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纯美而疼痛,西湖边的跨国师生恋
第一次见到李丹妮时,25岁的福建厦门小伙袁迪宝正坐在浙江医学院的课堂上。一阵上课铃声响起,袁迪宝和同学们迎来了人生中的第一节俄语课。当身着连衣裙的李丹妮款款步入教室,仿佛是飘然而至的仙女,这位金发碧眼的年轻女孩身材曼妙、皮肤白皙、五官精致……讲台下的学生们都目不转睛地盯着她看。一瞬间,袁迪宝觉得窗外的蓝天白云、花开蝶舞都失去了颜色。那是1953年8月22日,一个令袁迪宝和李丹妮铭记终生的日子。
李丹妮是一位漂亮的混血儿,只比袁迪宝大一岁,1950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外文系的她,精通中、英、法、俄、德5国语言,刚被浙江医学院聘为俄文老师。
李丹妮教的这个班,学生多达120人,但身为班长和俄文课代表的袁迪宝,每次俄语考试都是满分。他的勤奋和优秀令李丹妮印象深刻,而丹妮老师的敬业精神,以及对贫困学生的热心帮扶也令袁迪宝感佩不已。
听说袁迪宝的父亲是鼓浪屿教堂里的一名牧师,受其影响,他从中学起就成了一名虔诚的基督徒,李丹妮不由眼前一亮,因为她也是忠实的天主教徒!此后,丹妮开始主动拿着字典和参考书,找袁迪宝交流俄语。
丹妮告诉袁迪宝,她父亲李树化是广东梅县人,1923年留法学习音乐期间,与法国姑娘珍妮结为夫妻。婚后,他们一起回到中国,父亲在北平艺术专科学校任系主任。1927年5月24日,李丹妮在北京出生,起名李尘生,法国名字叫丹妮。后来,李树化又随他的著名画家朋友林风眠搬家至杭州生活,在国立艺术学校教音乐。
互相加深了解后,袁迪宝和李丹妮常常一起去散步,从西湖断桥到白堤,再到平湖秋月、义庄、孤山,最后从里湖回来,这是一个浪漫的小圈子。要么就到宝石山上,找块草坪坐下来谈人生、谈理想,以及各自的童年趣事……一聊就忘了时辰,经常到山下华灯初上时分,两人才牵着手往回走。
一个飘着雪花的早晨,坐在教室里的袁迪宝冻得瑟瑟发抖。下课后,丹妮悄悄递给他一个纸包。袁迪宝打开一看,是一件新织的白色毛衣。顿时,暖意和爱意,将寒冷挡在了他的心外……随后的日子里,李丹妮还经常送给袁迪宝钢笔、香皂、被子之类的学习和生活用品,一次次解了他的燃眉之急,令袁迪宝感动不已。
1955年8月初,因为中国高校院系调整,袁迪宝所在的浙江医学院卫生系,要并入成都华西医学院。临走前的几天,聪敏的李丹妮隐约看出了袁迪宝有心事,就问他:“你是不是有什么瞒着我,怕我知道了伤心?”
西湖十景之一“花港观鱼”的池塘里浮沉着七彩魚群,袁迪宝坐在芙蓉树下,沉默许久,终于讲出了自己的心事:原来在上大学两星期之前,他迫于一直敬畏有加的姐姐的压力,已经与匆匆相识的姐姐的同事兼闺蜜黄秀雪结婚。
认识李丹妮后,袁迪宝明晰地感知到,丹妮老师是爱自己的,而他也爱上了这个美丽善良的混血姑娘,可与此同时,他又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中。所以,他一直不敢迎接丹妮热辣的眼神,每当她要捅破两人之间那层窗户纸的时候,他总是顾左右而言他。直到这时丹妮才真正明白,为什么袁迪宝有时候会很忧郁。
一别55年,大洋彼岸的丹妮终身未嫁
得知意中人已经有了妻子,李丹妮痛彻心扉,但她明白,自己没有权利把幸福建筑在另一个女人的不幸上。“去抢别人的幸福,这个我做不到。从今天起就分手吧,我们别无选择。”丹妮含着泪对袁迪宝说。他咬着嘴唇,沉默不语。
当天回到家里,李丹妮跟妈妈说了自己的情感遭遇,妈妈也同意她与袁迪宝果断分手的决定:“你做得对,孩子,现在他的家庭中已经没有你的位置了。”
在袁迪宝离开杭州前往成都的前一天,1955年8月5日,以三潭印月为背景,他俩在苏堤上拍了一张合影,这是他们的青春容颜留下的最后相聚。杭州宝石山保俶塔顶旁边的那一颗星星,名叫金星,也叫牧羊星。袁迪宝与李丹妮约定:“这颗星星是属于我俩的,彼此有什么事情可以告诉星星,我们一定能感知得到。”丹妮扑到袁迪宝怀里,泪如雨下。她将提前剪下的一缕金发,连同妈妈送给自己的那枚戒指交到袁迪宝手上,哽咽着说:“想念我的时候,就看看它们吧。”
与袁迪宝分别后,李丹妮痛苦地发现,自己和妈妈因为有着异国面孔,在越来越紧张的政治气氛中日益被边缘化。丹妮爱美,而且个性独立,因为总爱穿着旗袍和连衣裙,她经常被领导叫去谈话,挨批评。“为什么不能自由穿着?露出一点肌肤怎么了,中国清代的女人就开始穿这种衣服了,它看起来确实挺漂亮啊!”李丹妮不服气,校方则批评她“政治觉悟不高”。
丹妮满腹委屈,此时她已经在学校当了6年助教,60元工资也一动不动领了6年,在工作中她以爱岗敬业著称,曾因带病上课而两次晕倒在讲台上……到头来,她整个人就因为“衣着前卫”而被全盘否定了!
