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国民经济建设中能源问题已经成为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在国家战略实施中,可持续发展如何实现是关注的重点。本文主要基于现阶段建筑节能的发展情况,对制冷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教学方法的改革及教学体系的优化,强调教学中要将理论知识学习与实际工程相结合,通过相关考核方式的制定,实现实践教学改革的目标。此外,在教学中对制冷新技术也进行简单的介绍,对学生的创新发展意识与环保节能意识进行培养。
【关键词】制冷技术 教学方法 实践性 节能环保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2-0104-02
在我国能源消耗中,建筑能耗是主要消耗类型,而在建筑能耗中,空调制冷能耗又占据绝大部分,这也促使了空调制冷节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因此,在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上也要加强节能及环保方面的意识培养。在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安排上要做优化,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把尽量多的、实用的、适合社会发展的技术教授给专业技术人员。在能源工程相关专业中,制冷技术课程属于专业课程,学习该课程需要将传热学、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机械原理、自动控制等学科基础知识作为基础,在实际制冷设备与系统内做到灵活应用,所以制冷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与综合性比较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提高教学的质量,是教师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一、制冷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间内容有重复的现象
制冷技术课程主要包含制冷循环原理、制冷压缩机、制冷剂、载冷剂、制冷管路设计、节流机构、制冷换热设备、制冷装置自动控等内容。例如,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课程、传热学课程与制冷技术课程在换热器计算中存在内容重复的现象。因为不同课程教材的编写者是不同的,而且教师也不同,在相同内容的编写和讲解中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反馈到学生方面,有可能对学生造成混乱。
2.教学缺乏系统性
当前制冷技术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侧重的是制冷循环系统的内容,对不同部件在制冷中的热力性能进行单独的分析,对基于系统的概念阐述较少,而大部分是各部件性能的分析,主要讲解各部件之间的关系和不同部件与系统的关系。而对于整个系统的讲解中,缺少对设备组合后的综合考虑,在输送制冷剂、冷却劑、载冷剂的基础上,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教学在这方面相对比较欠缺。
3.教学课时制定不合理
在诸多学校中,大部分都选择《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作为主要的教材,该教材在编写的过程中设计课时为60课时,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课时被严重压缩,基本都设置为48课时,还有的学校更是将课时压缩到32课时,导致该门课程教学压力非常大。所以大部分教师在授课时,都存在赶课程进度的问题,基本都是利用多媒体教学,将教学的节奏不断的加快,很多内容几乎都是一带而过,学生很难用少量的课时消化大量的知识,因此,对教学效果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4.教学方法单一
在制冷技术教学中,主要采用的教学方式是填鸭式教学,不管是多媒体教学还是板书教学,学生在课堂中都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在课堂中学生对所学知识都仅仅是感性的认识,没有时间和空间对知识进行思考。对该课程的内容进行分析后可知,制冷技术课程的核心内容就是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的热力学原理,大多数都是纯理论叙述,通过死记硬背无法对这些理论进行理解,在遇到实际设备的时候,往往发现与学习的内容对不上号。而且课程所设计的理论知识在其它课程中都有所设计,因为教学中都是一带而过,学生对知识的原理及过程无法深入理解,导致理论和实际技术无法联系到一起。长此以往,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都比较差。
5.考核机制落后
在对课程进行考核的时候,多数学校仍以理论考试为主,这也就造成了学生学习的时候也只是重视理论知识,注意力集中在设备及系统的工作原理方面,而对设备或系统的应用场所、应用范围等了解不多,这都是由于教学与实践脱节造成的,尤其对实际制冷技术生产环境不了解,导致对实际工程中出现的问题无法通过方案设计合理解决,所以,当前的考核机制对于学生创新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都不利。
6.节能环保知识涉及较少
在目前的制冷技术教学中,教师很多时候注重的是对一些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实践中需要注意的技术要点等内容,对于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环保问题、节能问题涉及不多,这也就造成了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在技术应用中很多时候不会注意节能和环保问题。随着低碳环保时代的发展,要求制冷技术教学中也要注重环保与节能知识的教授,让学生形成节能环保的意识。
二、制冷技术实践教学方法改革的措施
1.优化教学内容
