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比较特殊的读者群体,大学生接受小说文本往往表现出不同于一般读者的倾向。由于校园生活环境和特定的年龄时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很多大学生偏爱从实用倾向阅读和解读小说文本,从小说人物的比较中寻求一种自身的心理优越感,从小说所展现的复杂关系中寻找自我的社会定位和情感定位。读者主体精神的过度介入,导致对小说文本的种种误读,因而教师应积极引导大学生以科学的态度正确地接受和解读小说文本。
关键词:大学生;接受;小说;实用倾向
本人在所执教的大学开设小说鉴赏通识课己十余年,接触到选修此课程的各年级和各专业的大学生。这些大学生有来自中国大陆的内招生,也有来自于中国港澳台和海外的外招生,还有极少数来自中国台湾高校的交换生。通过课堂讨论和发言、平时电邮答疑以及课程论文的写作指导等多种交流方式,真切感受到大学生接受小说作品时种种无意或有意的误读。本文旨在总结大学生这个特定的读者群体接受小说作品特有的心理动机和实用倾向,并努力探寻如何应对这种实用倾向的教学策略。
一、大学生接受小说文本的实用倾向
美国著名文学理论家艾布拉姆斯在其著作《镜与灯》提出了涉及艺术品的四个要素,即作品、艺术家、世界和读者。无论人们如何定义文学和诠释文学的本质,都不可能绕开“读者”这个艺术元素。伊格尔顿说:“文学自身其实只是对于读者的一系列‘暗示’,是要读者将一件语言作品构成为意义的种种邀请。用接受理论的术语来说,读者使本身不过是纸页上有序黑色符号链的文学作品‘具体化’(concretizes)。没有读者方面这种连续不断的积极参与,就没有任何文学作品。”
对于喜欢阅读文学作品的非中文专业的大学生群体而言,他们大多没有专门研读过文学理论方面的专业著作,往往缺乏相应的知识储备。然而,这不但没有减弱他们阅读小说作品的热情,反而因自己的“业余”身份卸掉了专业人士惯有的学术重负,拥有更广阔自由的思想阐释空间。读者皆有阐释文本的权利,而这些超越学术功利的人则在无形中自我赋予了更为强势的话语权力,其主观倾向和主体色彩更加突出和鲜明。由于审美个体意志的强制性介入,他们往往不能达到入乎其内而又出乎其外的审美境界。当下的大学生阅读小说文本往往受到以下几种“有用之用”的内在驱动力的牵制。
1.心理优越感的复现
进入大学之前,曾经以学习实力为自豪的莘莘学子难免有一种挥之不去的心理优越感,但是进入大学之后,他们会惊异地发现在同学比照之下自己变得如此普通和平凡,昔日的光环己然消失殆尽。在激烈的学业竞争背后,大学生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精神危机,大多数人会积极调整心态以适应新的环境,但也有极少数人会产生严重的心理失衡的倾向,陷入一种不可自拔的心理危机之中。若想在“重新洗牌”中顺利实现人生转型,就要在新的群体中展现自己学业上的竞争能力。大学生有各种各样的课余消遣方式,但唯有阅读小说作品既可以为学业优势锦上添花,又可以在与文学形象的相遇中获得充分的心理优越感。为了达到心理平衡和情感宣泄的实用目的,他们往往有意忽略小说作品产生的历史语境,做出生硬解读甚至有意误读,对“美”的理解严重偏离理性轨道,从而把文学寓教于乐的社会功能转变为个人自娱自乐或情感疗伤的生活方式。
沈从文的中篇小说《边城》因其“名作”的魅力和语言的可读性等方面的原因,成为喜欢阅读小说的大学生的关注对象。颇有意味的是,大学生在探讨小说人物形象时往往不自觉地流露出一种难以言喻的心理优越感。小说中有一段广为人知的关于主人公翠翠的描写,“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和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平时在渡船上遇陌生人对她有所注意时,便把光光的眼睛瞅着那陌生人,作成随时都可举步逃入深山的神气,但明白了面前的人无机心后,就又从从容容的在水边玩耍了。”作为“自然的女儿”,少女翠翠是如此的纯真和美丽,船总顺顺的天保和傩送两位年轻人都深深地爱上了她。
