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管理类实验室管理与建设的思考

来源 :科学时代·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nlyw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经济管理类实验室是是经济管理类各专业理论与实践联系的纽带和桥梁,管理和建设好实验室对于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创新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分析目前经济管理类实验室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合笔者多年从事实验室管理和建设的工作经验,提出了经济管理类实验室的管理和建设应从转变教育观念,提高实验室的重要地位着手,通过转变用人观念的机制,以全面提高实验室教学质量为核心目标,创建高素质的实验技术队伍,加强实验室的硬件建设。
  【关键词】实验室;建设和管理;质量目标
  经济管理学是一门实用性非常强的学科,传统教学中多数经管类专业只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而忽略了实际操作能力的锻炼,导致部分学生毕业后很长一段时间无法适应工作所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就业。因此,大力推进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着力培养学生科技创新实验、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迫在眉睫。经济管理类实验室是是经济管理类各专业理论与实践联系的纽带和桥梁,是科学研究和信息化人才培养的一个基地。实验室的基本功能就是通过模拟实验及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启发创新意识,培养开发研究能力,同时也为教师开展科研活动创造有利的实验条件。如何提高实验室的应用功能,实验室的有效管理和建设是根本。
  教育的质量更着眼于学习者的需要,因为教育组织的主要目标是确保教与学都是高效能的。制定和选择改善质量方法的时候,都应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因为所有工作都应以提升他们的成功机会为目标。作为高等院校的一个实验室,要充分地发挥实验室的功能,必须以满足其服务对象——学生的培养和成长需要为前提,对于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来讲,经管类的实验室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以达到熟悉经济管理实验的“看、做、改、编”四个基本过程,使学生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能提高实际动手的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结合自己多年的实验室工作经验和体会,反思实验室的管理与建设,我认为加强质量管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是提高和加强实验室应用功能的根本。
  一、经济管理类实验室的地位及作用
  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已有少数高校的经济管理专业开始进行计算机房的建设,这就是经济管理实验室的雏型。历经1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它对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建设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是培养复合型经济管理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
  面向21世纪的经济管理人才,必须是适应信息化和国际化的要求、理论与实务并重、具有全局观念和创新精神的复合型经济管理人才。这就对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提出了挑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很难使学生将所学过的专业知识与相关知识融会贯通起来,而难以培养出复合型经济管理创新人才,计算机模拟技术方式被应用于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领域则解决了这一难题。学生通过参加计算机模拟实践教学,可以把同一课程中的不同知识点、同一专业不同课程的知识点贯穿起来,把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的知识点贯穿、综合起来,教师通过案例教学、企业模拟实战等教学方法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鼓励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从而真正获得知识,也使学生分析问题、自我学习的能力得到提高。使学生在受到良好的专业教育与专业技能训练的同时,获得对经济管理类的专业知识、专业活动的系统理解与认识,在现代教育技术基础上真正搭建起一个培养复合型经济管理人才的平台。
  2、建设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是经济管理专业学科发展的必然结果
