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凝血功能检测指标参考区间调查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zhen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常人体内凝血与抗凝血呈动态平衡状态。妊娠妇女体内激素发生变化,导致体内某些功能发生改变,凝血因子增多,活力增强,纤溶系统活力减弱,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这种变化有利于孕妇产后快速、有效地止血,但在不利因素诱导下,也易发生出血性、血栓性疾病 [1]。为进一步了解不同孕期的凝血机制和功能变化,预防并发症,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正常孕妇凝血四项检测指标(包括PT、APTT、FIB、TT),以建立本实验室不同孕期常规凝血四项参考区间。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1年6月~2012年5月期间来我院做孕情检查的孕妇600例及健康体检妇女100例,均符合以下入选标准:(1)无心、肺、肝、肾疾病史;(2)无凝血机制异常疾病及血液系统疾病;(3)年龄20~40岁,孕早期:妊娠4~13周;孕中期:妊娠13~28周;孕晚期:28周至分娩前。其中,孕早期组200例,孕中期组200例;孕晚期组200例;非妊娠期健康体检妇女100例,年龄20~40岁,平均年龄25.9岁。
  1.2 试剂与仪器 仪器为日本Symex-CA70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以及其配套试剂,专用枸橼酸钠抗凝管由江苏康健医疗器械公司生产。
  1.3 标本采集 真空采静脉血1.8ML加入含0.2ML枸橼酸钠专用抗凝管混匀,3 000 r/min离心15min,取血浆2小时内完成PT、APTT、FIB、TT检测。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采纳各项目稳定的分段统计结果,计算出平均值(x)、标准差(SD)和95%可信区间(x±1.96SD),确定为本实验室正常参考区间,产前各组与健康对照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果
  通过对600例不同孕期孕妇及100例健康对照组凝血功能PT、APTT、FIB、TT检测结果分析,计算出95%可信区间(x±1.96SD),确定为本实验室正常参考区间,见表1。
  3 讨论
  妊娠是一种特殊的生理过程,在此期间孕妇机体的各项指标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以利于胎儿的生长和娩出。本实验结果显示,随着孕期进程,PT、APTT逐渐缩短,FIB随着孕期进程显著升高,中、晚孕组和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妊娠末期为高凝状态易形成血栓。TT在本实验中随着孕期进展变化不明显,在各实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文献 [2-4] 报道一致,本文实验结果表明,孕早期孕妇体内生理变化轻微,各种凝血因子变化不明显,从妊娠3个月左右起,孕妇的凝血系统和纤溶系统发生变化,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含量逐渐增加,大部分凝血因子增多,可浴性纤维蛋白单体含量增加,纤溶酶源激活物活性下降而其抑制物水平升高,血液呈高凝状态 [5],这种生理变化随着孕妇孕周的增加而加剧,适度高凝是一种生理性保护措施,有利于维持纤维蛋白沉积于动脉、子宫壁和胎盘绒毛间,有助于维持胎盘的完整性以及剥离而形成血栓,有利于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迅速止血,有效防止大出血,而当某些诱因存在时,机体可由高凝状态迅速转化为低凝状态,此时由于大量凝血因子的消耗,可引起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及诱发纤溶的发生、胎盘早剥、DIC和产后血栓等多种产科并发症,严重威胁孕产妇、胎儿的安全 [6],因此建立孕妇不同孕期常规凝血试验参考区间,密切观察孕妇产前凝血四项指标,了解其凝血与纤溶功能的变化,有助于监测病情,指导治疗,防止产科出血及血栓性疾病,对提高分娩安全,保护母婴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陆海一,张忠林.妊娠晚期孕妇凝血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J].临床医学工程,2009,16(12):95~96.
  [2] 郑丽丽.临产孕妇凝血功能检测及结果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0):1375 ~1376.
  [3] 林文源.230例临产孕妇凝血指标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2,14(2):290 ~292.
  [4] 李庆.临产孕妇凝血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2).
  [5] 王雪华,林少微,焦晓阳,等.妊娠妇女凝血及纤溶系统的变化[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09,19(2):294~296.
