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表现特征和判断指标探讨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3074034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表现特征和判断指标。

方法

(1)将应用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至少5 d,临床和影像学表现仍恶化的肺炎支原体肺炎定义为难治性病例,以此为初步诊断标准,将213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分为一般病例141例,难治性病例72例,回顾分析两组患儿在临床表现、外周血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CRP)、胸部影像学等方面的差别,对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表现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等,总结出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判断指标;(2)在10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中前瞻性应用这些指标,进行Kappa检验,验证其准确性。

结果

按照初步诊断标准定义的难治性病例组患儿发热时间均大于10 d,外周血白细胞(3.8 ~18.5)×109/L,发病5~10 d时,CRP均大于38 mg/L,最高者>160 mg/L,肺CT均表现为密度均匀的肺叶实变,累及范围均超过2/3肺叶,所有病变区内未见支气管充气征,CT值为40 ~50 HU,仅1例无胸腔积液;一般病例组发热时间常小于10 d,CRP常小于40 mg/L。对两组病例进行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年龄、性别、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发热超过10 d、CRP升高、影像表现为肺部高密度均匀实变影(范围超过2/3肺叶,CT值大于40 HU)为预测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判断指标(分别为OR=1.586,P=0.017;OR=4.344,P=0.001;OR=2.660,P=0.012)。当CRP为40 mg/L临界值时诊断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试验评价时敏感度为0.96,特异度为0.94。对上述指标在10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进行验证,Kappa值为0.9。

结论

对于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发热持续10 d以上、CRP大于40 mg/L、肺部高密度均匀一致实变阴影(超过2/3肺叶,CT值大于40 HU,伴或不伴有胸腔积液),可视为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Jeavons综合征的临床及脑电图特点。方法对9例Jeavons综合征患儿均进行视频脑电图(VEEG)监测,分析其临床、脑电图、治疗及预后。结果9例中女8例,男1例。眼睑肌阵挛(eyelid myoclonia,EM)起病年龄为3~9岁,起病年龄通过主诉、追诉或VEEG监测而获得,病初3例误诊、2例漏诊。9例中7例病程中有全面强直阵挛发作(GTCS),其中5例此种发作仅有1次,5例GTCS
期刊
目的分析全面性癫伴热性惊厥附加症(generalized epilepsy with febrile seizures plus,GEFS+)家系的临床表型,并筛查家系钠离子通道α1亚单位基因SCN1A突变,分析GEFS+基因型与表型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临床资料及外周血DNA,对家系受累者临床表型进行分析,并采用PCR和DNA直接测序的方法进行SCN1A基因突变筛查。结果在39个G
目的调查腹泻儿童临床分离志贺菌的流行及其耐药性,为细菌性痢疾临床治疗和感染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浙江萧山医院就诊的≤14岁腹泻患儿粪便分离的志贺菌156株,纸片扩散检测其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纸片确认试验检测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采用细菌基因组重复序列聚合酶链反应(REP-PCR)检测产ESBLs宋内志贺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结果156株志贺菌中主要为宋
目的研究2010年南京市手足口病的病原构成及肠道病毒71型(EV71)VP1编码区基因特征。方法采集南京儿童医院手足口病住院患儿的248份咽拭子标本,进行病毒分离,然后利用real-time PCR法对阳性分离物进行肠道病毒属、EV71和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鉴定。选取临床诊断为普通型病例、重型病例和危重型病例的EV71共20株进行VP1编码基因区基因扩增及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析,然后
期刊
期刊
目的了解副肿瘤综合征患儿的临床基本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副肿瘤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加以总结,对部分患儿进行术后随访。结果12例副肿瘤综合征患儿男11例,女1例,平均发病年龄(30.5±15.3)个月,病程平均(112.7±154.4)d,急性起病2例,亚急性起病3例,7例慢性起病(2例为缓解-复发或加重过程)。神经系统症状11例表现为小脑共济失调,其中3例伴有眼阵挛(眼阵挛-肌阵挛综合征),
目的分析3例诊断为C3肾小球病患儿的临床病理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患儿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并对预后转归进行随访。结果(1)3例患儿中2例男性,1例女性;起病年龄分别为9岁、12岁及5岁4个月;至活检时的病程分别为3个月、7个月及20 d,随访时间分别为2年7个月、8个月及1年6个月。(2)临床特征:全部病例都有镜下血尿,伴或不伴肉眼血尿、蛋白尿;2例血补体C3持续下降,1例位于正常低限;
目的探讨多学科镶嵌治疗对儿童气管食管瘘(tracheoesophageal fistula, TEF)的治疗效果。方法2008年4月至2011年10月,我院收治气管食管瘘患儿4例,均为女性,其中H型气管食管瘘2例,气管食管瘘手术后瘘管复发2例。手术中均在消化科、呼吸科和外科协作下,首先通过胃镜注射美蓝,经支气管镜观察美蓝初步判定瘘管的位置,之后将导引钢丝从气管镜内经瘘管导入食管内,利用胃镜活检钳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