在众多喜欢沈从文小说的读者眼中,翠翠显然是未经俗世浸染的真善美的化身。然而,令人惊异不己甚至难以接受的是,有很多大学生(尤其是女大学生)认为翠翠外在形象并不美丽。他们武断地认为,女性傲人的资本无异于“白富美”三个字,而自小失去父母、与撑船的外祖父相依为命的翠翠,皮肤黑黑的,生活也比较清贫,既然翠翠既不白也不富,那么其何美之有?他们从翠翠自小在渡口外祖父身边长大、极少进城等某些小说细节推断,翠翠应该没有受过新式或旧式的教育。与这种鉴赏思路共同延伸的竟是一种油然而生的心理优越感:翠翠没有“我”漂亮,没有“我”见多识广。他们往往更愿意把《边城》视为成长小说,认为小说的悲剧结局主要源于尚未成年的翠翠缺乏足够的处理感情的能力,当地流行的早婚习俗也没有为翠翠提供一个自然健康的成长过程。
2.社会现实的采样
在校大学生愿意探讨情感、思考人生,但由于生活环境和条件的限制,他们的探讨和思考往往难以避免纸上谈兵的假想性质。男生与女生在阅读选择上往往各有所好,男生更偏爱武侠小说、官场小说或者有关职场方面的小说,女生则愿读情感小说,即使读武侠小说也更喜欢关注情感戏份。显然,以虚构见长的文学并不等同于真正的历史或者现实,但是,生活于象牙塔之中的很多大学生仍然相信那些值得品读的小说佳作具有比较深邃的思想和洞察力。
一般来说,人们对武侠小说的偏好与英雄主义情结有一定关系。而在大学生眼中,颇具人格魅力和超凡武功的男主人公都是值得歆羡的“理想”人物,他们不但扮演着江湖社会中举足轻重的角色,而且也赢得了众多年轻女性的青睐。虽然武侠小说所显现的历史语境基本上框定在古远的年代,但是,这些“理想”人物在各方面种种不俗的表现却诱导充满幻想的年轻读者思考这样一些问题:推动这些男主人公走向“成功”之路的动因是什么,为什么他们能够如此出类拔萃而成为传奇式的人物。在思考的同时,这些小说人物也在不自觉中成为他们塑造理想自我的镜像。尽管大学生对于成功的定位和想象还是比较朦胧和飘移的,但能力超群并且得到异性的肯定始终是他们非常憧憬和向往的人生目标。 对官场小说的青睐也显示出某些男大学生对社会现实的特有兴趣。几乎所有的大学生都要告别人际关系相对单纯的“象牙塔”,步入人际关系较为复杂的社会。某些官场小说为这些缺乏社会经验的学生群体预先了解社会打开了一扇窗口,尽管这扇窗口所展示的并不是原汁原味的社会生活。
毕业后的社会关系与校园内的同学关系不可同日而语,前者远比后者复杂。大学高年级的学生往往提前做好进入社会的思想准备和精神准备。在未实质性融入社会之前,那些贴近社会现实、富有时代特色的小说为他们提供了感知纷繁复杂的大干社会的机会。小说人物在职场上的激烈竞争和种种际遇,将成为他们考量自身职业适应能力的不可或缺的参照。
近年来,大学生报考公务员热度较高,他们在准备“公考”的同时,也在关注着网络上的相关新闻和最近比较流行的官场小说。仅就客观真实性而言,小说当然与新闻不可比拟,缺少后者的天然优势,然而,小说尤其是长篇小说所具有的时空容量和反映社会关系的立体性等方面却仍然是后者无法取代的。刘震云官场小说中那些承受巨大生存压力的机关小人物,让大学生看到了现实社会比较冷酷而真实的一面。在评价这些底层小人物时,他们经常会按人物身份、文化教育和性格特征等方面对号入座,以寻觅自己未来的踪影,设想自己未来的命运际遇。王跃文官场小说所描绘的官场潜规则和各种世态乱象,使他们依稀看见一种完全不同于校园生活意味的社会风景。尽管这种文学视界中的“风景”与真正的社会现实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对急于了解校园之外的社会生活的莘莘学子来说,阅读当下的官场小说仍然不失为某种人生的预演,他们在小说所张开的巨大的社会关系网络中总能找到类似于自己性格的那个角色。
