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感染者持续低水平表达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HBsAg)的S基因序列特征。
方法收集2016年2月至2017年12月解放军第九〇三医院和杭州市江干区人民医院的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1 308例的血清样本,根据HBsAg血清表达水平分为高水平组(≥10 IU/mL)和低水平组(<10 IU/mL)。对低水平组患者进行HBV S基因测序,另外在低水平组年龄和血清学模式(HBeAg阴性)相匹配的基础上,在高水平组患者中随机选择(分层抽样)100例进行HBV S基因测序,并对低水平HBsAg组患者的HBV S基因序列和高水平HBsAg组患者的HBV参考S基因序列进行比较分析。数据为正态分布的结果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结果以M(QR)表示,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比较两组间的连续变量和分类变量。
结果低水平组血清标本276份;高水平组血清标本1 032份,其中HBsAg、HBeAg、抗-HBc阳性257份,HBsAg、抗-HBe和抗-HBc阳性753份,HBsAg和抗-HBc阳性22份。对276例低水平组中126例感染者进行了成功的HBV S基因测序,根据低水平组年龄情况,选取高水平组内HBeAg阴性的随机标本100例,对其中94例感染者进行了基因分型和血清分型。结果显示,高水平组(94例)和低水平组(126例)在HBV血清学标志物、HBV DNA水平和HBV基因型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建立的非活动性HBeAg携带者中B型和C型的参考序列与上海市、成都市、武汉市、云南省、北京市报道的B和C基因型序列具有很高的同源性(99.6%~100.0%),与日本、韩国的NCBI基因型B和C参考序列具有很高的同源性(98.2%~99.6%),但与一些远离中国地区患者具有较低的同源性(加拿大和印度尼西亚分别为98.2%和98.7%)。低水平组B基因型小蛋白(即主要蛋白,SHB)的氨基酸突变数为71,热点突变数为19,均高于高水平组的39和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2.303和4.766,均P<0.05)。低水平组的氨基酸突变位点分布在主要亲水区(major hydrophilic region, MHR)的两侧(氨基酸残基40-49和198-220)。C基因型两组间氨基酸突变数和热点突变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0.383和0.409,均P>0.05)。在B基因型中,低水平组有12个单位点突变,4个双位点共突变,其中1个单位点突变(S210R)和3个双位点共突变(G44E/V+T45P/I、G44E/V+L49P/R、N40S+I208T)不是热点突变;高水平组有2个单位点突变和2个双位点共突变,两组突变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33,P=0.006)。在C基因型中,低水平组有5个单位点突变(T5A、A45T、T47A/K、Q101R、I126S/T),高水平组有1个单位点突变(N3S),两组突变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914,P=0.000)。
结论MHR两侧多个区域和多个位点的显著突变(包括共突变)可能是导致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HBsAg表达水平低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