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困难职工档案是做好帮扶跟踪工作的重要依据,是工会送温暖和帮扶工作的前提,更是工会服务职工群众、服务社会和谐稳定大局的重要基础工作。没有完善的困难职工档案,就无法实行更系统的帮扶管理工作。当前困难职工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对困难职工档案管理工作不够重视;二是困难职工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三是困难职工档案不够规范;四是困难职工档案动态管理相对滞后。要做好困难职工档案管理工作,一是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二是全面摸底,掌握实情;三是把握关键环节,规范工作运行;四是加强支撑条件,坚实工作基础;五是深入分析研究,提高利用价值。
关键词:困难职工档案 管理 探讨
困难职工档案管理是工会送温暖和帮扶工作的前提,更是工会服务职工群众、服务社会和谐稳定大局的重要基础工作。如哪些职工属于困难职工,他们各自家庭的特点有哪些,他们存在哪些主要困难,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工会组织去调研核实,并建立起必要的信息档案,这样更有利于工会帮扶解困工作的组织实施。建立困难职工档案,首先要建立企业困难职工花名册及登记表,如实做好困难职工情况登记,详细记录困难职工的个人情况、家庭成员情况以及困难状况,使工会对每位困难职工情况都了如指掌,并将花名册与情况登记表形成配套资料,作为困难职工档案的原始资料。其次,对在册困难职工实施帮扶后,做好每次帮扶效果的情况登记,保存好每次帮扶过程的资料记录,并积极关注困难职工的工作和生活情况的变化,对帮扶对象实行动态管理。再次,对困难职工档案进行分类、编号、入册归档,做到记录清晰、有据可查。困难职工档案的建立,不但便于工会组织掌握困难职工的真实信息,有利于工会做好帮扶解困的后续工作,同事也能有效促进企业工会帮扶工作的规范化建设。
困难职工档案是各基层工会通过定期调查摸底,按规定标准和要求建立的反映困难职工家庭自然情况、困难程度、致困原因、帮扶需求等现状的原始资料以及反应基层工会开展困难职工帮扶救助工作的统计资料和工作资料等。困难职工档案管理工作是工会送温暖和帮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工会密切联系职工群众、服务职工群众、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一、当前困难职工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
1.对困难职工档案管理工作不够重视
部分基层工会干部对送温暖和帮扶救助工作的重要性和长期性认识不足,对困难职工档案在送温暖和工会帮扶工作中的基础作用认识不到位,开展工作时存在应付的心态,没有专门的档案管理场所及工作人员。对所属区域系统的困难职工情况底数不清,情况不明,导致工作缺乏计划性和针对性,影响了工作的开展。
2.困难职工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基层工会困难职工档案管理人员多数为兼职,且变动频繁。在岗人员大多数没有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对档案的建立标准、管理规定、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电子录入等业务不熟,难以适应档案管理工作。部分档案管理人员身兼数职,对档案管理工作精力投入不足,因此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档案管理工作水平。
3.困难职工档案不够规范
《中华全国总工会办公厅建立困难职工档案制度暂行办法》对困难职工的建档标准、档案分类、档案的建立和管理都有明确的标准和规范。从上报的电子文档可以看出,部分基层工会(建档单位)执行《办法》力度不够,工作随意性大,困难职工档案存在着标准不统一、项目填表不完整、逻辑关系不成立等现象;此外,经调查发现,部分基层工会有电子档案无纸质档案、纸质档案格式不规范、没有按规定办理档案移交手续等现象也比较突出,影响了档案的完整性、真实性。
4.困难职工档案动态管理相对滞后
部分基层工会调查摸底工作不及时,没有做到随时发现随时录入、随时变化随时调整、随时脱困随时撤档。此外,摸底排查工作不够彻底,部分符合建档标准的困难职工没有纳入到困难职工档案中来,导致困难职工信息不能全面真实准确地反应困难职工的总体状况和变化情况。
二、进一步做好困难职工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建议
为进一步做好困难职工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困难职工档案是基层工会服务困难职工群体、参与社会管理的历史记录,是维护广大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帮扶救助困难职工的原始凭证,是工会参与立法和政策制定、推动解决相关问题的重要依据,是广大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的集中体现。基层工会应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重视困难职工档案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对困难职工档案管理工作的领导,明确责任部门、责任人员。加强指导、监管和检查,不断提高困难职工档案管理工作水平。
2.全面摸底,掌握实情
困难职工分布广、涉及面大。各级工会应结合自身实际,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多渠道、多途径地做好特困职工信息的收集和统计工作。要建立困难职工档案信息员队伍,为建立档案提供及时、准确、详实、诚信的基础信息。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对其家庭现状、贫困程度、致困原因、个人特长、帮扶要求等基本情况作详细记录,充实和完善困难职工个人原始档案,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对象准。