3.个人情感世界的预警
尽管虚构是属于文学的一种特质,但是人们仍然相信那些经过大浪淘沙的小说经典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具有极强的典型性,在具有普世性的艺术价值和魅力的同时,也凝结了人类普遍性的精神追问和情感探求。爱情是文学永恒的主题。正因如此,即使阅读民国小说,读者也不会因时代语境的差异而产生较大的心理距离。
中篇小说《寒夜》最能反映巴金的创作水平,其艺术品位远远超过作家的成名作《家》。这部小说讲述了1944年发生在重庆的普通家庭的故事。男主人公汪文宣为了生存不得不做薪酬微薄的文字校对工作,在家中他又饱受婆媳大战的困扰和烦恼,在人们庆祝抗战胜利的时刻贫病交加的汪文宣离开了人世。虽然世易时移,女生仍然从女主人公曾树生的遭际中感受到职场上的无情气氛,感受到婆媳关系的微妙性及其派生的情感危机。她们虽同情软弱而善良的汪文宣,却不能认同后者的性格弱点以及处理家庭矛盾纠纷的方式。由于接受主体的主观情感色彩的彰显,在课堂讨论或者课程论文写作中,热点主要集中于在新世纪的社会语境中如何避免女主人公曾树生的职场遭遇,如何绕开汪文宣式的男性人物,如何解决婆媳矛盾等问题上。曾树生为了在抗战时期的重庆生存下去,不得不放弃大学时所学的专业到银行充当“花瓶”角色。很多女大学生认为,不能发挥专业特长或者个人能力,是女性遭遇职场潜规则的不可忽视的因素。在她们看来,无论历史语境如何变迁,一个年轻女性只要具备适应社会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就不必惧怕所谓的潜规则的威胁。相比较而言,她们更惧怕来自于个人情感的压力,她们认为汪文宣这种人物形象仍然活跃于现代社会生活之中。
大学生在忙于学业的同时,自然也会设计或展望更长远的人生和未来。与男生不同,女生对婚恋、家庭的期望往往超过对事业成功的渴望。她们和丁玲笔下的莎菲女士一样有着情感恐惧症,难以在“苇弟”和“凌吉士”之间做出抉择。她们既为张爱玲细腻而华美的笔致所吸引,又为张爱玲不动声色却不乏洞察力的叙述所震撼。她们经常惊异于张氏小说所渗透的人生与情感的本相。在她们眼中,所谓的“红玫瑰”与“白玫瑰”都无从把握自己的人生命运,因为“红”与“白”们均无法逃出男性霸权社会所制造的悲剧结局。
二、探寻应对策略
在实际教学中,面对年轻气盛的大学生的如此富有个性化的解读甚至误读,教师往往深感意外和措手不及。人们可以理解,“读者将把某些‘成见’,亦即一个由种种信念与种种期待所形成的朦胧语境,带给作品,而作品的各种特征就将在其中得到评价”。然而,如果这种“成见”超过一定限度而变成地地道道的强制阐释,那么这种评价还有何意义和价值?鉴于此,引导大学生以正确而客观的心态阅读小说,应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既不能操之过急,打击学生阅读小说的热情,也不能听之任之,对个人化的阅读心理倾向不加适当的引导。
首先,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文学理论知识,以更科学合理的审美心态阅读小说,超越实用的功利目的,进而上升到自觉的审美境界。
尽管文学接受主体有解读文本的权利和自由,但显然,这并不意味着读者有凌驾文本之上的至高无上的诠释权力。艾布拉姆斯所说的艺术作品的四要素(作品、艺术家、世界和读者),是相互牵制的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不能因为重视读者要素而忽略其他要素,毕竟作品是联结其他几个要素的核心。虽然很多时候作品需要读者的阅读才有实际存在价值,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读者阐释作品的权力是无边的,读者的解读总是合法的有效的,所谓的“误读”并不可能轻易地得到人们普遍的认同。