针对当前制冷技术课程在多数学校都存在压缩课时的现象,需要对课程的内容进行优化调整,帮助学生更加系统的了解教学内容。对原教学内容根据性质、内容、结构及逻辑关系等进行整合,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容对课程教学的内容能全部掌握。对教学内容可整合为以下几个大的部分:基本理论部分(蒸汽压缩式制冷热力学原理)、设备部分(制冷压缩机、节流机构、蒸发器、冷凝器及辅助设备)、系统部分(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制冷剂、载冷剂)、调节控制部分(制冷装置运行与调节)及吸收式制冷部分,每一个部分是相对独立的,而又相互联系,对空调制冷技术的理论与实践全部覆盖。通过课程内容的优化,使学生在有限的学习实践内容对制冷技术课程内容全面的掌握。
2.多样化的理论教学
在实际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教师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也应该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相结合进行。(1)引入工程实例,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根据制冷技术课程的特征,结合工程案例,将相关内容的背景、信息等介绍给学生。在选择案例的时候,应该注重案例的难度,也就是说在难度把握上要注重案例的层次性,根据学生学习的不同阶段,所选案例也要贴近学生生活。如往届学生参加校外实践活动的成果或是获奖作品等,这些学生都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学习的兴趣也能够很好的调动起来。(2)开展互动式教学。为了转变传统教学的单一性,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出来,在教学中,应该结合多种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提问教学、角色互换教学等模式,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这样学习的效果才能体现出来。(3)启发式与开放式教学相结合。在教学中,重点讲解课程的难点知识和重点知识,对于简单的知识或者有类似的内容,可以让学生自己学习,教师进行启发和引导,这样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逐渐提高,在学习过程中有问题或困难也能够独立的去解决,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采用比较启发法,通过对相关内容进行对比,寻找问题,激发起学生对未知知识的探索能力,调动学生的主动学习的意识。 3.與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对于制冷技术课程而言,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不管是大型公共建筑,还是民用住宅,制冷设备都不可缺少。因此,在对相关知识进行讲解的时候,可以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进行教学。从实际生活中的制冷设备开始,利用实物进行讲解,这样学生可以直观的看到设备的工作原理,结合设备的实际运作,让学生理解制冷系统中相关设备的作用。为了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提高,对制冷设备进行讲解的时候,如果条件允许,可以组织学生到实验室或空调厂进行参观,观看设备的拆解、组装及设备的内部构造。通过实验及参观教学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该课程的重要性。对于学校而言,应该建立开放式的实验室,让学生随时可以参观,并能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此外,学校和企业也要展开合作,一方面在人才培养中有针对性,另一方面学生可以到企业进行实习,获取更多实践的机会,使学习的理论能够运用到实践中。
4.考核机制多样化
以理论知识的考核作为学习效果的唯一衡量标准显然不能满足该课程的考核要求,为了对学生全面的进行考察,在考核标准的制定中,应该将理论、实践均作为考核的标准,通过多种考核形式的运用,让学生全面的展示自我。可以通过闭卷考试结合开卷考试、笔试结合口试、平时成绩结合期末成绩、理论考试结合实践考试等方式,实现考核方式的多元化。
5.加强节能环保教学
在具体的教学和实践中,教师应该有意识的增加节能与环保知识,在制冷技术的学习和应用中,注重技术环保效益的实现,可以利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能源消耗、资源浪费等环保节能负面材料,对学生进行教育,让其懂得节能与环保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在未来的工作生产活动中,更好的实现制冷技术的环保性与节能性。
三、结语
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对制冷技术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求该课程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要与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要求学生在学习中不但要对理论知识进行掌握,还要能够通过实践机会锻炼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此外,由于制冷技术的发展速度比较快,很多新技术在课本中都没有涉及到,因此在教学中,还应该将当前出现的新技术增加到课程教学中,如磁制冷技术、气体制冷技术、电热制冷技术、相变制冷技术及辐射式制冷技术等,对这些新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讲解,让学生能够从课堂中了解当前最前沿的制冷知识,也让学生知道不管是何种新技术,其理论都源于课本,学习中要重视课本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在学习中,通过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了学生的环保意识与创新思维,教学质量也能进一步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宋翀芳,王美萍,雷勇刚,等.《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的研究[J].山西科技,2009,29(3):97-99.
