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国家将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与课程紧密结合,他们清楚地认识到未来的人才是否具备核心素养,将决定着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语文课程不仅要能够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还应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小学处于奠基阶段,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更应在语文课程中渗透核心素养的教学。现以《城南旧事》阅读指导课案例进行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阅读课的探讨,并以此谋求启发。
一、善用资源,学会学习
(一)善于拓展课文外延
要提升学生核心素养,首先应充分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语文教科书则是其中最为重要的资源。作为教师,我们除了钻研课本中的文本,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外,还可充分拓展课文外延,精选经典著作补充阅读。
本节课就在学生学习完课文《冬阳.童年.骆驼队》,阅读了林海音的《城南旧事》一书后展开的阅读指导课。备课时,我充分挖掘训练要素,选取符合教材与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根据课文情境的需要做好充分准备,导入课文情境。
教学片段一:引用序言,交流初读感受:
师:同学们,上课前老师想送大家一句话,请个同学帮忙读一读。(生朗读:要是童年的日子能重新回来,那我一定不再浪费光阴,我要把每分每秒都用来读书。)泰戈尔想告诉我们?
生:珍惜童年的读书时光,珍惜童年的时光。
师:最近,我们共同阅读了一本——《城南旧事》(PPT呈現书)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优雅的女士,她叫——
生:林海音
师:你对林海音已经有了哪些了解?(课件出示作家画像)你是从哪儿了解这些信息的?
生:网上、语文书上、封面上......
师:你是个有心人。根据你们的信息,老师做了简单的整理。再请一个同学帮忙读一下作者简介。
本堂课的导入环节是在了解作者、介绍作者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读作者”这一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学生逐步具备“学会学习”这一核心素养。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在课前了解作者,在课堂伊始便主动参与其中,自然能激发起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且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善于筛选有价值的课程资源
选择《城南旧事》作为课外阅读资源,是因为小学语文课文选入的文章往往故事性较强,故事中的人物已经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城南旧事》阅读指导课中,通过筛选有价值的课程资源,我在故事梗概、写作特点等关键处,展开了提问、引导、点拨。
教学片段二:梳理故事梗概,感知写作特点
1.读图猜故事题目
师:书至少读了一遍的请举手,大部分读完了,真棒!如果可以用一个词语来归纳这本书的内容,你想用哪个词?
师:大家的读书收获都非常丰硕。老师这里有几幅图,请大家猜一猜分别讲的是哪个故事?(课件出示五幅图)这是第一幅,静静地看一看背景,看一看人物,他对应的故事题目是哪个,你是凭什么判断出来的?
⒉给故事排排序
师:这是五个独立的精彩的故事,一起读题目(课件出示五个题目),能给他们排排序吗?(出示括号)
在这一教学环节中,通过看图猜故事,学生自然而然地概括出故事的梗概,再到为故事排序,了解文本的写作顺序,学生养成第二个良好的阅读习惯——读目录,再通过思考感知文章的写作特点及自传体属性,进一步认识小英子的童年。学生们勤于反思,对自己的学习状态有了更清楚的了解。这样的语文教学不仅能够体现文本的价值,还能激发学生在课堂上思潮的涌动。只有利用好每一个有价值的课程资源,才能让课堂真正提升学生“学会学习”的核心素养,才能让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自主阅读、积累、表达中奠定扎实的语文素养。
二、深入文本,提升底蕴
人文底蕴,是小学语文阶段可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之一。我们教师要以课本文章为中心,以课外阅读资源扩充学生的阅读量,提升学生的人文底蕴。 在这节阅读指导课中,我深入挖掘文本,由品味小英子童年的悲欢展开教学。
教学片段三:品味童年的悲欢,走近英子的童年
1.师:读这本自传体小说时,你的心情一定会随着文字、故事有起伏,交流一下,读书时,你都有哪些感受?
生:快乐、幸福、迷惑、忧伤、痛苦、离别......
师:那是因为你快乐着英子的快乐、幸福、迷惑......请你把它写到这张卡纸上再贴到黑板上。
2.师:看来,英子的童年里有——
生:有快乐、有痛苦、有迷惑......
师:英子的童年里哪种心情所占的比例最多?四人小组展开讨论。
在教学片段三中,我提出了:“交流一下,读书时,你都有哪些心情?”这一问题,请学生展开讨论,激发起学生们在阅读理解文本后,想要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的欲望。课堂中,通过小组讨论、完成作业纸中的圆形图及相关表格,使学生深入故事,交流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使其在阅读中学会思考。这对于提高学生人文底蕴的核心素养也有着一定的积极的意义。
三、以读促写,实践创新
课堂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中,我请学生来重新帮我“设计腰封”。通过创设宽松的氛围,以实物投影的形式展示学生自己所设计的腰封,允许他们把自己最个性化的解读充分表达出来,让他们在充分读懂、读透文章的情况下畅所欲言。这样的教学设计恰恰体现了语文教学的根本——以读促写。对于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今后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重点关注的核心素养之一。
以课文为中心,由此延伸拓展,最终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可以说是语文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方法。《城南旧事》这节阅读指导课正是从语文课本出发,拓展课外阅读,熏陶学生的感情,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课外阅读文本的价值一旦被教师发掘并进行引导,定能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令语文课堂越发绽放活力!
