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观察分析乙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管理后对儿童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的影响。方法:将将自2009年起对我市补种乙肝疫苗的1304名儿童为研究对象(作为过观察组),根据国家规定对研究对象进行补种乙肝疫苗,并在补种前后对研究对象进行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检测,并对评价指标内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对象接种前的抗原阳性率为4.06%显著高于接种后的0.64%,比较差异值P<0.05,有统计学意义;得到男孩阳性发生率例数多于女孩;>6岁的儿童阳性发生率例数多于6岁以下儿童;农村及城郊结合部例数阳性发生率占主导。结论:乙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管理可以显著降低儿童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的发生率,对提高儿童的乙肝免疫力有显著作用。
【关键词】 乙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管理 儿童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 影响
乙肝疫苗是用于预防乙肝的特殊药物。当人体接种疫苗后,可刺激免疫系统产生保护性抗体,这种抗体存在于人的体液之中,乙肝病毒一旦出现,抗体会立即作用,将其清除,阻止感染,并不会伤害肝脏,从而使人体具有了预防乙肝的免疫力,达到预防乙肝感染的目的,目前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的最有效方法[1]。根据2007年开始实施的《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方案》,乙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管理,并自2009年起,我国各级疾控部门开始对15岁以下未接种过乙肝免疫的人群,免费补种乙肝疫苗。乙肝疫苗的计划免疫要按0、1、6来执行,即出生时、一个月时、六个月时各注射一针剂量为5ug[2]。为此我们进行乙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管理后对儿童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影响的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自2009年起对我市补种乙肝疫苗的1304名儿童为研究对象(作为过观察组),观察组对象的基本情况为:男孩725例,女孩579例;年龄在3~1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8±1.5岁;对象来源:具有我市户口并长期固定居住的有926例(城市社区的有62例,城乡结合社区的有252例,农村的有612例),外来务工跟随的有378例。1304名对象应何种原因均为进行乙肝疫苗的接种。
1.2 方法
1.2.1 对1304名研究对象在接种前均采集血样进行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的检查:静脉采血3~5ml,后严格按检测方法进行检测,并将结果与预防接种卡对应。
1.2.2 对1304名研究对象补种乙肝疫苗:按国家规定进行补种。
1.2.3 对补种的研究对象在补种结束的6个月后进行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的检查:方法同上。
1.2.4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的检查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进行,采用国产试剂盒(达到0.5ng/ml)进行检测。
1.3 评价指标
将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及阳性例数资料(性别、年龄、居住情况等)为评价指标内容。
1.4 统计学方法
将研究对象接种前后的的评价指数据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计数资料采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当P<0.05 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研究对象接种乙肝疫苗前后的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见表1,接种前的抗原阳性率为4.06%显著高于接种后的0.64%,比较差异值P<0.05,有统计学意义。
2.2 比较出现阳性例数的阳性例数资料见表2,得到男孩例数多于女孩;>6岁的儿童例数多于6岁以下儿童;农村及城郊结合部例数占主导。
3 结论
乙型肝炎是由于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由于受病毒因素、宿主因素、环境因素等影响,会出现不同的结局和临床类型,导致其发展为慢性乙型肝炎的常见原因有:.家族性传播、婴幼儿期感染病毒、缺乏预防意识、漏诊、免疫功能低下者感染病毒、既往有其他肝病史感染病毒者等。可在全身各个系统均可发生并发症,常见的有:肝源性糖尿病、脂肪肝、肝炎后高胆红素血症、肝硬化等。严重损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并可危及生命安全[3]。
乙肝疫苗是用于预防乙肝的特殊药物,已有研究表明我国大多数乙肝病毒携带者来源于新生儿及儿童期的感染。由此可见,新生儿的预防尤为重要,所有新生儿都应当接种乙肝疫苗。这是因为新生儿对乙肝病毒最没有免疫力,而且免疫功能尚不健全,一旦受染,很难清除病毒而成为乙肝病毒携带者。其次,学龄前儿童也应进行接种。第三是HBsAg阳性者的配偶及其他从事有感染乙肝危险职业的人,如密切接触血液的人员、医护人员、血液透析患者等。第四是意外暴露于乙肝病毒的人,如意外地被HBsAg阳性血液污染的针头刺伤,或被HBsAg阳性血液溅于眼结膜或口腔黏膜,输入HBsAg阳性的血液等,均应接种乙肝疫苗。按国家规定,乙型肝炎疫苗全程接种共3 针,按照0、1、6 个月程序,即接种第1 针疫苗后,间隔1 及6 个月注射第2 及第3 针疫苗。新生儿接种乙型肝炎疫苗越早越好,要求在出生后24 h 内接种。新生儿的接种部位为大腿前部外侧肌肉内,儿童和成人为上臂三角肌中部肌肉内注射[4]。通过本文内容研究可以看到,通过接种乙肝疫苗可以显著降低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从而起到预防乙肝的作用。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将乙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管理可以显著降低儿童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的发生率,对提高儿童的乙肝抵抗力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于永华.使用乙型肝炎疫苗控制乙型病毒性肝炎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8):17-18.
