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剂量滥用性激素导致母兔不孕病例报告

来源 :科学种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o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兔是一种诱导排卵的动物,即在发情后需要经过公兔的爬跨刺激或注射外源促排激素方可排卵。否则,成熟的卵泡将自行退化而被卵巢组织吸收。在家兔的人工授精中,一般使用国产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作为诱排剂,效果良好。但是,如果LRH-A使用不当,就会产生副作用。
  笔者接到吉林一养兔场电话咨询,20多只1~2岁母兔2个多月不发情,多次配种均不受孕。认真了解情况后,认为是滥用大剂量性激素导致母兔不孕。
  1. 发病经过
  该场为了促进母兔发情和提高配种受胎率,查阅有关资料,根据LRH-A2具有促进排卵和三合激素具有促进发情作用的原理,给20只母兔每只肌肉注射三合激素0.5毫升,连续3天,第三次注射三合激素后2小时肌肉注射兽用LRH-A25微克,此后配种。尽管母兔具有明显的发情症状和交配欲望,但是所有注射激素的母兔无一受孕。此后2个多月所有注射激素的母兔仍无一发情和配种受孕。
  该场饲养管理较规范,卫生状况良好,实行自然光照和人工补充光照相结合,光照时间有保障;饲料配方按照标准设计,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按说明添加,各种营养均符合要求;饲料原料质量良好,没有发霉变质,也没有使用有毒有害饲料原料;没有使用任何药物预防和治疗疾病,兔群健康状况良好,没有发生任何传染性疾病。因此,排除了疾病、光照不良、营养不足和中毒性不孕的可能性。与此同时,兔群中没有注射激素药物的其他母兔,多数繁殖1~2胎。该批种兔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控后没有明显改善,最终全部作为商品兔淘汰。
  2. 病因分析
  LRH-A的使用剂量,因不同动物品种、不同用途有所不同。不同生产厂家的产品标示量有很大差异,使用效果也不一样。该场本次使用的LRH-A2系宁波激素有限公司生产,每支25微克,其使用说明为每只家兔一次注射0.5微克,即每支可供50只家兔一次使用,而实际注射剂量是说明用量的10倍。一些研究表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类似物在动物的促排中,如果使用方法和剂量不当,将产生不良后果。黄良虎(2001)报道,在浙江一兔场进行人工授精时,以GnRH类似物诱导排卵,但连续3~4次后受胎率明显下降,有800多只母兔屡配不孕,被迫淘汰。
  三合激素是一种复合性激素,是将苯甲酸雌二醇、黄体酮、丙酸睾丸酮按一定比例配合制成的油针剂,用于动物催情有一定效果。一般用量为羊1~2毫升/只·次,猪5~10毫升/头·次。如果家兔按照羊用量的1/5计算,应该每只一次注射0.2~0.4毫升,而本病例实际用量也超过了适宜用量,而且连续注射3次。
  据此分析,该场母兔久不发情和配种不孕的原因是大剂量滥用性激素导致体内激素分泌失调所致。
  3. 体会
  兽用LRH—A2,俗称促排卵2号,是人工合成的GnRH类似物,由9个氨基酸残基组成。GnRH类似物在较高剂量时(10微克/毫升),可使离体培养的兔卵巢发生排卵,明显地高于对照组,也超过促黄体素(LH)的处理组。杜玉川等(1991)试验表明,LRH-A2是一种理想的促排卵制剂,不仅价格便宜,容易取得,而且处理效果也很理想;但GnRH类似物是一种多肽,如果长期大剂量连续使用6次以上,会使受胎率下降,连续使用8次以上,平均产仔数亦呈下降趋势;但小剂量(10微克/只·次)连续使用10次以上,并未使得后期受胎率明显下降,对平均产仔数也无明显影响(秦应和等,1997)。由此可见,LRH-A使用效果和副作用的产生与否,与注射剂量和次数有密切关系。
  生产中如果母兔出现不发情或受胎率较低情况时,一些兔场习惯性依赖于激素。根据笔者调查,凡是使用性激素的,效果多不理想。家兔具有常年发情,四季繁殖的特性。只要身体健康、营养状况良好(过肥过瘦均影响繁殖性能),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均可周期性发情(发情周期不固定,与营养、健康状况、泌乳、光照和温度等因素有关)。因此,当发现母兔发情不正常的时候,应该认真查找原因,解除影响发情配种的外部因素。性激素在生产中的使用,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方可使用,且要控制使用次数,严格使用剂量。本病例也启示我们,不宜盲目依赖外源性激素提高繁殖力;不同生产厂家的性激素产品标示用量不同,有时标示的适用动物种类较少。因此,在使用时,应向有关专家咨询,最好与生产厂家取得联系。
  (作者联系地址:河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邮编:071001)
其他文献
<正> 2 刻面型宝石加工设备和加工工艺流程及其技术要求2.1 刻面型宝石加工设备类型及其特点2.1.1 切割下料设备类型及其特点 切割下料常用设备为切割机,为了适应宝玉石原料
目的:结直肠癌患者根治术后大约有50%会发生远处转移,最常见的转移部位是肝,其次是肺,本文旨在探讨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肺转移的特点、治疗效果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随访1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