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和提高中学生的写作能力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nyr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和重要内容之一,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的作文教学中,学生感到作文难写,无话可说,每次作文不是草草了事就是东拉西扯,作文水平难以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每一位语文教师高度重视的问题,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
  一、培养写作的兴趣是前提。在作文教学当中,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排除学生害怕写作文的心理因素,是提高作文质量的重要前提。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确如此,兴趣是学生学习生活中一个最积极最活跃的心理因素,是获得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开发智力的内在动力。作文训练亦如此。我们可以通过介绍一些文学家成功的故事,让学生认识到作文来源于生活,它与生活紧密相连,写作实生活的一种需要,可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抒发某种情感。让学生对作文感兴趣,爱写作文,乐写作文,才会主动去写作文。
  也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练笔,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生活是我们学习中生动、鲜活的大课堂,让学生多写自己身边的人和事,他们会觉得作文很亲切,并不生硬和枯燥。或者组织学生看新闻和各种报道,或者开展一些课外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生活感悟生活,丰富知识面,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选材,学生的思路一开拓,作文选材范围就广泛了,就有材料可写了,学生也就有了写作的兴趣,写出的作文才会言之有物,语言才会形象生动,表达的情感才会真实自然。
  还可以通过仿写训练,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对于写作水平不高的学生,应积极提倡模仿和借鉴范文,逐步培养写作兴趣,使之循序渐进地沿着写作的道路走下去,逐渐地提高写作能力。即使刚开始时的机械模仿,也应加以表扬和肯定,使他们产生写作的兴趣和欲望。课本中的许多文章都是很好的范文,学生学了课文,可以模仿写作,使学以致用。当然,当写作能力有所提高之后,还是要鼓励学生必须脱离仿写的,要走创新之路,追求自己的写法,有自己的特点。
  二、要让学生学会积累写作素材
  学生要写好作文,就必须有丰富的知识。而知识是个积累的过程,善于观察和勤于阅读则是积累知识必不可少的两个途径。
  有些学生在写作时觉得无话可说,无从下笔,那是因为头脑中缺乏感性经验和观察积累。因此我们必须要教学生学会观察,引导学生去多方位、多角度地观察生活,让学生学会积累生活素材。不过,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寓参与所积累的知识毕竟是有限的,而通过广泛的阅读则可以积累更多的知识,才能在写作中可以谈古论今,旁征博引。因此,阅读是拓宽学生思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我们要引导学生重视课内外书籍的阅读,尤其要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让学生学会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平时可以引导学生多看适合他们年龄、社会阅历的各种书籍,同时要养成写阅读笔记的习惯,常言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阅读时要学会随时积累写作素材,或做摘记:根据对读本的理解或需要,把文中的终于观点,典型事例,精彩句子或段落,名言妙句等分类摘抄在笔记本或卡片上;或写提要:把读本的内容,要点,基本情节归纳缩写;或写心得:写出感想和收获,疑问和评价。除了读各种各样的书籍,还可以“读”现代高科技产品,例如光盘、电脑网络中的相关信息,让学生在阅读的广阔天地里自由驰骋。强调学生对所读内容进行熟读精思,融会贯通,积累材料,让它成为自己写作的“源头活水”,学会迁移,并运用到作文中去。要培养学生善于从社会生活中汲取素材,提醒学生关注生活中的任何事情,学会评价、鉴赏美丑、善恶、人生世态。这样,学生不但会学习、能分析,而且见多识广,具有一定的文学素养。书读多了,自然就能博古通今,写起文章来,才胸有成竹,得心应手。可见进行积累既是学习提高语文能力的需要,又是提高读写能力的有效手段。头脑中的语言材料增多了,具有丰厚的语言积淀,说话时就能妙语连珠,出口成章;习作时就能文思泉涌,妙笔生花。
  三、要鼓励学生勤练笔,培养学生写作的习惯。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树立大的写作教学观,培养学生乐于动手的习惯。写作可以说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我们在阅读教学时应注重赏析每个词语的运用,每个句子和每个文段的表达,注重学生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的培养,寓写作知识于日常的语文教学之中,使学生广泛地猎取写作素材,厚积薄发。
  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我常要求学生留心观察,勤写片段,多记日记,以及写心得体会之类的小练笔。并要求学生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日记是学生记录每天所见所闻所感的一种最好的形式,也是不拘一格,任意表达自己感想的一种写作形式,它能让学生把自己所见、所闻、所感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这不仅是一种精神享受和乐趣,而且对提高写作水平大有益处。因此,我在作文教学中,强调每位学生每天写一则日记,可以记事,可以写人写景,也可以写小评论,发表对时事的看法和見解。这样,学生不但养成了爱动笔的好习惯,而且经过一段时间的练笔后,素材积累丰富了,写作水平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另外,要注重作文评改时的互动,提高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最难的一项教学工作。 