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小企业已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但当前中小企业的融资进程仍然受外部环境及其自身条件所制约,如何高效地获得发展所需融资成为了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重点分析了当前背景下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并提出了相应对策,以期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关键词】 中小企业 融资 银行
一、引言
中小企业,是指在我国依照营收、资产等指标合法设立的企业,包括中型企业、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主体,中小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相比大型企业,中小企业自有资金的缺乏使得其更需要吸纳资金支持,但因其经营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准入门槛低等因素,中小企业融资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融资难问题愈发突出。
二、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及产生原因
(一)融资渠道狭窄。目前我国企业外源融资方式主要为股权融资、债券融资、非标融资和银行贷款四大类。中小企业通过上市以及债券融资的条件要求很高,一般中小企业难以达到;寻求民间借贷、互联网等非标渠道融资则需要企业承担更大的风险,付出更高的融资成本;银行贷款仍是中小企业融资最主要的融资渠道,但当前中小企业普遍经营能力弱、信用意识差,向其放贷意味着要承担更多不良贷款的风险,银行往往会通过延长审贷周期、提高贷款条件间接拒贷。融资渠道的狭窄使得中小企业融资非常困难,融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客观上极大程度制约了中小企业快速发展。
(二) 融资成本较高。近几年数据显示,中小企业融资成本远高于大型企业,一方面来看,中小企业受限于其生产规模和经营能力,往往采取多次短期贷款或抵押担保贷款等方式满足资金周转,金融机构重复授信与复杂手续会使得融资成本进一步增加。另一方面,在面临着紧急资金周转等情况时,因受融资渠道限制,企业可能寻求效率更高的民间借贷等方式,但其年利率一般为银行的3倍甚至更高,不但会提高企业融资成本,还会增加其他社会风险。
(三)风险防控较差。据统计,我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约三年左右,大多数企业往往逃不过初期创立时期的市场淘汰期。从企业外部因素看,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受政策影响较大,金融行业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不够,政府多头监管、权责不明等現象依然存在,都一定程度的增加了中小企业风险防控难度。从中小企业自身看,其管理模式相对落后、缺乏长期企业规划、专业人才匮乏、奖惩机制不完善、财务状况不明朗等问题使得自身风险应对能力弱,一旦企业经营不善出现产品积压,或是市场经济不景气导致绩效下降无法还贷,企业将陷入发展困境。
三、对策
(一)政府层面。一是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是金融市场健康发展的坚实基础,金融市场获得了法律保障,企业融资效率才能得到进一步提升。二是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针对中小企业的发展需求,进一步完善财政政策、监管政策和税收政策,同时加强财政、发改、市场监管等多部门协作,完善信用信息平台建设,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良好的信用信息的支撑。三是强化试点带动作用。各级政府应加强与金融机构、企业交流,创新完善风险分担等机制建设,如在有条件地区推行“苏科贷”模式,即政府可提供专项资金引导,银行进行杠杆放大,为实体制造业中企业增加信用贷款服务,以支持中小企业经营成果转化和产品市场推广,有效解决中小企业在担保信用方面的后顾之忧。
(二)金融机构层面。一是要增加有效供给。商业银行要单列中小企业的信贷计划,政策性银行要发挥好的逆周期调节作用,与中小银行规范开展面向中小企业的转贷款业务。细分中小企业的客户群体,形成中小金融市场既相互竞争又各有侧重的格局,促进金融服务的下沉。二是要降低贷款成本。银保监、央行等金融监管部门指导银行机构合理确定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督促大型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发挥低利率融资的领头雁作用,重点指导使用政策性银行转贷款低成本资金的中小银行也要降低贷款利率。三是要落实差异化监管。优化中小企业贷款的风险分类制度,改进中小企业授信的审批和风控模式,提高信贷的响应、审批、发放效率,降低中小企业的申贷成本,适当提高中小企业的不良贷款容忍度,建立健全敢贷、能贷和愿贷的长效机制。
(三)企业自身层面。一是加强人才培养。重点培养专业技术人才,打造专业化队伍,提升企业创新发展能力与市场的契合度,提高生产效能与产品质量,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从而进一步提升企业吸引信贷资金的能力。二是优化管理机制。畅通内部沟通交流,明确晋升通道与奖励机制,进一步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提升企业内部管理水平,增强企业风险防控能力。三是强化信用资质。中小企业要树立良好信用意识,完善真实的会计信息体系,加强自身的资信质量和信用水平,为多方向拓宽融资渠道提供良好的信用保障。
四、结语
综上所述,破解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少、融资成本高,融资难度大等问题还需要多方发力,中小企业应扬长避短,通过加强人才培养、提升管理水平、强化信用资质等方式,提升自身综合实力;金融机构应对不同规模企业实行差异化管理,在降低贷款成本的同时丰富贷款业务,增加有效供给;政府要进一步健全法律体系,提供宏观政策支持,科学合理地推广先进创新经验,为中小企业融资的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是一项服务实体经济、推动金融供给侧改革的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相信未来在多方共同努力下,中小企业可以从根本上摆脱资金困境,实现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静.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支持研究[D].南京大学,2018.
[2] 朱向华,万丹丹.解决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的出路:构建信用评级指标体系[J].征信,2014,(3):39-42.
[3] 杨楹源.我国中小企业金融服务问题研究[J].改革,2000,(3):86-91.
[4] 严欣杰.浙江省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与对策研究[D].浙江大学,2017.