3.把握关键环节,规范工作运行
一是明确标准,从严把关。要严格按统一要求的标准建立纸质和电子相互配套的困难职工档案。要按统一规定建立困难职工档案,保证困难职工档案的真实性和填报完整性,不得随意降低或提高建档标准,坚决杜绝将不符合条件的对象纳入困难职工群体中来或将符合条件的困难职工排除在外的不良情况。避免出现关系建档、权力建档、人情建档和随意建档。二是分级办理,各负其责。按照一户一档、一人一卡的要求,分级建立,各负其责。并按工会隶属关系完成上报工作,做到一人一档,避免重复建档、重复统计。三是动态管理,提高质量。困难职工的档案应随生活状况的变化而即时调整完善,定期进行全面清理。要对建档在册的困难职工进行分类建档,进行跟踪服务,随时入户核实调整完善。对逐步改善生活已脱困的困难职工档案进行分类注销,实现动态分类管理,提高档案质量。
4.强化支撑条件,坚实工作基础
一是完善基础设施。各级工会组织应加大对档案管理工作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为档案建立及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办公设备和经费,利用电子计算机等先进技术设备,实现档案管理微机化、网络化,使档案管理实现标准化、规范化。二是强化制度保障。基层工会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有关要求,参照《中华全国总工会办公厅建立困难职工档案制度暂行办法》,对困难职工档案资料从收集、分类到归档以及利用和动态管理,都制定一套严格的制度,保证档案管理规范有序。三是提高人员素质。在日常工作中,应该采取多种形式,进一步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加强横向交流等等,鼓励其钻研业务,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本领,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同事,还要保持档案管理人员稳定性,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的延续性。
5.深入分析研究,提高利用价值
应进一步加强对困难职工档案的利用研究。本着科学、高效、实用的原则,建立困难职工档案数据库,按照内容分为基本情况库、贫困情况库、资金发放情况库、帮扶情况库、音箱图片库、案卷目录库等,利用计算机等现代化办公设备进行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著录、编目和编辑检索,进一步提高困难职工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困难职工档案的利用价值,提升工会服务职工群众、服务和谐社会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孙德章.工会做好帮扶解困工作的对策研究[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18(2):21-22.
[2]石爱萍.新形势下加强工会困难职工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J]. 《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18(4):37-38.
关键词:困难职工档案 管理 探讨
困难职工档案管理是工会送温暖和帮扶工作的前提,更是工会服务职工群众、服务社会和谐稳定大局的重要基础工作。如哪些职工属于困难职工,他们各自家庭的特点有哪些,他们存在哪些主要困难,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工会组织去调研核实,并建立起必要的信息档案,这样更有利于工会帮扶解困工作的组织实施。建立困难职工档案,首先要建立企业困难职工花名册及登记表,如实做好困难职工情况登记,详细记录困难职工的个人情况、家庭成员情况以及困难状况,使工会对每位困难职工情况都了如指掌,并将花名册与情况登记表形成配套资料,作为困难职工档案的原始资料。其次,对在册困难职工实施帮扶后,做好每次帮扶效果的情况登记,保存好每次帮扶过程的资料记录,并积极关注困难职工的工作和生活情况的变化,对帮扶对象实行动态管理。再次,对困难职工档案进行分类、编号、入册归档,做到记录清晰、有据可查。困难职工档案的建立,不但便于工会组织掌握困难职工的真实信息,有利于工会做好帮扶解困的后续工作,同事也能有效促进企业工会帮扶工作的规范化建设。
困难职工档案是各基层工会通过定期调查摸底,按规定标准和要求建立的反映困难职工家庭自然情况、困难程度、致困原因、帮扶需求等现状的原始资料以及反应基层工会开展困难职工帮扶救助工作的统计资料和工作资料等。困难职工档案管理工作是工会送温暖和帮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工会密切联系职工群众、服务职工群众、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一、当前困难职工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
1.对困难职工档案管理工作不够重视
部分基层工会干部对送温暖和帮扶救助工作的重要性和长期性认识不足,对困难职工档案在送温暖和工会帮扶工作中的基础作用认识不到位,开展工作时存在应付的心态,没有专门的档案管理场所及工作人员。对所属区域系统的困难职工情况底数不清,情况不明,导致工作缺乏计划性和针对性,影响了工作的开展。
2.困难职工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基层工会困难职工档案管理人员多数为兼职,且变动频繁。在岗人员大多数没有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对档案的建立标准、管理规定、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电子录入等业务不熟,难以适应档案管理工作。部分档案管理人员身兼数职,对档案管理工作精力投入不足,因此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档案管理工作水平。