  随着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的渗透,经济管理的理念也在不断地发展,经济管理学科系统自然地融入了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思维,因此经济管理实验室的建设正是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科发展的结果,是经济管理学科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的必然结果。
  3、建设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是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重要平台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经济管理的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工具,并拓宽了经济管理学科的研究空间,经济管理问题的研究从分析现状演变为预测未来。经济管理学科传统的以定性的、单纯思辨式为主体的研究方法和手段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发展和新时代发展的要求,而经济管理专业实验室为科研人员和教师提供了现代化的经济管理科学的研究平台。同时还可以多方联合,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开展面向社会、面向企业的科研活动和培训活动,承接企业解决方案研究,指导企业实践,达成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使其成为社会服务的重要平台。
  4、建设经济管理类专业综合实验室是高等教育改革的趋势所在
  近几年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反映了目前高校人才培养与人才市场需求严重脱节。高等教育就面临调整专业结构、更新教学计划、重新设计教育模式等教育改革问题,加大高等院校实验教学内容的比重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通过调整专业结构、在现有课程中广泛引入实务教学内容等一系列教学设计,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发挥学生的潜能和主动性。因此经济管理综合实验室的建设,是高等教育改革的趋势所在,也是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在内容、方法和手段上的重新组织与安排的客观要求。
  二、经济管理类实验的特点
  1、实验室设备以计算机为主,对设备管理与维护要求高
  经济管理类实验室硬件设施主要是计算机以及与计算机相关的各种辅助设备。虽然设备单一,但是设备精密、技术含量较高,对环境条件和管理维护要求高;同时由于其积木式结构、通用替代性强,因而容易引起小配件的丢失和损坏,如鼠标、鼠标球、内存条、CPU和硬盘等,设备的故障率较高。实验制度监管显得很重要。
  2、專业应用软件品种繁多,各种软件对系统环境的要求各不相同
  实验室使用的专业软件,多数是原版的专业软件,少数是正版的专业模拟软件。从要求上看,多数大型专业软件,对软硬件系统的稳定性、物理容量、运算速度等都有较苛刻的要求;从软件的结构上看,有单机结构、C/S和B/S结构软件,对环境配置的要求也各有不同,这样对软件的维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接力性实验多
  经济管理类实验中使用的专业软件,通常是对某一客观对象的进程进行信息处理。所以,它有不同于理工科实验的特点是每个实验之间的逻辑关联性较强,后续实验必须在前面实验的基础上进行,而不是相对独立的实验项目,前面实验结果的质量与好坏,对后续实验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实验中不仅要保存前一次实验的结果,而且要保存实验的环境,在同一实验室多门课程交叉实验的情况下,给管理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困难。
  4、学生人流量大
  由于高校连续多年的扩招,学生人数上升较快,同时计算机设备更新较快,虽然学校用于教学投资的数量在每年增加,但投资的重点用在设备的更新改造与正版软件的购置上,硬件设备整体数量上的增加跟不上人数增加,实验室的人流量不断增加,在设备利用率提高的同时,也给管理上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三、经济管理类实验室目前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管理学科高等教育一直沿用“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搞教学、“一支笔,一张纸”搞科研的传统观念和思维定势,这与经济管理学科面对的国际大趋势和国内大环境格格不入。同时经济管理类实验室由于定位不明确、未能体现其在教学科研中的重要作用,实验设备单一,实验方法不够全面、缺乏丰富的实验软件和实验场景,使得经济类实验室难以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在许多方面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问题。
  1、受学科师资和建设力度等方面条件限制,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课程门数少、体系比较零散、专业间发展不平衡和因人设课等现象,制约了教学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与发展。
  2、不同专业各自为政,导致经济管理实验室追求小而全,同一学校在软件、硬件建设上重复购置,重复建设。各专业的竞争逐渐集中于对学校有限投入的争夺上,相互间的利益冲突容易导致专业间出现人为壁垒,实验室资源共享困难,协同发展更是难以实现。
  3、不从实际出发,设备计划的制定不考虑或很少考虑现有的条件和客观实际,缺乏一个系统的规划。有不少的仪器设备购进后仅仅为学校或专业装点门面,成为一种摆设。有些仪器设备在购买时要求越先进越好,而实际只使用了很少一部分功能,大部分的功能未得到开发和利用,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