如果一味地采用“学生写老师改”的模式,可以说是既耗时又低效;但如果能让学生参与进来,不但可以激发他们的兴趣,还能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因为每个学生就代表了一种思想,而各种思想观念的交汇碰撞,就能迸溅出智慧的火花,达到百花齐放的局面。因此作文评改时可以采用学生自评或小组互评等形式,让作文评改多元化,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当然,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要重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有表达的需要和欲望,重视学生的观察和积累,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文可写,让学生在快乐写作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
  
其他文献
近日,国际学术期刊Science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进展,他们发现一种组蛋白编码基因发生缺陷与儿童恶性肿瘤的发生有关。来自美国威斯康星麦迪逊大学的Peter W.Lewis表示,大多数
摘要:新课程理念指出,要“增加文化积淀,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课程总目标也提到要“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要“有一定的文化积淀”、“具有一定的文学鉴赏水平,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积极挖掘初中语文学科的文化内涵,对学生进行思想的启迪、文化的陶冶和精神的铸炼,从而丰厚学生的文化底蕴,为学生仿写文化作文奠定坚实的基础,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研究性学习既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教师的一种教学方式。它与传统的教学方式有着本质的区别。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根据课本去教学,根据课本去学习,一切以本为本。因此,可以说传统的教学方式以积累文化知识为核心,培养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研究性学习的全过程都是立足于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研究性学习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让学生跳一跳摸得着。如果我们长期地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学
摘要: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所以在新课程标准要求下更应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而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  引导者。课堂提问是中学数学教学中进行启发式教学的一种主要形式.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十分重要.是教师经常运用的教学手段。  课堂提问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特别是在当前如何实施好素质教育.如何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功能.如何使课堂提问在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近年来,中国国内旅游与出境旅游业发展迅速,同时将将旅游业发展视为减少农村贫困的重要政策.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高校需要适应国家教育改革形势、行业与社会发展要求,加大
臧柏荣,男,1961年12月出生于浙江省湖州市,1988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教育系。现为湖州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工艺美术师,中国建筑装饰行业高级室内建筑师,从事绘画基础和室内设计
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推行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时间相对减少,因此,清醒地认识当前语文教学实际,同时对其学科特点和学习目的要有准确、全面的认识,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改变语文教学费时但收效不佳的形象,这是每位语文教师都需认真思考的问题。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界在语文教育教学方面下了不少功夫,新的改革措施频频出台,对课程设置和教材编写也进行了不断的改造。
摘要:生物科学实验是以认识生命运动的本质和规律为目标的实践。它不是盲目的行为,而是在理性指导下的变 革现实的实践活动。在每一个实验的过程中,从实验意念的产生到实验方案的设计,从实验结果的分析到实验 报告的完成,每一步都有思维活动,每一步都是思维的结果。所以,生物科学实验有利于把学生带入发现问题 的情境,使学生在分析实验问题之中和在解决实验问题中锻炼思维能力。   科学的思维能力是科学素质的重要方面
摘要: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学教学要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倡导“自主、体验、探究、合作”,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要因材施教。对于高中物理教学,更应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训练,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能力。  关键词:新课程教学 自主 体验 探究 合作 终身发展       高中物理教学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习物理学的基础知识,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