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赣南的青山绿水间,最醒目又最具沧桑感的人文景观,应该是那些位于赣南边陲被称作“围屋”的客家民居。赣南围屋,点缀于青山绿水间,散落于古老的赣南村落,有的婉约,有的雄浑,以其厚重的历史感与独具魅力的文化品位,引来历代文人墨客的驻足惊叹。2012年111月17日,赣南围屋成功跻身《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之列。
赣南围屋,全称赣南客家围屋,产生于明末清初,主要分布在江西省赣州市的龙南县(龙南镇)、定南县(历市镇)、全南县(城厢镇)、信丰县(嘉定镇)、安远县(欣山镇)、寻乌县(长宁镇)6县境内。赣南围屋的面积有大有小:小的五六十平方米,只有3开间,名叫“猫柜”;大的万余甚至几万平方米,如最大的龙南栗园围占地面积高达45,288平方米。赣南围屋,从平面上看可分为“口”字形和“国”字形两大类:其形制多是方围,也有部分呈圆形、半圆形和不规则形的:结构形式既有三合土、河卵石构筑的,也有青砖、条石砌垒的。
赣南围屋集祠、家、堡于一体,具有坚固的防御功能和宗族群居的亲和性。方围四周都是简单的围屋。一般都是两三层,也有多至四层者,为悬挑外廊结构。较大的围屋内部还建有祖厅。更大的则是多层的套围。围屋外墙多是由河石、麻石、青石、青砖构筑的坚固墙体,厚度甚至有达两米者。围屋的门墙特别加厚,门框皆用巨石制成,厚实的板门还包钉铁皮。板门后多设闸门,闸门后还设重便门,门顶还设漏以防火攻。除少数大围外,一般只设一孔围门。围屋顶屋多为战备用,并取墙内侧2/3墙体作环形夹墙,走廊连通,方便战时人员机动。同屋内掘有水井,多辟有粮草贮藏问,有的还用蕨粉或用糯米粉、红糖、蛋清拌和粉刷墙壁,战时久困缺粮时,可剥下充饥。赣南围屋绝大多数是方形,四角(少数在对称两角)都构筑强固的碉楼,外墙为坚实的封闭体,遍布枪炮眼口,外形森严冷峻,给人同若金汤的感觉。
精彩看点
★龙南关西新围
关西新围位于龙南县关西镇新围村,是赣南至今保存最完好、面积最大的围屋。关西新围建于清嘉庆三年(公元1798年),竣工于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历时29年。关西新同,呈正方形,长宽均为88米,占地面积约1万平方米,围墙高约9米,墙厚2米,同屋四角各建有一座15米高的炮楼。关西新围整体结构如巨大的“回”字,围屋的核心建筑就在中间的“口”字部位。是在客家民居“三进三开”特征基础上扩大为“三进六开”,从而形成“九栋十八厅”大型客家民居的典型建筑,共有主房124间。
★燕翼围
燕翼围位于龙南县杨村镇杨村鲤鱼寨,始建于清顺治七年(公元1650年),康熙十六年(公元1677年)落成,至今保存完好。燕翼围高大坚同,结构奇特,功能齐全。它集厅堂、居室、书房、跑马坪于一体,具防火、防攻、防炸于一身;既是客家人的舒适居所,又是战时的坚固堡垒。其从设计到建筑,都体现了客家人的智慧,是江南古建筑之杰作。燕翼围因高大坚固,由此派生的小同屋错落四周。至今,燕翼围涵盖的裔孙已达1089红丁(指在世的男人),但现在留住燕翼围者仅15户46人。燕翼同于1992年被列为龙南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成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栗园围
栗园同是赣南最大的围屋。位于龙南县里仁镇,占地45,288平方米,始建于明弘治辛酉年(公元1491年),迄今已有500余年。栗园围四周围墙均为毛石砌造,几百问民房错落有致,密布其间。栗园围虽说是典型的客家围屋,却有着江南景物的韵致。同内3口鱼塘并列成湖,翠竹柳影,散落沿岸。栗园围的一祠三厅较出名,即纪缙祖祠、栊梃厅、新灶下厅和梨树下厅。其中纪缙祖祠是整个围屋的主祠,族人集会议事婚丧嫁娶都在这里举行。
★雅溪围
雅溪同屋位于全南县龙源坝镇雅溪村。始建于清朝光绪年间(约公元1885年),现存有石围和土围两种,总占地面积为1010平方米。其中,土围高3层,每层有17间房,大门设两层,有防火设备;石围呈正方形,围高12米,占地面积约410平方米,坐东朝西,依山傍水,地下排水系统良好,具有四水归堂的特点。大门用排石条砌成,3层门固如碉堡,4层围屋均用砖木结构,外墙采用三合土与卵石夯筑而成,围墙及碉楼上设有枪眼和瞭望孔,嗣屋可攻能守。
★东生围
东生围位于安远县镇岗乡老圆村,长94米、宽73米,是国内目前留存下来最大的方型围屋。这座围屋建于清道光二十二年(公元1842年),为当时一位陈姓富人耗时8年建成。东生围共有199间房间,最多可以容纳近千人居住。东生围不仅规模巨大,在客家建筑艺术上也是别具一格。它的门楼4根柱子之间为牌楼式结构,上面题着“光景常新”四字,不仅气派还蕴含了客家人的美好愿望。