  4、计算机软件使用范围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尤其是一些常用的财务软件、管理软件、实验软件,由于品种有限,价格十分昂贵,而学校投入教学实验经费多用于购置硬件设备,却忽视了软件的重要性。加之软件的保密性强,更增加了普遍使用的难度。另一方面,学校及院级单位在软件开发工作方面尚未开展,缺乏一定的自主性。另外,手工实验教材与电算实验教材严重脱节,数据、教材等不能共享。
  5、实验教学水平除了应具备运转良好的过硬的设备和优秀的软件与教材外,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实验教师的素质和水平。但是从目前状况看,责任心强,有一定的理论功底,并从事过实际工作的教师并不多。另外在学校普遍存在实验教师比普通教师“低一等”的观念,无论是在评定职称还是在确定工作量方面待遇都有所不同,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验基础工作的开展。
  四、经济管理类实验室管理与建设的思考
  1、要加强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笔者认为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要提高对实验室重要地位的认识
  我国国内的教育总体上一直停留在“传统教育”的模式里,在内容上比较注重基本的具体的知识,在教学原则上强调系统性、巩固性和量力性,在教育方法上强调教师讲授、复习、练习和重复记忆,在组织形式上注重课堂教育为主。这种教育体制就导致了与之相配套的传统实验室模式基本上停留在单学科的较小的纵向专业知识区域里,停留在验证型模式里,它的形成发展受到教育大纲和教材的限制和制约。试验的内容和形式趋向于“标准化”“常规化”。即使在“量”的方面有延伸、修改、但难有“质”的突破。由于这种实验室模式是配合课堂理论知识的,这就决定了其地位是从属的,和理论教学相比较,处于次要地位。相应的实验技术人员也处于次要地位。
  但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科技迅猛发展,人类的知识总量和信息的爆炸,社会对各种人才的实际知识水平和知识结构的要求越来越高,以往的传统教育已完全适应不了急速变化着的时代潮流。由于教育由传统教育、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方向转化,而与之相配套的经济管理类实验室的功能也逐渐在发生变化,由验证型向综合型转变。这些转变都需要我们在对待经济管理类实验室的功能、地位上思想要有深刻转变。
  2、加强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就要转变用人观念和机制
  众所周知,一个好的实验室,在人员结构上要合理,既要有高学历和高职称的人员、又要有低学历和低职称的人员,还要有实验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各个层次的人员都有,各自承担着不同的工作,发挥着各自的特长,他们分工明确,又互相配合协作,才能使实验室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的顺利进行。而在目前的实验室建设中,大多把学历高低列为第一标准,好像只有博士、教授就行了,其他人员可有可无。在这种观念和机制下,就造成了实验技术人员地位不高队伍不稳。另外由于待遇方面得不到尊重,队伍建设方面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许多有能力的人因此不愿意或不安心实验技术岗位工作,实验技术队伍不论是知识结构、职称结构、还是年龄结构均不合理,尤其是水平高、业务精、经验丰富的高级实验技术队伍人员更为缺乏。造成的结果基础工作无人去做,实验工作开展的延续性大打折扣。
  以上这些都需要我们改变传统的用人观念和机制。不应该只重视文凭,只重视高学历。而应彻底抛弃片面狭隘的用人理念,以人为本,以能力为主,“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高度重视实验技术队伍建设。这就需要学校上下要统一思想,充分认识、正确评价實验技术队伍的地位和作用,尽快转变传统观念,消除历史遗留下来的一些偏见。提高实验技术队伍的待遇,使他们感到工作前途有奔头,心情舒畅地投入到实验室基础工作中去。并且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与之相配套的经济管理类实验室的功能也逐渐在发生变化,由验证型向综合型改变,这也对实验技术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有宽厚的科学知识素养,而且要有过硬的业务能力素质。   3、加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其核心目标是全面提高实验室教学质量
  教育部教高[2001]4号文件《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特殊作用。高等学校要重视本科教学的实验环节(保证实验课的开出率达到本科教学合格评估标准),并开出一批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所以教育观念的轉变、用人观念和机制的转变、实验队伍的建设、实验设备的更新等都应围绕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以及提高实验教学质量这个核心。
  4、创建高素质的实验技术队伍
  加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要想使实验室提高档次和水平,落实到具体行动之一就是一定要创建高素质的实验技术队伍。
