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是中国古代白话短篇小说的经典之作。其艺术魅力除了杜十娘这一悲剧人物形象感人至深之外,小说中的“百宝箱”这个具有多重功能和意义的意象创造也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作者对这个意象的处理,可谓匠心独运,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可以说,百宝箱并非仅仅是一笔附属于十娘的财产而已,它在塑造人物形象上实在有着与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隐喻;互动;衬托与深化
在“三言”的众多故事里,我们常常看到诸如百宝箱一类物件的设置,例如蒋兴哥的“珍珠衫”,沈小霞的“出师表”等等,这些物件看似作者随手拈来的小道具,虽然它们在各自作品中的特征各不相同,但在叙述中所起的作用却同样是非同小可的。《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里的百宝箱不仅对于推进故事的叙述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并且在塑造人物形象的层面上也具有重要意义。
一、百宝箱与杜十娘的隐喻关系
故事把百宝箱与杜十娘始终结合起来,势必暗示了两者间存在着某种内在的关系。
宝箱的出现,是与十娘的“出院”同时产生的。在十娘出院之前,宝箱隐藏着不见天日,这一点恰巧既暗喻了十娘在妓院里的生活境遇,是“不见天日”的;同时也隐喻了十娘的高尚人格被埋没在妓院里,而不为世人所知。当十娘离开那“不见天日”的风尘生涯时,宝箱也随之见了天日。宝箱由暗处向明处的转变,似乎隐喻了十娘脱籍、回到正常人生活这样一种转变。然而在“出院”之时,箱内的珠宝仍然藏而不露,则又以对应的方式暗示了十娘“出院”后仍然前途未卜这一事实。宝箱秘密揭开的那一瞬间,也就是十娘人格形象被以聚焦形式呈现出来的那一瞬间。宝箱秘密揭开的同时,也就是它永远消逝之时。与这一件事对应的是:十娘拒绝了李甲孙富的交易,选择了投江自尽。
如果说,十娘为妓,犹如百宝为黑箱笼罩,无见天之日;那么,一旦“从良”不逞,百宝也就随之泯灭。两个事件的并置叙述有力的强化了百宝箱与十娘两者间的隐喻关系。作者用具体的、世人珍视的那一箱珠宝,隐喻和强化了十娘投江行为所蕴含的道德性质。作者安排十娘与此宝箱双双俱毁,在这种令读者大为叹惜的结局处理背后,自然有其寓意。由于满箱珠宝被用来比喻十娘“舍妓从良”的道德人格,那么,当这一人格的载体(十娘)投江以后,宝箱所喻的主体已不复存在,而宝箱继续留在人间,也就失去了意义。从这里,我们进一步看到了百宝箱与十娘存在的隐喻关系,也理解了故事何以要安排十娘与宝箱双双俱亡。
二、百宝箱与李甲的互动关系
百宝箱秘密的逐步揭开,与李甲对于十娘的诚心逐渐变质几乎是同步发生的。故事开始的叙述中,透过十娘的眼睛,交待了李甲是一个“忠厚志诚”、可托终身的男子,由此开始了十娘揣带宝箱、从良李甲的冒险经历。李甲当初并不知道十娘有宝箱,这一事实正好与他不懂得为十娘落籍是一致的。在十娘的鼓励之下,李家开始了他的赎妓行动,先是向亲友借钱,屡遭碰壁,然而,这毕竟显示出他的诚心,于是,十娘先则施银一百五十两予李甲助其赎身,继之予银二十两做舟车费,可说是百宝箱秘密显露的开始。逮及十娘离开妓院,与李家同回南方,途中再次取出五十两银,这时百宝箱已经从暗处走到明处,不过叙述者有意安排李甲自惭无能,不敢“窥视箱中虚实”,百宝箱的秘密仍然未被彻底揭开,作者做这样的情节安排,是为了对比李甲一方尚无勇气面对“严亲怀怒”这样一个事实,而百宝箱秘密的最终揭开,则因应了李甲的“中道见弃”。
一方面是满箱珠宝的呈现,一方面是对此珠宝的失去,这种极具戏剧性的情节设计,为故事的叙述创造了富有寓意的高潮。它将极为珍贵的珠宝与李甲的错失珠宝置于一个对立的关系上,从而通过前者的珍贵与永远失去来强化后者的愚蠢与错失良机,有效的凸显了李甲在感情上首鼠两端所付出的巨大代价。李甲本期望以卖掉十娘所得的千金,回家抵偿京城生活的过失,却没想到失去了价值远远超过千金的百宝箱以及他仍然眷念的美人。作