1956年7月12日,李丹妮随父母离开杭州,去了法国。她万万没想到,这一走,竟要和魂牵梦绕的袁迪宝痛别55年!
1957年7月,袁迪宝从成都华西医学院毕业,被分配到厦门市卫生防疫站工作。与此同时,身在法国的李丹妮也应聘到里昂一家公司当秘书。直到3年后,她才获准入法国籍。
与丹妮远隔重洋后,每当农历八月十五晚上,袁迪宝就会拿着信物或丹妮的照片,到没人的树下,仰望着银盘般的满月和那颗“金星”,思念大洋彼岸的她……
1958年,袁迪宝和妻子黄秀雪的第一个孩子降生,为了纪念心底的爱情密约,他为长子取小名“尘生”,之后的老二则有个小名叫“金星”。
到了法国后,李丹妮一直与袁迪宝保持着通信,她的信一开始是寄到厦门防疫站。不论是言语上的“分手”,还是真正的分别,都没有冷却两人的感情。即使他们深爱对方,即使袁迪宝的婚姻更多是出于对姐姐的顺从,但他从来都没有离婚再娶的念头,李丹妮也从未想过要他离婚。
1966年“文革”开始后,两人的信全被退回了原处。有朋友告诉丹妮,再给袁迪宝写信会害了他,她才不再寄那种希望渺茫的信件。从此,两人音讯全无,只能将情意存心间。厦门这头,袁迪宝每次到杭州出差,必去丹妮的旧居前徘徊许久,以此来寄托思念;里昂那头,丹妮频频翻阅着旧信,并虔诚祷告大洋彼岸的他一切安好。他们都以为,这段缘分已了……
第一次见到李丹妮时,25岁的福建厦门小伙袁迪宝正坐在浙江医学院的课堂上。一阵上课铃声响起,袁迪宝和同学们迎来了人生中的第一节俄语课。当身着连衣裙的李丹妮款款步入教室,仿佛是飘然而至的仙女,这位金发碧眼的年轻女孩身材曼妙、皮肤白皙、五官精致……讲台下的学生们都目不转睛地盯着她看。一瞬间,袁迪宝觉得窗外的蓝天白云、花开蝶舞都失去了颜色。那是1953年8月22日,一个令袁迪宝和李丹妮铭记终生的日子。
李丹妮是一位漂亮的混血儿,只比袁迪宝大一岁,1950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外文系的她,精通中、英、法、俄、德5国语言,刚被浙江医学院聘为俄文老师。
李丹妮教的这个班,学生多达120人,但身为班长和俄文课代表的袁迪宝,每次俄语考试都是满分。他的勤奋和优秀令李丹妮印象深刻,而丹妮老师的敬业精神,以及对贫困学生的热心帮扶也令袁迪宝感佩不已。
听说袁迪宝的父亲是鼓浪屿教堂里的一名牧师,受其影响,他从中学起就成了一名虔诚的基督徒,李丹妮不由眼前一亮,因为她也是忠实的天主教徒!此后,丹妮开始主动拿着字典和参考书,找袁迪宝交流俄语。
丹妮告诉袁迪宝,她父亲李树化是广东梅县人,1923年留法学习音乐期间,与法国姑娘珍妮结为夫妻。婚后,他们一起回到中国,父亲在北平艺术专科学校任系主任。1927年5月24日,李丹妮在北京出生,起名李尘生,法国名字叫丹妮。后来,李树化又随他的著名画家朋友林风眠搬家至杭州生活,在国立艺术学校教音乐。
互相加深了解后,袁迪宝和李丹妮常常一起去散步,从西湖断桥到白堤,再到平湖秋月、义庄、孤山,最后从里湖回来,这是一个浪漫的小圈子。要么就到宝石山上,找块草坪坐下来谈人生、谈理想,以及各自的童年趣事……一聊就忘了时辰,经常到山下华灯初上时分,两人才牵着手往回走。
一个飘着雪花的早晨,坐在教室里的袁迪宝冻得瑟瑟发抖。下课后,丹妮悄悄递给他一个纸包。袁迪宝打开一看,是一件新织的白色毛衣。顿时,暖意和爱意,将寒冷挡在了他的心外……随后的日子里,李丹妮还经常送给袁迪宝钢笔、香皂、被子之类的学习和生活用品,一次次解了他的燃眉之急,令袁迪宝感动不已。
1955年8月初,因为中国高校院系调整,袁迪宝所在的浙江医学院卫生系,要并入成都华西医学院。临走前的几天,聪敏的李丹妮隐约看出了袁迪宝有心事,就问他:“你是不是有什么瞒着我,怕我知道了伤心?”