[2]祝华敏,周善范,姜慧仙.892例学龄前儿童乙肝疫苗免疫效果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 2015,42(1):64-65.
[3]刘华,王颖智,沈云岳,等.乙肝疫苗接种后新生儿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一过性阳性的研究[J].检验医学,2015,30(11):1107-1112.
[4]吴凌霄.研究乙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管理后对儿童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的影响[J].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6(10):113-115.
【关键词】 乙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管理 儿童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 影响
乙肝疫苗是用于预防乙肝的特殊药物。当人体接种疫苗后,可刺激免疫系统产生保护性抗体,这种抗体存在于人的体液之中,乙肝病毒一旦出现,抗体会立即作用,将其清除,阻止感染,并不会伤害肝脏,从而使人体具有了预防乙肝的免疫力,达到预防乙肝感染的目的,目前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的最有效方法[1]。根据2007年开始实施的《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方案》,乙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管理,并自2009年起,我国各级疾控部门开始对15岁以下未接种过乙肝免疫的人群,免费补种乙肝疫苗。乙肝疫苗的计划免疫要按0、1、6来执行,即出生时、一个月时、六个月时各注射一针剂量为5ug[2]。为此我们进行乙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管理后对儿童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影响的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自2009年起对我市补种乙肝疫苗的1304名儿童为研究对象(作为过观察组),观察组对象的基本情况为:男孩725例,女孩579例;年龄在3~1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8±1.5岁;对象来源:具有我市户口并长期固定居住的有926例(城市社区的有62例,城乡结合社区的有252例,农村的有612例),外来务工跟随的有378例。1304名对象应何种原因均为进行乙肝疫苗的接种。
1.2 方法
1.2.1 对1304名研究对象在接种前均采集血样进行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的检查:静脉采血3~5ml,后严格按检测方法进行检测,并将结果与预防接种卡对应。
1.2.2 对1304名研究对象补种乙肝疫苗:按国家规定进行补种。
1.2.3 对补种的研究对象在补种结束的6个月后进行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的检查:方法同上。
1.2.4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的检查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进行,采用国产试剂盒(达到0.5ng/ml)进行检测。
1.3 评价指标
将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及阳性例数资料(性别、年龄、居住情况等)为评价指标内容。
1.4 统计学方法
将研究对象接种前后的的评价指数据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计数资料采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当P<0.05 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研究对象接种乙肝疫苗前后的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见表1,接种前的抗原阳性率为4.06%显著高于接种后的0.64%,比较差异值P<0.05,有统计学意义。
2.2 比较出现阳性例数的阳性例数资料见表2,得到男孩例数多于女孩;>6岁的儿童例数多于6岁以下儿童;农村及城郊结合部例数占主导。
3 结论
乙型肝炎是由于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由于受病毒因素、宿主因素、环境因素等影响,会出现不同的结局和临床类型,导致其发展为慢性乙型肝炎的常见原因有:.家族性传播、婴幼儿期感染病毒、缺乏预防意识、漏诊、免疫功能低下者感染病毒、既往有其他肝病史感染病毒者等。可在全身各个系统均可发生并发症,常见的有:肝源性糖尿病、脂肪肝、肝炎后高胆红素血症、肝硬化等。严重损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并可危及生命安全[3]。
乙肝疫苗是用于预防乙肝的特殊药物,已有研究表明我国大多数乙肝病毒携带者来源于新生儿及儿童期的感染。由此可见,新生儿的预防尤为重要,所有新生儿都应当接种乙肝疫苗。这是因为新生儿对乙肝病毒最没有免疫力,而且免疫功能尚不健全,一旦受染,很难清除病毒而成为乙肝病毒携带者。其次,学龄前儿童也应进行接种。第三是HBsAg阳性者的配偶及其他从事有感染乙肝危险职业的人,如密切接触血液的人员、医护人员、血液透析患者等。第四是意外暴露于乙肝病毒的人,如意外地被HBsAg阳性血液污染的针头刺伤,或被HBsAg阳性血液溅于眼结膜或口腔黏膜,输入HBsAg阳性的血液等,均应接种乙肝疫苗。按国家规定,乙型肝炎疫苗全程接种共3 针,按照0、1、6 个月程序,即接种第1 针疫苗后,间隔1 及6 个月注射第2 及第3 针疫苗。新生儿接种乙型肝炎疫苗越早越好,要求在出生后24 h 内接种。新生儿的接种部位为大腿前部外侧肌肉内,儿童和成人为上臂三角肌中部肌肉内注射[4]。通过本文内容研究可以看到,通过接种乙肝疫苗可以显著降低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从而起到预防乙肝的作用。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将乙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管理可以显著降低儿童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的发生率,对提高儿童的乙肝抵抗力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于永华.使用乙型肝炎疫苗控制乙型病毒性肝炎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8):17-18.
[2]祝华敏,周善范,姜慧仙.892例学龄前儿童乙肝疫苗免疫效果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 2015,42(1):64-65.
[3]刘华,王颖智,沈云岳,等.乙肝疫苗接种后新生儿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一过性阳性的研究[J].检验医学,2015,30(11):1107-1112.
[4]吴凌霄.研究乙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管理后对儿童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的影响[J].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6(10):11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