  由于经济管理类实验室的功能也正在渐渐发生变化,由验证型向综合型改变。并且随着经济管理类学科的不断发展,实验室的实验设备不断更新,实验软件的不断增加,为了使这些设备及软件充分发挥作用,必须构建一支思想稳定、业务素质高、技术全面、结构合理的实验人员队伍,也就是必须建立起老中青年龄层次合理、高中初级职称搭配适当的人才队伍。这要求实验技术人员不但要有攻克难关的勇气和勇于创新的精神,而且还要投入到实验设备及软件的应用维护和开发上。另外要求实验技术人员要有宽厚的科学知识素养及过硬的业务能力素质,知识与技术反映了实验技术人员的能量储备情况。一般来说,积累的知识越丰富,掌握的技术越系统,则能量储备就越充分,在一定条件下这些能量就有可能产生较大的能力。实验技术人员应具有较强的开展实验工作的能力,如教学实验指导能力、实验方案设计能力、实验仪器操作能力和实验技术手册编写能力,以及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技术问题的处理能力等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图表式表达能力等。
  要创建高素质的实验技术队伍,一方面需要学校对实验室工作给予充分重视并采取各种措施,来提高实验技术队伍的素质;另一方面实验技术人员必须增强自我完善意识,加强自身修养加强学习和锻炼,使各方面的素质得到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使素质结构不断完善和优化,以便更好地胜任实验室工作,完成好自己在高校教育教学中的使命。
  5、加强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提升实验室水平,还要在实验室建设的硬件上有所突破
  实验设备是实验教学的硬件,硬件设施的先进与否反映了一个学校的实验室现代化程度和实验水平。一般情况下,由于实验室的经费都比较紧张和有限,不可能让每个实验室进行大规模投资来使得所有实验室都能配备好的实验设备,而以往学院为了平衡和照顾各专业或模块,采取了对外设置中心、对内仍各自为政的分散投资的形式,从而导致实验室小而全、条块分割严重的局面。最终出现的问题是实验设备陈旧老化、无力更新,以至于培养出来的学生跟不上时代的要求。所以应当打破以往点多面广、条块分割的投资形式,采用集中的、上规模、上水平的投资手段来建设现代意义的实验室。
  在实验室引进先进设备的同时还要注意两点:一是切忌盲目引进设备,应围绕学校学科建设来确定所需设备,为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发挥最大的作用,真正做到物尽其用;二是要合理使用设备投资,配备现代化设备的时候,还要通过改造老设备来充分挖掘现有设备的潜力,提高现有设备的利用率和先进性。
  参考文献:
  [1] 张锦新.队伍建设视野中的高校实验室管理创新思考.海峡科学.2007年第12期.
  [2] 王彦波,刘秀芳.对高校实验室管理与发展的思考.河南教育.2008年2月.
  [3] 黄攀.对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考.内江科技.2008年第1期.
  [4] 马骏.高校实验队伍建设创新的思考.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3月.
  [5] 刘欢,王珊珊.加强高校实验室管理与队伍建设的研究与思考.科教文汇.2008年9月.
  [6] 彭湘凯.加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思考.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7期.
  [7] 尹恩山.经济管理专业实验室若干问题研究.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3年10月.
  [8] 尹新,傅晓军.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索.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9] 赵昌昌,苏恭,张柄卓.经济与金融互动式开放实验运行机制的探索与实践.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2年4月.
  [10] 杨光.加强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思考.中国西部科技.2006年第34期.
  [11] 于振江.加强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思考.实验技术与管理.2003年第3期.
  [12] 蔡瑜玮.关于高校计算机机房管理的几点思考.时代教育.2008年第3期.
其他文献
本文首先分析了钢纤维砼梁的弯矩——曲率关系,解决了实验中观测到的钢纤维砼梁弯矩——挠度(或弯矩——曲率)曲线的三种形式。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简化、统一的抗弯理论。
.本研究旨在调查冬眠前期和繁殖期东北林蛙输卵管中雌激素受体ERα和ERβ、雄激素受体AR及其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情况,评价性类固醇激素与输卵管形成蛙油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
会议
本文在研究我国高速公路管理特点基础上,系统论述了我国高速公路运营性质、管理体制、结构配置等问题。文中提出了一些如何加快发展和宏观管理高速公路的看法和建议,可供有关
休闲时代的来临,宣告着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的确立。通和·南岸花城,在杭州这个被称为“中国最休闲的城市”率先倡导“生命的休闲”这一人居理念,对建设现代休闲人居精品进行着
对于一些人来说,手机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白天用它来听音乐、上网、炒股、聊天、看电子书、玩游戏、拍照,晚上就算睡觉了,还要把它放床头或枕下当闹钟。有资料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