众所周知,审美是需要一定的心理距离的。如果离审美对象过远或过近,都同样难以产生一种比较理想的审美效应。接受主体情感的过度介入就有可能导致对审美对象的主观臆测式的价值判断,要么得出一个似是而非的错误结论,要么偏离审美对象而衍生出其他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话题。如果由《寒夜》牵扯出某些学生关心的家庭矛盾和择偶观,渐至脱离小说文本而延伸到新世纪大学生自身所喜欢涉猎的话题,那么,小说文本己经无处寄身了,小说的鉴赏也因本末倒置而成为空谈。虽然文学经典有超乎寻常的跨越时空的艺术魅力,但阅读经典仍然必须注重文学文本所产生的历史语境以及所构建的历史情境。其实,只有“入乎其内而又出乎其外”,与审美客体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才能更好地理解经典的真正涵义和艺术特质。 在课堂教与学的交流中,笔者发现很多大学生很容易“入乎其内”,却难以做到“出乎其外”。如果业余时间用文学阅读进行心理治疗,释放内心郁积的负面能量,也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本无可厚非。然而,如果在课堂学习或者写作相关课程论文的过程中,仍然时时伴随读者个人化的情绪和意气,甚至拿那些活跃于民国乡土小说世界中的人物形象与自己进行比较,并以此寻找某种优越感,实现个人情绪的宣泄,那么其性质和结果则不可日而语了。
其次,鼓励学生另辟蹊径、敢于创新。
小说鉴赏课程重在培养大学生阅读和鉴赏小说文本的能力,教师通过经典小说文本的讲解使学生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以利于逐渐提高学生的文学感知力和领悟力。教师往往通过课堂上学生的讨论、发言和期末的课程论文来考察教学目标是否实现。
这些非中文专业的大学生思维活跃,更忠实于自己的性情和内心,极少受既有理论框架的影响。他们知识结构较好,拥有属于自己的专业领域,从阅读起点和理解能力来看,都可以称得上比较理想的读者群体。在某些条件下,这些“业余”人士或许因无学业上的功利和压力而别出心裁,他们各自的专业知识也可能成为一种“意外”的优势,为其阅读小说提供一种比较新鲜的视角和思路。譬如,建筑学专业的学生在探求沈从文的《边城》中的建筑美时往往有着一种来自专业上的优势,而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在研究民国小说中的资本家形象内涵时也时常充满自信,而戏剧影视文学和导演专业的学生对小说经典的影视改编问题的探讨也显得更自如一些。在引导学生回归小说文本的同时,还应鼓励学生放开思路,从多种角度和灵活多变的方法去阅读和解读小说佳作,进而写出更有价值和分量的课程论文。一篇比较成熟的课程论文可以比较真实地体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
总之,如何利用课堂教学或课外辅导积极引导学生以科学合理的方法接受和解读小说,是小说鉴赏课程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作为通识课,学生的总体情况比较复杂,专业不一,年级参差不齐,而且基础、能力和兴趣点又迥然有异,给课堂教学带来相当大的难度和挑战。十余年来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最突出的问题,莫过于很多学生过于功利性地接受和鉴赏小说,而这种持有鲜明实用倾向的学习动机无异于使其踏上了一条思想的歧路。因此,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使学生领悟和理解审美与自由之间的张力关系,使其在回归小说文本的同时,认识和发挥专业知识的优势。唯其如此,才能使他们超越褊狭的功利目的,不断提高文学素养和陶冶情操。
