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语文教学中情感因素的运用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k36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感作为一种非智力因素,在道德观、美感、价值观、自我意识等方面起着中介作用。情感可以转化为动机,成为激励创新的内在动力。
  “感人者莫先乎情”,情是语文教学的灵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只有注重激发学生情感,才能让学生饶有兴趣地投身于语文学习中去,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只有触发了学生情感学生学习才会推己及人理解文章并产生表达的欲望;只有倾注了感情学生才能在表达中酣畅淋漓地袒露内心,展示给世界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可以说情感因素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具有决定性作用。那么怎样才能使情感因素更好的辅助教学呢?笔者认为要做到三点。
  一、注重教师自身情感因素,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
  课堂教学是一种充满丰富情感色彩的活动,良好的课堂气氛的形成,可以看成是教学移情的结果。学生在课堂上的认识速度和质量与其认知态度、情绪、情感有着密切的联系,创设真诚、信任、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就显得至关重要。“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作为教师,首先要给学生以亲切感,让学生能够接近我们并产生信任。如果学生喜欢并信任这位教师,就会自然对这门功课产生兴趣并投入热情。这就需要我们对学生倾注全部爱心,满腔热情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摒弃专制和放任的教育态度,时时给学生以微笑、期待、关心和鼓励,倾听他们的愿望、心声,深切了解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让学生与教师进行零距离学习、探讨。其次,教师还要充分地信任学生,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尊重他们的认识、想法,在引导、鼓励中让学生自我发现、自我探索,让学生充分享受到获得知识的喜悦和成功的快感,增强学生自信心,激发学生更大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
  此外,作为教师尤其要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积极平稳的心态,不把个人的情绪带进课堂。在学生状态不佳时要及时调整和调动学生情绪,使师生在愉悦的情感氛围中相互学习、相互激发,以欢愉的体验享用收获知识的快乐。作为语文教师唯有具备了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向上、丰富深厚的情感体验才能在教学中取得“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
  二、挖掘语文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塑造学生高尚人格
  文章不是无情物,每一篇文章无不蕴涵着情感激流,无不体现出作者的喜怒哀乐,无不是作者心灵的独白,好的文章大多是不平而鸣,情动而辞发,在作者的情感冲动下创作而成。语文教师要着力挖掘文学作品中积淀着的丰富的文化内涵与人格魅力,打破时空界线,克服个人生命的有限,让学生“视接千载,心游万仞”进入民族与世界、古代和现代思想文化的宝库,与那些高尚的灵魂进行心灵的、精神的对话,触摸那些大智大勇的高贵的头颅,体验融会于期间的大喜大悲的大情怀,感受他们人生睿智的阐述和激情的拥抱。通过“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我们看见了文天祥至死不渝,一心向宋的爱国情操;通过“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呐喊,使我们发现了李白桀骜不驯,不与权贵同流合污的清廉本色;通过“予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描述,使我们领略到周敦颐那洁身自爱,不随流俗的高贵节操;课文《背影》让我们体会味到父子情深的人间真情;《老王》使我们感受到陌生人之间的真诚、善良和关爱的可贵品质。文章就是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描述这些丰富的人情、人性来塑造高尚人格的,教师也就理所应当利用这些来启蒙、引导学生体验真情、启迪人生,从而培养学生善良友爱的品质情操,塑造学生高尚人格。
  三、运用教学过程中的情感因素,适时激发学生情感并得以提升
  教学内容的丰富情感,需要教师以“导”的身份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情感参与和调节,让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在日常教学中要精心设计导语,采用情境法、悬念法、朗读法、联想法、背景导入、气氛烘托等方式,扣住学生心弦,引发学生探求热情,使学生忘身于课文所展示的世界,通过文字与作者沟通,穿透时空的间隔达到作者所描绘的现实世界和情感世界,理解课文,甚至超越课文体味文字之外的意蕴。中学生有其共性,也有其个性差异,学生情感体验也有个性化的特征,这样才能让学生的情感更丰富,思维更活跃,想象力更贴近进而超越已有的情感体验,这样就会产生“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通过表演体会,观看影碟片段、播放音乐、声情并茂的朗读等多种手段,加强教学过程中情感培养。如《最后一课》最后一句话“放学了——你们走吧!”读的轻且舒缓,有气无力的拖读,学生可进行尝试朗读,从中体会韩麦尔先生力不能支,口不忍言,心痛万分的其境其情,激发学生情感因素,使学生进入角色,产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此外,还要引导学生体验生活,用心去感受生活,善于从生活中有所发现,从不同的角度去体味生活,“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指导学生善于发现平凡生活中的感人之处,深切体味、提高生活感受能力。
