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人墓碑记》中“义”的双重意蕴

来源 :名作欣赏·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weiz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五人墓碑记》中的五个“义”字因主体差异产生了文人士子的“忠义”、江湖人士的“侠义”这双重意蕴。双重意蕴因目的和结果的一致性常常误导读者将朝廷对周公和五人的表彰混为一谈,而双重意蕴的矛盾性才是我们理解作者写作意图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五人墓碑记》 义 双重意蕴
  张溥的《五人墓碑记》歌颂了五位为“义”而死的烈士。在五位烈士牺牲后,朝廷便修建了五人墓,并立石碑“以旌其所为”。
  粗略读来这一切顺理成章,可问题恰恰出在让五人为之献出生命的“义”上——五人是殴打朝廷官兵并死在朝廷闸刀下的,吊诡的是他们在死后却要接受朝廷的表彰。有人说这是因为朝廷权力核心的更迭,五人是在为宋朝的皇室反对魏忠贤为代表的逆臣。但五人事件的始末清晰地传递出一个信息:让五人献出生命的并非他们对朝廷的忠诚,而是对周公的声援和对巡视官兵的愤怒。
  这让我们不得不思考:若这五人泉下有知,他们真的愿意接受朝廷的表彰吗?或者说,他们真的需要朝廷的表彰吗?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不妨从文中的几个“义”字入手:
  这些“义”因主体身份的不同产生了两重意蕴:一方面,它在以周顺昌为代表的为官者身上体现为对朝廷的“忠义”;另一方面,它在以五人为代表的江湖人士身上体现为对志士豪杰的“侠义”。
  正是这两重意蕴间的一致性和矛盾性使得这篇文章的意脉更加清晰。
  一、为官者的“忠义”
  《五人墓碑记》中为官者的“忠义”主要表现为周顺昌与宦官势力的公然对抗。对周顺昌“忠义”的刻画,文中并无直接描写,而是通过吴地百姓得知他被捕后的义愤填膺侧面烘托出来的。因此,为了更深入地理解周顺昌的“忠义”,我们需要借助相关史料。
  巡抚周起元忤魏忠贤削籍,顺昌为文送之,指斥无所讳。魏大中被逮,道吴门,顺昌出饯,与同卧起者三日,许以女聘大中孙。旗尉屡趣行,顺昌瞋目曰:“若不知世间有不畏死男子耶?归语忠贤,我故吏部郎周顺昌也。”因戟手呼忠贤名,骂不绝口。旗尉归,以告忠贤。……顺昌至京师,下诏狱。许显纯锻炼,坐赃三千,五日一酷掠,每掠治,必大骂忠贤。显纯椎落其齿,自起问曰:“复能骂魏上公否?”顺昌噀血唾其面,骂益厉。(《明史·周顺昌传》)a
  史料中,周顺昌与反魏士人交好、公然斥责魏党爪牙并在受酷刑后依旧大骂魏忠贤不止,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他为人的刚正以及对魏忠贤的憎恶。诚然,明朝官员对宦官集团普遍存在着憎恶情绪,这源于明朝政坛权臣阶层与宦官阶层长期政治博弈的环境。而《五人墓碑记》记载的事件发生在明熹宗时期,宦官专权在这一时期达到了高峰。据《明史·魏忠贤传》记载:“(魏忠贤)自内阁六部,四方总督巡抚,遍置死党。”b结合魏忠贤素日的为人处世,我们不难体会周顺昌这份刚正背后的意义:当朝政大權被一个手段酷烈的宦官握于手中,对专权宦官的反对也就与对朝廷的“忠义”、对民族危难的拯救画上了等号,所以张溥会称“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
  朝廷表彰臣民的基本逻辑是他们的行为是否维护自身统治的稳固。正因如此,周公因反对魏忠贤而被“赠谥褒美”,五人因声援周公、反对宦官势力甚至不惜献出生命而收获了筑墓立碑的表彰。
  但是,周公的“忠义”与五人并不相同:周公的“忠义”是他自觉于为官者的责任而心甘情愿为朝廷献出生命的,所以他与朝廷之间是相互成全的。
  可“与朝廷相互成全”用在五人身上,却有待商榷了,因为激励他们献出生命的并不是对朝廷的“忠义”。
