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出现了一大批的网络新语言,其中中学生更是对这些新语言尤为热爱,甚至已经应用在了日常生活、书面表达以及课堂之中。这种情况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这些网络新“语言”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冲击到底是“给力”还是“不给力”呢?已经成为广大中学语文教学工作者所要进行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网络新语言 中学语文教学 冲击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1(c)-0184-01
网络新语言虽然使用的还是现代汉语,在文字、修辞等方面还没有形成一定的体系,但是和传统的汉语使用方法具有明显的区别,是网络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中学生具有一定的好奇心,对于这些网络新语言更是尤为热爱,不但在网络中进行大量使用,在日常生活、书面表达中也对这些语言进行应用,甚至已经带入到了课堂之中。网络新语言在中学课堂中的蔓延,对中学语文教学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关于这些冲击是否“给力”呢?下面本文就针对网络语言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冲击进行分析。
1 网络新语言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逐渐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一种新方式,也促使了网络新语言的出现。网络新语言的特点是:一是新,其主要表现在词汇的“新”上,人类一种新文化的产生肯定会带来一些新词汇,网络的普及也不例外,例如病毒、瑞星、伊妹儿等,这些都是用来指代这些新事物和新技术的,另外还有一些词汇是被赋予了新的涵义,例如“粉丝”代表的是“崇拜者”;“SD”代表“死党”;“表”代表“不要”等;二是活,网络语言的“活”一方面原因是多以口语为主,例如“捏个”就是“那个”;“米有”代表是“没有”的意思,显得生动活泼;另一方面是词语形式多样,例如“是啊”被写成“42”;“扒一扒”可以写成“818”等,形式灵活多变;三是杂,主要是网络语言夹杂的语言形式多,有数字、汉字、英语、方言、文言,甚至还有图片、表情等[1]。其组成形式主要有缩略型,例如“BC”代表的是“baichi,白痴”;谐音型,例如“9494”意思为“就是就是”;“偶”代表“我”;“稀饭”意思为“喜欢”;符号性,例如“:-D”意思为“高兴的笑”;“%>_<%”代表的是“哭”等;旧词新解型,例如“亲”成为了网络通用称呼;“泼妇”变成了“活泼的妇女”;“纯水”的意思是“绝对无意义的灌水”等。这些网络新语言的新鲜感,得到了富有好奇心的中学生的强烈推崇。
2 网络新语言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冲击
(1)网络新语言对中学语文教学内容的冲击。网络新语言的出现给中学语文教学内容注入了一种新元素。传统的中学语文教学能够给学生提供的语源非常有限,又很少创造语言情景,使学生根本无法对其语境进行感悟,不利于学生个性化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自网络新语言出现以来,给学生的语言表达提供了一个新途径—— 网络,那么把母语变幻成不同形式的表达,丰富了语言界面,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模式来积累语言知识,另外网络新语言本身具有的多样性、生动性以及简约型,也有助于学生语言创造力的提高,可以说对我国母语的发展还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2]。
(2)网络新语言对语言规范化的冲击。网络新语言大部分都没有遵循一定的语言规范,形式主要有:①非语法化,比如说“很受伤、好拒绝、十分青年”等;②中外词语夹杂,例如“寝室物语、好high、hold住”等;③牵强附会,例如把“什么”说成是“虾米”,把“呢”说成“鸟”,把“可爱”说成“口爱”等;④语言趋近于粗俗,例如,把“女士”说成“卫生纸”或“卫生巾”,广泛使用“TMD”、“BT”等,这些流行语相当粗俗[3]。这些网络习语言和我国语言规范化语法完全不相符,甚至还不符合逻辑关系,如果中学生长期使用这些语言,会逐渐忘记规范化语言的,目前,中学生已经出现把错别字当成规范化用字的情况了,例如,把“非常”写成“灰常”,把“的”写成“滴”,把“这样子”写成“酱紫”等,使老师们在教学中很难把学生的这一问题进行纠正,影响教学效率。