  [6] 甄锦壮,梁胡贞.妊娠期孕妇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河北医学2011,17(4):500~502
其他文献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迟发性变态反应性、过敏性、非传染性皮肤病,多发于表皮及真皮浅层,一般认为与变态反应有一定关系。其临床表现多样,其具有对称分布、剧烈瘙痒、渗出、反复发作和易演变成慢性等特点。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任何部位,任何季节,但常在冬季复发或加剧有渗出倾向[1]。  1  湿疹的诊断鉴别依据  1.1  湿疹的临床表现  1.1.1  急性湿疹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剧烈瘙痒,具有密集成片的红斑、丘疹、丘
期刊
【摘要】 随着我国医疗和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以全科医学为主导的综合保健时代已经全面来临。但是,我国全科医学教育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直接影响了全科医学在我国的发展。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全科医学的概念,并探讨了全科医学教育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从而重点研究了如何提高全科医学教育的实践措施。  【关键词】 全科医学;教育;全科医生;实践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医疗卫生事业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综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了采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中药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疗效观察。方法: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7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中药外用3%硼酸溶液湿敷,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77.14%,对照组有效率33.33%,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中药治疗面部激素依
期刊
宫颈糜烂是妇女常见的疾病之一,其病因复杂,多为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埃希菌和厌氧菌感染所致[1],目前解脲支原体(UU )感染率不断增加,UU感染与宫颈糜烂的相关性也引起关注。本资料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300例患宫颈糜烂的妇女宫颈分泌物进行检测,以探讨UU感染在宫颈糜烂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2009 年3月~2009 年12月在我院妇科门诊就诊的300例患宫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包皮环切术方法的改进。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包皮环切术30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00例患者行包皮环切术,平均时间30min,均一次性治愈,无并发症。结论:经改进后的包皮环切术治疗效果满意。  【关键词】 包皮环切术  包皮过长与包茎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包皮环切术是治疗包茎及包皮过长的常用方法。近年来,我们对手术方式及术后处理进行了一些改进,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
期刊
【摘要】 目的:心理疏导在输精管绝育术对缓解受术者紧张情绪、受术者配合以及在术后不良反应等发生率方面的对比。方法 将2009年1月~2011年12月以来,进站输精管绝育术174例随机分成A、B组,A组100例,B组74例。A组除常规签知情同意书外,全程引入心理疏导,B组仅进行常受术常规签知情同意书。对两组术前、术中心理状态和手术合作程度、术后不良反应等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组受术者紧张情绪
期刊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是一组血浆葡萄糖水平升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群。是引起心脑血管病、肾病眼底病周围神经病等疾病的主要原因,治疗糖尿病的关键在于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体重、血压的综合达标,减少并发症。然而,我国糖尿病达标情况却不容乐观,尤其基层临床医生对糖尿病的治疗还存在许多误区,现对糖尿病的治疗误区进行总结,以期提高基层临床医生对该病的治疗水平。  不重视健康教育:目前,许多糖
期刊
【摘要】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进步、国家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同时它也是社会进步、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等等重要体现。但是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增强,老年人口的健康状况、社区卫生服务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再加上,现代人们对生活的质量和享受越来越重视,要求也越来越高,对身体的健康状况也更为关心。这就使得对老年人口的医疗服务必不可少,注重全科医疗在养老结构中的应用,从而提高老养老结构中的整体医疗服务水平,改善老
期刊
【摘要】 目的:探析医院药房药品管理的办法与措施。方法:根据医院药房药品管理存在的问题,提供针对性的治疗方法与措施。结果:医院药房药品管理存在药品的采购与验收把关不严格,药品的储存不重视,药品的配置和使用不规范,药房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等问题。结论:通过对药品从采购到配置的各个环节的严格把关,提高药物使用的规范性,培养药剂工作人员的素质,提高药物管理的质量,从而确保药物的质量使用安全。  【关键词】 
期刊
【摘要】 目的:了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不良反应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方法 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在临床使用中的注意事项及所涉及的不良反应进行汇总。结果 随着临床使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也随着上升,其不良反应发生率<2.0%,肾损害的发生率为0.9%—4.3%。结论 在广泛应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同时,要更多地关注其安全性。  【关键词】 喹诺酮类药物;安全合理;使用  1 制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