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改已走进了中小学的课堂,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实现多媒体与物理教学的整合,是一个重要课题。现代教育观认为,科学教育除了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外,还应重视对学生探索兴趣及能力、良好思维习惯与创新意识的培养,使其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即从强调科学知识内容的获取向理解科学过程转变,从强调单纯积累知识向探求知识转变。多媒体以其独特的、传统教学所不可比拟的特性,在课堂教学中日益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量的实践证明,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有效运用多媒体,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教学的整合,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求知欲望,还可以启发学生的观察、思维、实践能力,提高学习质量。初中物理课是使中学生深入现代科学殿堂的第一个阶梯,是否上好初中物理课,对能否培养出具有现代科学思想的建设者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特总结如下,与同行们探讨。
1 运用多媒体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讲解、演示、学生分组实验等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由于学生受思维发展的限制,使得教师必须用许多形象的语言进行描述,同时教师的演示有时受客观条件的局限,效果不够明显,应用信息技术,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和语言描述的困难,形象地展示素材,再现以前所不能演示的实验,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得到对现象的认识。如学生在学习“磁场对通电线圈的作用”时,对于发电机中线圈为什么不能够连续转,怎样才能实现连续转动,学生理解起来就感到非常困难,关键是不能理解电动机中线圈的受力情况,为了突破这些难点,我制作了这样一个教具:把一段粗漆包线绕成一个小矩形线圈,线圈的左右两端各伸出一段,用小刀刮去两端漆包线的漆皮,一端全部刮掉,另一端只刮上半周或下半周。用钳子把曲别针弄弯,做两个支架,把线圈两端放在支架上,线圈下面放一永磁体,支架分别与电池的两极相连。用手轻转小线圈,它就会不停地转下去。学生在仔细观察后,发觉线圈每转一圈,电路被接通一次,获得一次使线圈沿相同方向转动的动力。这是线圈之所以能维持转动的原因,这样一来学生对问题有了感官上的认识。然后我又制作了一个多媒体课件,演示线圈转动过程中的受力情况,使学生从感官上、原理上对线圈转动问题有了透彻的理解,同时学生还能发现这是线圈对电源的利用率不高和线圈转动不平稳的原因。从而引出了换向器的发明。这样不但突出了重点,而且达到突破难点的目的。
2 运用多媒体,可以生动再现物理过程,体现物理规律
物理学是一门反映客观物质世界基本规律的基础学科,与客观世界联系紧密。而大多数学生认为物理难学,老师也有物理难教的体会,其原因之一就是物理学所涉及的内容虽然和客观世界联系紧密,但是其包含的物理规律都是从客观世界中经过“定性” “定量” “建模”的过程中抽象出来的,是一系列的理想化的模型,靠教师、粉笔加黑板的方式有一定难度。
利用计算机课件,用模拟的形式将一些较难理解或实现的物理现象规律生动再现给学生,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效率。例如在“物体的浮沉条件”一节的探究实验前,可以先自制一个“潜水艇”在水中航行或实现上浮、下沉的情况,教师问:“你知道关于潜水艇浮沉过程中的受力情况吗?”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引出学生自主探究,分小组讨论,并得出结论,受力分析如图1所示:
在做物体“悬浮”实验时,悬浮物体的受力情况学生不易理解,如果用多媒体就可以动态演示物体“悬浮”时的受力情况,帮助学生直观地再现这一物理情景,受力分析如图2所示,从而总结出物体悬浮的条件。
利用计算机“虚拟现实”的特点,进行逼真的模拟,并可灵活的控制物理场景的大小,将这些微观的物理过程生动、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使学生认识加深,形成概念。
3 运用多媒体,可以变微观为宏观,便于观察
视觉是人们获得信息和感知的主渠道。而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视觉尤其重要。在教学中,概念的建立,规律的探究,都要引导学生观察各种物理现象,而不少物理现象是发生在微观世界中的,难以观察,有些虽不是微观世界的,但肉眼难以直接观察到,这是传统教学中遇到的又一个难题。运用多媒体可以比较顺利地予以解决,反映在投影屏幕上的物理图像,将微观现象变成宏观现象,可见度大,便于学生观察、记忆、理解和掌握。例如,在学习摩擦起电时,原子核对电子束缚力较弱的一方失去电子,使物体带正电,原子核对电子束缚力较强的一方得到电子而使物体带负电这一物理现象,可运用flash课件动态演示出电子的得失情况如图3所示,从而将微观现象变成可直接观察的宏观现象,让每个学生都能形象地感知这一重要的物理现象,从而有效地掌握这一知识。
4 利用多媒体,有利于寓德于教,陶冶学生的情操
现代中学生的思想比较活跃,他们对新事物特别感兴趣,很关心社会的发展。而传统教育媒体,对于学生的迫切要求有时不能满足,多媒体教育技术,就能很好地满足学生的要求,可以及时地将获得信息用于教学,用信息技术展示现代科学技术的成果,开拓学生的视野,如在现代科学技术中,我国超导的研究与实践,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尖端技术方面,原子弹、氢弹、洲际导弹的实验成功,人造卫星的发射与回收,正负电子对撞机的建成,都处于国际前列……在教学中适当地穿插这些内容,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还能使学生了解祖国灿烂辉煌的文化,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时在物理教学中还可以用信息技术进行德育、美育等方面的教育。
