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工程由两栋高度相同、体型相当的塔体组成的高位连体复杂高层建筑,塔楼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墻结构,连接体采用钢桁架结构。主要介绍本结构的结构布置与计算分析方法。
【关键词】 连体 复杂高层 钢桁架
1 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佛山市顺德区龙江镇,总建筑面积10.4万m2,其中地下3.7万m2,地上6.7万m2,总高度99.45m。工程地下二层,局部为商业,其余为车库、人防地下室及设备用房。地上分为主楼及裙楼,其中裙楼三层主要为商业、娱乐、餐饮等,屋面标高15.4m。主楼为两塔楼,从二十四层至天面层两塔楼连成一体,形成连体结构,屋面标高99.45m,主要为酒店和办公楼。建筑效果图如图1。地下室不设缝,通过伸缩后浇带解决超长混凝土收缩问题,各单体建筑在地面以上通过设缝分成独立的单体,以满足伸缩、变形及抗震的要求。群楼均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主楼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连体部分采用钢结构。
该工程结构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加速度为0.1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场地类别为Ⅱ类,特征周期为0.35s;风荷载按100年重现期的基本风压取值,并考虑连体结构风力相互干扰的群体效应,增大系数取1.15,风压为0.76KN/ m2,地面粗糙度为B类。主楼抗震等级为二级,连体部分为一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甲级。
2 基础及地下室设计
根据地质勘查报告,下部基岩为泥质粉砂岩,岩面距地下室底板底面约10.0m,岩石天然湿度单轴抗压强度为14Mpa。经多方案比较,选用人工挖孔灌注桩。
柱下采用一柱一桩,剪力墙筒体下采用群桩基础,桩身强度C35。桩身直径为1.2~2.2m,扩底直径为1.8~3.0m。各独立承台间用800mm厚的底板连成一体。
裙楼基础由于柱轴力较小,采用天然筏板基础以强风化岩层为持力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700Kpa,局部布置抗拔钻孔桩解决结构上浮的问题。(如图1图2)
3 上部结构设计
主楼由两个塔楼组成,A塔平面尺寸为40.5mx19.0m,B塔平面尺寸为40.65mx19.0m。两塔均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空中连体采用空间钢桁架结构。主要结构平面布置见图3~4。
钢结构主要材料为Q345B焊接工字钢。当板厚≥40mm时,要求Z向性能钢材。
两主楼在24层~天面层由钢结构连体相连,跨度13.5m,宽度为8.5m,高度为11.85m。连体结构竖向采用两榀钢桁架结构体系(见图2),上下弦杆为H900x500x50x50,腹杆为H500x500x20x40,节点采用全熔透焊缝连接。连体部分及相邻两跨内的板厚为200mm,各钢结构梁伸入塔楼一跨,加强连体钢结构与塔楼混凝土结构的连接。
4 结构分析
工程采用SATWE,PMSAP两种软件进行结构整体弹性阶段的对比分析(见表1),并进行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表1的结果均满足规范[1][2]相关要求。
5 结语
本工程两塔楼体型、高度比较一致,结构动力特性相当,对做连体结构部分比较有利。由于钢结构自重轻,强度高,采用钢结构桁架连体结构体系比较合理,在多遇地震和罕遇地震作用下均能保证结构具有一定的安全储备。
参考文献
[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关键词】 连体 复杂高层 钢桁架
1 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佛山市顺德区龙江镇,总建筑面积10.4万m2,其中地下3.7万m2,地上6.7万m2,总高度99.45m。工程地下二层,局部为商业,其余为车库、人防地下室及设备用房。地上分为主楼及裙楼,其中裙楼三层主要为商业、娱乐、餐饮等,屋面标高15.4m。主楼为两塔楼,从二十四层至天面层两塔楼连成一体,形成连体结构,屋面标高99.45m,主要为酒店和办公楼。建筑效果图如图1。地下室不设缝,通过伸缩后浇带解决超长混凝土收缩问题,各单体建筑在地面以上通过设缝分成独立的单体,以满足伸缩、变形及抗震的要求。群楼均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主楼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连体部分采用钢结构。
该工程结构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加速度为0.1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场地类别为Ⅱ类,特征周期为0.35s;风荷载按100年重现期的基本风压取值,并考虑连体结构风力相互干扰的群体效应,增大系数取1.15,风压为0.76KN/ m2,地面粗糙度为B类。主楼抗震等级为二级,连体部分为一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甲级。
2 基础及地下室设计
根据地质勘查报告,下部基岩为泥质粉砂岩,岩面距地下室底板底面约10.0m,岩石天然湿度单轴抗压强度为14Mpa。经多方案比较,选用人工挖孔灌注桩。
柱下采用一柱一桩,剪力墙筒体下采用群桩基础,桩身强度C35。桩身直径为1.2~2.2m,扩底直径为1.8~3.0m。各独立承台间用800mm厚的底板连成一体。
裙楼基础由于柱轴力较小,采用天然筏板基础以强风化岩层为持力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700Kpa,局部布置抗拔钻孔桩解决结构上浮的问题。(如图1图2)
3 上部结构设计
主楼由两个塔楼组成,A塔平面尺寸为40.5mx19.0m,B塔平面尺寸为40.65mx19.0m。两塔均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空中连体采用空间钢桁架结构。主要结构平面布置见图3~4。
钢结构主要材料为Q345B焊接工字钢。当板厚≥40mm时,要求Z向性能钢材。
两主楼在24层~天面层由钢结构连体相连,跨度13.5m,宽度为8.5m,高度为11.85m。连体结构竖向采用两榀钢桁架结构体系(见图2),上下弦杆为H900x500x50x50,腹杆为H500x500x20x40,节点采用全熔透焊缝连接。连体部分及相邻两跨内的板厚为200mm,各钢结构梁伸入塔楼一跨,加强连体钢结构与塔楼混凝土结构的连接。
4 结构分析
工程采用SATWE,PMSAP两种软件进行结构整体弹性阶段的对比分析(见表1),并进行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表1的结果均满足规范[1][2]相关要求。
5 结语
本工程两塔楼体型、高度比较一致,结构动力特性相当,对做连体结构部分比较有利。由于钢结构自重轻,强度高,采用钢结构桁架连体结构体系比较合理,在多遇地震和罕遇地震作用下均能保证结构具有一定的安全储备。
参考文献
[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