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读者借阅率持续走低,我们应该如何思考?

来源 :科技与企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iwo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言
  关注阅读的人们,可能会有一个共同的感受,那就是高校图书馆的环境和设备改善了,但是,读者到馆率反而下降了,借阅率——这个图书馆的重要业务指标,在持续地走低!面对这一情形,我们该作如何的思考呢?是不是图书馆已经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与作用了呢?
  一、中美两国的对比
  在网上,笔者曾经看到两幅有些争议的照片,那就是哈佛大学图书馆凌晨4点半的景象。作为闻名于世的学府,哈佛大学培养了许多名人,他们中有3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7位美国总统以及各行各业的职业精英。究竟是什么使哈佛成为精英的摇篮?哈佛学子接受了什么样的精神和理念?这些问题吸引着成千上万的人去探知其中的答案。两幅照片,或许能够再一次印证任何人成功背后都有不为人知的付出和汗水。看到这个景象,我们也许会相信,当今时代,图书馆还是可以有所作为的!关键是我们该如何认识它,如何去做。哈佛老师经常给学生这样的告诫:如果你想在进入社会后,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下都能得心应手并且得到应有的评价,那么你在哈佛期间,就没有晒太阳的时间。
  老师的话与哈佛图书馆的二十条训言是一脉相承的:
  1.此刻打盹,你将做梦;而此刻学习,你将圆梦。
  2.我荒废的今日,正是昨日殒身之人祈求的明日。
  3.觉得为时已晚的时候,恰恰是最早的时候。
  4.勿将今日之事拖到明日。
  5.学习时的苦痛是暂时的,未学到的痛苦是终生的。
  ……
  短短数语,引发深思,给人启迪。大家都知道,美国对图书资源以及信息素养教育历来十分重视,而且措施也很具体和得力,OPAC(联机公共目录)最早就发源于美国大学图书馆。2009年10月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了一项总统法令,法令的名称为国家信息素养意识月,文件加盖了总统印章,奥巴马亲笔签名,郑重地宣布10月为全国信息素养宣传月。这项法令,主要内容为:在信息社会里,信息对每个人都很重要,它对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研究以及个人发展,都很重要。在美国一项法令颁布后,一系列的后续工作都会跟进,特别是评估、分析报告都要有翔实资料,最后还要有终结报告。其实早在2000年1月18日美国就批准了《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它认为:一个具备信息素养的人应该达到如下目标:(1)确定信息的范围;(2)有效地获取所需的信息;(3)鉴别信息及其来源;(4)将信息融入自己的知识范围;(5)有效地利用信息去完成任务;(6)了解信息所涉及的经济、法律和社会问题,合理合法地检索、搜集和利用信息。这是美国的情况,那么国内呢?爱因斯坦曾说:千万不要把学习作为任务,要把它当作令人羡慕的机会。可是,我国大学的实际情况又是怎样的呢?有关的调查数据显示:近七成大学生的学习计划“落空”。
  二、问题的症结
  教育生态遭到破坏(或者说是严重的污染),学生的求知欲望明显下降,理想淡化,缺乏读书的热情。现在真正重视学习,把阅读作为生命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的人,不是多了,而是少了!根本原因是理论与实践相脱离。回顾一下我国的学前教育、中小学乃至大学教育情况。党的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劳动者和建设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专家组提出,大学生应该学四样本事:“学习认知,学习做事,学习与人共处,学习立身。”得到学界普遍公认的世界公民标准是:胸怀开阔,追求真理,勇于行动。
  三、由此联想到的
  黎巴嫩诗人纪伯伦早就告诫世人:“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今天,高校教育事业发展的航船正高歌猛进,但越是这样,就越需要我们多一些清醒和冷静,多一些坚定和执着,时时检视和反思,追问目的、审视手段,实现两者的有机统一。
  1.在形成育人良好氛围和工作机制上下功夫
