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课堂需要动静结合,体现高效。在让学生充分动起来的同时,我们要安排“静读”“静悟”与“静写”三种学习状态。让学生在静读中自主学习;在静悟中咀嚼词句;在静写中表达感受,少些浮躁,少些花哨,务实而高效。
关键词:动静结合; 高效; 静读; 静悟; 静写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6-061-001
新课标理念下的语文课堂充满动态,学生大声诵读、高声讨论、朗声回答,整个课堂呈现热烈的气氛。这种动态是有必要的,它能让学生较长时间地保持参与的激情。但语文课堂毕竟需要理性的思考、体会、揣摩,即朱熹所说的“心”到。因此语文课堂既要让学生充分地动起来,更需要安心地静下去,动静结合,才能体现高效。
一、自主学习——静读
目前,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从大声诵读课文这种模式开始,似乎成了惯例,学生读得摇头晃脑,气氛很是热烈。而大声诵读,是一种显现的学习方式,带有一定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性。所以我们不能不问学情地一味采用。请不要忘记,“出声念诵固然是读,不出声默读也是读,乃至口舌绝不运动,只用眼睛在纸面上巡行,如古人所谓目治,也是‘读’”。(叶圣陶)其实,默读作为人的一种内部精神活动,特别适用于初读课文时的大致浏览。学生潜心默读课文,看看文中有没有自己不认识或没有把握读准的字词,可以在书中标好拼音,注上记号,以提醒自己注意;文中如有很长的或难以读通顺的句子,静心想想,如何停顿,试着标一标停顿符号;课文内容深浅度如何,大致讲了什么,心中有个数……默读是一种隐性的学习方式。安静的学习环境,可以避免互相干扰,会让学生放松,进入相对自我的学习状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熟悉、去了解课文。等学生排除了字词障碍,大致熟悉了课文内容,老师再用轮读、齐读、指名读等动态的方式检查读书效果,这样似乎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例如《荷花》一课,学生默读,我巡视,及时了解学情。发现学生甲很聪明,她先看了书后田字格中的拼音,再默讀课文,注意到“花骨朵”中的“骨”读音与平时的不一样,于是将这个字注了记号,准备马上提醒大家注意。而学生乙则将“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真了不起。”这个长句子画出来,正在静静地标注停顿符号。等到学生静读得差不多了,我让两位学生将自己的发现提出来,大家讨论,练读。接下来我再安排了大声朗读的环节,学生很快读准了字音,读通了句子。
二、咀嚼词句——静悟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主动积极的思维,往往是在静态下进行。如果不给学生静悟的机会,匆匆讨论,你一言我一语,只会干扰思维的多向性,造成人云亦云的现象,学生就不会真正地感悟。我们常见课堂上出现短暂静默时,老师总是那么着急,或者让学生展开讨论,或者用暗示的语言,非得让学生马上说出感受。其实此时就应该让学生静下心来咀嚼品味,在一些重点句段中圈圈画画,批批注注,真正做到“与文本、与作者心灵对话”。在静静地感悟中,平面的文字符号会形成立体的图像,冰冷的文字会产生强烈的感情。这时的老师只需静静地巡视,或者与个别的学生进行短暂的交流,或者就共性的问题作简单的点拨,耐心等待精彩出现。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最后一节,同样的问题“参观的人只是与樟树合影吗?”,两位老师采用了不同的引导方法。看见课堂一下子静默,久久没有学生举手,第一位老师连忙暗示:“这里的树不仅仅是树啊,它还代表谁?”省却了思考过程的学生一下子活跃起来,纷纷举手,作出了“参观的人看起来是与树,实际上是与宋庆龄合影”这样肤浅的回答,老师很满意。第二位老师则高明多了,学生静默,他不着急,微笑着说:“这样的问题,确实有点儿难度,浏览一下全文,老师相信你们会找到答案的。”一片静默以后,学生还是未能举手。老师继续微笑:“作者明明在介绍宋庆龄,为什么偏偏要写樟树呢?拿起笔来,再次圈画描写樟树的语句,想一想,从这些描写樟树的语句中,你们能读到什么?”这时的课堂真静,老师来回巡视,偶然与学生作短暂的交流,看不出丝毫的着急。而学生都在认真地圈画,静心地思考。一会儿学生纷纷举起了手,对刚才的问题作出了很有个性的解答,这时的课堂动感十足,气氛热烈。