关键词:大学生;接受;小说;实用倾向
本人在所执教的大学开设小说鉴赏通识课己十余年,接触到选修此课程的各年级和各专业的大学生。这些大学生有来自中国大陆的内招生,也有来自于中国港澳台和海外的外招生,还有极少数来自中国台湾高校的交换生。通过课堂讨论和发言、平时电邮答疑以及课程论文的写作指导等多种交流方式,真切感受到大学生接受小说作品时种种无意或有意的误读。本文旨在总结大学生这个特定的读者群体接受小说作品特有的心理动机和实用倾向,并努力探寻如何应对这种实用倾向的教学策略。
一、大学生接受小说文本的实用倾向
美国著名文学理论家艾布拉姆斯在其著作《镜与灯》提出了涉及艺术品的四个要素,即作品、艺术家、世界和读者。无论人们如何定义文学和诠释文学的本质,都不可能绕开“读者”这个艺术元素。伊格尔顿说:“文学自身其实只是对于读者的一系列‘暗示’,是要读者将一件语言作品构成为意义的种种邀请。用接受理论的术语来说,读者使本身不过是纸页上有序黑色符号链的文学作品‘具体化’(concretizes)。没有读者方面这种连续不断的积极参与,就没有任何文学作品。”
对于喜欢阅读文学作品的非中文专业的大学生群体而言,他们大多没有专门研读过文学理论方面的专业著作,往往缺乏相应的知识储备。然而,这不但没有减弱他们阅读小说作品的热情,反而因自己的“业余”身份卸掉了专业人士惯有的学术重负,拥有更广阔自由的思想阐释空间。读者皆有阐释文本的权利,而这些超越学术功利的人则在无形中自我赋予了更为强势的话语权力,其主观倾向和主体色彩更加突出和鲜明。由于审美个体意志的强制性介入,他们往往不能达到入乎其内而又出乎其外的审美境界。当下的大学生阅读小说文本往往受到以下几种“有用之用”的内在驱动力的牵制。
1.心理优越感的复现
进入大学之前,曾经以学习实力为自豪的莘莘学子难免有一种挥之不去的心理优越感,但是进入大学之后,他们会惊异地发现在同学比照之下自己变得如此普通和平凡,昔日的光环己然消失殆尽。在激烈的学业竞争背后,大学生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精神危机,大多数人会积极调整心态以适应新的环境,但也有极少数人会产生严重的心理失衡的倾向,陷入一种不可自拔的心理危机之中。若想在“重新洗牌”中顺利实现人生转型,就要在新的群体中展现自己学业上的竞争能力。大学生有各种各样的课余消遣方式,但唯有阅读小说作品既可以为学业优势锦上添花,又可以在与文学形象的相遇中获得充分的心理优越感。为了达到心理平衡和情感宣泄的实用目的,他们往往有意忽略小说作品产生的历史语境,做出生硬解读甚至有意误读,对“美”的理解严重偏离理性轨道,从而把文学寓教于乐的社会功能转变为个人自娱自乐或情感疗伤的生活方式。
沈从文的中篇小说《边城》因其“名作”的魅力和语言的可读性等方面的原因,成为喜欢阅读小说的大学生的关注对象。颇有意味的是,大学生在探讨小说人物形象时往往不自觉地流露出一种难以言喻的心理优越感。小说中有一段广为人知的关于主人公翠翠的描写,“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和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平时在渡船上遇陌生人对她有所注意时,便把光光的眼睛瞅着那陌生人,作成随时都可举步逃入深山的神气,但明白了面前的人无机心后,就又从从容容的在水边玩耍了。”作为“自然的女儿”,少女翠翠是如此的纯真和美丽,船总顺顺的天保和傩送两位年轻人都深深地爱上了她。
