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自古崇尚天人合一,举凡世间万物都会被直接或间接赋予人的某种灵性、气质或精神。比如,牡丹,自是人见人爱的富贵之花;松、竹、梅,被称作“岁寒三友”;梅、兰、竹、菊,被誉为“花中四君子”;而我国“十大名花”之一的莲花(荷花),除却“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酣畅淋漓的自然美感和“花开并蒂”的爱情象征外,更是被赋予了“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只留清气满乾坤”的崇高品质。虽然刘禹锡称她为“花之君子者也”,但莲花居然没有被列入“花中四君子”,我在想,也许是她太特立独行了吧。
其实,从古至今,无论是民间,还是有节操的文人,没有不喜欢莲花(荷花)的。莲属于草本植物,具有长寿命和极端高温耐性。莲花(荷花)可供观赏,莲藕是绝佳的美食,莲子可以入药,嫩莲茎(藕带)也是美味菜蔬,即便是莲叶,也可以也可以治多种疾病或泡水饮用。当然,人们喜欢莲花(荷花),并不仅仅缘于其实用性,更缘于其美学象征性和生活哲理性。
《诗经》中的莲花(荷花),取其外形和谐音,主要是象征并赞美男女爱情,这一意蕴在后世文学中得以发扬光大。从屈原《湘夫人》“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到东汉末年《古诗十九首》中的“涉江采芙蓉”,到南朝民歌《西洲曲》的“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再到晋乐府《青阳渡》的“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等等,都成为美好爱情的象征。王实甫《西厢记》中崔莺莺说:“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更是以莲为爱情的宣言。
而莲花(荷花)的生存环境和其绰约风姿,发展成了她另一脉重要文化意蕴——自然的风姿和高洁的品质。早在战国时期,伟大的诗人屈原在《离骚》中以香草自喻,将莲花的高洁君子之志确定下来。唐朝大诗人李白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经离乱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来赞扬韦良宰,而北宋大哲人周敦颐《爱莲说》发掘出“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高洁精神品质,更是将莲花(荷花)上升到了人格信仰的高度,并为后世一致认可和广泛赞扬。其“只留清气满乾坤”的清洁精神,从古至今绵延不绝,当真是“香远益清”!
从最初的生活实用物,到后来的美景欣赏对象,再到爱情意象寄托体,最后到哲理的表达载体,莲花(荷花)的角色发生了很大变化,意蕴更是得到了由浅入深的开掘,但唯一不变的是国人对于莲花(荷花)的挚爱。
其实,从古至今,无论是民间,还是有节操的文人,没有不喜欢莲花(荷花)的。莲属于草本植物,具有长寿命和极端高温耐性。莲花(荷花)可供观赏,莲藕是绝佳的美食,莲子可以入药,嫩莲茎(藕带)也是美味菜蔬,即便是莲叶,也可以也可以治多种疾病或泡水饮用。当然,人们喜欢莲花(荷花),并不仅仅缘于其实用性,更缘于其美学象征性和生活哲理性。
《诗经》中的莲花(荷花),取其外形和谐音,主要是象征并赞美男女爱情,这一意蕴在后世文学中得以发扬光大。从屈原《湘夫人》“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到东汉末年《古诗十九首》中的“涉江采芙蓉”,到南朝民歌《西洲曲》的“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再到晋乐府《青阳渡》的“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等等,都成为美好爱情的象征。王实甫《西厢记》中崔莺莺说:“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更是以莲为爱情的宣言。
而莲花(荷花)的生存环境和其绰约风姿,发展成了她另一脉重要文化意蕴——自然的风姿和高洁的品质。早在战国时期,伟大的诗人屈原在《离骚》中以香草自喻,将莲花的高洁君子之志确定下来。唐朝大诗人李白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经离乱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来赞扬韦良宰,而北宋大哲人周敦颐《爱莲说》发掘出“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高洁精神品质,更是将莲花(荷花)上升到了人格信仰的高度,并为后世一致认可和广泛赞扬。其“只留清气满乾坤”的清洁精神,从古至今绵延不绝,当真是“香远益清”!
从最初的生活实用物,到后来的美景欣赏对象,再到爱情意象寄托体,最后到哲理的表达载体,莲花(荷花)的角色发生了很大变化,意蕴更是得到了由浅入深的开掘,但唯一不变的是国人对于莲花(荷花)的挚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