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和西川的初次遇见,是在崔老师的课堂上,黑板上写了首诗——《另一个我的一生》,那句“我会在十二岁爱上一个小仙女”引起了一阵骚动,我也拿手机拍下了这首诗,“咔嚓”两张,其中一张崔老师也入了镜,很多其他的照片都在抄好笔记后被删去了,这两张却是一直留着。
西川,原名刘军,1963年生,我父亲也是那几年出生的,也都是个五十来岁的小老头了。西川毕业于北京大学英语系,除了诗人,他还是个不错的翻译家。
读了西川的诗后不难发现,他的诗歌前后变化挺大。有人说他从“成圣”一步步在走向“成魔”,很有趣的说法。不过,诗人若是正正经经的,恐怕也不算个极好的诗人了。西川在他的《艺术自释》中提到“诗人既是上帝又是魔鬼,所创造出的作品神秘异常,但又不故弄玄虚”,就好像他可以在十二岁爱上一个小仙女,也可以在暮色中念着天堂和地狱的名字。“神秘”一词一直围绕着他,而他笔下的诗,我认为也可以用“神秘者的呓语”来形容。
在“神秘主义”的追求上,被称为“北大三才子”的西川、海子、骆一禾有许多共同点,他们的诗歌成为神性得以存在的躯壳。尽管如此,西川的神秘还是有不同的,他更善于从哲学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他的诗读来是深沉的,读出了神秘,却能感受到这种神秘是沉默的,是被压抑的、有节制的。这一点,尤其是在上世纪90年代之后表现得更为明显,西川的写作风格也由仰望乌托邦的神圣感转为以反讽为主揭示人性和世界黑暗的混乱神秘感。
《在哈尔盖仰望星空》是我比较喜欢的一首诗,它是西川在青海省经哈尔盖到达青海湖,回来后写下的诗歌。原文如下:
有一种神秘你无法驾驭
你只能充当旁观者的角色
听凭那神秘的力量
从遥远的地方发出信号
射出光来,穿透你的心
像今夜,在哈尔盖
在这个远离城市的荒凉的
地方,在这青藏高原上的
一个蚕豆般大小的火车站旁
我抬起头来眺望星空
这时河汉无声,鸟翼稀薄
青草向群星疯狂地生长
马群忘记了飞翔
风吹着空旷的夜 也吹着我
风吹着未来 也吹着过去
我成为某个人,某间
点着油灯的陋室
而这陋室冰凉的屋顶
被群星的亿万只脚踩成祭坛
我像一个领取圣餐的孩子
放大了胆子,但屏住呼吸
(1985)
哈尔盖南临青海湖,常常被当做是异域风情的边陲小镇来进行描述,那时候,西川和同学们想要去看看青海湖,发现青海湖离一个叫哈尔盖的地方挺近。于是他们一行人就先去了哈尔盖,结果发现这里除了车站和几个带刀的藏民外,什么也没有。第二天,在部队连长的帮助下,他们终于瞧见了美丽的青海湖。回来后,西川住在车站旁的小旅馆里,夜里突然发现,在这个一望无垠的地方,星斗离自己竟是如此的近,世界除了大地就是星空,这是何等的奇妙,于是就有了这首《在哈尔盖仰望星空》。也正是因为这首诗,哈尔盖变得不再是一个普通的地名和火车站了,它被赋予了更多神秘的意义,更多遥远的追求。
诗歌开头就点出了“神秘”一词,一下子把“我”剥离出来,只是一个“旁观者的角色”,听着神秘的力量发出指示。作为这首诗的主体,“我”渺小得可怕。在这青藏高原上,火车站被喻为蚕豆般大小,那么“我”呢?“我”岂不是得成为那颗蚕豆上的一个小小的被虫钻出的洞吗?“我”看着星空,河汉无声,鸟翼稀薄,向星空疯狂生长的青草还有那忘记了飞翔的马群,是什么力量让所有一切都向星空靠近呢?“神秘”在这时又席卷而来,风吹着时间,我成为点着油灯的冰凉的陋室,被亿万只群星的脚踩成了祭坛。巨大之物把微小的“我”完全覆盖,面对星空,面对自然,面对冰凉的屋顶和群星的亿万只脚,甚至是面对那吹得动旷野的风,“我”怎么能不心生敬畏呢?神秘力量把“我”包围,恐惧、敬畏由心底生发。