(作者单位:绍兴市树人小学)
一、善用资源,学会学习
(一)善于拓展课文外延
要提升学生核心素养,首先应充分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语文教科书则是其中最为重要的资源。作为教师,我们除了钻研课本中的文本,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外,还可充分拓展课文外延,精选经典著作补充阅读。
本节课就在学生学习完课文《冬阳.童年.骆驼队》,阅读了林海音的《城南旧事》一书后展开的阅读指导课。备课时,我充分挖掘训练要素,选取符合教材与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根据课文情境的需要做好充分准备,导入课文情境。
教学片段一:引用序言,交流初读感受:
师:同学们,上课前老师想送大家一句话,请个同学帮忙读一读。(生朗读:要是童年的日子能重新回来,那我一定不再浪费光阴,我要把每分每秒都用来读书。)泰戈尔想告诉我们?
生:珍惜童年的读书时光,珍惜童年的时光。
师:最近,我们共同阅读了一本——《城南旧事》(PPT呈現书)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优雅的女士,她叫——
生:林海音
师:你对林海音已经有了哪些了解?(课件出示作家画像)你是从哪儿了解这些信息的?
生:网上、语文书上、封面上......
师:你是个有心人。根据你们的信息,老师做了简单的整理。再请一个同学帮忙读一下作者简介。
本堂课的导入环节是在了解作者、介绍作者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读作者”这一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学生逐步具备“学会学习”这一核心素养。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在课前了解作者,在课堂伊始便主动参与其中,自然能激发起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且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善于筛选有价值的课程资源
选择《城南旧事》作为课外阅读资源,是因为小学语文课文选入的文章往往故事性较强,故事中的人物已经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城南旧事》阅读指导课中,通过筛选有价值的课程资源,我在故事梗概、写作特点等关键处,展开了提问、引导、点拨。
教学片段二:梳理故事梗概,感知写作特点
1.读图猜故事题目
师:书至少读了一遍的请举手,大部分读完了,真棒!如果可以用一个词语来归纳这本书的内容,你想用哪个词?
师:大家的读书收获都非常丰硕。老师这里有几幅图,请大家猜一猜分别讲的是哪个故事?(课件出示五幅图)这是第一幅,静静地看一看背景,看一看人物,他对应的故事题目是哪个,你是凭什么判断出来的?
⒉给故事排排序
师:这是五个独立的精彩的故事,一起读题目(课件出示五个题目),能给他们排排序吗?(出示括号)
在这一教学环节中,通过看图猜故事,学生自然而然地概括出故事的梗概,再到为故事排序,了解文本的写作顺序,学生养成第二个良好的阅读习惯——读目录,再通过思考感知文章的写作特点及自传体属性,进一步认识小英子的童年。学生们勤于反思,对自己的学习状态有了更清楚的了解。这样的语文教学不仅能够体现文本的价值,还能激发学生在课堂上思潮的涌动。只有利用好每一个有价值的课程资源,才能让课堂真正提升学生“学会学习”的核心素养,才能让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自主阅读、积累、表达中奠定扎实的语文素养。
二、深入文本,提升底蕴
人文底蕴,是小学语文阶段可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之一。我们教师要以课本文章为中心,以课外阅读资源扩充学生的阅读量,提升学生的人文底蕴。 在这节阅读指导课中,我深入挖掘文本,由品味小英子童年的悲欢展开教学。
教学片段三:品味童年的悲欢,走近英子的童年
1.师:读这本自传体小说时,你的心情一定会随着文字、故事有起伏,交流一下,读书时,你都有哪些感受?
生:快乐、幸福、迷惑、忧伤、痛苦、离别......
师:那是因为你快乐着英子的快乐、幸福、迷惑......请你把它写到这张卡纸上再贴到黑板上。
2.师:看来,英子的童年里有——
生:有快乐、有痛苦、有迷惑......
师:英子的童年里哪种心情所占的比例最多?四人小组展开讨论。
在教学片段三中,我提出了:“交流一下,读书时,你都有哪些心情?”这一问题,请学生展开讨论,激发起学生们在阅读理解文本后,想要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的欲望。课堂中,通过小组讨论、完成作业纸中的圆形图及相关表格,使学生深入故事,交流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使其在阅读中学会思考。这对于提高学生人文底蕴的核心素养也有着一定的积极的意义。
三、以读促写,实践创新
课堂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中,我请学生来重新帮我“设计腰封”。通过创设宽松的氛围,以实物投影的形式展示学生自己所设计的腰封,允许他们把自己最个性化的解读充分表达出来,让他们在充分读懂、读透文章的情况下畅所欲言。这样的教学设计恰恰体现了语文教学的根本——以读促写。对于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今后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重点关注的核心素养之一。
以课文为中心,由此延伸拓展,最终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可以说是语文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方法。《城南旧事》这节阅读指导课正是从语文课本出发,拓展课外阅读,熏陶学生的感情,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课外阅读文本的价值一旦被教师发掘并进行引导,定能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令语文课堂越发绽放活力!
(作者单位:绍兴市树人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