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蛋白偶联受体4对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宫颈癌组织新生血管建立的影响和诊断价值

来源 :中国综合临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33333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究G蛋白偶联受体4(G-protein coupled receptor 4,LGR4)对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宫颈癌组织新生血管建立的影响和诊断价值。

方法

选取自2016年3月至2017年12月间来我院接受检查的HPV感染的宫颈癌患者、宫颈癌前病变者和宫颈健康者各30例作为研究对象,经研究对象本人同意后进行标本采集。免疫组化法观察三种组织标本的LGR4的阳性率,筛检试验观察LGR4在宫颈癌的分化、分期和分型中的诊断价值,观察LGR4阳性组织中相关促血管生成因子的表达。

结果

健康组织、癌前病变组织和宫颈癌组织中LGR4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104,P=0.000),且宫颈癌组织内LGR4的表达阳性率80.0%(24/30)显著高于健康组16.7%(5/30)和癌前病变组织50.0%(15/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GR4的灵敏度80.00%,特异度83.33%,阳性预测值82.76%,阴性预测值80.65%,诊断准确率81.67%和Kappa值为0.63,一致性良好。不同年龄、不同分化程度和不同临床分期LGR4阳性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实验室结果显示,在宫颈癌前病变组织和宫颈癌LGR4阳性组织中超敏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血管内皮因子和生长因子β均显著高于LGR4阴性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9.247、2.925、39.669、15.348,P均<0.05)。

结论

LGR4能够促进宫颈癌组织内新生血管的建立,对宫颈癌和宫颈癌前病变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针刀松解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治疗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腕管综合征患者40例,分为联合针刀组和倍他米松组,每组20例。联合针刀组采用超声引导下针刀治疗后注射复方倍他米松;倍他米松组仅在超声引导下注射同药,两组患者均治疗两次,每次间隔5 d。于治疗后1周、3周及1个月时采用VAS评分评估患者疼痛程度,并按改良MacNab标准评价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各时点两组VAS评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体感音乐疗法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情绪变化、认知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效果。方法将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联合组和针刺组,在常规疗法基础上联合组采用针刺联合体感音乐疗法,针刺组采用针刺治疗。治疗4、8周后,分别用Hamilton抑郁量表(HAMD)评估患者的情绪、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定患者认知功能及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I)评定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两组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基因检测指导下的肾癌个体化新辅助化疗降低不良反应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2011年1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212例肾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基因检测组102例和未行基因检测组110例。基因检测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过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进行药敏试验,并以药敏试验结果为依据对患者进行新辅助化疗;未行基因检测组患者采用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对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效果、预后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5例)及对照组(45例),两组均应用常规性对症治疗,对照组同时给奥美拉唑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患者入院24 h内持续静脉滴注生长抑素,7 d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测定两组患者治疗期
目的评价应用贝伐单抗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在治疗铂类耐药的复发性卵巢癌中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1月间于我院就诊的82例对铂类耐药的复发性卵巢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采用单纯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方案,实验组采用贝伐单抗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包括总有效率,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病情稳定和病情进展),无进展生存期
目的分析颈内动脉颅外段闭塞(EICAO)后脑动脉Ⅰ级侧支循环开放和远端血流灌注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选择EICAO患者96例为病例组,其中左侧EICAO 46例(A组)、右侧EICAO 50例(B组)和正常志愿者30名为对照组(C组)。应用彩色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大脑中动脉(MCA)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s)、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I),动脉的血流动力
目的研究6月龄以下小婴儿细菌性脑膜炎(bacterial meningitis,BM)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转归。方法对72例6月龄以下BM患儿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年龄29 d~1个月30 d为1月龄组,2~5个月30 d为2~ 5月龄组。结果6月龄以下BM发病以男婴儿(51例,70.8%)多见,1月龄居多(45例,62.5%)。异常表现包括:发热(71例,98.6%)、降钙素原升高(55例
目的探讨微创钢板接骨技术联合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对四肢粉碎性骨折患者术后骨折愈合及血清神经生长因子、血管细胞黏附分子及碱性磷酸酶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5月我院74例四肢粉碎性骨折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7)与研究组(n=37)。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研究组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联合微创钢板接骨技术,术后1~4个月进行随访。统计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围术期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