我最喜欢的一句是结尾:我像一个领取圣餐的孩子,放大了胆子,但屏住呼吸。在我眼里,青海西藏,都是神圣的地方,我也喜欢仰望星空,曾经也去山顶感受过星空和自己靠得无比近的感觉,但我想,一定没有西川当时的感受震撼。“祭坛”、“圣餐”这类词汇的出现,也让整首诗变得更加神秘,有一种宗教感和仪式感。“我”在最后变成了一个孩子,体现了在大自然面前的微博单弱,但“我”又是放大了胆子去领取圣餐的,这又体现了人类的探索意识与人定胜天的思想,最后又来了一句“屏住呼吸”,在这种探索下又包含着敬畏、小心翼翼,关于灵魂,关于智慧,关于一些美好的期许与神圣。在前面的神秘感铺垫下,到这里就仿佛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虔诚,我忍不住伸手去触摸诗中的“我”,忍不住和他一起,在哈尔盖仰望星空。
如果说《在哈尔盖仰望星空》诗人还是虔诚地朝圣的话,那么西川后期创作的《南疆笔记》,则可以说是一个魔王的狂欢。
关于《南疆筆记》,研究它的人好像并不多,我偶然阅读到它的一个片段,而后想去搜索全文,却发现竟然轻易搜索不到,最后是在图书馆的电子资源里找到了它,才得以阅读全文。相比之前阅读到的片段,全文真的是更有意思。全诗共有八个片段,每个片段都有自己的特点。
“零或者无穷,一个意思,如同存在或者不存在,一个意思,如同说话或者不说话,一个意思。”
在宏大面前,细节只剩下有或者无的区别,这句诗读起来颇有些玩文字游戏的感觉,让人忍不住去揭开整首诗的神秘面纱,又好像是一个神秘人的呓语,语无伦次又好像有点逻辑。在这广阔天地下,只有群山,只剩群山,静悄悄地伫立着。“这静悄悄的浪费是惊人的”,群山把它们的千姿百态浪费给了群山自己,上帝搭建起这错落有致的积木,任凭它们野蛮生长。这时候,“够荒凉,不可能更荒凉了”,“荒凉穷尽了‘荒凉’这个词”,在这片土地上发生的一切都像“妖精般没心没肺”,静悄悄的,“寂静也是一种暴力”,“我”被推倒在地,这是“我”在面对大自然时候产生的眩晕感,举目四野无人,看着群山一座又一座,赞叹与震惊并存,不得不发出感慨:够荒凉,不可能更荒凉了。 第二节其实很有意思,周天子、西王母、東方朔、玄奘、优素福·哈斯·哈吉甫、马可·波罗……诗人仿佛在做梦,一个个片段闪过眼前,并且发出适时的评价,可笑又不无道理。最后,“我感到,我就是那个写出了《山海经》的人”,是想象的无限让诗人有了这种感觉,真的可以是假的,假的也可以是真的,读《山海经》的人也可以成为那个写出了《山海经》的人。世界就是这样神秘又惊奇的,人类更是如此。
毫无来由的遐想过后,再看看平凡一生,“一生闲暇等于没有闲暇。与群山厮守一生等于允许自己变成一个石头人”,之后便写了许多人的生活状态,所有的词句就好像一个个镜头画面一样呈现在我们眼前,毫无联系,鸡零狗碎,但就是这些不同的印象组合起来恰好就是我们的生活本身,“生在群山之中,死在群山之中,也只好如此”,这一句饱含了诗人多少的无奈与无能为力。
第五节诗人围绕“吃”展开,吃的不仅仅是我们平常拿来吃的食物,他跳脱出了原本固有的思维,吃冰山,吃老妖怪,吃小旋风,还吃小仙女,第一次读到“她们的汗毛、乳房和大腿确实好吃”,第一感觉是有点恶心,似乎有一点猥琐的味道,但是后面紧跟着的又是“我也吃她们不知疲倦的能歌善舞的影子”,一下子又把这种不适感给打发了。吃东西的时候,从被吸引到狼吞虎咽消灭殆尽,谁不是这样的呢?