[2]宋桂梅,亓玉栋.“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0,(6):9-10.
[3]张国东,魏龙.高职制冷空调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制冷与空调,2010,(06):228-229.
【关键词】制冷技术 教学方法 实践性 节能环保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2-0104-02
在我国能源消耗中,建筑能耗是主要消耗类型,而在建筑能耗中,空调制冷能耗又占据绝大部分,这也促使了空调制冷节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因此,在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上也要加强节能及环保方面的意识培养。在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安排上要做优化,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把尽量多的、实用的、适合社会发展的技术教授给专业技术人员。在能源工程相关专业中,制冷技术课程属于专业课程,学习该课程需要将传热学、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机械原理、自动控制等学科基础知识作为基础,在实际制冷设备与系统内做到灵活应用,所以制冷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与综合性比较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提高教学的质量,是教师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一、制冷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间内容有重复的现象
制冷技术课程主要包含制冷循环原理、制冷压缩机、制冷剂、载冷剂、制冷管路设计、节流机构、制冷换热设备、制冷装置自动控等内容。例如,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课程、传热学课程与制冷技术课程在换热器计算中存在内容重复的现象。因为不同课程教材的编写者是不同的,而且教师也不同,在相同内容的编写和讲解中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反馈到学生方面,有可能对学生造成混乱。
2.教学缺乏系统性
当前制冷技术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侧重的是制冷循环系统的内容,对不同部件在制冷中的热力性能进行单独的分析,对基于系统的概念阐述较少,而大部分是各部件性能的分析,主要讲解各部件之间的关系和不同部件与系统的关系。而对于整个系统的讲解中,缺少对设备组合后的综合考虑,在输送制冷剂、冷却劑、载冷剂的基础上,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教学在这方面相对比较欠缺。
3.教学课时制定不合理
在诸多学校中,大部分都选择《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作为主要的教材,该教材在编写的过程中设计课时为60课时,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课时被严重压缩,基本都设置为48课时,还有的学校更是将课时压缩到32课时,导致该门课程教学压力非常大。所以大部分教师在授课时,都存在赶课程进度的问题,基本都是利用多媒体教学,将教学的节奏不断的加快,很多内容几乎都是一带而过,学生很难用少量的课时消化大量的知识,因此,对教学效果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4.教学方法单一
在制冷技术教学中,主要采用的教学方式是填鸭式教学,不管是多媒体教学还是板书教学,学生在课堂中都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在课堂中学生对所学知识都仅仅是感性的认识,没有时间和空间对知识进行思考。对该课程的内容进行分析后可知,制冷技术课程的核心内容就是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的热力学原理,大多数都是纯理论叙述,通过死记硬背无法对这些理论进行理解,在遇到实际设备的时候,往往发现与学习的内容对不上号。而且课程所设计的理论知识在其它课程中都有所设计,因为教学中都是一带而过,学生对知识的原理及过程无法深入理解,导致理论和实际技术无法联系到一起。长此以往,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都比较差。
5.考核机制落后
在对课程进行考核的时候,多数学校仍以理论考试为主,这也就造成了学生学习的时候也只是重视理论知识,注意力集中在设备及系统的工作原理方面,而对设备或系统的应用场所、应用范围等了解不多,这都是由于教学与实践脱节造成的,尤其对实际制冷技术生产环境不了解,导致对实际工程中出现的问题无法通过方案设计合理解决,所以,当前的考核机制对于学生创新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都不利。
6.节能环保知识涉及较少
在目前的制冷技术教学中,教师很多时候注重的是对一些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实践中需要注意的技术要点等内容,对于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环保问题、节能问题涉及不多,这也就造成了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在技术应用中很多时候不会注意节能和环保问题。随着低碳环保时代的发展,要求制冷技术教学中也要注重环保与节能知识的教授,让学生形成节能环保的意识。
二、制冷技术实践教学方法改革的措施
1.优化教学内容
针对当前制冷技术课程在多数学校都存在压缩课时的现象,需要对课程的内容进行优化调整,帮助学生更加系统的了解教学内容。对原教学内容根据性质、内容、结构及逻辑关系等进行整合,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容对课程教学的内容能全部掌握。对教学内容可整合为以下几个大的部分:基本理论部分(蒸汽压缩式制冷热力学原理)、设备部分(制冷压缩机、节流机构、蒸发器、冷凝器及辅助设备)、系统部分(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制冷剂、载冷剂)、调节控制部分(制冷装置运行与调节)及吸收式制冷部分,每一个部分是相对独立的,而又相互联系,对空调制冷技术的理论与实践全部覆盖。通过课程内容的优化,使学生在有限的学习实践内容对制冷技术课程内容全面的掌握。
