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寓“理”,贵在“通”——高校舆情研判工作的新思考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yj7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舆情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的重要一环,是正确引导大学生健康发展,是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保障之一。因此,及时、高效、提前开展校园舆情研判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同时,也要转变观念,不能仅是发生舆情问题才想办法解决,而是要将舆情工作做到前头,做到实处,做到基础,变“堵”为“通”,将“理”融入到平常的舆情工作之中,形成有效的机制。
  【关键词】:理;通;新思考
  “舆情”就是由个人以及各种社会群体构成的公众,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和社会共建内,对自己关心或与自身利益紧密相关的各种公共事务所持有的多种情绪、意愿、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因此,我们可以理解为,高校舆情也就是以高校为范畴,以大学生为主体的各类群体在现实空间和虚拟空间中对发生在身边亦或者他处的与自己相关亦或者与自己无关的各种公共事务的自身所表现出的多重情绪、意愿、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同样的,在高校舆情工作中,我们也要明确网络舆情研判工作的重要性。特别是当今在“互联网+”时代下,线上与线下的互动越来越紧密,虚拟与现实越来越趋于统一的情况下,高校辅导员在高校舆情研判工作,特别是网络舆情工作中要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网络舆情”在高校舆情工作中的地位
  现今,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的交错越来越紧密,线上与线下的结合越来越突出,二者的界限也越来越模糊,这都使得高校舆情工作更显复杂,譬如说它的传播速度以及影响力,都出现了难以想象的变化。这种变化反应在高校舆情工作中的一个突出现状就是网络舆情在高校舆情工作中所占的分量越来越重,受关注的程度越来越高。那么,网络舆情也就是主要基于互联网传播的人们对于事件的所有认知、态度、事情和行为倾向的集合。但这种认知现今已不仅仅局限于网络,影响力也远超出网络范围,“蝴蝶效应”明显。而当高校突发事件发生时,往往的以大学生为主体的网络群体在舆情工作方面呈现“负作用”,甚至出现不同程度的泛化和具有明显的倾向性。
  “网络舆情”工作在高校舆情工作中的突出地位已经是有目共睹的,也已经彰显出了它的强大力量。所以,也是高校舆情工作中所要格外关注和重视的一块“阵地”。但是,在“网络舆情”工作把握中,要充分发挥先导性作用,特别是做好前提性工作,不能总是遇到问题以“堵”为主,不敢主动去触碰,甚至主动逃避责任,这种处理方式业已得不到社会的认可,甚至会成为造成更大破坏的诱因。
  二、高校舆情工作中的新思考
  “舆情”不是洪水猛兽,不是“过街老鼠”,面对“舆情”工作更不能“谈虎色变”、甚至是“杞人忧天”。在高校舆情工作中,要理性的正视舆情工作,要充分发挥事物的两面性,透过表面看清本质,把握重点才能全面解决问题,由“堵”转“通”,由野蛮的强势“一刀切”转变为将道理讲在前头,讲在关键处,讲在所有人的面前。只有正视“舆情工作”才可以更好的处理“舆情工作”。
  1.大学生思想政治辅导员在高校舆情工作中的新思考
  长期以来,我们所谈的高校舆情工作,大多数是如何解决突发事件或者恶劣问题时的理论研究或者方法探讨,鲜有去思考舆情工作的前期引导和预防的基础性工作。在高校的体系建设中,大学生思想政治辅导员是高校思想政治体系的重要构建者之一,是引导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坚力量。而辅导员也是高校舆情工作的重要参与者,是引导大学生明辨是非、分清美丑的主要力量。可以说,高校辅导员所肩负的责任非常明确,所发挥的作用不可估量。一方面,辅导员直接接触学生,掌握第一手资料;另外一方面,辅导员具有较高的政治敏感性,能够及时有效的进行引导和干预。不过,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变化,高校舆情工作也发生了变化。这就要求辅导员在高校舆情工作中,特别是高校“网络舆情”工作中进一步思考,更加细致的耐心的做好此项工作。首先,辅导员要转变已有观念,将处理突发事件作为舆情工作重心转变为敏感事件的前期引导。辅导员不是“救火队员”,哪里有问题,哪里冲锋陷阵;辅导员要做“培育员”,要将舆情工作融入平常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做好前提工作,敏感时期做好前期的引导教育,“突发事件”及早发现将问题解决于端倪。其次,辅导员要发挥组织作用,要有责任担当,主动担起“舆情研判”的工作。舆情工作要发挥担当精神,不仅仅是主体责任意识,更要将引导沟通工作做在前头,作为重点。最后,辅导员要发挥意识引导作用,即在舆情工作中要突出意识形态的引导,防止过分“倾向”。
  2.党员学生干部在高校舆情工作中的新思考
  大学生是高校舆情的重要参与者,他们可能是事件的制造者,也可能是事件的传播者,更可能是事件发展的推动者;同时,他们又会对事件的发展和扩大起到催化剂的作用。可以说,在高校舆情工作中,合理发挥大学生这个群体对于舆情工作的有效管理至关重要。
  在大学生群体中,能够很好的肩负舆情工作的学生群体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学生党员,一部分是学生干部。两部分学生具有一定的重叠性,但共同点是可以起到舆论导向的引导作用,以及对于舆论的形成和发展起到直接影响,甚至成为正确引导学生舆论倾向的一个关键力量。所以,在高校舆情工作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群体,吸纳他们成为有力的一股力量,推动高校舆情工作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3.“红色基因”在高校舆情工作中的新思考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先后到延安、井冈山等革命圣地考查,反复强调让红色精神放射出新的光芒。红色精神对于我们现今的社会、国家和个人来讲并不陌生,祖国处处都遗留着先辈们的“红色基因”。因此,在高校舆情工作中,要将“红色基因”作为重要的思考内容,将其作用发挥出来,将精神传播开来,引导大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校园,勇于担当,自觉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不造谣不传谣,维护校园形象。
  三、舆情寓“理”,贵在“通”的意义
  舆情寓“理”就是要将舆情工作做在前头,要将其中的道理讲清楚,要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讲明白。只有事情提前做,道理提前讲,才会促进舆情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才会起到正面引导作用,才会达到“通”的效果。如果仅仅只是在出现重大突发事件时才去出谋划策想办法,那就为时已晚。所以,舆情工作无论是在“道理”方面还是在“沟通”方面都需要提前做好工作,把握主动型,讲好道理,做好沟通。
  参考文献:
  [1]方国琴,谷文陶.论高校舆情引导的途径和方法[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10(12).