总之,将多媒体技术与物理学科教育整合,使物理中的一些内容由静态变为动态,由抽象变为具体,由微观变为宏观,由呆板变得活泼,使学生对物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但学到了知识、提高了能力,还受到了教育,为将来揭示物理世界的无穷奥秘打下坚实的基础。
1 运用多媒体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讲解、演示、学生分组实验等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由于学生受思维发展的限制,使得教师必须用许多形象的语言进行描述,同时教师的演示有时受客观条件的局限,效果不够明显,应用信息技术,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和语言描述的困难,形象地展示素材,再现以前所不能演示的实验,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得到对现象的认识。如学生在学习“磁场对通电线圈的作用”时,对于发电机中线圈为什么不能够连续转,怎样才能实现连续转动,学生理解起来就感到非常困难,关键是不能理解电动机中线圈的受力情况,为了突破这些难点,我制作了这样一个教具:把一段粗漆包线绕成一个小矩形线圈,线圈的左右两端各伸出一段,用小刀刮去两端漆包线的漆皮,一端全部刮掉,另一端只刮上半周或下半周。用钳子把曲别针弄弯,做两个支架,把线圈两端放在支架上,线圈下面放一永磁体,支架分别与电池的两极相连。用手轻转小线圈,它就会不停地转下去。学生在仔细观察后,发觉线圈每转一圈,电路被接通一次,获得一次使线圈沿相同方向转动的动力。这是线圈之所以能维持转动的原因,这样一来学生对问题有了感官上的认识。然后我又制作了一个多媒体课件,演示线圈转动过程中的受力情况,使学生从感官上、原理上对线圈转动问题有了透彻的理解,同时学生还能发现这是线圈对电源的利用率不高和线圈转动不平稳的原因。从而引出了换向器的发明。这样不但突出了重点,而且达到突破难点的目的。
2 运用多媒体,可以生动再现物理过程,体现物理规律
物理学是一门反映客观物质世界基本规律的基础学科,与客观世界联系紧密。而大多数学生认为物理难学,老师也有物理难教的体会,其原因之一就是物理学所涉及的内容虽然和客观世界联系紧密,但是其包含的物理规律都是从客观世界中经过“定性” “定量” “建模”的过程中抽象出来的,是一系列的理想化的模型,靠教师、粉笔加黑板的方式有一定难度。
利用计算机课件,用模拟的形式将一些较难理解或实现的物理现象规律生动再现给学生,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效率。例如在“物体的浮沉条件”一节的探究实验前,可以先自制一个“潜水艇”在水中航行或实现上浮、下沉的情况,教师问:“你知道关于潜水艇浮沉过程中的受力情况吗?”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引出学生自主探究,分小组讨论,并得出结论,受力分析如图1所示:
在做物体“悬浮”实验时,悬浮物体的受力情况学生不易理解,如果用多媒体就可以动态演示物体“悬浮”时的受力情况,帮助学生直观地再现这一物理情景,受力分析如图2所示,从而总结出物体悬浮的条件。
利用计算机“虚拟现实”的特点,进行逼真的模拟,并可灵活的控制物理场景的大小,将这些微观的物理过程生动、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使学生认识加深,形成概念。
3 运用多媒体,可以变微观为宏观,便于观察
视觉是人们获得信息和感知的主渠道。而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视觉尤其重要。在教学中,概念的建立,规律的探究,都要引导学生观察各种物理现象,而不少物理现象是发生在微观世界中的,难以观察,有些虽不是微观世界的,但肉眼难以直接观察到,这是传统教学中遇到的又一个难题。运用多媒体可以比较顺利地予以解决,反映在投影屏幕上的物理图像,将微观现象变成宏观现象,可见度大,便于学生观察、记忆、理解和掌握。例如,在学习摩擦起电时,原子核对电子束缚力较弱的一方失去电子,使物体带正电,原子核对电子束缚力较强的一方得到电子而使物体带负电这一物理现象,可运用flash课件动态演示出电子的得失情况如图3所示,从而将微观现象变成可直接观察的宏观现象,让每个学生都能形象地感知这一重要的物理现象,从而有效地掌握这一知识。
4 利用多媒体,有利于寓德于教,陶冶学生的情操
现代中学生的思想比较活跃,他们对新事物特别感兴趣,很关心社会的发展。而传统教育媒体,对于学生的迫切要求有时不能满足,多媒体教育技术,就能很好地满足学生的要求,可以及时地将获得信息用于教学,用信息技术展示现代科学技术的成果,开拓学生的视野,如在现代科学技术中,我国超导的研究与实践,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尖端技术方面,原子弹、氢弹、洲际导弹的实验成功,人造卫星的发射与回收,正负电子对撞机的建成,都处于国际前列……在教学中适当地穿插这些内容,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还能使学生了解祖国灿烂辉煌的文化,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时在物理教学中还可以用信息技术进行德育、美育等方面的教育。
总之,将多媒体技术与物理学科教育整合,使物理中的一些内容由静态变为动态,由抽象变为具体,由微观变为宏观,由呆板变得活泼,使学生对物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但学到了知识、提高了能力,还受到了教育,为将来揭示物理世界的无穷奥秘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