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熟树突状细胞抑制高危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实验研究

来源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dong08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培养和诱导大鼠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研究未成熟树突状细胞对高危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 运用大鼠淋巴细胞分离液和培养过程手法筛选相结合的方法,培养、诱导、扩增大量的树突状细胞,经形态学观察、流式细胞仪进行免疫学表型鉴定;以45只SD大鼠为受体,23只Wisrar大鼠为供体,碱烧伤建立同种异体高危角膜移植模型.受体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mDC)组、成熟树突状细胞(mDC)组,每组15只;对照组:术前7d经尾静脉注射磷酸盐缓冲液0.1ml;imDC组:于术前7d经尾静脉注射体外培养的供体骨髓来源的imDC1×106个;mDC组:于术前7d经尾静脉注射体外培养的供体骨髓来源的mDC 1×106个.术后每天裂隙灯显微镜观察各组角膜植片存活情况并评分;于术后14 d每组随机处死5只大鼠,取角膜植片行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 通过运用大鼠淋巴细胞分离液和培养过程的手法筛选相结合能培养、诱导、扩增大量的树突状细胞,经倒置相差显微镜、扫射电镜的形态学观察、流式细胞仪进行免疫学表型检测,可证实为不同状态下的DC;imDC组角膜植片平均存活时间(19.6±1.1)d,较对照组的(9.5±0.9)d和mDC组的(7±1.6)d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应用体外培养的供体来源的imDC可抑制大鼠同种异体高危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4年来我科就诊的脑外伤患者的视野情况.方法 汇总2008年9月至2012年9月于我科就诊的脑外伤患者的视野情况,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57例中,视野正常者44例(77.2%),视野异常者13例(22.8%).13例视野异常的患者中,视神经损伤导致单眼全盲者6例(46.1%),多发脑挫裂伤致双眼生理盲点扩大者4例(30.8%),脑挫裂伤损伤枕叶导致双眼同侧偏盲伴黄斑回避者2例(15.4%)
我科从1997~2004年对334例皮肤烧伤患者应用中药洗剂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目的 观察角膜清创缝合白内障摘出Ranyer人工晶状体植入(三联)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角膜穿孔伤合并外伤性白内障设置为一期三联手术试验组及分期手术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采用英国Ranyer Cenrerflex 620H可折叠人工晶状体.结果 术后6个月,试验组脱盲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 =6.21,P<0.05),而位于不同视力区间的患眼数差异不明显;试验组葡萄膜炎及后囊浑浊发生率较对照组低(x
目的 评价1,2 mm长的自闭式巩膜隧道切口在20G玻璃体切除手术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研究511例(511眼)用月形刀做长度为1.2 mm的鼻上和颞上两个半层巩膜隧道,显微玻璃体视网膜刀(MVR)经巩膜隧道到达末端时竖起,垂直巩膜刺穿下方半层巩膜进入玻璃体腔,然后在颞下方用巩膜穿刺刀做常规穿刺,缝线固定灌注管行常规玻璃体手术或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玻璃体手术.结果 2006年3 ~12月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