品的讽喻性质由此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三、百宝箱对刻画人物性格有着强烈的衬托与深化
在作品采用剥笋方式通过情节的顺序发展以揭示杜十娘的思想性格的过程中,百宝箱是至关重要的关目。
首先,私蓄宝箱,表现了杜十娘不同凡响的机警与老辣。杜十娘“自十三岁破瓜,今一十九岁,七年之内,不知历过了多少公子王孙。”七年的地狱生活,使她“久有从良之志”。她小心谨慎地隐瞒贪婪的老鸨,点点滴滴地将积蓄藏在一个“描金文具”里,存放在最亲密的好友谢月朗那里。这些都是经过严密的考虑、苦心的安排,才得免于被老鸨发现并且避免了在突然被逐之时落入老鸨之手。到最后百宝箱内奇珍异宝不下万金,这个规模宏大的积蓄工程的成功,充分体现了杜十娘的有勇有谋。
其次,在赎身从良时对于百宝箱的处理与利用,体现了杜十娘的心机之深,处事之冷静。积蓄了价值连城的百宝箱之后,杜十娘并不急于早日赎身从良,跳出火坑。她一直等待一个可以托付终身的男人。在老鸨应允交银赎身后,杜十娘没有向李甲泄露百宝箱的秘密,和李甲商量赎金时,她坚决 “只任其半”。这样既出于考验李甲的诚意,又能成为李甲名正言顺买来的妾。她的前途、她的百宝箱、她的幸福都是由她自己一手设计、经营并掌握着,而非“自被魔缠”把一切交给李甲。由此可见,杜十娘并不是一个盲目乐观的人,她有心计,有见识,为了脱籍费尽了心机。
最后,希望破灭后人玉俱毁的选择,更体现了杜十娘的人生追求。面对李甲的“中道见弃”,杜十娘大可不必投水自尽,她有青春,美丽,更重要的是她还有百宝箱,她还可以带着满箱珠宝另寻他欢,就算独自一个也可以生存下去。然而,杜十娘追求的是一份发自内心的珍爱和尊重的“生死无憾” 的真情。为此,遭受沉重打击的杜十娘,刚强、坚定的抱起百宝箱,毅然跳入滔滔江水之中,用生命来维护自己人格的美丽和尊严。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在艺术上的总体风貌是平铺直叙中波澜叠现,写的仅仅是一个单纯的悲剧故事,却能呈现出万千景象,极具峰回路转之妙。
【参考文献】
[1]李培玉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主人公形象的多义性 文学教育-鉴赏者 2007.01
[2]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黄季鸿教授《古代小说鉴赏与研究》——《明清小说研究》课程讲义。
【关键词】隐喻;互动;衬托与深化
在“三言”的众多故事里,我们常常看到诸如百宝箱一类物件的设置,例如蒋兴哥的“珍珠衫”,沈小霞的“出师表”等等,这些物件看似作者随手拈来的小道具,虽然它们在各自作品中的特征各不相同,但在叙述中所起的作用却同样是非同小可的。《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里的百宝箱不仅对于推进故事的叙述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并且在塑造人物形象的层面上也具有重要意义。
一、百宝箱与杜十娘的隐喻关系
故事把百宝箱与杜十娘始终结合起来,势必暗示了两者间存在着某种内在的关系。
宝箱的出现,是与十娘的“出院”同时产生的。在十娘出院之前,宝箱隐藏着不见天日,这一点恰巧既暗喻了十娘在妓院里的生活境遇,是“不见天日”的;同时也隐喻了十娘的高尚人格被埋没在妓院里,而不为世人所知。当十娘离开那“不见天日”的风尘生涯时,宝箱也随之见了天日。宝箱由暗处向明处的转变,似乎隐喻了十娘脱籍、回到正常人生活这样一种转变。然而在“出院”之时,箱内的珠宝仍然藏而不露,则又以对应的方式暗示了十娘“出院”后仍然前途未卜这一事实。宝箱秘密揭开的那一瞬间,也就是十娘人格形象被以聚焦形式呈现出来的那一瞬间。宝箱秘密揭开的同时,也就是它永远消逝之时。与这一件事对应的是:十娘拒绝了李甲孙富的交易,选择了投江自尽。
如果说,十娘为妓,犹如百宝为黑箱笼罩,无见天之日;那么,一旦“从良”不逞,百宝也就随之泯灭。两个事件的并置叙述有力的强化了百宝箱与十娘两者间的隐喻关系。作者用具体的、世人珍视的那一箱珠宝,隐喻和强化了十娘投江行为所蕴含的道德性质。作者安排十娘与此宝箱双双俱毁,在这种令读者大为叹惜的结局处理背后,自然有其寓意。由于满箱珠宝被用来比喻十娘“舍妓从良”的道德人格,那么,当这一人格的载体(十娘)投江以后,宝箱所喻的主体已不复存在,而宝箱继续留在人间,也就失去了意义。从这里,我们进一步看到了百宝箱与十娘存在的隐喻关系,也理解了故事何以要安排十娘与宝箱双双俱亡。