(3)网络新语言对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冲击。网络新语言的特点最大的特点就是浅显易懂、感性直白,而那些采用规范化语言所写出来的文章大多数含蓄、典雅,比较庄重,这就导致一些中学生认为采用规范化语言写出的文章枯燥、难懂、相当的乏味,越来越喜欢那些浅显易懂的网络语言。长此以往下去,阅读有深度文章的能力也就会逐渐失去,甚至还会对一些经典进行扭曲、误解、颠覆。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削弱,怎能够“读万卷书”,又怎能够“行万里路”呢?加大了老师讲解教材的难度。
(4)网络新语言对中学语文写作教学的冲击。对中学教学中写作的冲击主要可以分为三个方面:①写作方式,随着电脑的普及,中学生已经普遍不再亲手写字了,都是利用电脑进行,致使中国书法几乎失传。另外网络语言的出现,致使广大中学生也都采用的网络写作方式,很少再去考虑传统的写作方式。②写作内容,网络新语言曾被人们总结成为是:网络语言=汉字+数字+符号+外文+其他,这样也就导致中学生在写作的时候也普遍出现这种情况,甚至屡禁不止。另外因为网络语言多浅显易懂,中学生在写作的时候,就很少出现长句子,大多数都是浅显易懂的短语和短句子。老师们普遍没有时间关注网络语言的发展,但是中学生却有的是时间,不断的掌握新的网络语言,而且传统写作内容和网络上的内容普遍是不相符的,也就导致中学生在实际写作中采用的也都是网络内容,例如十几岁的孩子,整天采用的词汇就是品味、悠闲、小资心情、游戏攻略、网络游戏等[4]。③写作效率,学生逐渐学会搜索,一篇文章的写作,利用网络几分钟就可以得到一篇旁征博引的优秀文章,大大提高了写生的写作效率。但是却不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所以应该引导中学生正确使用多媒体技术。老师看看的也都是一篇篇优秀的文章,无法准确的掌握学生的实际写作水平,增加了教学难度。
3 结语
以上分析了网络新语言对中学语文教学冲击,总体来说是对中学语文的教学难度进行了一定的提高,但至于其到底是“给力”还是“不给力”呢?其实只要正确看待和处理网络新语言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冲击,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网络语言,并把网络语言对中学语文教学的积极影响多加利用,尽量减少其消极影响,相信网络语言可以使中学语文教学呈现一片新的天地。
参考文献
[1] 孙果哲.网络语言对中学语文教学影响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
[2] 李娜.网络语言冲击下的中学语文教学[D].华中师范大学,2008.
[3] 李容耿.网络语言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双刃作用[J].文教资料,2010(4):68-70.
[4] 张文丽,李志.浅谈网络语言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影响[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007(9):79-82.
关键词:网络新语言 中学语文教学 冲击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1(c)-0184-01
网络新语言虽然使用的还是现代汉语,在文字、修辞等方面还没有形成一定的体系,但是和传统的汉语使用方法具有明显的区别,是网络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中学生具有一定的好奇心,对于这些网络新语言更是尤为热爱,不但在网络中进行大量使用,在日常生活、书面表达中也对这些语言进行应用,甚至已经带入到了课堂之中。网络新语言在中学课堂中的蔓延,对中学语文教学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关于这些冲击是否“给力”呢?下面本文就针对网络语言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冲击进行分析。
1 网络新语言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逐渐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一种新方式,也促使了网络新语言的出现。网络新语言的特点是:一是新,其主要表现在词汇的“新”上,人类一种新文化的产生肯定会带来一些新词汇,网络的普及也不例外,例如病毒、瑞星、伊妹儿等,这些都是用来指代这些新事物和新技术的,另外还有一些词汇是被赋予了新的涵义,例如“粉丝”代表的是“崇拜者”;“SD”代表“死党”;“表”代表“不要”等;二是活,网络语言的“活”一方面原因是多以口语为主,例如“捏个”就是“那个”;“米有”代表是“没有”的意思,显得生动活泼;另一方面是词语形式多样,例如“是啊”被写成“42”;“扒一扒”可以写成“818”等,形式灵活多变;三是杂,主要是网络语言夹杂的语言形式多,有数字、汉字、英语、方言、文言,甚至还有图片、表情等[1]。其组成形式主要有缩略型,例如“BC”代表的是“baichi,白痴”;谐音型,例如“9494”意思为“就是就是”;“偶”代表“我”;“稀饭”意思为“喜欢”;符号性,例如“:-D”意思为“高兴的笑”;“%>_<%”代表的是“哭”等;旧词新解型,例如“亲”成为了网络通用称呼;“泼妇”变成了“活泼的妇女”;“纯水”的意思是“绝对无意义的灌水”等。这些网络新语言的新鲜感,得到了富有好奇心的中学生的强烈推崇。