  二、江湖人士的“侠义”
  上文列举的(1)(3)两句中,作者认为五人是被“义”激励而牺牲的,为了理解五人之“义”的内涵,我们需要探讨五人究竟为何而死。
  《五人墓碑记》第三段的开头交代了在场者参与这次集会的初衷——为受冤枉而被捕的周公送行,这一初衷只意味着包括五人在内的集会者敬佩周公的“忠义”而愿意送他一程以表心意,而不是下定决心为了周公与朝廷公然对抗。而集会的结果——参与者与阉党势力发生武力冲突,以致作为代表的五人被砍头,也实在具有偶然性,导火索只是缇骑的一句“谁为哀者”和毛一鹭的“厉声以呵”。我们不妨大胆假设:如果当时毛一鹭等人“文明执法”,以“安抚”的姿态对待这群集会者,那么原先的群民暴乱一定会发生吗?恐怕这次送行最终也只是一次送行而已。
  所以,无论是初衷还是导火索,五人对朝廷官兵的大打出手与其说是五人宣泄反对国贼的家国情怀,倒不如说是他们被毛一鹭等人激怒而选择大打出手的快意恩仇;与其说是出于匡扶朝政的“忠义”,倒不如说是替周公打抱不平的“侠义”。
  与周公“忠义”背后指向的儒家文化不同,五人的“侠义”背后指向的是起源于墨家的游侠文化。就像梁山好汉揭竿而起是“替天行道”而非“忠君报国”,就像郭靖镇守襄阳是为襄阳无辜百姓而非替南宋朝廷卖命,五人“蹈死不顾”的背后就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侠义”精神。
  三、双重意蕴的一致性与矛盾性
  (一)双重意蕴的一致性
  尽管 “义”的双重意蕴——为官者的“忠义”与江湖人士的“侠义”本质上都是不同主体的利他行为,但它们在魏忠贤擅权的特定情境中表现出了目的的一致性和结果的一致性。
  目的的一致性表现为周公和五人的行为目的都是反对魏忠贤及其党羽;结果的一致性表现为二者的行为都以舍生取义告终——在周顺昌身上表现为因不屈“伪朝”、匡扶朝政而牺牲,在五人身上则表现为因不屈“邪恶”、伸张正义而牺牲。
  双重意蕴的一致性容易导致读者产生两种误解:其一,将周公之“义”与五人之“义”等同为“为国捐躯”。其二,将朝廷对周公的表彰和对五人的表彰混为一谈。这种看法有一定的合理性。正如上文提到,朝廷表彰臣民的基本逻辑是他们的行为是否维护了自身统治的稳固,这就使得表彰不可避免地存在唯结果论的倾向。站在朝廷的立场上,周公、五人都为了反对逆阉而牺牲,所以他们都值得表彰。   这两种看法最大的偏差在于抹杀了周公与五人立场及行为动机的差异,即只看到了双重意蕴的一致性,而忽视了其矛盾性。
  (二)双重意蕴的矛盾性
  站在五人的立场上,接受这份表彰既不合情也不合理。第一,五人集会于此纯粹是为了表达对周公的敬佩,与朝廷无关;第二,他们所敬佩的周公遭受的就是朝廷的迫害,朝廷是悲剧的制造者;第三,他们自己也死于朝廷之手,他们更不可能原谅朝廷;第四,也是最关键的,他们与朝廷的根本立场不同,即上文提到的“游侠”与“忠臣”、“江湖”与“庙堂”之异。
  概而言之,一群江湖侠士为了一个受朝廷迫害的忠臣出头,结果自己死于朝廷的铡刀之下,他们死后是不会愿意接受朝廷的表彰的。
  有人可能会反驳:迫害周公的朝廷和表彰五人的朝廷并不是一个执政者,此朝廷非彼朝廷,所以五人还是愿意接受新朝廷的表彰的。这一说法的实质是认可五人对明君当政的迫切期待。但这一说法有两个漏洞:
  第一,就五人的素养层面,“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的五人并没有“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士大夫责任意识,所以他们不过是眼看朝局“起高楼、宴宾客、楼塌了”的旁观者;第二,就动机层面,魏忠贤在周公之事前就已把持朝局、党同伐异并残害忠良,可当时五人并未挺身而出,说明朝局的黑暗并不是激发他们“义”举的充分条件。而这一切都指向了与周公截然不同的五人的阶层背景——江湖人士。