二、百宝箱与李甲的互动关系
百宝箱秘密的逐步揭开,与李甲对于十娘的诚心逐渐变质几乎是同步发生的。故事开始的叙述中,透过十娘的眼睛,交待了李甲是一个“忠厚志诚”、可托终身的男子,由此开始了十娘揣带宝箱、从良李甲的冒险经历。李甲当初并不知道十娘有宝箱,这一事实正好与他不懂得为十娘落籍是一致的。在十娘的鼓励之下,李家开始了他的赎妓行动,先是向亲友借钱,屡遭碰壁,然而,这毕竟显示出他的诚心,于是,十娘先则施银一百五十两予李甲助其赎身,继之予银二十两做舟车费,可说是百宝箱秘密显露的开始。逮及十娘离开妓院,与李家同回南方,途中再次取出五十两银,这时百宝箱已经从暗处走到明处,不过叙述者有意安排李甲自惭无能,不敢“窥视箱中虚实”,百宝箱的秘密仍然未被彻底揭开,作者做这样的情节安排,是为了对比李甲一方尚无勇气面对“严亲怀怒”这样一个事实,而百宝箱秘密的最终揭开,则因应了李甲的“中道见弃”。
一方面是满箱珠宝的呈现,一方面是对此珠宝的失去,这种极具戏剧性的情节设计,为故事的叙述创造了富有寓意的高潮。它将极为珍贵的珠宝与李甲的错失珠宝置于一个对立的关系上,从而通过前者的珍贵与永远失去来强化后者的愚蠢与错失良机,有效的凸显了李甲在感情上首鼠两端所付出的巨大代价。李甲本期望以卖掉十娘所得的千金,回家抵偿京城生活的过失,却没想到失去了价值远远超过千金的百宝箱以及他仍然眷念的美人。作
品的讽喻性质由此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三、百宝箱对刻画人物性格有着强烈的衬托与深化
在作品采用剥笋方式通过情节的顺序发展以揭示杜十娘的思想性格的过程中,百宝箱是至关重要的关目。
首先,私蓄宝箱,表现了杜十娘不同凡响的机警与老辣。杜十娘“自十三岁破瓜,今一十九岁,七年之内,不知历过了多少公子王孙。”七年的地狱生活,使她“久有从良之志”。她小心谨慎地隐瞒贪婪的老鸨,点点滴滴地将积蓄藏在一个“描金文具”里,存放在最亲密的好友谢月朗那里。这些都是经过严密的考虑、苦心的安排,才得免于被老鸨发现并且避免了在突然被逐之时落入老鸨之手。到最后百宝箱内奇珍异宝不下万金,这个规模宏大的积蓄工程的成功,充分体现了杜十娘的有勇有谋。
其次,在赎身从良时对于百宝箱的处理与利用,体现了杜十娘的心机之深,处事之冷静。积蓄了价值连城的百宝箱之后,杜十娘并不急于早日赎身从良,跳出火坑。她一直等待一个可以托付终身的男人。在老鸨应允交银赎身后,杜十娘没有向李甲泄露百宝箱的秘密,和李甲商量赎金时,她坚决 “只任其半”。这样既出于考验李甲的诚意,又能成为李甲名正言顺买来的妾。她的前途、她的百宝箱、她的幸福都是由她自己一手设计、经营并掌握着,而非“自被魔缠”把一切交给李甲。由此可见,杜十娘并不是一个盲目乐观的人,她有心计,有见识,为了脱籍费尽了心机。
最后,希望破灭后人玉俱毁的选择,更体现了杜十娘的人生追求。面对李甲的“中道见弃”,杜十娘大可不必投水自尽,她有青春,美丽,更重要的是她还有百宝箱,她还可以带着满箱珠宝另寻他欢,就算独自一个也可以生存下去。然而,杜十娘追求的是一份发自内心的珍爱和尊重的“生死无憾” 的真情。为此,遭受沉重打击的杜十娘,刚强、坚定的抱起百宝箱,毅然跳入滔滔江水之中,用生命来维护自己人格的美丽和尊严。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在艺术上的总体风貌是平铺直叙中波澜叠现,写的仅仅是一个单纯的悲剧故事,却能呈现出万千景象,极具峰回路转之妙。
【参考文献】
[1]李培玉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主人公形象的多义性 文学教育-鉴赏者 2007.01
[2]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黄季鸿教授《古代小说鉴赏与研究》——《明清小说研究》课程讲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