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家校合作下学校德育管理策略

来源 :科学咨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haos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一轮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深入开展,产生了如何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这一新课题,形成教育合力,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是迫在眉睫的.苏霍姆林斯基多次指出:“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产生的影响的一致性.”要教育好一个学生,只靠班主任是不够的,要动员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形成教育合力.加强未成年人培养教育等思想道德建设,是教师们的重要课题.因此,我们只有探索有效的学校与家庭的合作之路,形成教育合力,才能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有效的保障与平台.
其他文献
家——是人们赖以信赖的避风港.而对于孩子的童年,家又意味着什么呢?可能是童年的欢笑;可能是健全的人格;可能是坚强的性格;可能是优雅的气质,也可能是够高的眼界,看来家才是童年成长中最重要的地方.我们应该以怎样的家庭氛围来成就孩子的性格呢?
信息技术的发展日趋成熟,使得新媒体已深入到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刻影响着大学生价值观的培育.当前,地方院校在新媒体环境下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培育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大学生个人层面、教师层面以及学校层面.提高高校价值观培育有效性与实际性,需学生、教师和高校通力合作,形成闭环,积极构建完善的大学生价值观培育体系.
小学阶段以及中学阶段是对学生思想政治方面引导的关键时期.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因此,我们必须围绕关照学生,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帮助学生成为道德与知识共同发展的人才,但是,很多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仍然秉持着传统的“以分数论成败”的教学观念,忽视思想政治课堂的开展,一味地采用说教的教学方式,这对于学生的成长以及发展都是非常不利的.该文章主要探讨中小学思想政治课程的实践.学生只有具备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才能够游刃有余地应对生活中的困难以及挑战.通过探讨如何改进思想政治课程的开展,能够让教师的教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如何实现初中生整体能力的发展,是现代教育的重点内容.家校合作共育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是促进语文教学发展的新路径.为此,初中语文教师应立足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通过自身能力的提升以及对家长的定期培养等方式,进一步落实此种教育机制,以实现初中语文教育教学的长远发展.本文就家校合作在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中应用现状与方法进行探究,并提出相关看法,以期提升语文教学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