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与阿司匹林联合用药治疗川崎病的临床及护理效果。方法:将46例川崎病患儿分为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17例;对照组予常规阿司匹林口服,而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再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观察比较两组总热程、热退时间和冠状动脉病变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急性期恢复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冠状动脉病变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早期大剂量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能迅速缓解急性期症状,降低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率。
关键词 丙种球蛋白 阿司匹林 川崎病 冠状动脉病变 护理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26.001
川崎病(KD)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以全身中小动脉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以婴幼儿多见,男孩多于女孩。临床特点为急性发热、皮疹、黏膜充血、手足肿胀及淋巴结肿大等,可引起冠状动脉病变。我科2005年3月~2009年6月收治46例川崎病患儿,经临床治疗与有效护理,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5年3月~2009年6月收治川崎病患儿46例,男32例,女14例,年龄5个月~7岁,平均2.8岁。其中5岁以下40例,占87%,均符合实用儿科学诊断标准[1]。随机分为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17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方法:①治疗组:予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2g/(kg•日)应用1天,采用伽玛莱士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同时口服肠溶阿司匹林。②对照组:因经济原因或担心血制品危害性等未使用丙种球蛋白,只给予常规阿司匹林口服。
关键词 丙种球蛋白 阿司匹林 川崎病 冠状动脉病变 护理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26.001
川崎病(KD)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以全身中小动脉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以婴幼儿多见,男孩多于女孩。临床特点为急性发热、皮疹、黏膜充血、手足肿胀及淋巴结肿大等,可引起冠状动脉病变。我科2005年3月~2009年6月收治46例川崎病患儿,经临床治疗与有效护理,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5年3月~2009年6月收治川崎病患儿46例,男32例,女14例,年龄5个月~7岁,平均2.8岁。其中5岁以下40例,占87%,均符合实用儿科学诊断标准[1]。随机分为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17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方法:①治疗组:予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2g/(kg•日)应用1天,采用伽玛莱士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同时口服肠溶阿司匹林。②对照组:因经济原因或担心血制品危害性等未使用丙种球蛋白,只给予常规阿司匹林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