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装扮古都西安,需要一支敢打硬仗的“铁军”。
在西安市政集团,有一支敢打硬仗、善打硬仗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队伍,他们坚持“优质、高效、创先、争优”的企业宗旨和“科学管理、精心施工、持续改进,为社会提供优质工程和满意服务”的质量方针,努力实践“经营强企、质量建企、科技兴企、依法治企”的企业宗旨,脚踏实地,攻坚克难,在多项工程中勇挑重担,发扬“铁军”精神,铸就一个又一个精品工程,用实力和担当装扮了西安的“面孔”。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伟大的成绩和辛勤的劳动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
西安市政集团创建于1951年,是一家专门从事市政工程、公路工程建设的建筑施工企业,是陕西省第一家市政施工单位,1990年获得建设部市政工程建设施工一级企业资质证书,2006年被建设部确认为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企业。
65年来,西安市政集团创造了西安市乃至西北地区市政建设发展史的多项“第一”:承建了西北地区第一条高速公路西临高速A标段;西安市第一座城市立交星火路立交桥;第一条环城北路地下隧道东段工程;第一座污水处理厂邓家村污水处理厂;第一座城市人行天桥和过街地道等。
同时,西安市政集团承建的西安市城区南北中轴主干线草滩路、北关正街拓宽改造工程和南二环路东段工程、纬一街雨水截流总管A标段工程均被评为建设部“市政优质样板工程”、中国市政工程“金杯示范工程”。
北院门仿古街石条路面工程,陕西省以及西安市人民体育场田径跑道沥青混凝土基础工程,北石桥污水处理中心氧化沟,厌氧混合池等水工构筑物工程,水厂路、北二环西段道路排水工程及设有自动扶梯、排水泵站的市地下通道工程等,亦被西安市市政工程质量监督站、市建设监理公司评定为“市级优良工程”,“雁塔杯”、“长安杯”工程和省、市优质样板工程和市优质样板工程。
一座座高架桥拔地而起、一条条下穿隧道贯通始终,人行天桥、地下通道日益优化,交通路网、城市动脉畅通延伸。西安市政集团承建的一项项精品市政工程正以日新月异之姿“盘活”古都西安。
“从隧道到桥梁、从“天上”到“地下”……一项项精品市政工程的诞生,可以说是让西安市民‘惊喜’不断。”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科协秘书长张保元告诉《科技创新与品牌》记者,工程背后员工们付出的心血与汗水,以及隐藏的“科学化、人性化、精细化”的创新理念却鲜为人知。
据介绍,市政工程的技术创新包括施工技术的创新、工艺的创新,以及与之相关的施工机具的创新等。通过技术创新不断提高市政工程项目的核心竞争力,提高工程质量,促使工程项目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这对整个市政工程项目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截至目前,西安市政集团拥有国家专利4项,省级施工工法4项,国家级QC成果17篇、升级QC成果28篇,2010年获得“全国优秀QC企业”称号。同时,集团公司还先后获得建设部和中国市政工程协会、中国企业信用协会授予的“工程质量优秀企业”、“全国市政工程优秀企业”、“全国诚信示范单位”、AAA级企业质量信誉等级、“全国用户满意施工企业”、陕西省“守合同,重信用”单位、“陕西省建筑优秀施工企业”等荣誉。
2013年6月26日,西安市政集团发布与武汉市政等多家单位联合编写的《市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GB/T50903-2013),已于2014年2月1日正式实施。“该规范填补了市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无标准规范的空白。”
2015年组织编写的《市政工程质量检查与评价标准》,作为企业标准已于同年6月1日发布并实施,开创了市政工程质量检查与评价标准的先河。“该标准作为企业标准已经在内部实施推广,我们还将会在推广应用中总结提高,争取将其推向行业标准。”
是什么使西安市政集团获得以上殊荣?
