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森林防护体系的日趋成熟,生物防治作为对森林病虫害进行有效防治的主要手段,由于污染小、价格低等优势日益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人们在享受高质量生活的过程中,对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安全性能也开始关注,本文主要从生物防治技术的優势入手,阐述了当前森林病虫害的防治现状析,并对森林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以为广大林业工作人员提供技术指导。
关键词:森林防护体系;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
1引言
森林作为我国主要的资源之一,具有重要的环保价值和经济价值,但病虫害侵蚀会影响森林生态平衡的稳定性,使森林的经济价值和环保价值受到严重损害。近年来,为保障森林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我国强调了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在坚持防治与营林协调进行的基础上,采用了生物防治技术有效解决了森林病虫害问题,提高了森林抗虫害能力,获得了显著的除治预防成效。
2生物防治技术的优势
所谓的生物防治技术主要是利用某些生物之间的相克关系或生物的代谢产物等,以将病虫害对植物所造成的危害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故将生物防治技术应用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中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无残留毒性,对人类或动植物等不会造成危害,同时也会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二是杀虫效果显著,若长期使用的话,可以在生态体系中建立天敌的优势群体和对病毒微生物进行控制的主导地位,进而达到有效控制病虫害的目的;三是生物防治技术在资源获取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可有效降低森林病虫害防治的成本。
3我国森林病虫害防治的现状
3.1入侵病虫威胁大
随着当前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加重,人们也越来越意识到森林资源保护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性。但现实却是我国森林资源近年来不断受到人为破坏和病虫害的影响,据资料统计,近几年我国森林病害虫种类已从20世纪80年代的35种,提升到了2015年统计的50多种,森林病虫种类的日益增多,给我国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带来了巨大难度。
人侵病虫是一种生态入侵的自然规律现象。所谓生态入侵是指外来物种对生态平衡的影响,其会导致生物多样性被破坏,据统计,我国森林生态入侵病虫典型有松材线虫病、枣食蝇等,这些典型的森林生态入侵病虫没有天敌,因此大量繁殖导致森林物种多样性减少的同时,还对生态平衡造成严重破坏。
3.2病虫害防治技术水平落后
我国森林资源较丰富的地区多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这些地区受资金、技术、人力、物力等方面的制约,先进的病虫害防治设备或仪器投入不足,防治手段落后,多依靠大面积喷洒化学农药来防治森林病虫害,致使森林病虫抗药性增强,污染环境严重,病虫天敌逐渐减少,使一些繁殖能力较强和具有主动传播能力的顽固病虫存活,不利于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开展。
3.3病虫害监测预报工作水平较低
森林病虫害监测预报是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点内容,但从现阶段我国森林病虫害监测预报工作水平来看,工作水平的科学性还有待提高。如我国森林动态信息收集一般由测报灯来收集,但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测报灯的作用发挥受到限制,各地区未按时登记、整理虫子数据,森林病虫害监测预报工作未能有效发挥其作用。
4生物防治技术在森林病虫害中的应用
4.1菌类防治
菌类防治主要是按照森林树木所具有的病虫害类别,对病虫害进行详细调查统计,了解造成森林出现病虫害的内在原因,寻找病原微生物类别,再按照造成森林病虫害原因及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森林病虫害防治手段,在保证森林生态系统平衡情况下,减少森林植物病虫害数量。通常情况下,森林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在采取菌类防治过程中,主要应用三种菌类,分别为青虫菌、松毛虫杆菌与杀螟松杆菌;所采用的防治方法分别为喷雾法、诱杀法与土壤处理法。这三种防治方法在实际应用中,主要是按照森林树木特征进行针对性选择,有效提高森林病虫害防治效果。利用菌类进行防治过程中,需慎重对菌类防治手段进行选择,有效降低菌类防治对森林植物所造成的影响,才能够有效对菌类防治手段进行推广。
4.2激素防治
森林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可以借助森林病虫害体系激素类别对病虫害进行防治。激素防治主要是采取人工合成手段,将自然界内生物源进行提取,提取出针对性化合物,应用化合物对森林病虫害进行防治。根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世界范围内已经发展病虫害信息素化合物类别已经超过1000多种,同时这些类别病虫害信息素化合物在病虫害防治上效果良好;现阶段,我国在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上所应用的昆虫性信息素类别超过20多种,比如梨小食心虫、棉铃虫等。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中,还可通过有益动物对病虫害进行防治,例如鸟类、蜘蛛、爬行动物等,森林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人员需要对这些有益动物进行防护,充分利用这些有益动物,对森林病虫害进行防治,保证树木的健康成长。