在众多喜欢沈从文小说的读者眼中,翠翠显然是未经俗世浸染的真善美的化身。然而,令人惊异不己甚至难以接受的是,有很多大学生(尤其是女大学生)认为翠翠外在形象并不美丽。他们武断地认为,女性傲人的资本无异于“白富美”三个字,而自小失去父母、与撑船的外祖父相依为命的翠翠,皮肤黑黑的,生活也比较清贫,既然翠翠既不白也不富,那么其何美之有?他们从翠翠自小在渡口外祖父身边长大、极少进城等某些小说细节推断,翠翠应该没有受过新式或旧式的教育。与这种鉴赏思路共同延伸的竟是一种油然而生的心理优越感:翠翠没有“我”漂亮,没有“我”见多识广。他们往往更愿意把《边城》视为成长小说,认为小说的悲剧结局主要源于尚未成年的翠翠缺乏足够的处理感情的能力,当地流行的早婚习俗也没有为翠翠提供一个自然健康的成长过程。
2.社会现实的采样
在校大学生愿意探讨情感、思考人生,但由于生活环境和条件的限制,他们的探讨和思考往往难以避免纸上谈兵的假想性质。男生与女生在阅读选择上往往各有所好,男生更偏爱武侠小说、官场小说或者有关职场方面的小说,女生则愿读情感小说,即使读武侠小说也更喜欢关注情感戏份。显然,以虚构见长的文学并不等同于真正的历史或者现实,但是,生活于象牙塔之中的很多大学生仍然相信那些值得品读的小说佳作具有比较深邃的思想和洞察力。
一般来说,人们对武侠小说的偏好与英雄主义情结有一定关系。而在大学生眼中,颇具人格魅力和超凡武功的男主人公都是值得歆羡的“理想”人物,他们不但扮演着江湖社会中举足轻重的角色,而且也赢得了众多年轻女性的青睐。虽然武侠小说所显现的历史语境基本上框定在古远的年代,但是,这些“理想”人物在各方面种种不俗的表现却诱导充满幻想的年轻读者思考这样一些问题:推动这些男主人公走向“成功”之路的动因是什么,为什么他们能够如此出类拔萃而成为传奇式的人物。在思考的同时,这些小说人物也在不自觉中成为他们塑造理想自我的镜像。尽管大学生对于成功的定位和想象还是比较朦胧和飘移的,但能力超群并且得到异性的肯定始终是他们非常憧憬和向往的人生目标。 对官场小说的青睐也显示出某些男大学生对社会现实的特有兴趣。几乎所有的大学生都要告别人际关系相对单纯的“象牙塔”,步入人际关系较为复杂的社会。某些官场小说为这些缺乏社会经验的学生群体预先了解社会打开了一扇窗口,尽管这扇窗口所展示的并不是原汁原味的社会生活。
毕业后的社会关系与校园内的同学关系不可同日而语,前者远比后者复杂。大学高年级的学生往往提前做好进入社会的思想准备和精神准备。在未实质性融入社会之前,那些贴近社会现实、富有时代特色的小说为他们提供了感知纷繁复杂的大干社会的机会。小说人物在职场上的激烈竞争和种种际遇,将成为他们考量自身职业适应能力的不可或缺的参照。
近年来,大学生报考公务员热度较高,他们在准备“公考”的同时,也在关注着网络上的相关新闻和最近比较流行的官场小说。仅就客观真实性而言,小说当然与新闻不可比拟,缺少后者的天然优势,然而,小说尤其是长篇小说所具有的时空容量和反映社会关系的立体性等方面却仍然是后者无法取代的。刘震云官场小说中那些承受巨大生存压力的机关小人物,让大学生看到了现实社会比较冷酷而真实的一面。在评价这些底层小人物时,他们经常会按人物身份、文化教育和性格特征等方面对号入座,以寻觅自己未来的踪影,设想自己未来的命运际遇。王跃文官场小说所描绘的官场潜规则和各种世态乱象,使他们依稀看见一种完全不同于校园生活意味的社会风景。尽管这种文学视界中的“风景”与真正的社会现实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对急于了解校园之外的社会生活的莘莘学子来说,阅读当下的官场小说仍然不失为某种人生的预演,他们在小说所张开的巨大的社会关系网络中总能找到类似于自己性格的那个角色。
3.个人情感世界的预警
尽管虚构是属于文学的一种特质,但是人们仍然相信那些经过大浪淘沙的小说经典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具有极强的典型性,在具有普世性的艺术价值和魅力的同时,也凝结了人类普遍性的精神追问和情感探求。爱情是文学永恒的主题。正因如此,即使阅读民国小说,读者也不会因时代语境的差异而产生较大的心理距离。