三、表达感受——静写
课文即学生模仿习作的蓝本,因此老师们都竭力找寻读写训练点,让学生在阅读感悟的基础上学会表达。由于写的环节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课堂气氛会显得很沉闷,这又成为部分老师心中的大忌。为了既体现新的理念——笔练,又能节约课堂时间,小练笔就成了一种摆设,一种衬托,短短几十秒钟的虚晃一枪,马上就进入热热闹闹的讨论交流,实际效果谁都心知肚明。
其实读写结合真的很重要,两者有机结合,相互交叉,协调发展,其收效是唯“读”唯“悟”所不能比拟的。是的,练笔需要一定的时间,那老师在备课时就应该充分地考虑到这一点。在阅读课的最后阶段,学生对文本有了充分的理解和感悟的基础上,留足时间,让学生实实在在地练笔,表达他们最真切的感受。
有位特级教师教《天游峰的扫路人》,安排了这样一个小练笔:一年后,我与老人又相遇了,大家都很激动……由于前期的品读、讨论、感悟很成功,学生有了感情积淀,练笔已是水到渠成。老师安排了足有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写,课堂很静,一片沙沙声中,老师极具耐心地巡视,不时与学生低语或静看。学生写好了,老师心中有了底,请了具有代表性的三位同学上讲台,大声朗读自己的习作,同时还要求听的同学作适当的记录,待会儿评价别人的发言。听听那些学生的发言,我明白了什么叫做“大家”——就是把学生视作课堂主角的老师。在他们看来,为了让学生真正地学有所获,课堂上安排个三五分钟甚至更长的时间来静写,值。
语文课堂既要有动态,也要有静态,一切根据学情而定,一切从效果出发。只要我们的老师坚定课堂是学生的理念,不随波逐流,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少些浮躁,少些花哨,务实而高效。
关键词:动静结合; 高效; 静读; 静悟; 静写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6-061-001
新课标理念下的语文课堂充满动态,学生大声诵读、高声讨论、朗声回答,整个课堂呈现热烈的气氛。这种动态是有必要的,它能让学生较长时间地保持参与的激情。但语文课堂毕竟需要理性的思考、体会、揣摩,即朱熹所说的“心”到。因此语文课堂既要让学生充分地动起来,更需要安心地静下去,动静结合,才能体现高效。
一、自主学习——静读
目前,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从大声诵读课文这种模式开始,似乎成了惯例,学生读得摇头晃脑,气氛很是热烈。而大声诵读,是一种显现的学习方式,带有一定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性。所以我们不能不问学情地一味采用。请不要忘记,“出声念诵固然是读,不出声默读也是读,乃至口舌绝不运动,只用眼睛在纸面上巡行,如古人所谓目治,也是‘读’”。(叶圣陶)其实,默读作为人的一种内部精神活动,特别适用于初读课文时的大致浏览。学生潜心默读课文,看看文中有没有自己不认识或没有把握读准的字词,可以在书中标好拼音,注上记号,以提醒自己注意;文中如有很长的或难以读通顺的句子,静心想想,如何停顿,试着标一标停顿符号;课文内容深浅度如何,大致讲了什么,心中有个数……默读是一种隐性的学习方式。安静的学习环境,可以避免互相干扰,会让学生放松,进入相对自我的学习状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熟悉、去了解课文。等学生排除了字词障碍,大致熟悉了课文内容,老师再用轮读、齐读、指名读等动态的方式检查读书效果,这样似乎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例如《荷花》一课,学生默读,我巡视,及时了解学情。发现学生甲很聪明,她先看了书后田字格中的拼音,再默讀课文,注意到“花骨朵”中的“骨”读音与平时的不一样,于是将这个字注了记号,准备马上提醒大家注意。而学生乙则将“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真了不起。”这个长句子画出来,正在静静地标注停顿符号。等到学生静读得差不多了,我让两位学生将自己的发现提出来,大家讨论,练读。接下来我再安排了大声朗读的环节,学生很快读准了字音,读通了句子。