作者简介:张如意(1970—),男,汉族,籍贯:河北衡水,职称:中级经济师,学历:经济学学士,中国人民大学投资经济专业,研究方向:投资经济。
【关键词】 中小企业 融资 银行
一、引言
中小企业,是指在我国依照营收、资产等指标合法设立的企业,包括中型企业、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主体,中小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相比大型企业,中小企业自有资金的缺乏使得其更需要吸纳资金支持,但因其经营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准入门槛低等因素,中小企业融资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融资难问题愈发突出。
二、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及产生原因
(一)融资渠道狭窄。目前我国企业外源融资方式主要为股权融资、债券融资、非标融资和银行贷款四大类。中小企业通过上市以及债券融资的条件要求很高,一般中小企业难以达到;寻求民间借贷、互联网等非标渠道融资则需要企业承担更大的风险,付出更高的融资成本;银行贷款仍是中小企业融资最主要的融资渠道,但当前中小企业普遍经营能力弱、信用意识差,向其放贷意味着要承担更多不良贷款的风险,银行往往会通过延长审贷周期、提高贷款条件间接拒贷。融资渠道的狭窄使得中小企业融资非常困难,融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客观上极大程度制约了中小企业快速发展。
(二) 融资成本较高。近几年数据显示,中小企业融资成本远高于大型企业,一方面来看,中小企业受限于其生产规模和经营能力,往往采取多次短期贷款或抵押担保贷款等方式满足资金周转,金融机构重复授信与复杂手续会使得融资成本进一步增加。另一方面,在面临着紧急资金周转等情况时,因受融资渠道限制,企业可能寻求效率更高的民间借贷等方式,但其年利率一般为银行的3倍甚至更高,不但会提高企业融资成本,还会增加其他社会风险。
(三)风险防控较差。据统计,我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约三年左右,大多数企业往往逃不过初期创立时期的市场淘汰期。从企业外部因素看,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受政策影响较大,金融行业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不够,政府多头监管、权责不明等現象依然存在,都一定程度的增加了中小企业风险防控难度。从中小企业自身看,其管理模式相对落后、缺乏长期企业规划、专业人才匮乏、奖惩机制不完善、财务状况不明朗等问题使得自身风险应对能力弱,一旦企业经营不善出现产品积压,或是市场经济不景气导致绩效下降无法还贷,企业将陷入发展困境。
三、对策
(一)政府层面。一是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是金融市场健康发展的坚实基础,金融市场获得了法律保障,企业融资效率才能得到进一步提升。二是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针对中小企业的发展需求,进一步完善财政政策、监管政策和税收政策,同时加强财政、发改、市场监管等多部门协作,完善信用信息平台建设,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良好的信用信息的支撑。三是强化试点带动作用。各级政府应加强与金融机构、企业交流,创新完善风险分担等机制建设,如在有条件地区推行“苏科贷”模式,即政府可提供专项资金引导,银行进行杠杆放大,为实体制造业中企业增加信用贷款服务,以支持中小企业经营成果转化和产品市场推广,有效解决中小企业在担保信用方面的后顾之忧。
(二)金融机构层面。一是要增加有效供给。商业银行要单列中小企业的信贷计划,政策性银行要发挥好的逆周期调节作用,与中小银行规范开展面向中小企业的转贷款业务。细分中小企业的客户群体,形成中小金融市场既相互竞争又各有侧重的格局,促进金融服务的下沉。二是要降低贷款成本。银保监、央行等金融监管部门指导银行机构合理确定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督促大型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发挥低利率融资的领头雁作用,重点指导使用政策性银行转贷款低成本资金的中小银行也要降低贷款利率。三是要落实差异化监管。优化中小企业贷款的风险分类制度,改进中小企业授信的审批和风控模式,提高信贷的响应、审批、发放效率,降低中小企业的申贷成本,适当提高中小企业的不良贷款容忍度,建立健全敢贷、能贷和愿贷的长效机制。
(三)企业自身层面。一是加强人才培养。重点培养专业技术人才,打造专业化队伍,提升企业创新发展能力与市场的契合度,提高生产效能与产品质量,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从而进一步提升企业吸引信贷资金的能力。二是优化管理机制。畅通内部沟通交流,明确晋升通道与奖励机制,进一步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提升企业内部管理水平,增强企业风险防控能力。三是强化信用资质。中小企业要树立良好信用意识,完善真实的会计信息体系,加强自身的资信质量和信用水平,为多方向拓宽融资渠道提供良好的信用保障。
四、结语
综上所述,破解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少、融资成本高,融资难度大等问题还需要多方发力,中小企业应扬长避短,通过加强人才培养、提升管理水平、强化信用资质等方式,提升自身综合实力;金融机构应对不同规模企业实行差异化管理,在降低贷款成本的同时丰富贷款业务,增加有效供给;政府要进一步健全法律体系,提供宏观政策支持,科学合理地推广先进创新经验,为中小企业融资的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是一项服务实体经济、推动金融供给侧改革的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相信未来在多方共同努力下,中小企业可以从根本上摆脱资金困境,实现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静.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支持研究[D].南京大学,2018.
[2] 朱向华,万丹丹.解决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的出路:构建信用评级指标体系[J].征信,2014,(3):39-42.
[3] 杨楹源.我国中小企业金融服务问题研究[J].改革,2000,(3):86-91.
[4] 严欣杰.浙江省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与对策研究[D].浙江大学,2017.
作者简介:张如意(1970—),男,汉族,籍贯:河北衡水,职称:中级经济师,学历:经济学学士,中国人民大学投资经济专业,研究方向:投资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