中篇小说《寒夜》最能反映巴金的创作水平,其艺术品位远远超过作家的成名作《家》。这部小说讲述了1944年发生在重庆的普通家庭的故事。男主人公汪文宣为了生存不得不做薪酬微薄的文字校对工作,在家中他又饱受婆媳大战的困扰和烦恼,在人们庆祝抗战胜利的时刻贫病交加的汪文宣离开了人世。虽然世易时移,女生仍然从女主人公曾树生的遭际中感受到职场上的无情气氛,感受到婆媳关系的微妙性及其派生的情感危机。她们虽同情软弱而善良的汪文宣,却不能认同后者的性格弱点以及处理家庭矛盾纠纷的方式。由于接受主体的主观情感色彩的彰显,在课堂讨论或者课程论文写作中,热点主要集中于在新世纪的社会语境中如何避免女主人公曾树生的职场遭遇,如何绕开汪文宣式的男性人物,如何解决婆媳矛盾等问题上。曾树生为了在抗战时期的重庆生存下去,不得不放弃大学时所学的专业到银行充当“花瓶”角色。很多女大学生认为,不能发挥专业特长或者个人能力,是女性遭遇职场潜规则的不可忽视的因素。在她们看来,无论历史语境如何变迁,一个年轻女性只要具备适应社会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就不必惧怕所谓的潜规则的威胁。相比较而言,她们更惧怕来自于个人情感的压力,她们认为汪文宣这种人物形象仍然活跃于现代社会生活之中。
大学生在忙于学业的同时,自然也会设计或展望更长远的人生和未来。与男生不同,女生对婚恋、家庭的期望往往超过对事业成功的渴望。她们和丁玲笔下的莎菲女士一样有着情感恐惧症,难以在“苇弟”和“凌吉士”之间做出抉择。她们既为张爱玲细腻而华美的笔致所吸引,又为张爱玲不动声色却不乏洞察力的叙述所震撼。她们经常惊异于张氏小说所渗透的人生与情感的本相。在她们眼中,所谓的“红玫瑰”与“白玫瑰”都无从把握自己的人生命运,因为“红”与“白”们均无法逃出男性霸权社会所制造的悲剧结局。
二、探寻应对策略
在实际教学中,面对年轻气盛的大学生的如此富有个性化的解读甚至误读,教师往往深感意外和措手不及。人们可以理解,“读者将把某些‘成见’,亦即一个由种种信念与种种期待所形成的朦胧语境,带给作品,而作品的各种特征就将在其中得到评价”。然而,如果这种“成见”超过一定限度而变成地地道道的强制阐释,那么这种评价还有何意义和价值?鉴于此,引导大学生以正确而客观的心态阅读小说,应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既不能操之过急,打击学生阅读小说的热情,也不能听之任之,对个人化的阅读心理倾向不加适当的引导。
首先,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文学理论知识,以更科学合理的审美心态阅读小说,超越实用的功利目的,进而上升到自觉的审美境界。
尽管文学接受主体有解读文本的权利和自由,但显然,这并不意味着读者有凌驾文本之上的至高无上的诠释权力。艾布拉姆斯所说的艺术作品的四要素(作品、艺术家、世界和读者),是相互牵制的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不能因为重视读者要素而忽略其他要素,毕竟作品是联结其他几个要素的核心。虽然很多时候作品需要读者的阅读才有实际存在价值,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读者阐释作品的权力是无边的,读者的解读总是合法的有效的,所谓的“误读”并不可能轻易地得到人们普遍的认同。