二、咀嚼词句——静悟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主动积极的思维,往往是在静态下进行。如果不给学生静悟的机会,匆匆讨论,你一言我一语,只会干扰思维的多向性,造成人云亦云的现象,学生就不会真正地感悟。我们常见课堂上出现短暂静默时,老师总是那么着急,或者让学生展开讨论,或者用暗示的语言,非得让学生马上说出感受。其实此时就应该让学生静下心来咀嚼品味,在一些重点句段中圈圈画画,批批注注,真正做到“与文本、与作者心灵对话”。在静静地感悟中,平面的文字符号会形成立体的图像,冰冷的文字会产生强烈的感情。这时的老师只需静静地巡视,或者与个别的学生进行短暂的交流,或者就共性的问题作简单的点拨,耐心等待精彩出现。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最后一节,同样的问题“参观的人只是与樟树合影吗?”,两位老师采用了不同的引导方法。看见课堂一下子静默,久久没有学生举手,第一位老师连忙暗示:“这里的树不仅仅是树啊,它还代表谁?”省却了思考过程的学生一下子活跃起来,纷纷举手,作出了“参观的人看起来是与树,实际上是与宋庆龄合影”这样肤浅的回答,老师很满意。第二位老师则高明多了,学生静默,他不着急,微笑着说:“这样的问题,确实有点儿难度,浏览一下全文,老师相信你们会找到答案的。”一片静默以后,学生还是未能举手。老师继续微笑:“作者明明在介绍宋庆龄,为什么偏偏要写樟树呢?拿起笔来,再次圈画描写樟树的语句,想一想,从这些描写樟树的语句中,你们能读到什么?”这时的课堂真静,老师来回巡视,偶然与学生作短暂的交流,看不出丝毫的着急。而学生都在认真地圈画,静心地思考。一会儿学生纷纷举起了手,对刚才的问题作出了很有个性的解答,这时的课堂动感十足,气氛热烈。
三、表达感受——静写
课文即学生模仿习作的蓝本,因此老师们都竭力找寻读写训练点,让学生在阅读感悟的基础上学会表达。由于写的环节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课堂气氛会显得很沉闷,这又成为部分老师心中的大忌。为了既体现新的理念——笔练,又能节约课堂时间,小练笔就成了一种摆设,一种衬托,短短几十秒钟的虚晃一枪,马上就进入热热闹闹的讨论交流,实际效果谁都心知肚明。
其实读写结合真的很重要,两者有机结合,相互交叉,协调发展,其收效是唯“读”唯“悟”所不能比拟的。是的,练笔需要一定的时间,那老师在备课时就应该充分地考虑到这一点。在阅读课的最后阶段,学生对文本有了充分的理解和感悟的基础上,留足时间,让学生实实在在地练笔,表达他们最真切的感受。
有位特级教师教《天游峰的扫路人》,安排了这样一个小练笔:一年后,我与老人又相遇了,大家都很激动……由于前期的品读、讨论、感悟很成功,学生有了感情积淀,练笔已是水到渠成。老师安排了足有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写,课堂很静,一片沙沙声中,老师极具耐心地巡视,不时与学生低语或静看。学生写好了,老师心中有了底,请了具有代表性的三位同学上讲台,大声朗读自己的习作,同时还要求听的同学作适当的记录,待会儿评价别人的发言。听听那些学生的发言,我明白了什么叫做“大家”——就是把学生视作课堂主角的老师。在他们看来,为了让学生真正地学有所获,课堂上安排个三五分钟甚至更长的时间来静写,值。
语文课堂既要有动态,也要有静态,一切根据学情而定,一切从效果出发。只要我们的老师坚定课堂是学生的理念,不随波逐流,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少些浮躁,少些花哨,务实而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