  [2]葛晨光.高校舆情及其引导机制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1).
其他文献
【摘要】:分析应用型大学视觉传达专业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探究在视觉传达专业毕业设计的教学改革,以及必要性。  【关键词】:视觉传达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  中国的设计呈现跳跃式发展,设计教育亦然,最能反应艺术院校教育成果的就是毕业设计,毕业设计是教学过程中最后阶段的一种总结性的实践教学环节,以最直观的方式反映学生素质,检验学校教学思想、课程体系及教学质量的一个样本。基于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充分
期刊
【摘要】:韩愈和巴格莱分别是中西方文化传递论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分析比较韩愈和巴格莱文化传递论思想政治教育观的异同点,汲取有益思想,为我国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有益借鉴和指导。  【关键词】:韩愈;巴格莱;文化传递论;思想政治教育观  一、韩愈和巴格莱文化传递论思想政治教育观的异同比较  韩愈和巴格莱都十分重视教育,倡导将人类文化中的共同要素一代代传递下去,从而使文化世代相传,民族延续。二者的思想政
期刊
【摘要】:课堂教学的现状,学生产生的惰性知识,阐述惰性知识的特点原因,以及如何克服惰性知识,如何在课堂中实施情景教学。  【关键词】:惰性知识;情景教学;产出;创造  一、引言  在传统的语法教学里面,很多人认为语法是一门知识;语法就是各种规则,教师需要把各种语法现象列举出来,学生死记硬背;语法就是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自然习得(acquired naturally),不需要在课堂上去教。然而拉森-弗
期刊
【摘要】:现代的班级管理应该是在班主任的正确引导下,全体成员积极主动参与,协调一致地为实现班集体及个人发展目标,从而有效地保障中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顺利进行的活动过程。前提是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认同感、责任感,从而自觉地参与班级的管理。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管理;学生;自主学习;健康成长  只有能激发学生去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在班级管理实践中,依据人本主义的管理思想
期刊
【摘要】:在从事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我发现当前的历史教学存在高耗低效的现象,具体表现为:教师讲得眉飞色舞,口干舌燥,而学生则昏昏欲睡,课堂沉闷;学生课堂效率不高、学习兴趣不浓、两极分化严重、学生注重对知识的死记硬背,不会灵活变通等问题。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学习营
期刊
【摘要】:高校体能测试一直是衡量高校体育教学成果,系统了解并控制大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一个标准和手段。然而在参考大量文献、并且深入了解到大学生虽然生长发育水平有所上升然而其体能却大不如前的状况之后,笔者将从分析高校体能测试出发,试图找出其影响因素,从而给相关的工作和研究提供一定的素材和借鉴。  关键词:高校;体能测试;影响因素  提高高校学生的体能对于高校体育课来说应该作为一个重点之一,提高体
期刊
职业教育是建立在教育对象既往知识或经验基础上, 围绕教育对象将要从事的职业或职业群的行为能力和相关素质要求,使其成为有知识、有操守、有胜任力的职业人才的教育过程。[1] 因此,职业教育始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但是,面对现实,职业教育在社会上明显受到诸多误解和其实,本是教育一种教育类型的职业教育,被沦为“底层教育”,“高职”往往与“低学历”完全划上了等号,毕业生就业也时常遇到学历门槛。鉴于这
期刊
【摘要】:中等职业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践动手能力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这就需要有一批“双师型”的师资队伍。本文从“双师型”教师的特点着手分析了“双师型”教师应具备的条件。并结合我校的现状和设想来阐述。  【关键词】:双师型教师;中等职业教育;现状;对策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的需求日益旺盛,中等职业教育也逐渐为人们所重视,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日渐扩大。如何
期刊
【摘要】:反思性教学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已经被广大教育者所认同。反思性教学能够促进教师教学方法的改进,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也是教师培训项目的重要元素,是教师行动的思维导向。  【关键词】:反思性教学;教师培训;思维导向  1.引言  反思性教学是外语教师教育中的一个突出的模式,它已被国外和第二语言教师教育的教育工作者所认同。因为它是在英语语境下的语言学习,在反思性教学模式
期刊
【摘要】:狄更斯是一位世界著名的作家,《远大前程》是他创作生涯中的一部非常重要的作品。有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这部作品进行了分析。该篇论文通过分析《远大前程》中的四位主要女性角色,包括郝薇香小姐﹑乔大嫂﹑艾丝黛拉和毕蒂的性格﹑外貌特征以及狄更斯对他们的创作态度来揭示狄更斯的女性观及其对读者的启示。  【关键词】:女性人物;人物形象;人物性格;命运;女性观  查尔斯·狄更斯是一位伟大的英国作家。,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