2.多样化的理论教学
在实际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教师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也应该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相结合进行。(1)引入工程实例,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根据制冷技术课程的特征,结合工程案例,将相关内容的背景、信息等介绍给学生。在选择案例的时候,应该注重案例的难度,也就是说在难度把握上要注重案例的层次性,根据学生学习的不同阶段,所选案例也要贴近学生生活。如往届学生参加校外实践活动的成果或是获奖作品等,这些学生都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学习的兴趣也能够很好的调动起来。(2)开展互动式教学。为了转变传统教学的单一性,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出来,在教学中,应该结合多种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提问教学、角色互换教学等模式,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这样学习的效果才能体现出来。(3)启发式与开放式教学相结合。在教学中,重点讲解课程的难点知识和重点知识,对于简单的知识或者有类似的内容,可以让学生自己学习,教师进行启发和引导,这样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逐渐提高,在学习过程中有问题或困难也能够独立的去解决,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采用比较启发法,通过对相关内容进行对比,寻找问题,激发起学生对未知知识的探索能力,调动学生的主动学习的意识。 3.與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对于制冷技术课程而言,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不管是大型公共建筑,还是民用住宅,制冷设备都不可缺少。因此,在对相关知识进行讲解的时候,可以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进行教学。从实际生活中的制冷设备开始,利用实物进行讲解,这样学生可以直观的看到设备的工作原理,结合设备的实际运作,让学生理解制冷系统中相关设备的作用。为了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提高,对制冷设备进行讲解的时候,如果条件允许,可以组织学生到实验室或空调厂进行参观,观看设备的拆解、组装及设备的内部构造。通过实验及参观教学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该课程的重要性。对于学校而言,应该建立开放式的实验室,让学生随时可以参观,并能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此外,学校和企业也要展开合作,一方面在人才培养中有针对性,另一方面学生可以到企业进行实习,获取更多实践的机会,使学习的理论能够运用到实践中。
4.考核机制多样化
以理论知识的考核作为学习效果的唯一衡量标准显然不能满足该课程的考核要求,为了对学生全面的进行考察,在考核标准的制定中,应该将理论、实践均作为考核的标准,通过多种考核形式的运用,让学生全面的展示自我。可以通过闭卷考试结合开卷考试、笔试结合口试、平时成绩结合期末成绩、理论考试结合实践考试等方式,实现考核方式的多元化。
5.加强节能环保教学
在具体的教学和实践中,教师应该有意识的增加节能与环保知识,在制冷技术的学习和应用中,注重技术环保效益的实现,可以利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能源消耗、资源浪费等环保节能负面材料,对学生进行教育,让其懂得节能与环保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在未来的工作生产活动中,更好的实现制冷技术的环保性与节能性。
三、结语
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对制冷技术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求该课程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要与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要求学生在学习中不但要对理论知识进行掌握,还要能够通过实践机会锻炼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此外,由于制冷技术的发展速度比较快,很多新技术在课本中都没有涉及到,因此在教学中,还应该将当前出现的新技术增加到课程教学中,如磁制冷技术、气体制冷技术、电热制冷技术、相变制冷技术及辐射式制冷技术等,对这些新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讲解,让学生能够从课堂中了解当前最前沿的制冷知识,也让学生知道不管是何种新技术,其理论都源于课本,学习中要重视课本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在学习中,通过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了学生的环保意识与创新思维,教学质量也能进一步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宋翀芳,王美萍,雷勇刚,等.《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的研究[J].山西科技,2009,29(3):97-99.
[2]宋桂梅,亓玉栋.“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0,(6):9-10.
[3]张国东,魏龙.高职制冷空调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制冷与空调,2010,(06):228-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