众所周知,审美是需要一定的心理距离的。如果离审美对象过远或过近,都同样难以产生一种比较理想的审美效应。接受主体情感的过度介入就有可能导致对审美对象的主观臆测式的价值判断,要么得出一个似是而非的错误结论,要么偏离审美对象而衍生出其他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话题。如果由《寒夜》牵扯出某些学生关心的家庭矛盾和择偶观,渐至脱离小说文本而延伸到新世纪大学生自身所喜欢涉猎的话题,那么,小说文本己经无处寄身了,小说的鉴赏也因本末倒置而成为空谈。虽然文学经典有超乎寻常的跨越时空的艺术魅力,但阅读经典仍然必须注重文学文本所产生的历史语境以及所构建的历史情境。其实,只有“入乎其内而又出乎其外”,与审美客体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才能更好地理解经典的真正涵义和艺术特质。 在课堂教与学的交流中,笔者发现很多大学生很容易“入乎其内”,却难以做到“出乎其外”。如果业余时间用文学阅读进行心理治疗,释放内心郁积的负面能量,也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本无可厚非。然而,如果在课堂学习或者写作相关课程论文的过程中,仍然时时伴随读者个人化的情绪和意气,甚至拿那些活跃于民国乡土小说世界中的人物形象与自己进行比较,并以此寻找某种优越感,实现个人情绪的宣泄,那么其性质和结果则不可日而语了。
其次,鼓励学生另辟蹊径、敢于创新。
小说鉴赏课程重在培养大学生阅读和鉴赏小说文本的能力,教师通过经典小说文本的讲解使学生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以利于逐渐提高学生的文学感知力和领悟力。教师往往通过课堂上学生的讨论、发言和期末的课程论文来考察教学目标是否实现。
这些非中文专业的大学生思维活跃,更忠实于自己的性情和内心,极少受既有理论框架的影响。他们知识结构较好,拥有属于自己的专业领域,从阅读起点和理解能力来看,都可以称得上比较理想的读者群体。在某些条件下,这些“业余”人士或许因无学业上的功利和压力而别出心裁,他们各自的专业知识也可能成为一种“意外”的优势,为其阅读小说提供一种比较新鲜的视角和思路。譬如,建筑学专业的学生在探求沈从文的《边城》中的建筑美时往往有着一种来自专业上的优势,而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在研究民国小说中的资本家形象内涵时也时常充满自信,而戏剧影视文学和导演专业的学生对小说经典的影视改编问题的探讨也显得更自如一些。在引导学生回归小说文本的同时,还应鼓励学生放开思路,从多种角度和灵活多变的方法去阅读和解读小说佳作,进而写出更有价值和分量的课程论文。一篇比较成熟的课程论文可以比较真实地体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
总之,如何利用课堂教学或课外辅导积极引导学生以科学合理的方法接受和解读小说,是小说鉴赏课程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作为通识课,学生的总体情况比较复杂,专业不一,年级参差不齐,而且基础、能力和兴趣点又迥然有异,给课堂教学带来相当大的难度和挑战。十余年来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最突出的问题,莫过于很多学生过于功利性地接受和鉴赏小说,而这种持有鲜明实用倾向的学习动机无异于使其踏上了一条思想的歧路。因此,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使学生领悟和理解审美与自由之间的张力关系,使其在回归小说文本的同时,认识和发挥专业知识的优势。唯其如此,才能使他们超越褊狭的功利目的,不断提高文学素养和陶冶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