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的策略

来源 :教育·教学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ppyt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改革在我国小学教学中的实施,使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及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也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核心部分。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采用文本细读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促进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因此,本文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的应用策略展开研究。
  关键词:语文阅读;文本细读;阅读教学
  在传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一直处于主导地位,在进行文本阅读内容的讲解时,有意或无意都会将自身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强加给学生,这样就导致学生逐渐丧失了对阅读内容的自主探究能力及阅读能力,不利于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而文本细读的应用是以学生为主体,是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一种新型有效措施。
  文本细读的应用现状
  学生没有真正阅读 很多学生都是为了打发时间才进行阅读,这就是所谓的“杰克现象”,这种现象并不是真正去阅读。所以需要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的正确引导,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师文本解读过深 小学语文教师往往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以全面解读的方式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掌握更多的知识。这样的教学模式却存在一些问题:首先,由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不高,讲解得过于深刻反而会令学生无法理解;其次,阅读课就是要让学生对教材中的课文进行仔细阅读,然后再在老师的指导下去思考文中所要表达的含义,教师过多的深入讲解会无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利于学生阅读知识的掌握。
  教师拓展目标不明确 新课程标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让大语文教学观念在教学中得到了很多的扩充,再加上很多学科知识也融入到其中,让语文教材的综合性逐渐增强,但是这样也就使教师变成逢课必拓,毫无目标。基于这样的情况,教师不但要帮助学生学会知识内容,也要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中其他学科的知识,从而能够让学生更加准确地掌握文中的知识内容。教师需要在这一过程中把握好尺度,不要将过多的精力及时间用在与文中知识无关的其他学科知识的解读上,这样会造成进行文本教学时间及精力不足,无法体现出小学语文教学的内在本质。
  文本细读的应用策略
  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学生良好习惯需要从小培养,而小学阶段就是最佳时期。因此,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加强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这也是促进小学生文本细读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径。首先,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在阅读中独立思考、独立分析,掌握文章的脉络,并结合所学去解答问题。其次,教师也可以为学生布置课后阅读研习作业,培养学生阅读学习中良好的探究习惯,从而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與认知。再有,教师还可以从学生的喜好加以引导,让学生阅读一些自己喜欢的文本并进行研读,并在课堂中与大家分享、讨论问题,进行答疑解惑,提高阅读兴趣。
  激发小学生对文本阅读的兴趣 想要在阅读教学中更好地提升小学生的阅读兴趣,需要先从学生的学习特点及心理特征等方面进行分析,找到和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把握好学生的好奇心理,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并将其引入到教学中,从而大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如在导入环节中导入语的设计,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中《三顾茅庐》这一文的教学中,教师可在课文内容讲解前询问一下学生:大家是否读过《三国演义》,“桃园三结义”,有的学生会积极发言表示自己知道。然后,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三国演义》的一些视频,充分激发起学生的兴趣,此时教师可以再次提出问题:“大家知道《三国演义》中说的智多星是谁吗?”“是诸葛亮”“那么诸葛亮是怎样下山来辅佐刘备的呢?”,很多学生都不知道。由此教师可以引入到课文中,这样不但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还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进行多元化解读,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阅读内容不像数学一样有标准性的答案,它需要去理解。很多时候阅读同一篇文章都会有不同的理解,这就是说每个人面对同一事物的思维看法是不同的。因此,在文本细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采用多元化的解读方法,尊重学生间对文本理解的差异性,同时鼓励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基于传统教学与应试教育理念的严重影响,很多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都存在着过于追求标准答案的现象,忽略l 学生所提出的不同观点与建议,这样的做法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阅读中要正确引导学生,让他们以充分的理由、清晰的逻辑来表达自己的意见,不应当过于干涉学生对文章内容的不同理解。多元化解读文本对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起到很大的作用,它会帮助学生养成质疑精神,面对不同敢于挑战,从很大程度上提高小学生的阅读水平。
  总而言之,文本细读对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小学语文教师要在阅读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通过文本细读教学进一步提升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庞凤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的策略[J].求知导刊,2016(6).