  梁启超说:“用情感激发人,好像磁力吸铁一样,有多大分量的磁,便吸引多大分量的铁,丝毫不得躲闪。所以情感这东西,可以说是人类一切动作的原动力。”因此,教师要把握语文教学的情感因素,发掘课文中的思想情感,注重方法,使学生在学习中如沐春风、身临其境,乃至达到忘我的境界。这样才能使学生觉得学习语文有味道,是一种享受。
其他文献
众所周知,职业学校学生写作兴趣不浓,水平普遍偏低,为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采取一种能提高学生兴趣的方法。经过十几年的职校语文教学实践,我认为随考作文不失为一种兴趣性写作的良法。  随考作文,就是随着单元知识考试而写的作文。这种写作训练不仅相对增加有效的写作时间,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其具体做法并不同于我们平时测试中的作文训练,而是一种让学生由不爱写作到爱写作,不会写作到会写作的愉悦性过程。这种作
期刊
从事了多年的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工作,经历了从《思想政治》向《思想品德》课的转变,经历了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观念的转变,同时感受着不同教学方法的变革,然而最让我耳目一新的依然是现代教育手段特别是多媒体教学的应用。  思想品德课教学是让学生把握道德认知的重要途径。传统的思想品德教学存在的弊端是将德育知识等同于一般学科知识,进行简单化的灌输,传授手段单一、方式单纯,忽视了学生的情绪培养和道德品质的内
期刊
题目,是文章精髓的凝炼。题目平平,决定了文意平平;文意平平,是决写不出令人耳目一新的文章的。所以,教师要注意命题在作文中“纲”的作用:“纲举”,才能“目张”;题精,才能文扬。积多年的作文教学经验,窃以为要命出如“山上一支看不足”的卓尔不群的“题目”来,有几点是一定要做到的。  一、要“与时俱进”,力求文题之“新”  作文离不开时代,社会是丰富多彩的,作文命题必然会凸现社会的烙印。众所周知,“金钱不
期刊
俗话说“三军易得,一将难求”,一支部队,没有一个出色将领的领导、管理,很可能是一盘散沙,缺乏战斗力,遇有困难或敌情,定将一触即溃。同样的,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的“将领”,对这个班级的影响极大。一个班级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班级的班主任。时代的进步,文化的多元化和经济全球化给今天的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课程背景下,我们应该怎样做班主任呢?    一、班主任要发自内心的热爱本职工作    
期刊
摘要: 在幼儿园美术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信息技术实施教育,运用信息技术将声音、图形、影像等融为一体,利用其形象生动、信息刺激性强、时空宽广等特点,改变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以全方位的方式进行美术教学。本文通过对美术欣赏教学、绘画教学活动进行探讨,从而优化了教学过程,提高了幼儿园美术教育的有效性。  关键字:信息技术 幼儿园美术教学 美术欣赏 幼儿绘画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在提倡
期刊
班主任在与后进生的接触中,后进生不礼貌的言辞,反复教育而难于改正的现象,常常伤了班主任的心,使班主任从感情上对后进生产生了隔阂,成为班主任对其正常施教的心理障碍。这是做为一个班主任要非常警惕的现象,一旦发生,要及时消除。与后进生感情发生隔阂的原因主要在于教育者自身。  第一,“偏见”是与后进生感情上发生隔阂的土壤。后进生往往不是学习成绩差,就是思想品德行为不规范。长期下来,班主任就会感到看不顺眼。
期刊
摘要: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也得到普遍关注。目前的教学现状却不乐观,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关键。  关键词:信息技术 直观教学 氛围    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课时一般都会出现这种现象:低年级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的兴趣较大,学了一段时间,尤其是到了高年级,兴趣渐渐就没有了;对计算机有了简单了解后,对玩电脑游戏产生
期刊
在学习过程中,情感因素对学生的学习活动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它可以激发学习动机、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能够主动地探求新的知识,大胆地进行创造性思维,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论认为,情感教育是师生间精神生活高度一致性的体现。当然,他所提倡的情感,主要是指人的高级情感,其中包括理智感、道德感和美感,是最深层次的情感。下面着重就这一方面,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一、
期刊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实验作为物理教学的基本手段,有其特殊的教学功能。加强实验教学,不仅可以提高物理教学效果,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验素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初中物理教学要以实验为基础,重视手与脑的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知识经济的时代,通过物理教学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初中物理实验包括教师的演示实验、学生的分组实验、学生的课外实验和学生边学
期刊
数学教学基本指导思想是深化能力立意,突出培养能力与素质的导向,让学生学会在具体情境中应用知识的能力。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要以“环环紧扣、层层入深、步步有新、相互促进”为课堂高效化结构;突出解题过程的教学,即通过联想意识的提高,促进学生深入的审题;通过参与意识的加强,促进学生解题思路的快速形成;通过策略意识的提高,促进学生解题过程的优化、创新;通过反思意识的提高,促进学生解题经验的积累与结论的推广与应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