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鱼道设计的新疆木扎提河斑重唇鱼的游泳能力测试

来源 :水产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cgivih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探究斑重唇鱼的游泳能力,给过鱼设施设计和鱼类游泳行为学研究提供基础参数,本研究以木扎提河野生斑重唇鱼(全长TL=12~16 cm)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其在(16.6±1.6)℃水温下的感应流速、临界游泳速度、爆发游泳速度及持续与耐久游泳能力.结果显示,斑重唇鱼感应流速为(0.18±0.02)m/s,相对感应流速为(1.40±0.23)BL/s(BL为体长);临界游泳速度为(1.02±0.15)m/s,相对临界游泳速度为(8.58±1.65)BL/s;爆发游泳速度为(1.39±0.17)m/s,相对爆发游泳速度为(10.92±1.86)BL/s;最大持续游泳速度为0.87 m/s,最大耐久游泳速度为1.37 m/s,与平均爆发游泳速度相近.其持续游泳时间与流速呈负相关(lgT=-5.136X+8.504).当以斑重唇鱼为主要过鱼对象时,建议为吸引鱼类进入鱼道,进口流速设计为1.02~1.39 m/s,休息池主流设计为0.20~1.02 m/s,鱼道竖缝处流速宜低于0.85 m/s.鱼道长度为1000 m时,鱼道内平均水流速度应低于0.78 m/s.本研究结果可为新疆木扎提河流域鱼类游泳能力研究提供参考,对保护日益减少的鱼类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为了深入了解引进溪红点鲑种质遗传结构状况,本研究利用溪红点鲑转录组数据设计四核苷酸重复微卫星引物1081对,选择其中200对进行引物合成,经过筛选鉴定共获得111个特异性好
渔业数据缺乏是渔业资源评估和管理面临的难题.以2006—2018年北部湾二长棘鲷体长频率数据为例,运用基于长度频率的贝叶斯生物量方法(LBB),估算二长棘鲷的渐近体长(L∞)、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