  [2]曹睿鹏.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的策略研究[J].北方文学(下旬),2016(10).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如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近20年来全球证券交易所经历了大规模的非互助化进程,非互助化导致交易所由互助制、会员制、非营利性转变为非互助性、股东制、营利性,其直接后果是交易所与利益方冲突加剧,独立
巴金曾经这样说过:“文学作品用具体的形象打动了我的心,把我的思想引到较高的境界。艺术的魅力使我精神振奋,作者们的爱憎使我受到感染。”我只知道,悦读让我的每一个平凡而
近年来,北京市大兴区亦庄镇中心幼儿园开展的“生命教育”课程致力于帮助幼儿在日常活动中逐渐形成对生命正确的认知、态度和行为,是在以“儿童为本”的基础上,通过生活、生理、心理、品德教育等不同途徑,让幼儿不但能对自己的身心有正确认识,更能认识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等关系,最终使幼儿正确认识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促进其健康成长。  依托主题活动理解生命  虞永平教授指出:“关注生活、
摘要:对于幼儿园来说,如何挖掘乡土资源,开展富有地方特色的区域活动,充分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是当前幼儿教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  关键词:幼儿园;区域活动;乡土资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挖掘乡土资源开展幼儿园区域活动不仅符合幼儿教改工作需要,也能有效弥补当前幼儿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
小学生正处在好奇心强、好玩好动的阶段,对于任何新奇的事物往往具有极大的好奇心和热情。随着电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小学生对智能设备的兴趣以及天赋也随之展现出来。他们对于这些设备的操作学习能力极强,而且几乎不需要怎么教就可以熟练掌握。考虑到目前小学生的普遍兴趣和优势,基于数学教学的教育游戏应运而生。教育游戏不同于传统的计算机游戏或者手机游戏,其内在的教学性与知识性是其他普通游戏难以相比的。教育游戏的宗旨
随着我国的发展与进步,国家间交流合作的机会越来越多,英语也逐渐得到更多人的重视,成为教学中重要的学科。初中英语教学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阶段,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师应采取一切可行的措施落实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而微信是人们交流的重要工具,教师可以将其运用在教学中,有利于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微信增强师生交流  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教师想要提高英语教学效率,就需要以了解学生、与学生平等交流
随着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是信息化社会在教育行业的发展契机。教育信息技术的运用大大提高了教学的质量和增强了效果,推动了教育教学的改革,对教育信息技术与各个学科融合的研究更是如火如荼,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的融合势在必行,也是体育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本文着重对教育信息技术对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进行研究。  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含义  体育教师专业化是一个内涵丰富的、动
《城南旧事》是一部自传体小说,是作者以自己7岁到13岁的生活为背景创作的,所以文中父亲对“我”的惩戒是一个真实的案例。文中“我”不愿去上学,爸妈劝阻执意不改,最后爸爸
摘要:数学是一门严谨而抽象的学科,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较高。传统教学中,许多教师灌输式的讲解,难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更谈不上真正理解。新课改对教师的教学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想方设法地拉近学生与数学之间的距离,而情境教学就是有效的方式之一。教师为学生营造多彩的情境,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研究数学,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境教学;学生思维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亲近自然是现今孩子所缺乏的。“自然缺失症”是美国的理查德·洛夫在《林间最后的小孩——拯救自然缺失症儿童》一书中提出的一个描述当下儿童与自然关系疏远的概念,去自然化的生活与儿童的自然缺失症已经成为全球化时代人类共同的现代病。  博物学教育的价值  城市绿地日益减少,电视、网络里的虚拟世界吸引着孩子们的眼球,将孩子们与缤纷的自然世界隔绝开来。正因为如此,“宅”,不仅是青年男女的标志,也成了少年儿童的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