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氧化氮对兔再灌注性室性心律失常的作用及L-精氨酸干预

来源 :中国科技成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ai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免心肌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后体内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的变化及其对再灌注性室性心律失常(ventricular arrhythmia,VA)的影响.初步探讨NO对再灌注性VA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动物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L-A组、L-N组和L-A+L-N组.观察再灌注性VA的发生情况,分别测定心肌缺血前、再灌注后血清NO、丙二醛(maleic dialdehyde,MDA)水平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力,并测定受损心室肌的室颤阈值(ventricular fibrillation threshold,VFT).结果,L-A组再灌注性VA发生率(P<0.01)及严重程度(P<0.05)均低于模型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再灌注后血清NO水平和SOD活力明显降低,MDA水平升高(P均<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L-A组再灌注期血清NO水平(P<0.01)和SOD活力(P<0.05)升高,MDA水平降低(P<0.05);L-N组再灌注NO水平和SOD活力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均<0.01),而MDA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L-A组心肌缺血-再灌注后VFT值增加(P<0.05),L-N组VFT值明显降低(P<0.01).结论,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后血液中NO水平降低.NO可能通过抗氧化应激反应及稳定心肌的电生理状态而发挥抗再灌注性VA的作用.
其他文献
自1999年,实施以来,医院的会计信息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也逐渐暴露出很多的问题,因此本文作者拟对医院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应的分析,并试图提出
介绍了SCR还原剂供给系统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将柴油机共轨系统理念引入SCR还原剂供给系统,设计了集成式SCR供给系统,实现了对泵、压力容器及管道等部件的集成.这就使得SCR系统
通过对螺栓进行设计状态、化学成分、机械性能、断口宏观、微观等因素分析,找到了失效的原因,并针对性提出了改进措施.
目的:建立了刺五加软胶囊中异嗪皮啶的含量测
本研究希望从科学性、有效性、可靠性和客观性四个角度重新审视目前实施的高校体质测试评价体系,力图发现评价体系自身和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为我
作者结合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际,就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进行了初步探讨.
目的 了解脑梗死患者的心理状态,积极进行心理干预,促进康复.方法 对129例脑梗死患者进行相对应的心理干预.结果 清除患者心理障碍,使其配合治疗和护理,达到预期效果.结论 及
为了观察恶性肿瘤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对60例恶性肿瘤患者血液流变学8项指标进行检测,并与健康人作了对比.结果 显示各类恶性肿瘤患者中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高粘滞综合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血管疾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我院自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共收治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 DVT)病人60例,运用尿激酶(urokinase UK)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55岁,农民。因腰背部疼痛,双下肢无力7h于2011年12月30是入院。该患于入院前7h突然腰背部胀痛。有便意,如厕时,发现双下肢无力,起立时费力,逐渐不能活动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