西湖十景之一“花港观鱼”的池塘里浮沉着七彩魚群,袁迪宝坐在芙蓉树下,沉默许久,终于讲出了自己的心事:原来在上大学两星期之前,他迫于一直敬畏有加的姐姐的压力,已经与匆匆相识的姐姐的同事兼闺蜜黄秀雪结婚。
认识李丹妮后,袁迪宝明晰地感知到,丹妮老师是爱自己的,而他也爱上了这个美丽善良的混血姑娘,可与此同时,他又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中。所以,他一直不敢迎接丹妮热辣的眼神,每当她要捅破两人之间那层窗户纸的时候,他总是顾左右而言他。直到这时丹妮才真正明白,为什么袁迪宝有时候会很忧郁。
一别55年,大洋彼岸的丹妮终身未嫁
得知意中人已经有了妻子,李丹妮痛彻心扉,但她明白,自己没有权利把幸福建筑在另一个女人的不幸上。“去抢别人的幸福,这个我做不到。从今天起就分手吧,我们别无选择。”丹妮含着泪对袁迪宝说。他咬着嘴唇,沉默不语。
当天回到家里,李丹妮跟妈妈说了自己的情感遭遇,妈妈也同意她与袁迪宝果断分手的决定:“你做得对,孩子,现在他的家庭中已经没有你的位置了。”
在袁迪宝离开杭州前往成都的前一天,1955年8月5日,以三潭印月为背景,他俩在苏堤上拍了一张合影,这是他们的青春容颜留下的最后相聚。杭州宝石山保俶塔顶旁边的那一颗星星,名叫金星,也叫牧羊星。袁迪宝与李丹妮约定:“这颗星星是属于我俩的,彼此有什么事情可以告诉星星,我们一定能感知得到。”丹妮扑到袁迪宝怀里,泪如雨下。她将提前剪下的一缕金发,连同妈妈送给自己的那枚戒指交到袁迪宝手上,哽咽着说:“想念我的时候,就看看它们吧。”
与袁迪宝分别后,李丹妮痛苦地发现,自己和妈妈因为有着异国面孔,在越来越紧张的政治气氛中日益被边缘化。丹妮爱美,而且个性独立,因为总爱穿着旗袍和连衣裙,她经常被领导叫去谈话,挨批评。“为什么不能自由穿着?露出一点肌肤怎么了,中国清代的女人就开始穿这种衣服了,它看起来确实挺漂亮啊!”李丹妮不服气,校方则批评她“政治觉悟不高”。
丹妮满腹委屈,此时她已经在学校当了6年助教,60元工资也一动不动领了6年,在工作中她以爱岗敬业著称,曾因带病上课而两次晕倒在讲台上……到头来,她整个人就因为“衣着前卫”而被全盘否定了!
1956年7月12日,李丹妮随父母离开杭州,去了法国。她万万没想到,这一走,竟要和魂牵梦绕的袁迪宝痛别55年!
1957年7月,袁迪宝从成都华西医学院毕业,被分配到厦门市卫生防疫站工作。与此同时,身在法国的李丹妮也应聘到里昂一家公司当秘书。直到3年后,她才获准入法国籍。
与丹妮远隔重洋后,每当农历八月十五晚上,袁迪宝就会拿着信物或丹妮的照片,到没人的树下,仰望着银盘般的满月和那颗“金星”,思念大洋彼岸的她……
1958年,袁迪宝和妻子黄秀雪的第一个孩子降生,为了纪念心底的爱情密约,他为长子取小名“尘生”,之后的老二则有个小名叫“金星”。
到了法国后,李丹妮一直与袁迪宝保持着通信,她的信一开始是寄到厦门防疫站。不论是言语上的“分手”,还是真正的分别,都没有冷却两人的感情。即使他们深爱对方,即使袁迪宝的婚姻更多是出于对姐姐的顺从,但他从来都没有离婚再娶的念头,李丹妮也从未想过要他离婚。
1966年“文革”开始后,两人的信全被退回了原处。有朋友告诉丹妮,再给袁迪宝写信会害了他,她才不再寄那种希望渺茫的信件。从此,两人音讯全无,只能将情意存心间。厦门这头,袁迪宝每次到杭州出差,必去丹妮的旧居前徘徊许久,以此来寄托思念;里昂那头,丹妮频频翻阅着旧信,并虔诚祷告大洋彼岸的他一切安好。他们都以为,这段缘分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