第六节开始,一切失灵了。“我的感官不足以生发出与那五彩的群山相称的诗句。我的理智不足以厘清突厥汗国颠三倒四的历史。我的经验不足以面对喀什城中那同样属于人间的生活”,那种心里有千言万语却无法吐出一个字的感觉,那种面对厚厚的知识晕头转向的情形,那种怅然若失不知如何是好的状态,不得不说,有时候,我们都是“一个呆头呆脑的人”。是什么让我们失灵了呢?是远方,诗人如是说。那不如就让我们再次投入抒情的怀抱,抛开理智,向抒情投降,向内心投降。是这样吗?诗人真的是想说这个吗?我不敢确定,重新变回那个抒情的人,是有待商榷的,回得去吗?这也是一个问题。诗人的想法在不断旋转跳跃,我觉得有点拿捏不住,面前站着的仿佛是一个蒙面人,但是我还不能摘下他的面具。
沙漠常常和死亡联系在一起,诗人更是将它和大地的死亡联系在一起,多么精巧的语言——“大地一块一块地死”,又有谁关心过呢?沙漠是不在乎大地的死亡的,它也不会在乎其他人的死亡,所有的死亡最后都会归于黄土,黄土最后也会在狂风中化为沙漠。那一床沙子,仔细想想,或许就是多少年前死去的人的骨骸,被风裹起的黄沙,就是死亡本身。
终于到了最后一节了,我的心情已经很压抑了,“一只鹰降落在十字路口”,无数只鹰降落在我的心口。那只鹰看着众生,我看着那只鹰,“四面是群山,是藏匿黄金而不藏匿盗匪的群山”,群山里是宝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到底是宝藏还是盗匪,也是因人而异的。“四面是群山,是限制生活的群山”,连同那句无名者写给白云的誓言,一起被困在群山里,连同蒙面人的面具一起。
西川的这首长诗,有一种万花筒的感觉,画面不停地在变化,看得人眼花缭乱,那种融“叙事性、戏剧性、歌唱性”于一炉的创作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并且有一种让人印象深刻的本事。这些看起来有些混乱黑暗的文字,隐隐透露出的是西川的一种无力感,他从“成圣”到“成魔”,逼迫他出现这种改变的正是这种无力感,被荒废的热情转化为尽情地叫嚣,一个、两个、三个……藏匿在思想的群山里,连带着那份诡谲的神秘感一起,被埋葬,被消融,隐藏在他的诗句里。
“伟大的艺术不是刀枪,它出于善,趋向于纯粹。”西川的诗,我觉得算得上是一个伟大的艺术,巨大之物裹挟着神秘,发出一阵阵的呓语,轻巧又带有攻击性。虽然前后期的作品发生了比较大的改变,但是神秘与蒙面一直都在他的诗歌里存在。有时候读完一首诗,就好像做了一场梦,梦里的人还是蒙着面纱,作为读者的我们也曾试图去取下那层朦胧,但没有这么容易。西川构建出的这个神秘主义的世界,不断地在吸引着人们,就好像一场没有终点的旅行。
有时间真可以多读读西川的诗,去品读他诗里的神秘冒险。
我发自内心地劝说自己。
西川,原名刘军,1963年生,我父亲也是那几年出生的,也都是个五十来岁的小老头了。西川毕业于北京大学英语系,除了诗人,他还是个不错的翻译家。
读了西川的诗后不难发现,他的诗歌前后变化挺大。有人说他从“成圣”一步步在走向“成魔”,很有趣的说法。不过,诗人若是正正经经的,恐怕也不算个极好的诗人了。西川在他的《艺术自释》中提到“诗人既是上帝又是魔鬼,所创造出的作品神秘异常,但又不故弄玄虚”,就好像他可以在十二岁爱上一个小仙女,也可以在暮色中念着天堂和地狱的名字。“神秘”一词一直围绕着他,而他笔下的诗,我认为也可以用“神秘者的呓语”来形容。
在“神秘主义”的追求上,被称为“北大三才子”的西川、海子、骆一禾有许多共同点,他们的诗歌成为神性得以存在的躯壳。尽管如此,西川的神秘还是有不同的,他更善于从哲学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他的诗读来是深沉的,读出了神秘,却能感受到这种神秘是沉默的,是被压抑的、有节制的。这一点,尤其是在上世纪90年代之后表现得更为明显,西川的写作风格也由仰望乌托邦的神圣感转为以反讽为主揭示人性和世界黑暗的混乱神秘感。
《在哈尔盖仰望星空》是我比较喜欢的一首诗,它是西川在青海省经哈尔盖到达青海湖,回来后写下的诗歌。原文如下:
有一种神秘你无法驾驭
你只能充当旁观者的角色
听凭那神秘的力量
从遥远的地方发出信号
射出光来,穿透你的心
像今夜,在哈尔盖
在这个远离城市的荒凉的
地方,在这青藏高原上的
一个蚕豆般大小的火车站旁
我抬起头来眺望星空
这时河汉无声,鸟翼稀薄
青草向群星疯狂地生长
马群忘记了飞翔
风吹着空旷的夜 也吹着我
风吹着未来 也吹着过去
我成为某个人,某间
点着油灯的陋室
而这陋室冰凉的屋顶
被群星的亿万只脚踩成祭坛
我像一个领取圣餐的孩子
放大了胆子,但屏住呼吸
(1985)
哈尔盖南临青海湖,常常被当做是异域风情的边陲小镇来进行描述,那时候,西川和同学们想要去看看青海湖,发现青海湖离一个叫哈尔盖的地方挺近。于是他们一行人就先去了哈尔盖,结果发现这里除了车站和几个带刀的藏民外,什么也没有。第二天,在部队连长的帮助下,他们终于瞧见了美丽的青海湖。回来后,西川住在车站旁的小旅馆里,夜里突然发现,在这个一望无垠的地方,星斗离自己竟是如此的近,世界除了大地就是星空,这是何等的奇妙,于是就有了这首《在哈尔盖仰望星空》。也正是因为这首诗,哈尔盖变得不再是一个普通的地名和火车站了,它被赋予了更多神秘的意义,更多遥远的追求。
诗歌开头就点出了“神秘”一词,一下子把“我”剥离出来,只是一个“旁观者的角色”,听着神秘的力量发出指示。作为这首诗的主体,“我”渺小得可怕。在这青藏高原上,火车站被喻为蚕豆般大小,那么“我”呢?“我”岂不是得成为那颗蚕豆上的一个小小的被虫钻出的洞吗?“我”看着星空,河汉无声,鸟翼稀薄,向星空疯狂生长的青草还有那忘记了飞翔的马群,是什么力量让所有一切都向星空靠近呢?“神秘”在这时又席卷而来,风吹着时间,我成为点着油灯的冰凉的陋室,被亿万只群星的脚踩成了祭坛。巨大之物把微小的“我”完全覆盖,面对星空,面对自然,面对冰凉的屋顶和群星的亿万只脚,甚至是面对那吹得动旷野的风,“我”怎么能不心生敬畏呢?神秘力量把“我”包围,恐惧、敬畏由心底生发。
我最喜欢的一句是结尾:我像一个领取圣餐的孩子,放大了胆子,但屏住呼吸。在我眼里,青海西藏,都是神圣的地方,我也喜欢仰望星空,曾经也去山顶感受过星空和自己靠得无比近的感觉,但我想,一定没有西川当时的感受震撼。“祭坛”、“圣餐”这类词汇的出现,也让整首诗变得更加神秘,有一种宗教感和仪式感。“我”在最后变成了一个孩子,体现了在大自然面前的微博单弱,但“我”又是放大了胆子去领取圣餐的,这又体现了人类的探索意识与人定胜天的思想,最后又来了一句“屏住呼吸”,在这种探索下又包含着敬畏、小心翼翼,关于灵魂,关于智慧,关于一些美好的期许与神圣。在前面的神秘感铺垫下,到这里就仿佛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虔诚,我忍不住伸手去触摸诗中的“我”,忍不住和他一起,在哈尔盖仰望星空。
如果说《在哈尔盖仰望星空》诗人还是虔诚地朝圣的话,那么西川后期创作的《南疆笔记》,则可以说是一个魔王的狂欢。
关于《南疆筆记》,研究它的人好像并不多,我偶然阅读到它的一个片段,而后想去搜索全文,却发现竟然轻易搜索不到,最后是在图书馆的电子资源里找到了它,才得以阅读全文。相比之前阅读到的片段,全文真的是更有意思。全诗共有八个片段,每个片段都有自己的特点。
“零或者无穷,一个意思,如同存在或者不存在,一个意思,如同说话或者不说话,一个意思。”
在宏大面前,细节只剩下有或者无的区别,这句诗读起来颇有些玩文字游戏的感觉,让人忍不住去揭开整首诗的神秘面纱,又好像是一个神秘人的呓语,语无伦次又好像有点逻辑。在这广阔天地下,只有群山,只剩群山,静悄悄地伫立着。“这静悄悄的浪费是惊人的”,群山把它们的千姿百态浪费给了群山自己,上帝搭建起这错落有致的积木,任凭它们野蛮生长。这时候,“够荒凉,不可能更荒凉了”,“荒凉穷尽了‘荒凉’这个词”,在这片土地上发生的一切都像“妖精般没心没肺”,静悄悄的,“寂静也是一种暴力”,“我”被推倒在地,这是“我”在面对大自然时候产生的眩晕感,举目四野无人,看着群山一座又一座,赞叹与震惊并存,不得不发出感慨:够荒凉,不可能更荒凉了。 第二节其实很有意思,周天子、西王母、東方朔、玄奘、优素福·哈斯·哈吉甫、马可·波罗……诗人仿佛在做梦,一个个片段闪过眼前,并且发出适时的评价,可笑又不无道理。最后,“我感到,我就是那个写出了《山海经》的人”,是想象的无限让诗人有了这种感觉,真的可以是假的,假的也可以是真的,读《山海经》的人也可以成为那个写出了《山海经》的人。世界就是这样神秘又惊奇的,人类更是如此。
