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TiO2对Ag(I)配合物的吸附

来源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M3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纳米TiO2的表面吸附活性,以[S2O3]^2-为络合剂,应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检测方法,高效吸附分离了水中痕量Ag(I).系统研究了纳米TiO2的晶体结构、溶液的pH值、吸附时间、Ag(I)的起始浓度及常见共存离子对吸附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吸附条件.FTIR光谱分析结果表明,Ag(I)配合物以物理作用吸附在纳米TiO2颗粒表面.纳米TiO2对Ag(I)的吸附等温线为S型,表现出多分子层吸附特征.硝酸和硫脲混合溶液可将吸附在TiO2纳米颗粒表面的Ag(I)全部洗脱.
其他文献
研究了不同温度下,硒单体与铅单体的不同摩尔比对PbSe纳米粒子晶体成核和晶体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硒与铅的摩尔比较大时,PbSe纳米粒子在晶体成核阶段成核比较容易,但
采用毛细管电泳(CE)法研究了凝血酶和水蛭素及肝素问的相互作用,并测定了凝血酶和水蛭素的结合常数.选择凝血酶为靶点,建立了快速灵敏的从天然植物提取物中筛选出先导化合物的CE方
针对水管泄漏定位的方法--直接相关法受到噪声和声传播方式的影响,定位精度低,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包分解与能量特征提取相结合的水管泄漏定位.该方法首先用声学传感器采集数
【正】 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为"博物馆和共同的遗产",上海的各类博物馆作为祖国文化遗产精华的典藏之地,在这一天必然备受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而随着上海轨道
以壳聚糖为载体,3-氨基苯硼酸为功能单体对牛血清白蛋白进行了分子印迹的研究,并对吸附过程进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的数据处理.结果表明,印迹聚合物上形成了对于模板分子有较高
【正】 2007年7月9日,国际博协第二十二届大会筹备委员会执行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上海博物馆召开。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国际博协第二十二届大会筹备委员会第一次会
从基于曲面离散点的角度,研究了在鞋楦的数控加工中无干涉刀具轨迹生成的方法.主要处理过程如下:1)鞋楦曲面离散点的获取,将曲面按精度要求离散成点,由这些点阵信息代替曲面
以相同硅铝比的微孔沸石MCM-49和MCM-56为硅铝源,通过碱处理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模板剂,合成了具有较强酸性的六方结构介孔分子筛材料MM-49和MM-56,并采用XRD、红外光谱、氮
利用扫描隧道显微技术(STM)研究了3种异代酯基Janus枝状分子(G1G2COOCH3, G0G3COOCH3, G1G3COOCH3)在高定向裂解石墨(HOPG)表面的组装结构. 室温下, G1G2COOCH3, G0G3COOCH3和G1G3C
合成了1~3代的嵌段树枝状分子聚苄醚-聚脂肪酯(G4-PBE—b—Gx-PMPA,X=1,2,3)和两亲嵌段树枝状分子聚苄醚-周边含羟基的聚脂肪酯[G4-PBE—b—Gx-PMPA(OH)2 x ,z=1,2,3].PMPA(OH)2 x -树枝片(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