2 网络新语言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冲击
(1)网络新语言对中学语文教学内容的冲击。网络新语言的出现给中学语文教学内容注入了一种新元素。传统的中学语文教学能够给学生提供的语源非常有限,又很少创造语言情景,使学生根本无法对其语境进行感悟,不利于学生个性化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自网络新语言出现以来,给学生的语言表达提供了一个新途径—— 网络,那么把母语变幻成不同形式的表达,丰富了语言界面,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模式来积累语言知识,另外网络新语言本身具有的多样性、生动性以及简约型,也有助于学生语言创造力的提高,可以说对我国母语的发展还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2]。
(2)网络新语言对语言规范化的冲击。网络新语言大部分都没有遵循一定的语言规范,形式主要有:①非语法化,比如说“很受伤、好拒绝、十分青年”等;②中外词语夹杂,例如“寝室物语、好high、hold住”等;③牵强附会,例如把“什么”说成是“虾米”,把“呢”说成“鸟”,把“可爱”说成“口爱”等;④语言趋近于粗俗,例如,把“女士”说成“卫生纸”或“卫生巾”,广泛使用“TMD”、“BT”等,这些流行语相当粗俗[3]。这些网络习语言和我国语言规范化语法完全不相符,甚至还不符合逻辑关系,如果中学生长期使用这些语言,会逐渐忘记规范化语言的,目前,中学生已经出现把错别字当成规范化用字的情况了,例如,把“非常”写成“灰常”,把“的”写成“滴”,把“这样子”写成“酱紫”等,使老师们在教学中很难把学生的这一问题进行纠正,影响教学效率。
(3)网络新语言对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冲击。网络新语言的特点最大的特点就是浅显易懂、感性直白,而那些采用规范化语言所写出来的文章大多数含蓄、典雅,比较庄重,这就导致一些中学生认为采用规范化语言写出的文章枯燥、难懂、相当的乏味,越来越喜欢那些浅显易懂的网络语言。长此以往下去,阅读有深度文章的能力也就会逐渐失去,甚至还会对一些经典进行扭曲、误解、颠覆。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削弱,怎能够“读万卷书”,又怎能够“行万里路”呢?加大了老师讲解教材的难度。
(4)网络新语言对中学语文写作教学的冲击。对中学教学中写作的冲击主要可以分为三个方面:①写作方式,随着电脑的普及,中学生已经普遍不再亲手写字了,都是利用电脑进行,致使中国书法几乎失传。另外网络语言的出现,致使广大中学生也都采用的网络写作方式,很少再去考虑传统的写作方式。②写作内容,网络新语言曾被人们总结成为是:网络语言=汉字+数字+符号+外文+其他,这样也就导致中学生在写作的时候也普遍出现这种情况,甚至屡禁不止。另外因为网络语言多浅显易懂,中学生在写作的时候,就很少出现长句子,大多数都是浅显易懂的短语和短句子。老师们普遍没有时间关注网络语言的发展,但是中学生却有的是时间,不断的掌握新的网络语言,而且传统写作内容和网络上的内容普遍是不相符的,也就导致中学生在实际写作中采用的也都是网络内容,例如十几岁的孩子,整天采用的词汇就是品味、悠闲、小资心情、游戏攻略、网络游戏等[4]。③写作效率,学生逐渐学会搜索,一篇文章的写作,利用网络几分钟就可以得到一篇旁征博引的优秀文章,大大提高了写生的写作效率。但是却不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所以应该引导中学生正确使用多媒体技术。老师看看的也都是一篇篇优秀的文章,无法准确的掌握学生的实际写作水平,增加了教学难度。
3 结语
以上分析了网络新语言对中学语文教学冲击,总体来说是对中学语文的教学难度进行了一定的提高,但至于其到底是“给力”还是“不给力”呢?其实只要正确看待和处理网络新语言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冲击,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网络语言,并把网络语言对中学语文教学的积极影响多加利用,尽量减少其消极影响,相信网络语言可以使中学语文教学呈现一片新的天地。
参考文献
[1] 孙果哲.网络语言对中学语文教学影响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
[2] 李娜.网络语言冲击下的中学语文教学[D].华中师范大学,2008.
[3] 李容耿.网络语言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双刃作用[J].文教资料,2010(4):68-70.
[4] 张文丽,李志.浅谈网络语言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影响[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007(9):79-82.