  但五人的行为毫无疑问又是跨越“江湖人士”阶层的。在本文的五组对比中,除去两组自比(“死义前”与“死义后”、“死义”与“不死义”),另三组是将五人与“富贵之子”“缙绅”和“高爵显位”等社会阶层远高于他们的士人阶層比较。其隐含前提是“在那个时代,为国奉献应该是士大夫的责任”。这也才是“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的原因:一悲五人之死,二叹自身之失职。这是士人阶层的自我反思。
  综上所述,双重意蕴的矛盾性可以为我们解读文章提供两个新的视角: 其一,从理性角度分析“五人愿不愿意接受朝廷表彰”;其二,理解作者撰写此文不仅仅是为了纪念五人,更是为了鞭策广大的士人向身为平民的五人学习、积极担当起自身的家国责任。
  行文至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苏教版教材的编写者为什么将《五人墓碑记》与《指南录后序》一同归于“烈士的抉择”单元。
  两篇文本的共性正在于“义”的双重意蕴的一致性,文天祥、周公和五人,朝臣和江湖人士,在各自的境遇中通过牺牲绽放以自身生命玉成伟大品质的光辉。
  两篇文本的个性正在于“义”的双重意蕴的矛盾性,一者是文天祥和周公代表的文人士子的“忠义”——家国情怀,一者是五人代表的江湖人士的“侠义”——古道热肠。
  所以,只有理解了“义”的双重意蕴,我们才能真正理解何为“烈士”,才能全面理解中华文化中“义”的完整内涵,从而将“文化传承与理解”这一核心素养培养目标落到实处。
  ab 张廷玉:《明史·卷二百四五·列传第一百三十三》,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73页,第153页。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2] 张廷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3] 王义超,杨林由.周顺昌被逮年考[J].语文学习,1983(3):22-23.
  [4] 赵荣民.周顺昌怒斥阉党[J].语文月刊,1998(4):15-16.
  作 者: 康乐乐,海宁市高级中学教师。
  编 辑: 曹晓花 E-mail:[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摘 要:《1987年的浆水和酸菜》中“次女叙事”的独特视角不仅再现了小说中家族身份的特殊代际对称,更以谐洽的人物关系与灵逸的记叙笔调美化了农乡面貌。这一叙事笔法所反映的显在乡土情结,也进一步弱化了作家本人对回乡集体伦理与个体价值间的“认同悖论”。现代语境下的读者则将宗教精神日常化、乡土人情理想化的小说描绘视为补足现代话语中“价值虚空”的取鉴对象,此虽简化了马金莲复杂而深刻的“认同悖论”,却揭示出民
期刊
摘 要: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物色观”的理论原则,并从“随物宛转”“以少总多”“江山之助”等角度进行阐述。“物色观”的提出对山水诗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以山水诗见长的王维,在创作中虽未提及“物色”二字,但他的炼字遣词、情景关系无不贯彻着“物色观”的精髓,营造出山水诗的绝美意境。  关键词:“物色观” 山水诗 物我合一 “意境”  《文心雕龙·物色》道:“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
期刊
摘 要:湘西的奇山异水孕育了朱雀城的野性与诗意。野性使人坚忍、勇猛、豁达、自由,而诗意使人含蓄、热爱生活、富有内涵。《无愁河的浪荡汉子·朱雀城》显现出那个时代湘西小城特有的源于自然的野性与文人雅致。野性中饱含诗意,诗意又因自然之野性而别具特色。野性与诗意相互交织,构成了黄永玉《无愁河的浪荡汉子·朱雀城》不同于沈从文作品的独特审美意蕴。  关键词:野性 诗意 侠客精神 文人雅致 审美意蕴  湘西书写
期刊