4.3生物农药防治
生物农药对于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具有持久性的控制,其在防治过程中对人类、动植物及环境等所造成的影响减小,其能够有效保护害虫天敌,进而起到消灭害虫的效果。比如某市发生了一次大规模森林大蛾灾害,使用超低容量飞行喷雾生物农药灭幼脲,其防治效果达到98%,最终完全控制了该次虫害的发生。常用的生物农药为:
①昆虫病原细菌:昆虫自然种群每代的死亡率在85%左右,而微生物感染和细菌是导致其死亡的主要原因,其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对昆虫种群数量的调节可起到不同程度的作用。苏云金芽孢杆菌是我国化和生产水平较高的生物农药之一,主要应用于松毛虫等虫害的防治中;
②昆虫病原真菌。目前,我国研究效果显著的生物农药包括微生物农药和植物源农药。在微生物农药中,以昆虫病原真菌为主的杀虫剂在虫害防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③昆虫病原病毒。昆虫病原病毒具有安全有效、污染少等特点,是一种绿色农药,松毛虫型多角体病毒是当前我国应用最为广泛的昆虫原病毒,在防治马尾松毛虫中的效果良好。
4.4天敌防治
对森林内所具有的病虫害类别进行全方位统计调查,并对病虫害在食物链内位置进行判断,在保证森林体系完整的情况下,添加森林内树木病虫害天敌,以降低森林树木病蟲害数量,起到病虫害防治效果。另外,在引进病虫害天敌的过程中,需保证森林体系生态平衡,合理对病虫害天敌物种进行选取。
5结语
综上所述,森林病虫害防治需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疗”的原则,应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基础上,重视天然控制的作用,充分考虑有害生物种群动态及其相关环境,坚持利用生物防治技术,全面提高森林病虫害除治与预防水平。同时,还应在了解病虫害发生与发展内在规律的基础上,不断研究其它除治预防手段和技术,不断提高森林病虫害防治水平,以获取最佳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
[1]高尚坤,杨忠岐.生命表技术在害虫生物防治中的应用[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15,31(2):256-263.
[2]刘天波,段淑辉,李建勇,等.生物与物理防治技术在生态烟叶上的应用[J].湖北农业科学,2017,56(7):1269-1272.
[3]彭昌家,文旭,白体坤,等.西充县桃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示范与推广应用效果[J].中国南方果树,2015,44(4):128-131.
关键词:森林防护体系;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
1引言
森林作为我国主要的资源之一,具有重要的环保价值和经济价值,但病虫害侵蚀会影响森林生态平衡的稳定性,使森林的经济价值和环保价值受到严重损害。近年来,为保障森林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我国强调了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在坚持防治与营林协调进行的基础上,采用了生物防治技术有效解决了森林病虫害问题,提高了森林抗虫害能力,获得了显著的除治预防成效。
2生物防治技术的优势
所谓的生物防治技术主要是利用某些生物之间的相克关系或生物的代谢产物等,以将病虫害对植物所造成的危害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故将生物防治技术应用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中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无残留毒性,对人类或动植物等不会造成危害,同时也会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二是杀虫效果显著,若长期使用的话,可以在生态体系中建立天敌的优势群体和对病毒微生物进行控制的主导地位,进而达到有效控制病虫害的目的;三是生物防治技术在资源获取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可有效降低森林病虫害防治的成本。
3我国森林病虫害防治的现状
3.1入侵病虫威胁大
随着当前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加重,人们也越来越意识到森林资源保护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性。但现实却是我国森林资源近年来不断受到人为破坏和病虫害的影响,据资料统计,近几年我国森林病害虫种类已从20世纪80年代的35种,提升到了2015年统计的50多种,森林病虫种类的日益增多,给我国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带来了巨大难度。
人侵病虫是一种生态入侵的自然规律现象。所谓生态入侵是指外来物种对生态平衡的影响,其会导致生物多样性被破坏,据统计,我国森林生态入侵病虫典型有松材线虫病、枣食蝇等,这些典型的森林生态入侵病虫没有天敌,因此大量繁殖导致森林物种多样性减少的同时,还对生态平衡造成严重破坏。
3.2病虫害防治技术水平落后
