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生态文明建设

来源 :科学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vingod1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功在当代、利在千秋。2017年10月18日至10月24日,党的十九大站在历史和全局的战略高度,对推进新时代“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作了全面部署,其中就包含生态文明建设。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必须立足于当前特殊的自然生态环境现状、经济发展水平、文化建设状况、社会政治条件等,走符合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生态文明建设是指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主动保护自然,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健康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这是人类社会生态灾难总结出来的血的教训。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指出,我们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把我们伟大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让人民生活在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之中。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的六项重要原则: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强党的领导,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生态文明的核心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就是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中发育成长,生生不息,绵绵不绝。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中华民族的生命之根,是中华文明的发展之源。到了近代,随着工业化的到来,和世界许多国家一样,我们也经历了一个向自然进军、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过程,在快速形成现代化发展物质基础的同时,也给自然生态系统带来了很大的破坏。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维护人与自然之间形成的生命共同体。
   二、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一定要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不能因小失大、顾此失彼。我们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我们一定要把节约资源放在首位,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格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三、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首先,推进绿色发展。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治制度和政策导向,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其次,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持续实施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的防治行动,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落实减排承诺。再者,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实施重要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最后,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设计和组织领导,设立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督机构,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统一行使监管城乡各类污染排放和行政执法职责。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主体功能区配套政策,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体系,坚决制止和惩处破坏生态环境行为。
   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我们将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快生态文明的体制改革,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努力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
   参考文献:
   [1]中共贵州省委党校教授雷德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指南[N].贵州日报,2019-07-10(010).
   [2]李革新.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境界——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生态文明观探析》[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19(07):48.
   [3]侯占纯.大力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N].包头日报,2019-06-15(003).
   [4]方世南.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继承和发展[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8(03):1-8+111.
   [5]王娜.新时代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内涵与实现策略研究[J].文化学刊,2019(05):23-25.
   [6]张琪龙,张季南.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探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32(09):104-105.
   [7]陈延斌,牛绍娜.生态文明与新时代“美丽中国”建设[J].黄河科技学院学报,2019,21(03):1-7+2.
   (作者單位:中共太原市万柏林区委党校)
其他文献
一个国际研究小组8月7日在《科学进展》杂志上发表论文称,地球磁场逆转过程持续时间之长远超以前科学家的设想。最近一次地球磁场逆转的整个过程至少持续了22000年。   研究团队对熔岩数据的分析结论也得到了海底沉积物磁力数据的证实。此外,他们还利用南极冰芯分析了铍元素沉积的情况,同样证实了这一研究结论。   自从人类开始记录地球磁场强度数据以来,其一直在变化,每个世纪下降大约5%左右。也就是说,目前地
期刊
智能“阅片”、临床决策、护理机器人……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的蓬勃发展,人工智能与医学结合的相关技术开发也进行得如火如荼。   就像“互联网+”一样,“人工智能+”的模式必然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在涉及生理和生命的医学领域,人工智能落地还将面临哪些挑战?  质与量并重 基础数据仍需“精炼”   不论在何种领域,数据都是让机器聪明起来的根本。   “人工智能若想在医学领域长足发展,数据质
期刊
工信部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软件业完成软件业务收入32836亿元,同比增长15%。在经历了近20年高速增长之后,仍保持了亮眼的增速。   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信息技术服务实现收入19386亿元,同比增长17.2%,在全行业收入中占比为59%。由此可见,软件业呈现突出的服务化发展趋势,产业模式正从传统“以产品为中心”向“以服务为中心”转变。  云服务增速亮眼   数据显示,在信息技术服务中,云
期刊
據最新一期《自然·生物医学工程》报道,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人员发现,在心脏手术后的动物内部组织上喷洒凝胶可大大减少粘连。新开发的凝胶远比目前市场上的防粘连材料更有效,而且已在实验中证明是安全的。   在诱导大鼠心脏病发作后,他们将动物随机分成8个治疗组:5个治疗组接受不同的凝胶,2个组接受市售的防粘连织物,1个组不接受治疗。   4周后,未接受任何治疗或接受市售防粘连织物的大鼠形成了致密的粘连——它
期刊
日前,京蒙扶贫协作(通辽)科技创新基地启动仪式在京举行。据了解,该基地位于北京金融安全产业园,由园区提供为期3年的免租金服务。依托该基地平台,精准对接京蒙两地企业资金、技术、人才与特色资源优势,打造“异地孵化、人才驿站、带土栽培、雙招双营”的创新扶贫模式。
期刊
这几年,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推进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返乡就业成了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选择。   时代的发展,造就了多样的选择。在以往,人们总觉得,大城市机会多、条件好,在大城市打拼,才是实现人生价值的不二选择。然而,社会在发展,环境在变化,过去行之有效的观点,也会渐渐跟不上形势变化。时移世易的变迁中,越来越多的城市、村镇都驶入了发展快车道。无论是基础设施、城乡面貌,还是营商环境、政策规则,这
期刊
时代车轮,滚滚前行。前行中追寻科学、追寻创新、追寻发展的车辙,深深地求证着阳城经济腾飞的步伐。   跨越浪潮,激情澎湃。澎湃中一波波致力科技兴县、开拓进取的浪潮,交相辉映着阳城科学进步的光芒。   阳城县科学技术局(以下简称“阳城县科技局”)亦如此。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阳城县科技局紧紧围绕“科技兴县”战略,以“科技创新、开拓进取”为抓手,秉承“艰苦奋斗、顾全大局、自强不息、勇于创
期刊
8月6日,广东省科学院佛山产业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佛山研究院”)揭牌成立。据介绍,佛山研究院爭取未来3年引进建设3家以上国家级高端研发及产业化平台(分中心),入孵企业达到50家以上,入孵、毕业企业及研究院平台机构累计产值达2亿元以上,并力争被认定为国家级孵化器培育单位。
期刊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10月18日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首次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全党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行动指南。会议中,习近平总书记郑重宣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一宣示,概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飞跃,坚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时代使命。这一宣示,明确了旗帜,更预示了未来。   关键词:新时代;中国特
期刊
8月6日,成都服务全川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正式成立。创新联盟以“1+5+N”的发展模式,进行服务体系建设。当前,创新联盟正在组建农业科技协同创新专家团队,目前已聚集包括中国农业大学在内的64家單位的235名专家,形成了创新联盟的原始专家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