※自助游线路推荐:
D1:乘火车或飞机先到赣州。
D2:赣州→龙南关西新围→燕翼围。
D3:栗园围→全南雅溪园。
D4:返程。
※特色美食:油条烩鳝鱼、赣南小炒鱼、包米果、安远“燕菜”(又名鱼丝)等。
赣南围屋,全称赣南客家围屋,产生于明末清初,主要分布在江西省赣州市的龙南县(龙南镇)、定南县(历市镇)、全南县(城厢镇)、信丰县(嘉定镇)、安远县(欣山镇)、寻乌县(长宁镇)6县境内。赣南围屋的面积有大有小:小的五六十平方米,只有3开间,名叫“猫柜”;大的万余甚至几万平方米,如最大的龙南栗园围占地面积高达45,288平方米。赣南围屋,从平面上看可分为“口”字形和“国”字形两大类:其形制多是方围,也有部分呈圆形、半圆形和不规则形的:结构形式既有三合土、河卵石构筑的,也有青砖、条石砌垒的。
赣南围屋集祠、家、堡于一体,具有坚固的防御功能和宗族群居的亲和性。方围四周都是简单的围屋。一般都是两三层,也有多至四层者,为悬挑外廊结构。较大的围屋内部还建有祖厅。更大的则是多层的套围。围屋外墙多是由河石、麻石、青石、青砖构筑的坚固墙体,厚度甚至有达两米者。围屋的门墙特别加厚,门框皆用巨石制成,厚实的板门还包钉铁皮。板门后多设闸门,闸门后还设重便门,门顶还设漏以防火攻。除少数大围外,一般只设一孔围门。围屋顶屋多为战备用,并取墙内侧2/3墙体作环形夹墙,走廊连通,方便战时人员机动。同屋内掘有水井,多辟有粮草贮藏问,有的还用蕨粉或用糯米粉、红糖、蛋清拌和粉刷墙壁,战时久困缺粮时,可剥下充饥。赣南围屋绝大多数是方形,四角(少数在对称两角)都构筑强固的碉楼,外墙为坚实的封闭体,遍布枪炮眼口,外形森严冷峻,给人同若金汤的感觉。
精彩看点
★龙南关西新围
关西新围位于龙南县关西镇新围村,是赣南至今保存最完好、面积最大的围屋。关西新围建于清嘉庆三年(公元1798年),竣工于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历时29年。关西新同,呈正方形,长宽均为88米,占地面积约1万平方米,围墙高约9米,墙厚2米,同屋四角各建有一座15米高的炮楼。关西新围整体结构如巨大的“回”字,围屋的核心建筑就在中间的“口”字部位。是在客家民居“三进三开”特征基础上扩大为“三进六开”,从而形成“九栋十八厅”大型客家民居的典型建筑,共有主房124间。
★燕翼围
燕翼围位于龙南县杨村镇杨村鲤鱼寨,始建于清顺治七年(公元1650年),康熙十六年(公元1677年)落成,至今保存完好。燕翼围高大坚同,结构奇特,功能齐全。它集厅堂、居室、书房、跑马坪于一体,具防火、防攻、防炸于一身;既是客家人的舒适居所,又是战时的坚固堡垒。其从设计到建筑,都体现了客家人的智慧,是江南古建筑之杰作。燕翼围因高大坚固,由此派生的小同屋错落四周。至今,燕翼围涵盖的裔孙已达1089红丁(指在世的男人),但现在留住燕翼围者仅15户46人。燕翼同于1992年被列为龙南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成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栗园围
栗园同是赣南最大的围屋。位于龙南县里仁镇,占地45,288平方米,始建于明弘治辛酉年(公元1491年),迄今已有500余年。栗园围四周围墙均为毛石砌造,几百问民房错落有致,密布其间。栗园围虽说是典型的客家围屋,却有着江南景物的韵致。同内3口鱼塘并列成湖,翠竹柳影,散落沿岸。栗园围的一祠三厅较出名,即纪缙祖祠、栊梃厅、新灶下厅和梨树下厅。其中纪缙祖祠是整个围屋的主祠,族人集会议事婚丧嫁娶都在这里举行。
★雅溪围
雅溪同屋位于全南县龙源坝镇雅溪村。始建于清朝光绪年间(约公元1885年),现存有石围和土围两种,总占地面积为1010平方米。其中,土围高3层,每层有17间房,大门设两层,有防火设备;石围呈正方形,围高12米,占地面积约410平方米,坐东朝西,依山傍水,地下排水系统良好,具有四水归堂的特点。大门用排石条砌成,3层门固如碉堡,4层围屋均用砖木结构,外墙采用三合土与卵石夯筑而成,围墙及碉楼上设有枪眼和瞭望孔,嗣屋可攻能守。
★东生围
东生围位于安远县镇岗乡老圆村,长94米、宽73米,是国内目前留存下来最大的方型围屋。这座围屋建于清道光二十二年(公元1842年),为当时一位陈姓富人耗时8年建成。东生围共有199间房间,最多可以容纳近千人居住。东生围不仅规模巨大,在客家建筑艺术上也是别具一格。它的门楼4根柱子之间为牌楼式结构,上面题着“光景常新”四字,不仅气派还蕴含了客家人的美好愿望。
※自助游线路推荐:
D1:乘火车或飞机先到赣州。
D2:赣州→龙南关西新围→燕翼围。
D3:栗园围→全南雅溪园。
D4:返程。
※特色美食:油条烩鳝鱼、赣南小炒鱼、包米果、安远“燕菜”(又名鱼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