012年水稻控灌技术精准示范项目区建设,我市在保留原有市、乡、村三级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又成立了由市水务局主管副局长为组长,水利农业技术员、乡镇水管站为成员的水稻控灌技术精准示范项目实施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落实任务、发动宣传、督查指导、组织观摩、验收评估等工作。
2.2 认真选点,搞好宣传,营造技术示范良好氛围
我们首先在项目区选点方面作了认真的落实,将水稻控灌技术精准示范区选在了灌排畅通、工程配套较好、水管组织较完善、群众节水意识强、多年组织实施控灌技术较好的杜木桥、新华桥、崇兴等6个乡镇靠近路边、过往群众较多的种稻区域作为示范区。同时,对示范区水稻品种、育秧方式、移栽方法等方面作了统一要求,全部采用旱育稀植技术,分片区水稻品种统一选用宁粳24、宁粳27等优质高产品系。其次,在水稻育秧前,我局选派技术员与农业部门技术员到各乡镇进行水稻控灌技术、旱育稀植技术培训。一是采取集中办班的形式,对六个乡的水管站、农技站人员、村队干部及群众代表采取集中办班、专题培训、发放材料、播放录像、对比讲解等形式,进行水稻控灌技术培训宣传。共举办培训班6场次,培训人员570多人次,发放各类宣传材料2000多份。二是逐村逐户讲解。我们给每个项目区配置水稻控灌技术专题录像光盘20多盘,由乡镇水管站人员统一组织,逐户播放并讲解,使农民群众对水稻控灌技术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与掌握,为控灌技术精确到位创造了有利的群众基础。三是搞好技术操作培训。春灌前,我局对各乡镇的支渠承包人、淌水员进行测流量水、控灌技术操作要点培训,使支渠承包人能够准确量测水,淌水员能够严格按技术要求操作,进一步提高了管理水平。四是组织观摩。在水稻分蘖期,我们组织各乡镇的项目实施人员进行互相观摩、评比,使他们能够各取所长,吸取经验,共同促使示范工作同步开展。随后,我们还组织了其他乡镇乡村干部及管水人员到精准示范区观摩,以此带动全市水稻控灌技术推广工作全面推进。
2.3 强化管理,实行承包,确保控灌技术精准到位
为确保水稻控灌技术精准到位,我们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了项目区的灌溉管理工作:一是定人定岗,实行责任承包。首先与各村、队和支渠长或承包人签定灌溉管理责任书,落实好淌水员和“一把锹”灌水制度,同时要求乡、村、队管理好淌水员,积极配合管水人员的工作,并严格按控灌技术要求进行灌水操作。其次,我局抽调5名技术人员与乡水管站人员共同组成技术服务小组,明确责任,分工负责,具体抓好技术指导及各类项目的观测工作,为控灌技术精准到位提供了技术保障。
2.4 抽调人员,技术承包,将控灌技术指导到田间
为提高技术到位率,我们对精准示范区实行技术承包,挑选了5名经验丰富、技术熟练、从事多年控灌技术推广工作的技术员进行专职技术指导,并签定了技术承包合同。这样既明确了技术示范工作的责、权、利,又调动了技术承包人的积极性,将控灌技术操作落实到田间。
2.5 以奖代补,促进管理,提高技术操作水平
2012年,在水稻精准示范推广过程中,我们采用了以奖代补的措施,促进了灌溉用水管理,进一步提高了技术操作水平。一是筹措3000多元,为精准示范区的管水及淌水员购置了雨鞋、草帽、手电简、铁锹等设备,使他们能够准确测量,精心操作。二是与各村队签定协议书,对于示范工作开展得好,管理人员操作到位的村队,每亩补助3元,作为管理人员的工资补贴。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管水员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全身心的投入到技术示范推广工作中。
2.6 协调合作,多技术共用,推进精准示范工作
2012年,我市将全市8万亩水稻区全部确定为优质米生产基地。市农业部门精心组织,选派技术人员包乡镇,对水稻的育秧、移栽、田间管理及收获实行了公司化运作(即水稻育秧采用国家补一点、群众筹一点、技术人员集一点的办法,由包乡技术员统一旱育,移栽时组织专业队稀植移栽。移栽后,包乡技术员负责水稻全生育期的农业技术服务。市农业局与市精米加工厂签定水稻收购合同,实行定单农业)。我局也进一步加强了与农业部门的合作,从育秧、整地、施肥、移栽、用药等关键环节上严格把握,特别是在水稻生长期间,水利、农业技术人员精心合作,使控灌技术与水稻用药、施肥等措施做到了科学统一,确保了控灌技术精准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