3.困难职工档案不够规范
《中华全国总工会办公厅建立困难职工档案制度暂行办法》对困难职工的建档标准、档案分类、档案的建立和管理都有明确的标准和规范。从上报的电子文档可以看出,部分基层工会(建档单位)执行《办法》力度不够,工作随意性大,困难职工档案存在着标准不统一、项目填表不完整、逻辑关系不成立等现象;此外,经调查发现,部分基层工会有电子档案无纸质档案、纸质档案格式不规范、没有按规定办理档案移交手续等现象也比较突出,影响了档案的完整性、真实性。
4.困难职工档案动态管理相对滞后
部分基层工会调查摸底工作不及时,没有做到随时发现随时录入、随时变化随时调整、随时脱困随时撤档。此外,摸底排查工作不够彻底,部分符合建档标准的困难职工没有纳入到困难职工档案中来,导致困难职工信息不能全面真实准确地反应困难职工的总体状况和变化情况。
二、进一步做好困难职工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建议
为进一步做好困难职工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困难职工档案是基层工会服务困难职工群体、参与社会管理的历史记录,是维护广大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帮扶救助困难职工的原始凭证,是工会参与立法和政策制定、推动解决相关问题的重要依据,是广大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的集中体现。基层工会应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重视困难职工档案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对困难职工档案管理工作的领导,明确责任部门、责任人员。加强指导、监管和检查,不断提高困难职工档案管理工作水平。
2.全面摸底,掌握实情
困难职工分布广、涉及面大。各级工会应结合自身实际,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多渠道、多途径地做好特困职工信息的收集和统计工作。要建立困难职工档案信息员队伍,为建立档案提供及时、准确、详实、诚信的基础信息。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对其家庭现状、贫困程度、致困原因、个人特长、帮扶要求等基本情况作详细记录,充实和完善困难职工个人原始档案,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对象准。
3.把握关键环节,规范工作运行
一是明确标准,从严把关。要严格按统一要求的标准建立纸质和电子相互配套的困难职工档案。要按统一规定建立困难职工档案,保证困难职工档案的真实性和填报完整性,不得随意降低或提高建档标准,坚决杜绝将不符合条件的对象纳入困难职工群体中来或将符合条件的困难职工排除在外的不良情况。避免出现关系建档、权力建档、人情建档和随意建档。二是分级办理,各负其责。按照一户一档、一人一卡的要求,分级建立,各负其责。并按工会隶属关系完成上报工作,做到一人一档,避免重复建档、重复统计。三是动态管理,提高质量。困难职工的档案应随生活状况的变化而即时调整完善,定期进行全面清理。要对建档在册的困难职工进行分类建档,进行跟踪服务,随时入户核实调整完善。对逐步改善生活已脱困的困难职工档案进行分类注销,实现动态分类管理,提高档案质量。
4.强化支撑条件,坚实工作基础
一是完善基础设施。各级工会组织应加大对档案管理工作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为档案建立及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办公设备和经费,利用电子计算机等先进技术设备,实现档案管理微机化、网络化,使档案管理实现标准化、规范化。二是强化制度保障。基层工会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有关要求,参照《中华全国总工会办公厅建立困难职工档案制度暂行办法》,对困难职工档案资料从收集、分类到归档以及利用和动态管理,都制定一套严格的制度,保证档案管理规范有序。三是提高人员素质。在日常工作中,应该采取多种形式,进一步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加强横向交流等等,鼓励其钻研业务,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本领,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同事,还要保持档案管理人员稳定性,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的延续性。
5.深入分析研究,提高利用价值
应进一步加强对困难职工档案的利用研究。本着科学、高效、实用的原则,建立困难职工档案数据库,按照内容分为基本情况库、贫困情况库、资金发放情况库、帮扶情况库、音箱图片库、案卷目录库等,利用计算机等现代化办公设备进行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著录、编目和编辑检索,进一步提高困难职工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困难职工档案的利用价值,提升工会服务职工群众、服务和谐社会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孙德章.工会做好帮扶解困工作的对策研究[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18(2):21-22.
[2]石爱萍.新形势下加强工会困难职工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J]. 《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18(4):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