毫无来由的遐想过后,再看看平凡一生,“一生闲暇等于没有闲暇。与群山厮守一生等于允许自己变成一个石头人”,之后便写了许多人的生活状态,所有的词句就好像一个个镜头画面一样呈现在我们眼前,毫无联系,鸡零狗碎,但就是这些不同的印象组合起来恰好就是我们的生活本身,“生在群山之中,死在群山之中,也只好如此”,这一句饱含了诗人多少的无奈与无能为力。
第五节诗人围绕“吃”展开,吃的不仅仅是我们平常拿来吃的食物,他跳脱出了原本固有的思维,吃冰山,吃老妖怪,吃小旋风,还吃小仙女,第一次读到“她们的汗毛、乳房和大腿确实好吃”,第一感觉是有点恶心,似乎有一点猥琐的味道,但是后面紧跟着的又是“我也吃她们不知疲倦的能歌善舞的影子”,一下子又把这种不适感给打发了。吃东西的时候,从被吸引到狼吞虎咽消灭殆尽,谁不是这样的呢?
第六节开始,一切失灵了。“我的感官不足以生发出与那五彩的群山相称的诗句。我的理智不足以厘清突厥汗国颠三倒四的历史。我的经验不足以面对喀什城中那同样属于人间的生活”,那种心里有千言万语却无法吐出一个字的感觉,那种面对厚厚的知识晕头转向的情形,那种怅然若失不知如何是好的状态,不得不说,有时候,我们都是“一个呆头呆脑的人”。是什么让我们失灵了呢?是远方,诗人如是说。那不如就让我们再次投入抒情的怀抱,抛开理智,向抒情投降,向内心投降。是这样吗?诗人真的是想说这个吗?我不敢确定,重新变回那个抒情的人,是有待商榷的,回得去吗?这也是一个问题。诗人的想法在不断旋转跳跃,我觉得有点拿捏不住,面前站着的仿佛是一个蒙面人,但是我还不能摘下他的面具。
沙漠常常和死亡联系在一起,诗人更是将它和大地的死亡联系在一起,多么精巧的语言——“大地一块一块地死”,又有谁关心过呢?沙漠是不在乎大地的死亡的,它也不会在乎其他人的死亡,所有的死亡最后都会归于黄土,黄土最后也会在狂风中化为沙漠。那一床沙子,仔细想想,或许就是多少年前死去的人的骨骸,被风裹起的黄沙,就是死亡本身。
终于到了最后一节了,我的心情已经很压抑了,“一只鹰降落在十字路口”,无数只鹰降落在我的心口。那只鹰看着众生,我看着那只鹰,“四面是群山,是藏匿黄金而不藏匿盗匪的群山”,群山里是宝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到底是宝藏还是盗匪,也是因人而异的。“四面是群山,是限制生活的群山”,连同那句无名者写给白云的誓言,一起被困在群山里,连同蒙面人的面具一起。
西川的这首长诗,有一种万花筒的感觉,画面不停地在变化,看得人眼花缭乱,那种融“叙事性、戏剧性、歌唱性”于一炉的创作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并且有一种让人印象深刻的本事。这些看起来有些混乱黑暗的文字,隐隐透露出的是西川的一种无力感,他从“成圣”到“成魔”,逼迫他出现这种改变的正是这种无力感,被荒废的热情转化为尽情地叫嚣,一个、两个、三个……藏匿在思想的群山里,连带着那份诡谲的神秘感一起,被埋葬,被消融,隐藏在他的诗句里。
“伟大的艺术不是刀枪,它出于善,趋向于纯粹。”西川的诗,我觉得算得上是一个伟大的艺术,巨大之物裹挟着神秘,发出一阵阵的呓语,轻巧又带有攻击性。虽然前后期的作品发生了比较大的改变,但是神秘与蒙面一直都在他的诗歌里存在。有时候读完一首诗,就好像做了一场梦,梦里的人还是蒙着面纱,作为读者的我们也曾试图去取下那层朦胧,但没有这么容易。西川构建出的这个神秘主义的世界,不断地在吸引着人们,就好像一场没有终点的旅行。
有时间真可以多读读西川的诗,去品读他诗里的神秘冒险。
我发自内心地劝说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