在张保元看来,这些成绩的取得与集团的技术创新工作密不可分。
长期以来,西安市政集团不断优化技术创新体系,完善科技管理办法,充分发挥科协作为“科技工作者之家”的作用,广泛开展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为公司技术人员搭建起施展才华的舞台,鼓励工程技术人员大胆创新,勇于实践,形成了“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大大提高了一线技术人员参与技术创新的积极性。
在日常工作中,集团公司科协积极为工程技术人员创造有利的学习和研发条件;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对具有“科学性、实效性、经济性”的施工工艺进行考察观摩;架起企业与省市科协之间的“桥梁”,将上级科协的工作重点与集团战略发展目标相结合。
每年年初召开一次专题会议,专门研讨如何提高基层单位的科技创新意识。会议要求每个基层单位结合工作实际,以质量、安全、进度、成本和环保为中心,有针对性开展科技创新工作,确保每个基层单位至少完成一项科技创新项目。
每月举行的生产例会及质量通报,会对科技立项进展的检查情况进行通报,以便督促各基层单位科技创新工作的有效、持续开展。同时,将科技创新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列入职代会文件,并作为年终考核项目之一。
同时,他们还引入竞争和激励机制,组织各项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促进产、学、研、用的紧密结合,做好创优争先、推荐优秀人才工作,对技术创新过程中涌现出的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进行表彰及奖励,不断优化技术创新环境,建立和完善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的长效机制。
在西安市政集团,有一支敢打硬仗、善打硬仗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队伍,他们坚持“优质、高效、创先、争优”的企业宗旨和“科学管理、精心施工、持续改进,为社会提供优质工程和满意服务”的质量方针,努力实践“经营强企、质量建企、科技兴企、依法治企”的企业宗旨,脚踏实地,攻坚克难,在多项工程中勇挑重担,发扬“铁军”精神,铸就一个又一个精品工程,用实力和担当装扮了西安的“面孔”。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伟大的成绩和辛勤的劳动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
西安市政集团创建于1951年,是一家专门从事市政工程、公路工程建设的建筑施工企业,是陕西省第一家市政施工单位,1990年获得建设部市政工程建设施工一级企业资质证书,2006年被建设部确认为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企业。
65年来,西安市政集团创造了西安市乃至西北地区市政建设发展史的多项“第一”:承建了西北地区第一条高速公路西临高速A标段;西安市第一座城市立交星火路立交桥;第一条环城北路地下隧道东段工程;第一座污水处理厂邓家村污水处理厂;第一座城市人行天桥和过街地道等。
同时,西安市政集团承建的西安市城区南北中轴主干线草滩路、北关正街拓宽改造工程和南二环路东段工程、纬一街雨水截流总管A标段工程均被评为建设部“市政优质样板工程”、中国市政工程“金杯示范工程”。
北院门仿古街石条路面工程,陕西省以及西安市人民体育场田径跑道沥青混凝土基础工程,北石桥污水处理中心氧化沟,厌氧混合池等水工构筑物工程,水厂路、北二环西段道路排水工程及设有自动扶梯、排水泵站的市地下通道工程等,亦被西安市市政工程质量监督站、市建设监理公司评定为“市级优良工程”,“雁塔杯”、“长安杯”工程和省、市优质样板工程和市优质样板工程。
一座座高架桥拔地而起、一条条下穿隧道贯通始终,人行天桥、地下通道日益优化,交通路网、城市动脉畅通延伸。西安市政集团承建的一项项精品市政工程正以日新月异之姿“盘活”古都西安。
“从隧道到桥梁、从“天上”到“地下”……一项项精品市政工程的诞生,可以说是让西安市民‘惊喜’不断。”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科协秘书长张保元告诉《科技创新与品牌》记者,工程背后员工们付出的心血与汗水,以及隐藏的“科学化、人性化、精细化”的创新理念却鲜为人知。
据介绍,市政工程的技术创新包括施工技术的创新、工艺的创新,以及与之相关的施工机具的创新等。通过技术创新不断提高市政工程项目的核心竞争力,提高工程质量,促使工程项目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这对整个市政工程项目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截至目前,西安市政集团拥有国家专利4项,省级施工工法4项,国家级QC成果17篇、升级QC成果28篇,2010年获得“全国优秀QC企业”称号。同时,集团公司还先后获得建设部和中国市政工程协会、中国企业信用协会授予的“工程质量优秀企业”、“全国市政工程优秀企业”、“全国诚信示范单位”、AAA级企业质量信誉等级、“全国用户满意施工企业”、陕西省“守合同,重信用”单位、“陕西省建筑优秀施工企业”等荣誉。
2013年6月26日,西安市政集团发布与武汉市政等多家单位联合编写的《市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GB/T50903-2013),已于2014年2月1日正式实施。“该规范填补了市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无标准规范的空白。”
2015年组织编写的《市政工程质量检查与评价标准》,作为企业标准已于同年6月1日发布并实施,开创了市政工程质量检查与评价标准的先河。“该标准作为企业标准已经在内部实施推广,我们还将会在推广应用中总结提高,争取将其推向行业标准。”
是什么使西安市政集团获得以上殊荣?
在张保元看来,这些成绩的取得与集团的技术创新工作密不可分。
长期以来,西安市政集团不断优化技术创新体系,完善科技管理办法,充分发挥科协作为“科技工作者之家”的作用,广泛开展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为公司技术人员搭建起施展才华的舞台,鼓励工程技术人员大胆创新,勇于实践,形成了“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大大提高了一线技术人员参与技术创新的积极性。
在日常工作中,集团公司科协积极为工程技术人员创造有利的学习和研发条件;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对具有“科学性、实效性、经济性”的施工工艺进行考察观摩;架起企业与省市科协之间的“桥梁”,将上级科协的工作重点与集团战略发展目标相结合。
每年年初召开一次专题会议,专门研讨如何提高基层单位的科技创新意识。会议要求每个基层单位结合工作实际,以质量、安全、进度、成本和环保为中心,有针对性开展科技创新工作,确保每个基层单位至少完成一项科技创新项目。
每月举行的生产例会及质量通报,会对科技立项进展的检查情况进行通报,以便督促各基层单位科技创新工作的有效、持续开展。同时,将科技创新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列入职代会文件,并作为年终考核项目之一。
同时,他们还引入竞争和激励机制,组织各项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促进产、学、研、用的紧密结合,做好创优争先、推荐优秀人才工作,对技术创新过程中涌现出的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进行表彰及奖励,不断优化技术创新环境,建立和完善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的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