我国森林资源较丰富的地区多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这些地区受资金、技术、人力、物力等方面的制约,先进的病虫害防治设备或仪器投入不足,防治手段落后,多依靠大面积喷洒化学农药来防治森林病虫害,致使森林病虫抗药性增强,污染环境严重,病虫天敌逐渐减少,使一些繁殖能力较强和具有主动传播能力的顽固病虫存活,不利于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开展。
3.3病虫害监测预报工作水平较低
森林病虫害监测预报是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点内容,但从现阶段我国森林病虫害监测预报工作水平来看,工作水平的科学性还有待提高。如我国森林动态信息收集一般由测报灯来收集,但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测报灯的作用发挥受到限制,各地区未按时登记、整理虫子数据,森林病虫害监测预报工作未能有效发挥其作用。
4生物防治技术在森林病虫害中的应用
4.1菌类防治
菌类防治主要是按照森林树木所具有的病虫害类别,对病虫害进行详细调查统计,了解造成森林出现病虫害的内在原因,寻找病原微生物类别,再按照造成森林病虫害原因及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森林病虫害防治手段,在保证森林生态系统平衡情况下,减少森林植物病虫害数量。通常情况下,森林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在采取菌类防治过程中,主要应用三种菌类,分别为青虫菌、松毛虫杆菌与杀螟松杆菌;所采用的防治方法分别为喷雾法、诱杀法与土壤处理法。这三种防治方法在实际应用中,主要是按照森林树木特征进行针对性选择,有效提高森林病虫害防治效果。利用菌类进行防治过程中,需慎重对菌类防治手段进行选择,有效降低菌类防治对森林植物所造成的影响,才能够有效对菌类防治手段进行推广。
4.2激素防治
森林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可以借助森林病虫害体系激素类别对病虫害进行防治。激素防治主要是采取人工合成手段,将自然界内生物源进行提取,提取出针对性化合物,应用化合物对森林病虫害进行防治。根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世界范围内已经发展病虫害信息素化合物类别已经超过1000多种,同时这些类别病虫害信息素化合物在病虫害防治上效果良好;现阶段,我国在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上所应用的昆虫性信息素类别超过20多种,比如梨小食心虫、棉铃虫等。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中,还可通过有益动物对病虫害进行防治,例如鸟类、蜘蛛、爬行动物等,森林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人员需要对这些有益动物进行防护,充分利用这些有益动物,对森林病虫害进行防治,保证树木的健康成长。
4.3生物农药防治
生物农药对于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具有持久性的控制,其在防治过程中对人类、动植物及环境等所造成的影响减小,其能够有效保护害虫天敌,进而起到消灭害虫的效果。比如某市发生了一次大规模森林大蛾灾害,使用超低容量飞行喷雾生物农药灭幼脲,其防治效果达到98%,最终完全控制了该次虫害的发生。常用的生物农药为:
①昆虫病原细菌:昆虫自然种群每代的死亡率在85%左右,而微生物感染和细菌是导致其死亡的主要原因,其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对昆虫种群数量的调节可起到不同程度的作用。苏云金芽孢杆菌是我国化和生产水平较高的生物农药之一,主要应用于松毛虫等虫害的防治中;
②昆虫病原真菌。目前,我国研究效果显著的生物农药包括微生物农药和植物源农药。在微生物农药中,以昆虫病原真菌为主的杀虫剂在虫害防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③昆虫病原病毒。昆虫病原病毒具有安全有效、污染少等特点,是一种绿色农药,松毛虫型多角体病毒是当前我国应用最为广泛的昆虫原病毒,在防治马尾松毛虫中的效果良好。
4.4天敌防治
对森林内所具有的病虫害类别进行全方位统计调查,并对病虫害在食物链内位置进行判断,在保证森林体系完整的情况下,添加森林内树木病虫害天敌,以降低森林树木病蟲害数量,起到病虫害防治效果。另外,在引进病虫害天敌的过程中,需保证森林体系生态平衡,合理对病虫害天敌物种进行选取。
5结语
综上所述,森林病虫害防治需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疗”的原则,应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基础上,重视天然控制的作用,充分考虑有害生物种群动态及其相关环境,坚持利用生物防治技术,全面提高森林病虫害除治与预防水平。同时,还应在了解病虫害发生与发展内在规律的基础上,不断研究其它除治预防手段和技术,不断提高森林病虫害防治水平,以获取最佳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
[1]高尚坤,杨忠岐.生命表技术在害虫生物防治中的应用[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15,31(2):256-263.
[2]刘天波,段淑辉,李建勇,等.生物与物理防治技术在生态烟叶上的应用[J].湖北农业科学,2017,56(7):1269-1272.
[3]彭昌家,文旭,白体坤,等.西充县桃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示范与推广应用效果[J].中国南方果树,2015,44(4):128-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