摘 要:红娘这一人物形象随着崔、张爱情故事的改写而不断丰富发展,从唐代元稹的传奇小说《莺莺传》开始出现,到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有了较大改动,再到王实甫创作的杂剧《王西厢》发展到顶峰。红娘的形象也在流变中逐渐独立、丰满起来。在多重因素的综合下,最终形成了现在人们口中热情正义、乐于助人、机智果敢的典型人物形象,在民间流传甚广。  关键词:红娘 《莺莺传》 《董西厢》 《王西厢》  张生与崔莺莺冲破
期刊
摘 要:郭庆财的新作《南宋的学派之争与文学嬗变》选取“南宋学派之争”这一全新角度来探讨南宋学术与文学的关系,对南宋学派之争做了符合历史和逻辑的梳理考辨,并在此基础上提炼出一系列学派之争与南宋文学走向之关系的看法。该书的特点主要在于:第一,对学派论争中的诗文作品进行认真的细读和分析,进而深探到理学家的性情和心理结构;第二,基于对文学的“纯”与“杂”之间边界问题的思考,对理学家诗文给予了全面而深刻的文
期刊
摘 要:19世纪的来华新教传教士将创作汉文小说作为传教活动的一部分,采用了之前为天主教耶稣会所摒弃的文化适应政策,通过改写或者重新创作,学习借鉴当时清末世俗小说的形式风格,与基督教教义相杂糅以达到更好的传教效果。但是,新教传教士的传教活动本质上也是西方帝国主义扩张和殖民的一部分,在文化适应政策下仍然是企图以基督教改变中国为目的的。这种霸权思想一部分通过与中国文化的适应进行掩盖,但在对“上帝”这一形
期刊
摘 要:作家张怡微以书写生活的“褶皱”见长,其文本内巨大的情感张力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文从短篇小说写作的角度出发,由其早期作品《呵,爱》入手,围绕着“浸满”“溢出”与“一点怀疑”三个关键词,探究张怡微的叙事风格及其在小说创作中如何通过凝视生活书写意味深长的故事和有血有肉的人物。  关键词:张怡微 《呵,爱》 小说创作  从加拿大作家爱丽丝·门罗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开始,一种“见微知著”型的写作受
期刊
摘 要:介子推是春秋时期晋文公的贤臣,因“功不言禄”“割股食主”等事迹广受世人赞颂。关于介子推的传说记载繁多,每一种记载都在历史演变中不断丰富完善,除传说内容发生变化外,绵山作为景观叙事的呈现形式、寒食节作为节日习俗的建构形式也在为介子推传说的文化传承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介子推传说 历史演变 景观叙事 节俗建构  介子推也称介之推,是春秋时期晋国的贤臣,其“功不言禄”“割股食主”的传说
期刊
摘 要:新海诚是广受热议的日本新生代动画导演。有人甚至将其比作“第二宫崎骏”。但新海诚的动画风格与宫崎骏截然不同,具体表现在其动画电影中的独白运用上。笔者将以《秒速五厘米》为例,结合日本“辩士”文化,深入剖析“新海诚式独白”的成因;并从角色塑造、情节串联及情感传达三方面阐述独白在动画电影中的作用。最后对国产动画的现状进行反思,并希望国内动画人能从新海诚的经验中获得启迪。  关键词:新海诚 动画 独
期刊
摘 要:主旋律电影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文化载体,如何在取得市场认同的同时,获得中国观众的深刻共鸣,真正起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作用,是摆在文艺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重大课题。《我和我的祖国》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的献礼片,通过人民的主体性叙事,展现群众个体的小牺牲与大情怀,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现实情感映射出人与国之间内敛却炙热的情感,表现出深刻的人民意识与人文情怀,为中国主旋律影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