  2010年修订版《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第二十九条 高等学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努力拓展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良好氛围和工作机制。
  ⑴把好入馆教育第一关
  在新生刚刚跨入大学校门的时候,就能得到一个强烈的信号,真正拼搏的时间来临了。可以肯定地说,如果不能重拾对教育的敬畏感,中华崛起可能永远只是一个梦。华中科技大学原校长李培根说得好:“如果学生对教育有一分敬畏感,就应该有对生命意义的敬畏,对生存价值的认同。”“根叔”认为,学生对教育的敬畏感可以把接受教育上升到自由自觉的层面。如果学生对教育真正心存敬畏的话,其学习目的、学习动力乃至基本品质,则都不成其为问题了。
  ⑵改变观念,加大宣传、教育的投入和力度
  有的学校每年都大张旗鼓地表彰“考研”先进个人和集體,有没有必要,也许有,不过,它不能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热爱学习、善于读书的热情,我们仔细地思量一下,考研成功的同学,有几个不是通过勤奋学习而获得的呢?又有几个不是图书馆的常客呢?如果学校能像表彰考研那样,表彰学习标兵、读书典范,或许效果会更好!毕竟考研是阶段性的,而学习是终身的。
  ⑶在差异化(个性化)教育方面有所建树
  针对不同的读者群,采取不同的导读方式,因势利导,吸引更多的读者利用图书馆的各种资源。目前,“恨铁不成钢”式的教育理念是教育生态的大敌。是铁就让其做铁,是钢就让其做钢,应该让每一个读者都能绽放出自己的灿烂。
  ⑷馆员要身体力行
  馆员要热爱学习,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只就好比你不去攀登泰山,你就不会有登顶的豪迈,你不去读书,你就不会体验到阅读的愉悦,你又怎么去引导读者呢?又有什么说服力呢?我们应当让大学生牢固树立这样的理念:阅读是生命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追求幸福、快乐、精彩、高尚人生的途径。把阅读融入宝贵的大学生活,使其成为大学校园的一道靓丽的风景,并为自己珍藏一份厚重的记忆。让终身学习、毕生阅读成为一种习惯和风尚。正如南宋诗人尤袤所说:“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读之以当友朋,幽忧读之以当金石琴瑟也!”当把阅读当成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时,人生才会释放出无穷的能量。
  (作者单位:盐城工学院图书馆)
其他文献
根据IHS公司最新发布的白皮书,基于中国和日本的光伏扶持政策,2015年全球对太阳能光伏的需求将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但对供应商来说,还需度过一段较艰难的时期。
【摘要】本篇文章主要针对地质调查过程中所使用的技术原则以及方法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且通过国内外大量的实践经验,加以论证,详细的阐述了在进行地质调查过程中的一些技术难点和新方法的应用,同时表明了地质调查工作本身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地质调查技术方法;材料收集  一、地质调查的技术原则  1.1收集材料,遥感解译现行多学科结合  在地质调查开始之前,重点需要做好的工作是收集地质材料,尤其是要
通过室内车辙试验以及静态蠕变、动态蠕变试验,研究了混合料在特定温度和压力等条件下的变形特性,全面考察了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提出宜采用车辙动稳定度、相对变形、静态
4月24日,吉林石化“四种精神”红旗手命名表彰大会在欢快的乐曲中落下帷幕,会上命名表彰了8名“四种精神”红旗手。至此,吉林石化公司已经评选“四种精神”红旗手20名,“四种精神
【摘要】随着保定市区电网建设的快速发展,配电线路设备检修、抢修和日常维护等工作任务日益加重,同时也对带电作业中安全生产工器具的需求和管理带来更高层次的要求。目前带电安全工器具的管理为“传统”型班组化管理模式。因条件及存放空间所局限对带电安全工器具的管理模式存在一定的问题和痹端。对带电安全工器具的管理改革迫在眉睫。  【关键词】带电安全工器具;“双闭环”管理  一、内涵和做法  (一)统一规划、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