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东山发现国内规模最大明代中晚期藩王墓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lh1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2021年5月13日发布考古新发现,当地考古人员在太原东山发现中国国内规模最大的明代中晚期藩王墓—晋端王墓。晋端王陵园遗址地处太原东山南端的缓坡地带,2019年5月至2021年4月,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联合市、区两级考古机构进行考古发掘。
  该墓平面为“工”字形,南北长24米、东西宽8米,规模居明代中后期藩王墓之首。本次发掘的端王及王妃、继妃、夫人墓葬(1、2、3号墓)位于陵園中部,3座墓葬虽被盗扰,但出土随葬品种类依然多样。M1、M3中室出土90件彩绘漆木俑,有文官、侍卫、出行仪仗等。此外,还出土各类纺织品40片,其中尤为珍贵的是M3的4件基本完整的丝织品,专家认为这是研究明代冠服制度的重要实物。M1同时出土有墓志铭和圹志,墓志铭记载了端王死因、去世后因无子嗣确立继承人的过程中发生在晋王府内的政治事件,与夏言《南宫奏稿·定亲王继封并行查勘疏》《南宫奏稿·请敕内官会勘宗室隐情以正欺罔疏》记载内容相符。
  明朝分封的亲王,陵园面积以第一代晋王朱棡最大,合约0.53平方千米。明英宗正统十三年,改定亲王茔地约为0.03平方千米,房15间。郡王的茔地0.02平方千米,房9间。郡王子茔地约0.01平方千米,房三间,郡主、县主茔地约0.007平方千米,房2间。端王墓陵园南北长294米、东西宽158米,远超亲王陵园0.03平方千米的规制。晋端王陵园的发现,印证了《太原县志》《阳曲县志》《榆次县志》记载的岗头村和端王陵园位置,为其他晋藩王陵园位置的确定提供了准确的地理坐标。
  本次发掘是山西地区首次系统开展明代藩王墓葬和陵园的考古工作,并在国内率先创新建设文物保护现场实验室,开展系统的墓室内环境监测、采样、信息提取等文物保护基础工作。
  晋端王墓葬及陵园的考古工作,为提升新时期山西考古的发掘理念,提高数字化、科技化水平,实现考古工作的高质量发展,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鉴于墓葬及陵园的重要价值,考古工作结束后,将对其进行原址保护和利用。(来源:中国考古网)
其他文献
摘 要:辽宁某磷铁矿石中 P2O5品位2.57%,主要以磷灰石形式存在。脉石矿物以石英为主。为了回收磷灰石,降低尾矿中 P2O5含量,设计了浮选试验。试验以捕收剂种类、药剂之间相互作用、精选次数为研究对象,探索了磷灰石的浮选指标。研究表明,采用一粗二扫四精浮选流程,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55%条件下,以碳酸钠为调整剂,水玻璃为抑制剂,JZQ-F7为捕收剂,获得磷品位30.85%、回收率7
摘 要:地震条件下抗滑桩计算主要是基于岩土体动力应力应变关系的数值法和拟静力法,前者误差很大,后者不能考虑地震的时程作用。采用弹性地基梁理论、有限杆单元法(矩阵位移法)理论、多质点有阻尼体系动力反应的振型叠加法理论和Reyleigh阻尼理论,提出一种抗滑桩计算方法,用于地震条件下抗滑桩时程法分析计算,并给出了地基系数的比例系数的计算公式。最后,在浙江大学ZJU-400土工振动离心机上进行了模型试验
摘 要:预应力锚索不同的张拉方式对边坡支护结构的影响不同。采用微机静载锚固试验机进行了预应力锚索加固边坡室内模拟试验,通过沿钢绞线轴线方式张拉和与钢绞线轴线成25°夹角方式张拉结果对比,分析了两种张拉方式对支护结构受力和变形的影响,为边坡的稳定性评价提供技术依据。结果表明:不同的张拉方式对钢绞线抗拉强度的影响不同。沿钢绞线轴线张拉,破坏荷载强度平均值为1 918.60 MPa,钢绞线在组装件中间断
摘 要:针对低等级城市的人流活力研究存在的数据稀疏、研究分析角度局限等问题,结合低等级城市的数据特点,深入探讨低等级城市的人流活力分析方法。从空间对人流的吸引力、空间活动多样性以及空间人流共享性多视角出发,利用网格人流重访强度、网格活动混合度以及网格人流交互网络中心性等3个特征量,建立顾及活动类型及空间交互的低等级城市人流活力分析框架,并通过莫兰指数分析人流空间集聚程度。以宁德市蕉城区兴趣点(po
民族服饰文物是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在鉴赏方面,它和出土文物有很大差别。文章根据黔东南州民族博物馆对本馆的民族服饰鉴别要求,从服饰外观特征、刺绣工艺、服饰图案艺术、
宋代是我国官服带制发展的重要时期,宋太宗时期对官员带銙纹样进行了革新,创造出了球文、御仙花等新的纹样形式。对于御仙花腰带的专门研究并不多,对于御仙花腰带的产生与流
摘 要:现存署名董其昌的《封翁董老年小像赞》为其晚年书法艺术真迹,以往研究文章未见探讨。文章通过对《封翁董老年小像赞》涉及人物的探讨,对该作品的创作时间、地点、可能性进行了分析。以董其昌、董汉儒之间交往为线,侧面揭示明代官员社交的维系情况,对《封翁董老年小像赞》中体现的书法艺术进行了浅析。  关键词:董其昌;董汉儒;历史;书法;艺术  现存濮阳县档案馆的《封翁董老年小像赞》(图1)(以下称《赞语》
经过两年多的筹备,5月1日,故宫博物院陶瓷馆在武英殿对观众重新开放。新陶瓷馆从文华殿移至武英殿,在展示空间、内容主题设计、展品数量以及展示形式与古建筑融合等方面均进行了创新,力求给观众以全新的观感体验。  4月30日,故宮博物院陶瓷馆开幕式在武英殿举行,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故宫博物院的陶瓷研究人员依据丰富的藏品,结合最新的考古发掘成果和科技检测手段,对陶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